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 稚吟秋声:张国生和他的《字源识字卡》

张国生: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CCTV中学生频道特聘教师,“大语文”流派领军人物,中国语文课件之王。在学术刊物发表了120多篇论文,出版专著11本,光盘15张,总字数在300万以上。曾被北大附中网校、北师大远程教育网、同济大学易思教育、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深圳诺亚舟(优学派学生电脑)公司、深圳国泰安教育技术公司等教育机构特聘为教授、研究员、顾问。作为“中国语文课件第一人”,集多半生心血独立研发的“大语文课件”,观念超前,境界开阔,资源丰富,训练扎实,注重创造与探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多家远程教育机构都使用这套课件及教学视频,获益的师生以百万、千万计。先是被北师大远程教育网看中,替他录制了200多堂视频课;接着是深圳诺亚舟公司,把他的全套课件改造成在诺亚舟学习机上使用的专用课件,以“张国生老师精品课件”的名称在自己网站提供下载;后来,“上海易思中学生辅导”、“中华语文网”等多家远程教育机构、出版社提出合作……课件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一等奖,如:全国中语会综合成果一等奖,全国中语会“多媒体教学研究大赛”论文一等奖、课件一等奖,河北省第9届、第11届优秀教育科研、教学实验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第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普教系统唯一的一等奖等。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7、8期合刊以“封面人物”形式刊登了张国生的大幅照片,内文以《中国语文课件第一人》介绍了张国生的事迹。一时间,张国生和他的课件再次在语文界引起关注,《语文学习》等多家刊物发表了他的学术论文。

——稚吟秋声

张国生

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大语文”流派代表人物

中国语文课件之王

CCTV中学生频道特聘教师

前几年认识张国生老师,是在当时辞职前任教的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学校安排张老师给初一上课,我听他给学生讲朱熹的《春日》《观书有感》(其一、二)。课堂中,他在讲台前引导学生追溯这三首古诗表层涵义背后的真实创作意图,台下听课的我内心特别喜欢这种讲课方式。那时本人正在搞“整合教学”,试图以一套教材为基本教材,以一篇课文为切入点,整合其他相关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拓展与比较阅读,并鼓励学生以文学或者其他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心灵体验与心灵收获,同时也恰好刚以这种教学理念上了一节《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四则》的公开课。张国生老师的课,让我一下子引为知己。

于是征得校方同意后,就邀请他给我自己班级的学生上一节课,当时这些学生是预备年级,张老师从《孙子兵法》中选取了一些内容引导他们理解与运用,其教学风格幽默风趣而又平和随性,非常受学生欢迎。

听张老师给教师作的讲座,才知道他在搞“大语文”,主攻教材课件,并且卓有成效。与他私聊,更进一步知道,钱梦龙先生与他的老师张孝纯先生关系很好,钱老师还给张国生老师的《大语文课件》写过序,序中称赞他有“圣徒精神”、“圣徒气质”,并说他就如聊斋里那位洞明世事的老先生说过的一样,“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正是因国生老师为学、为事甚“痴”,方能取得如此成就。

最近得知张国生老师出版了一套《字源识字卡》,刚刚几天,京东已卖得断货,足见其销售火爆的程度。作为溯源导读法的创始人,更觉得“汉字”的“溯源”教学,对于一个人识字阶段的兴趣培养和今后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有着莫大的作用,故今日把“字源识字卡”推介给各位,也许老师、家长、学生都会从中有所得益。

这套《字源识字卡》,已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适于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称之为“王牌教师创作、幼儿识字利器;加深汉字理解、老师最佳教具”,一点也不为过。

《字源识字卡》选择约500个常用汉字,每个字有拼音、有图片,有古文字的写法,有文字解说,告诉读者为什么这样写,本义是什么,是部首字的再告知该部首的字的意义范围,既开阔学生视野,又增加趣味性。

它共分为三盒:

1. 精彩自我,包括:人身类、手类、足类、器官类。

2. 美丽自然,包括:植物类、动物类、天文类、地理类

3. 多彩生活,包括:衣物类、器物类、兵器类。房舍类、文化类、其他类

正文之前有序言“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汉字的十大优势”,让学生理解“汉字是世界最优秀、最科学的文字”,增强对汉字、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感情。各分册附录一些“汉字小知识”和“汉字问答”。据专家评价,这套识字卡,虽为识字启蒙之用,却是真正的“中华文化之根”。

识字卡分享了许多有趣的“字源”知识,例如:

汉字部首中,有十几个是各种各样的人体姿态,可能你只知道一个“人”,其余都不知道。

你知道“大”其实最早是一个伸开胳膊腿的人吗?

现在有些人40岁了还称“男孩”“女孩”,这叫“巨婴”,但古代没有巨婴,为什么?“夫”字告诉你,是因为一某种礼仪……

“去”“走”等字里面藏着一个“人”,你能找到吗?

简单的“命令”二字,竟然也藏着两个人(不是上面那个),这俩人在哪里?

“公”的上面为什么不能写成“人”?这是它的造字原理决定的。

“君”就是拿着一支笔,既可批示文件,又能发布命令的人,你信不信?

“身”是一个怀着宝宝、挺着大肚子的女人,你觉得奇怪么?

古代的“民”,都要刺瞎一只眼睛;古代的“臣”,竟然都是奴仆,怎么回事?

“受”、“争”两字,都藏着两只手;“兴”字,藏着四只手;而“举”竟然藏着五只手,你能找到吗?

走、出、步、武、发,竟然都藏着一或两只脚,你能找出吗?

古人不论男女都不穿裤子,那么他们穿什么?怎样遮羞?“衣裳”两字告诉你。

古代那个傻孩子,用一万个道道表示“万”,聪明的古人为什么这样造“万”字?

“我”,其实是一种杀人的兵器,这兵器是什么样?“兵器”类卡片告诉你。

之乎者也的“之”,竟然是一只脚,这是怎么回事?

自己的“自”竟然是一只鼻子,不知道了这点,好多字你不真正理解。

“来”本来是“麦”,“麦”本来却是“来”,咋给弄错了?

“能”本来是狗熊,咋就成了“能”呢?而“熊”却并不是狗熊,那么它是啥?

有人说“反文”也是“文”,不对,不但不是“文”,反而是动武,为什么?

有人说,“裕”就是丰衣足食,所以从衣,从谷,大错特错!其实“谷”根本就不是谷子,那么它是什么?

你知道吗,“它”本来是让人害怕的毒蛇,后来指代“它”,这是怎么回事?

“斤”本来是一把大斧子,而且带“斤”的字都与斧子有关,例如“兵”“新”,你肯定不理解。

国家的“国”最早写作“或”,这是怎么回事?

指示的“示”竟然是一个祭台,而且带“礻”的字都与祭祀有关,为什么?

为什么右边带“阝”的字大都是地名?而它在左边又表示什么?其中有你不知道的秘密。

古代的“豆”不能吃,难道是有毒吗?

集体的“集”竟然是一只鸟落在树上,或一群鸟落在树上,为什么?

“夷”竟然是背着弓箭打猎的猎人,而“狄”是牵着猎狗打猎的猎人,后来又指某地的少数民族,是哪个地方的民族?

……

这套识字卡其实还包括四种软件资源(随后出版,另行购买)

1. 《字源识字卡》电子版,大量AR动画,还有升级游戏,比纸质卡片更有趣。

2. 教师上课使用的PPT课件,比纸质卡片内容多得多,还有各种相关的汉字知识,特别是有一个讲汉字十大优势的绪论(亦有PPT课件)。

3. 供学生自学和提高兴趣的微课视频,电脑动画,加作者真人出镜。

4. 三种教师培训教材:

① 《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汉字教程》,此书讲汉字的十大优势、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汉字造字法、汉字偏旁部首知识、汉字的规范化、书法艺术欣赏,等等;

② 《幼儿识字36法》,此书意在“寓教于乐”,化识字为游戏,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情境下自然而然地学会识字;

③ 《传统教育中识字教学的优秀传统》,此书也是教师培训内容,培训古代教育怎样识字。

此套识字卡选字有其内在的科学性,注意选择下面四类字:

1、部首字

这类字是字的部件,组字能力很强,能成堆成串地识字,可以由一知十,甚至由一知百。这样就大大提高识字效率。本书选用了汉字的大部分常用部首字。

2、最常用字

据专家统计,此套识字卡呈现了阅读中最常用的汉字。阅读一般性的文章和报刊等文字材料,认识使用频率最高的5个汉字(的一是了我),覆盖面可达10%;认识最常用的前100个,覆盖面可达到书面资料的40%;认识前1000个,覆盖92%;认识前2000个,覆盖98%以上;认识3755个一级汉字,识字率可达99.7%。

3、有故事、有趣的字

4、此外也选了一部分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字,以利于学生学习古诗文。

此套识字卡,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提供图片(实物图片),直观、形象,加深学习印象;

提供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古文字写法,告诉学生为什么这样写,本义是什么,这样不但在文字与造字原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且加深对汉字的认识;

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也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学生使用这套识字卡作用,好处颇多:

其一,成堆成串学字、学词,采用“字根字”带常用字的方法,短期认识一两千常用字,大大提高汉字教学的效率,从而尽早进入阅读和写作;

其二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增强对汉字的记忆力;

其三,利于纠正错别字;

其四,提高对文言诗文的学习和理解能力;

其五,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幅画,或者是一组画,本书帮助你分析汉字画面构成,可以发展智力,发展思维,特别是发展右脑思维,让人变得聪明。这可是最重要的哦;

其六,开阔视野,提高素质,特别是提高质疑、探究和创造能力,让你成为字霸、学霸,甚至有发明创造;

其七、最重要的,是提高对汉字、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南京一位教授评价:这是中国文化中之根啊!如果台湾人懂这个,就不会闹独立;

其八、如果外国人学汉字和中华文化,那么本书是学习利器。

教师使用该卡和软件,也可提高学识修养,提高文化素质,使之成为学者型老师,同时将提高汉字教学艺术,提高汉字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语文老师,喜欢语文课,进而“亲其师、信其道”,最终提高教学成绩,提高学生素质。

《字源识字卡》的作者张国生老师,原是个“理工科男”,但后来阴差阳错教了语文,他就一头扎进阅读中以博览群书,还非要打破砂锅“读”到底。比如有一段时间对曾国藩感兴趣,于是读曾国藩传记、曾国藩日记、曾国藩家书、曾国藩智谋全书,还有唐浩明的曾国藩三部曲(《血祭》《野焚》《黑雨》)。

又有一段时间,他迷上名人传记,于是李白、苏轼、王安石、陆游,鲁迅、胡适、林语堂、梁实秋、朱自清、陈寅恪……一路读过来,也读毛泽东、蒋介石、周恩来、张国焘、江青、尼克松、基辛格……有的还读多种版本的,他读过5种毛泽东传,4种周恩来传,3种江青传。不但读“正面”的,也读“反面”的,因为他觉得“兼读则明,偏读则暗”,偏读,肯定要受骗,甚至受骗了不知道,还要以此骗人,还要感谢和歌颂那骗子。兼读,才能辨伪识真。辨伪识真之后,还会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快感。

他甚至为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是什么关系,竟然查阅了朱熹的《论语集注》、刘宝楠的《论语正义》、颜元的《四书正误》、《习斋言行录》等大量典籍。

他考证《曹刿论战》“齐师败绩”一句,当时课本注“败绩”为“大败”,虽是通行的注法,但他认为问题并不如此简单,竟因此查阅了《左传》《国策》《国语》《论语》《孟子》《史记》这几部古籍的全文,而且查出在这些书中“败绩”出现了几次,各是什么意思。他查出《左传》(包括《春秋》经文)共35次用到“败绩”一词。其中经15次,传20次。这35个“败绩”,大多数都是“大败”。但“败绩”又并不都是“大败”之义。《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即非大败;《礼记•檀弓》“马惊,败绩,公队”和“他日不败绩,而今败绩,是无勇也”亦非大败;屈原《离骚》“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亦非。最后又运用《三体石经》提供的古文字资料,才有新的发现(具体内容参见他的《“败绩”考释》,在他的博客中)。于是《曹刿论战》的教学及其课件,就显得内容丰富、厚重而有趣,还培养同学们的质疑、探究习惯和创造能力——这可是中国学生最欠缺的哟!

张国生老师为了制作“大语文课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时间、精力。他曾先后购买了5台相机和一台摄像机,以及各种相关配件(如打印机、扫描仪、刻录机等),又曾12次亲赴苏州考察苏州园林,12次赴杭州考察湖心亭、于谦祠等遗址,拍摄西湖风光,6次拜访李清照、辛弃疾故居,4次登临泰山,3次到曲阜拜谒孔子故里,3次游览和拍摄杜甫草堂和武侯祠;还跑到北京、上海的博物馆拍摄璧、玦、豆、觥……光2007年暑假,他就用了35天时间,走了9 个省15个城市,其中为了做好《隆中对》和《出师表》两个课件,专程去了成都、白帝城、襄阳、南阳四个地方,为此他拒绝了多个课外辅导班邀请他讲课的机会。他从来没有计算过完成这套作品究竟需要多大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然后换来多大的利润,更没有考虑过究竟合算不合算。他在某种程度上好像是一个圣徒,早已抛却功名之心、利禄之念,处在一座深山古刹中,保持着一颗信奉教育的虔诚之心。

为了这项事业,他长期以来心甘情愿地过着粗茶淡饭、青灯黄卷的生活,以致于对自己的两个孩子和父母疏于照顾。而自己也积劳成疾,心脏也在超负荷运转中发生了病变。他因手术住院共花了30多万多,凭着装了5个支架的和搭了3个桥的多半个心脏维持自己的生命的他,经历了两次死亡的威胁,还5次接到“生命危险告知书”,“几乎是用生命换取了”这些研究成果。

最感人的是2006年春节期间,《大语文课件》即将全部完成,但他也感受到“癌症”对生命的威胁,因为症状和恩师张孝纯先生患肺癌时一样。但是此时遗留的十几个课件尚未完成,他不愿意到医院去“证实”这死亡威胁,他知道,那是徒劳的,最后的结果是财尽人亡。于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完成了这些课件,然后刻了两套光盘,算作给子女留下的最重要“遗产”……

幸运的是,他在病症再次袭来时,顽强地走到医院,诊断结果是冠状动脉堵塞了99%,当即安装4个支架挽救了生命。主刀医生说:你实在太危险了,也太幸运了!只差1%呀!你哪怕再晚来一会儿,可能就是大面积心肌梗死!而那是不可逆转的!

《大语文课件》(12张光盘,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这套耗时10年才完成的教学软件,渗透着张国生老师半生的心血,和半生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张老师在某种程度上好像是一个圣徒,早已抛却功名之心、利禄之念,他仿佛独自处在一座深山古刹中,保持着一种对教育的虔诚信仰。牛城晚报记者董保纲曾为他写过一篇人物专访《他用生命演绎语文》,并发表由衷感言“‘痴’是一种境界”。

如此痴迷于教育事业的人,现在以一份同样的执着创作了这套《字源识字卡》,自然更有着非同一般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可算张老师献给孩子们的一份厚礼!

稚吟秋声:张国生和他的《字源识字卡》

稚吟秋声:张国生和他的《字源识字卡》

稚吟秋声:张国生和他的《字源识字卡》

稚吟秋声:张国生和他的《字源识字卡》

稚吟秋声:张国生和他的《字源识字卡》

稚吟秋声:张国生和他的《字源识字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