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到岸價24萬的汽車 市場指導價為何變成90萬?

按12%的消費稅率計算,即使關稅稅率下調,進口環節稅收仍高達12.38萬元,減少3.16萬元;再加上國內環節的稅收、各種成本及合理利潤,市場指導價自然大幅高於到岸價

記者 王曉霞

(本文共1029字,訂閱後可暢讀全文)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5月22日就降低汽車關稅答記者問時舉例稱,在中國市場指導價約90萬元的進口汽車,進口到岸價24萬元人民幣。從24萬元到90萬元,近4倍的差距,迅速引發各方的熱議,差距緣何而來?

對汽車進口商來說,關稅調整前,繳納完進口環節稅收後,其成本已經從到岸價24萬元,上升到39.54萬元,此外進口環節還需繳納一定的通關、商檢費用。在國內銷售環節,銷售商需要根據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的稅額來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等。市場指導價是汽車廠商根據這些稅收及銷售商租用或購買場地、僱傭員工等成本,加上合理利潤後確定的價格。正如相關負責人所言,汽車價格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進口關稅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關稅與廠商市場指導價之間有一定聯繫,降低關稅是降價的因素,但汽車是否降價以及降幅多少都是市場行為。

........

到岸价24万的汽车 市场指导价为何变成90万?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