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對極權的反思和偏見的形成,讀1984有感

把喬治.奧威爾的《1984》作為悠果讀書的第四本書的原因還是出於偶爾。我有個名稱叫島上群書會的群,讀書會計劃分享的書目是《1984》,在遲留書店的借閱點上,正好有《1984》這本書,於是我決定讀這本書。


對極權的反思和偏見的形成,讀1984有感


介紹前面這些的目的在於,我在讀1984之前並不大瞭解這本書的背景,當我翻開書開始讀時,我才真正瞭解何為政治類小說,雖然我並不大喜歡這類書,不過我還是把這本書讀完。正如這對這本書的評價一樣,開始你並不喜歡它,不過後來會不大討厭它,最後還認為這是一本值得讀一次的書。正如我一位朋友說:“這本書很好。" “好在那裡?”當我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得到的答案是:“我說不出來,我在20年前就讀過。”這讓我想起了莊子中輪扁論書的故事。而看完《1984》後,我也有種預言而不可言的感覺。

關於這本書,我覺得應該從這本書的成書年代說起。

《1984》是奧威爾於1948年出版的小說。因此可以明確的是,這本書成稿於1948年前,而促使奧威爾寫這本書的時間肯定還要早。奧威爾是一個經歷了一戰和二戰的歐洲人,也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參與者。歐洲自於十九世紀法國大革命以來,經歷了工業革命的快速發展,更經歷了動盪和戰爭,同樣也繼承了文藝復興以來,各種思潮的興起與實踐。如德國成為了共產主義思想的發源地。

對極權的反思和偏見的形成,讀1984有感


千年的哈布斯堡皇朝和神聖羅馬帝國蹦紛離析,當沉靜太久的歐洲失去了統一的權威,以封分制建立起來的貴族政治認為重振家族榮耀的機會已經來臨,當奧匈帝國的斐迪南(Franz Ferdinand)大公在薩拉熱窩(Serajevo)被刺殺,為重塑歐洲的國家和個人提供了機會,一個統一的歐洲,一個自由的歐洲是每一個歐洲人的願望,然而,誰來統一歐洲,則成了歐洲無盡戰爭的原因。當一戰結束後,歐洲經歷了一次反思。對社會制度,對於權力和歐洲的未來。

一戰後的歐洲很快迎來了經濟危機,在物質匱乏,社會動盪的時代,出現了極端民粹民義和共產主義。十月革命和社會主義政權的建立和早期執政實踐,以及在20-30年代歐洲資本主義危機中成長起來的蘇聯,對以上帝為核心的基督教的歐洲造成了極大衝擊。奧威爾對於各種政治形態的經歷,讓他對這些形態的深刻的認識和反思。因此,我認為《1984》是一部反思的作品。在這中間,奧威爾對於蘇聯早期的極權政策的批評,如老大哥這個形象就有影射的含義。在西班牙內戰中看到的由共產國際領導的國際縱隊內部的權力鬥爭和清洗;以及在緬甸做為英籍警官期間,西方地殖民主義政策,這些都使作者產生反思。正如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裡所講述的那樣,二次戰爭,歐洲人學會了自我反思,建設一個怎麼樣的歐洲才符合歐洲人的利益,這種反思其實一直持續到現在。這應該是一個和平,自由,完整,包容的歐洲。

《1984》也是一面鏡子,值得所有的政治思想去照照,這也是為什麼這本書會在一些地方成為禁書。在當下,閱讀這本書,能夠感受到苦難的滋味,更能體會自由的美好,當能夠自由的仰望天空,心裡如清風一樣安祥。這種隨處可得的不經意,是當年多少人的夢想。

對極權的反思和偏見的形成,讀1984有感


《1984》也是一種偏見。對於老大哥的形象的塑造,讓歐洲人產生了對於當時蘇聯模式的恐懼和對社會主義的偏見。這種偏見經歷了冷戰,並被放大。這種偏見讓歐洲人一直留在自己原有的觀念裡,形成了刻板的印象。並使自己成為了《1984》的另一面,為反對而反對,為抹黑而抹黑,通過選擇性的宣傳,使社會主義的偏見依然深入到西方人的意識中。

在當下的這個時代,我們可以依然看到西方的種種偏見。然而幸運的是,當全球化成為一種趨勢,文化的交流促成了文明的融合。我們每一個人能夠更加的感受到自由特別是心靈的自由的美好。

讀《1984》,回望過去的苦難,無論是歐洲,還是自己的祖國,記住這些,也許能夠在面對當下的困難時,更有力量。

悠果讀書第五本:來自美國哈佛大學塞繆爾.亨廷頓教授的《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劉緋、張立平、王圓譯,新華出版社 2009年版;ISBN 978-7-5011-9040-9

作者簡介:邱立軍 定海區農技推廣員 高級農藝師 悠果農藝主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