06.21 購買決策的三種心理變化

今天來說一說三種思維形式。這個理論還要從吉爾福德的《人類智能的本性》一書說起。吉爾福德做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研究,他認識到人的意識決策過程中涉及到三種直覺的意識。

注意,是直覺。

人在決策的過程中:

第一個階段,這最初的時候是一種理解性思維,這種思維是個認知的過程;

第二個階段,會產生思維的歧義過程,也就是說在這個階段,要開始給自己幾種好的選擇,採集這種選擇方案;

第三個階段,人到最後的時候會有一種優選性思維,就是在第二階段所產生的方案裡選出最優。簡單的說,這就叫認知性思維、歧義性思維和劇烈性思維。

怎麼理解呢?人在決策的初期,是一種瞭解情況的過程,就像把一個人蒙著眼睛扔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當你解開他矇眼布的時候,他做的第一件事,無疑例外一定是觀察四周,瞭解自己所處的一個什麼地方、什麼形勢。

人在採購的初期的時候也是這樣,比如家裡讓你去買一臺彩電,那麼你在第一個階段你肯定要去想:現在彩電都有什麼外形?最時髦的彩電是多少寸?都有什麼功能?3D分哪幾種?這個數字電視到底什麼意思?大概多少錢?我能夠承得受大概多少錢?這種瞭解形勢的過程。

當你把形式瞭解清楚以後,在第二個階段的時候就叫歧義性思維的過程,是一個組合自己可以選擇的方案的過程。比如說我的第一個方案:價格不超過5000、尺寸在50寸以下就性、不需要先進的技術、液晶屏就行、服務好一點、送貨快一點等等。

購買決策的三種心理變化

你可能還有第二個方案:買更大一點的?突破5000塊錢不行?要不要跟我們家裡的領導申請一下,多批點預算?將來孩子大了,肯定喜歡看一些3D的電視,所以說我的電視要求支持3D功能等等。就會發現你就多了好幾種方案。

最終你會在這些方案裡,去挑選一個你最認可的方案。這就是最後的劇烈性思維的過程:在你可選擇的方案中,選擇你最想要的。實際上人在採購過程中的思維邏輯,基本都是這樣。

從特徵上來說的話,在最初認知性思維的過程中消耗的時間是最多的,然後在歧義性思維的時候消耗時間較少,而優選過程中,也就是最後一個劇變思維的過程中可能消耗的時間有時候是很短,甚至瞬間就作出決定:前五秒鐘還沒有決定,後五秒鐘突然就決定最終的選擇。它是一個突然性的一個思維過程,花的時間是最少的。

理解人在採購決策中的思維過程,有利於指導我們的銷售方法。客戶還在認知性思維過程的時候,銷售不用推薦你的產品,即便推薦你的產品也沒有用,反而會引起客戶的反感。但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這種思維過程邏輯依然存在,作為銷售接觸客戶的可能性會變化。

比如說現在的客戶在認知性思維過程中和歧義性思維過程中,很多時候銷售是見不到客戶,這兩個階段客戶是在互聯網上完成。當你見到客戶的時候,很可能客戶已經到達劇變性思維的這個過程。

過去的銷售方法已經落伍了,銷售應該找辦法把客戶從劇變性思維的過程拉回來,重新跟著我們一起來建構,當然在這個建構過程中就可以把我們產品的優勢植入進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