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盘点建国前牺牲的革命志士(二十五)——他们被叛徒出卖、杀害

1、杨靖宇——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员 

杨靖宇(1905--1940),著名抗日英雄。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1905年杨靖宇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一个贫困农民家庭里,幼时在村私塾就读,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26年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奉党团组织的指示,回确山县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春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会长;四月领导了震惊中外的豫南农民起义,即“确山暴动”。1929年8月,杨靖宇被刘少奇看作是“得力同志”而被派到抚顺,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化名张贯一。

盘点建国前牺牲的革命志士(二十五)——他们被叛徒出卖、杀害

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2、魏拯民——抗联第一路军总指挥

魏拯民(1909-1941),原名关有维,1909年2月3日,出生于山西省屯留县王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9岁在本村私塾启蒙,13岁考入县立高等小学。1925年9月,入山西省立太原第一中学,因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开除学籍。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1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屯留县党组织遭到破坏后,魏拯民去北平(今北京)考入私立宏达学院,一面学习,一面从事革命活动。

1930年11月,受党指派,考入国民党军第13路军安阳军事干部学校学习军事。翌年夏因病离校到北平,在学生中从事党的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派到东北工作,任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市委书记,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抗日斗争。1934年冬,被派到东满,他走遍了各根据地和游击区,深受同志们的信任和支持。后任中共东满特委书记,参与领导创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任政治委员,联合东满地区各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1935年夏,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6年3月,任东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政治委员。同军长王德泰指挥所部北上牡丹江地区和远征南满地区,打通与吉东和南满的联系,与抗联第一、第五军配合作战,扩大抗日游击区。

盘点建国前牺牲的革命志士(二十五)——他们被叛徒出卖、杀害

1936年7月,与杨靖宇在金川河里根据地会合,同杨靖宇一起把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改编为东北抗联第一军,把东满特委和南满特委合并,组成中共南满省委,这是党在吉林省第一个省级党组织,魏拯民出任书记,他由此成为吉林省的第一位中共省委书记。当年,魏拯民同杨靖宇等高级干部一起把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二军合编为东北抗联第一路军,任总政治部主任。1938年5月,魏拯民继任副总司令,担负起军事指挥的重任。1940年2月,杨靖宇牺牲后,第一路军和省委的工作重担全部落在魏拯民肩上。他拖着病体,率部坚持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安图伏击战、哈尔巴岭袭击战等胜利。

1941年3月8日,时任的第一路第总政治部主任主任魏拯民抱病征战半年之后,因叛徒的告密,100余敌人突然包围了桦甸市四道沟抗联密营,重病之中的魏拯民率7名抗联战士奋起反击,终因寡不敌众,全部牺牲。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3、李兆麟——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

李兆麟,化名张寿篯,1910年出生,辽宁省辽阳市人。九一八事变后,到北平参加由中共北平地下党员任骨干的抗日民众救国会,在平西一带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并与党的地下组织取得联系。1932年初,受党组织派遣,回家乡组织成立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3年8月,调中共满洲省委军委工作,先后赴海伦、巴彦、珠河等地巡视工作,参与创建东北抗日游击队。

1934年初,他前往珠河赵尚志领导的反日游击队,任副队长,同年6月,珠河反日游击队改编成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赵尚志任司令,李兆麟任政治委员。1935年1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成立,赵尚志任军长,李兆麟先后任二团、一团政治部主任,率部到牡丹江沿岸创建新的游击根据地。1936年1月,北满抗日联军召开军政联席扩大会议,决定成立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后改称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赵尚志任总司令,李兆麟任总政治部主任。1938年11月,李兆麟率领六军教导队和十一军队伍,翻越小兴安岭,向黑嫩平原远征。

盘点建国前牺牲的革命志士(二十五)——他们被叛徒出卖、杀害

1939年5月30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成立,下辖4个支队。李兆麟任总指挥,率部在广袤的松嫩平原开展游击战。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以中共代表身份任滨江省副省长,兼任哈尔滨市中苏友好协会会长等职。1946年3月9日,李兆麟在哈尔滨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时年36岁。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4、赵尚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

赵尚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汉族,热河朝阳(现辽宁省朝阳市)人,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赵尚志,1908年生,辽宁省朝阳县人。早年投身学生爱国运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党员之一。同年冬入广州黄埔军校第4期学习。1926年回东北从事革命活动。曾两次被捕入狱,严守党的机密,坚贞不屈。“九一八”事变后经组织营救出狱,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1933年10月领导创建珠河反日游击队,任队长。1934年6月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与李兆麟等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1935年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军长。1936年1月任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同年8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军长。后任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会主席、第2路军副总指挥。曾率部远征松嫩平原,作战百余次,挫败了日伪军的重兵“讨伐”。1940年夏被错误地开除中共党籍,忍辱负重,仍率小分队坚持抗日斗争。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后牺牲。

盘点建国前牺牲的革命志士(二十五)——他们被叛徒出卖、杀害

198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黑龙江省委才根据中央组织部的指示,对赵尚志同志1940年遭受党内处分一事进行认真的复查。同年6月8日,黑龙江省委做出《关于恢复赵尚志同志党籍的决定》。该决定指出:“撤销1940年1月中共北满省委《关于开除赵尚志党籍的决定》,恢复赵尚志党籍,推倒强加给赵尚志的一切不实之词,恢复名誉。”2009年,赵尚志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