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成都在未来二十年内能成为国内前四的大城市吗?

衣米爸爸


答案是明确的:不可能

未来二十年内前四的城市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或杭州二者其一

为什么这样说呢?

北京是首都、文化中心、政治中心,上海是经济中心,深圳是科技创新中心,广州是商业贸易中心,杭州是新兴产业、电子商务中心,而成都目前还看不到能成为全国性任何领域中心的潜力,大城市的基础就是能够引领一个区域或国家某方面发展或者某资源集中,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领头羊,在综合竞争能力确实无可匹敌,占据科技、文化、经济、政治、产业等众多要素,西部的中心城市无疑,但如果放眼全国,且不说前面举名的五座城市,其他能和成都一绝较量的还有武汉、南京、重庆、苏州等等,不过二十年的变化就说不好了,成都如果继续向前,能成为国内第五的城市还是有希望的,当然也希望成都能不变初心,在发展的同时,还能让大家安居乐业,毕竟大家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状态,而不是只有工作没有生活的日子


知者行舟


答案肯定是不会,成都在未来20年的定位依然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核心城市,但显然无论从区位还是行政级别上,成都都不可能成为全国前四的城市,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20年在我国的排名是保8争6的存在。


未来二十年,北上广深依然稳坐中国前四

不算港澳台地区,内地的四大城市依然是北上广深,但从不同维度上,这四个城市可能会奔向不同模式:

从目前来看北京奔向“华盛顿”模式的趋势十分明显,北京是中国第一个提出做减法的城市,北京市政府迁至通州为中央让位,未来北京无论是东西城亦或是四环内将成为中国“中央政务区”的所在地,所以未来的北京是在四环外的北京,并且会把很多产业逐步下放到津冀,进一步形成渤海大湾区带活整个华北和东北地区。

上海则走的是“东京”模式,上海未来依然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并且这个特性将被进一步展露,在北京做减法的同时,上海则依然不断做加法,推动长三角经济带的发展,江浙沪地区将依旧引领全国经济。

而广深则走的是“旧金山”模式,这里将是未来中国高新科技领域的中心,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想当初深圳这个小渔村被化为特区,未来,广深将逐步联手,珠三角地区将迎来新的局面。

正因如此,北上广深作为目前我国四大超一线城市在未来二十年将依然稳居前四,其它城市丝毫没有撼动的机会。


成都虽然在各类排名中名列新一线第一,但其实这个第五名只是象征性的

近几年,关于新一线城市,每年成都几乎都能排在第一名,但这个全国第五城其实也只是象征性的。从行政级别上,重庆和天津作为直辖市都是省级城市,而成都等其它省会则只是副省级城市,在我国这个政策导向如此强的环境下,直辖市的资源在各方面资源政策上都占有非常大的优势,况且重庆离成都距离太近,未来发展趋势重庆将优于成都几乎是必然的,天津则将吸收北京释放出去的大量优质产业,把目前疲软的经济增长拉高,天津的发展方向将是衰也是离北京太近,成也是离北京太近的模式。所以很可能未来,重庆会是中国第五城,而天津也很有可能超越成都。

相较于重庆和天津的行政级别优势,真正跟成都较量的气势还是武汉、杭州、南京这三座城市,都是强省省会,且目前与成都发展都在伯仲之间。武汉地处中原地带独树一帜,而杭州和南京在长三角有上海带着,而成都在西南地区既没有带头大哥又有重庆和西安夹击,未来并不一定能够大放异彩。


从目前的前景分析,成都未来20年保8争6

上图是2019年第一、二季度全国各主要城市GDP排名


从排名中我们可以看出,上海和北京作为目前国内两个超级城市优势依然明显,深圳和广州在第二梯队依然稳固,而之后的是天津和重庆两大直辖市,虽然天津和重庆的增速均远低于身后的成都和武汉,但显然看得出天津这么多年依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从总量上看天津和重庆前两季度均过10000亿,而成都只有7700亿,况且这只骆驼马上就要有充足的粮食吃了。

重庆则更为明显,近乎于一个省的面积即为重庆提供了非常大的纵深,但同时直辖时拉动的一堆贫困区县也让重庆近些年跑得不快,可以看出拥有3000多万人口的重庆,人均GDP只排在全国的第53位。但经历了长期的过度,地处山城的重庆已经从曾经疯涨的GDP中找到了稳定发展的路径,产业结构的升级似乎已经出有成效,小步快跑的日子似乎将要到来。



综上,未来成都的排名将处于保8争6的局面,苏州由于受限于城市规模的问题必然会慢慢掉队,未来中国的前8城很可能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天津、成都和武汉。除北上广深外,重庆几乎肯定会排在前六名,剩下的天津、成都、武汉则要看各区位的具体发展情况。


未泯双瞳


凡事皆有可能,未来二十年内,成都还是有希望跻身国内前四的大城市的。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相信你肯定知道“北上广深”这四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国内当之无愧的四大城市,未来二十年内,成都想取代其中某一个城市的难度还是相当之大,当时也不能说不无可能。

1、成都除了天府之国还有第四城的美誉,但是关于成都“第四城”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关于第四城的来源如下:

根据官方的资料:“第四城”这一概念是由新周刊与华西都市报、新浪网联手主办的“再说第四城”论坛上成都光荣摘取的,与会代表包括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及香港等本地30多位专家学者和文化名流,充分表明了此次会议的严肃性和科学可行性。

经过长达数小时的激烈辩论,“第四城”称号光荣的被千年古都成都夺得,成为北京、上海、广州后的第四城,深圳与”第四城“失之交臂。从此正式成为准官方为成都颁发的荣誉称号,正式名列“成都十大名片”。

2、成都能够力压深圳,获得“第四城”的美誉还是说明了成都有独特的优势的,如果从经济、政治、科技等几个方面,未来二十年,成都成为国内前四的大城市几乎是无望的,但是如果如果综合而言,成都还是可以跻身国内前四的!


你怎么看待成都被誉为“第四城”?欢迎留言讨论!


聚成都


作为在成都住了15年的四川人,很诚实的说,从综合实力来看,成都不太可能成为中国第四城,但从某些单项而言,进入前四是可能的,比如旅游,比如宜居之类的。

综合实力怎么评价?其实很难有一个标准,从经济方面而言,不管怎样,GDP都是一个重要指标,这一点,集四川全省之力打造的成都,全国城市排名第八(2018年第三季度数据),仅为排名第四的广州65%左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且看不到短期能够追上的可能。从人均GDP来看,在大城市中,成都排第九,依然差距巨大。

GDP体现的是当前城市的经济活力,而人民的幸福程度,用钱来衡量的话,人均储蓄是另一个可以参考的指标,成都人均储蓄全国排名13,仅有6.8万(这是2016年的数字),与第四的杭州、第三的广州相比,依然只有60%。

因此,无论是城市整体经济活力,还是城市居民钱包鼓胀程度,成都要想冲入前四,实在是很难。即便在西南,还有重庆这座大山在前面。

不过另一个方面,也不用过于关注这些东西——城市中的你我,生活得更舒服、更开心,真的比啥都强,城市排名再高,也不会多发一分钱给你我。


莫事来嗑


成都每年都要对口扶贫18个国家贫困县,现在又要准备202l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成都很忙没时间陪你们扯闲蛋,👍😊😊😊😊😊🙆🙆🙆🙆🙆



吾空观察


未来20年时间可不算短,凡事皆有可能发生。中国改革开放也就40年,这40年里中国城市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我们常提到的GDP来说,1978年,深圳还是一个“小渔村”,而全国GDP最高的10座城市是上海、北京、天津、重庆、沈阳、广州、大连、武汉、哈尔滨、青岛,成都前十都进不去,而广州也非全国四个一线城市之一。

但到了2018年,全国GDP前十大城市已经变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天津、苏州、成都、武汉、杭州,深圳强势入局,位列第三,而沈阳、大连、哈尔滨、鞍山、大庆、唐山、长春、烟台已经不在前20之列,由此可见40年间中国城市格局发生的变化之大。

未来20年,从时间跨度来看已经占了半个改革开放,以中国城市竞争之激烈,成都要成为国内前四的大城市不是不可能,当然,这个可能性在小编看来不大。过去几十年,是中国城市格局大洗牌阶段,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城市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因此未来20年这些城市必然不会像之前那样疯狂的发展,基本上已经稳定下来。

从目前来看,北上广深是全国前四城,应该不会有多少人有异议,北京、上海就不用多说,这两个大城市格局之高,实力之强,未来20年基本没有哪个城市能够取代它们,因此哪座城市想要跻身前四,只能取代广州和深圳其中一座。深圳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城市,它所取得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最近被支持建设社会主义特色先行示范区,建设全球标杆城市,因此想要取代它,可能性不大。而广州是“千年商都”,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为数不多保持千年不衰的商业型城市,虽然经济和科技领域不如深圳,但整体综合实力依然强悍,也不是容易被取代的。

因此,总的来说,成都未来20年想要成为国内前四的大城市,小编认为可能性比较低,反而第五城可以去争取一下,但竞争也非常激烈,像重庆、天津、武汉、南京、杭州的实力也比较强,是第五城有力的竞争者之一。


锦绣中源


说到中国前4的大城市,你会想到哪些,是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还是北上天重4大直辖市呢?

那么,其它城市就没有可能跃进国内前4吗?四川省的成都市行不行呢?在探讨前4大城市之前呢?不妨来了解下什么是大城市,有哪些成为的要素?

什么样的城市才算是大城市

一个总人口300万以上的地级市是大城市吗,很大可能不是。因为得看它城区人口有没有100万到500万。

根据我国的大城市划分标准,一共有3种类型,主要依据是城区人口总数。从到小是,超大型城市(城区人口1000万以上);特大城市(城区人口500~1000万);大城市(城区人口100~500万),其中300~500万为I大城市,100~300万为II大城市。

北上广深4大城市和北天上重4大直辖市的人口与城市地位

我们可以发现,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无论那一组城市总人口都是千万以上,城区人口都在600万以上。

一线城市广州

只是天津和广州的城区人口在600~1000万之间,是我国的特大型城市。

2组城市除了是中国600~1000万以上特大型城市外,还是国内GDP排名前6的城市,经济总量优于国内其它副省级城市(如武汉、杭州、深圳)和省会城市(沈阳、南京、长沙)。

所以在排中国前4大城市时,还应该考虑经济总量的因素。

那么,西南地区的成都人口是多少,未来20年能成为中国前4的大城市吗?

在2018年末,成都的常住总人口是1633多万人,按照成都城镇常住人口算,城区人口为873万人,也是国内特大型的城市。

同年,成都GDP总产值是15342亿人民币,居中国城市榜第8,2017年的GDP是13890亿,增加1352亿。

根据我的消息,未来20年,成都市政府提出要把常住人口再增加几百万,这意味着成都城区人口达到1000万以上还要个5到20年的过程。

所以,看未来10到20年,以成都去年的GDP增加值算,10年后成都的经济总量可达到2万亿以上,城区人口也将突破1000万人,成为上海、北京、重庆、广州之后的第5城。

综合上述分析,4大直辖市依然是国内前4的大城市,未来20年成都有很大概率排在北上广重之后。

有不同看法经验留言。


贺千城财经


希望成都成为国内前四的大城市这种愿望是美好的,作为半个成都人,我也是支持的,只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至少二十年内这是不可能出现的事。

国内目前一致认可的一线城市只有4个:北上广深。其余发展比较好的城市,比如成都、武汉、重庆、南京、杭州、天津等最多只能叫作准一线城市,与一线城市还有较大差距。

从上表看,成都2018年GDP刚过1.5万亿,与第四广州2.3万亿相比差了0.8万亿,悬殊巨大。而增速仅比第三,第四高1个百分点,绝对增长的数值还没前四高。

把问题变简单点,不考虑其他准一线城市,想要进入前四,至少要挤掉现在一个一线城市,这个在20年内可能吗?根本不可能。无论从地理位置,基础条件,重视程度各方面与前四相比都无优势。

前四的目标对成都来说,既不实际,也不客观。也有妄自称大的嫌疑。最好不要拿出来提,容易招黑。

成都发展的目标个人认为,能力争压过其他准一线城市,位列第五已经相当不错了,也是一个合理,且俱有一定挑战的目标(综合比较,不单单指经济指标)。


洗洗睡了


你随便怎么发展,始终超不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除非以后把眉山市、资阳市、德阳市吞并了,就有超过的可能了!目前为止是没有这个能力来超过这几个前四名的超特大型的城市的。只有等着看看以后再说啦!

把周边的三个地级市全部交给成都,这就超过了美国的整个城市,美国的纽约市都能超过一半以上。这就壮大了成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它将越来越壮大……


文鹏无不良嗜好


少拿成都来比这个比那个,骗流量么?成都土著希望大家都发展好,日子越来越好,少提些假大空的口号,少搞些超英赶美的意淫,我们觉得成都是我家,是个过小日子的宜居城市,不想切比那个超那个,别天天拉成都耍大旗扯眼球,我们不球希罕排第几,只想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成都是个包容的城市,不是个攀比的城市。这是我们老成都土著的真心话,欢迎大家来成都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