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孩子要上高一了,學習沒有一點動力,整天玩手機,怎麼辦才好?

吃貨不痴貨159880248


手機等各種電子產品和網遊是現在很多家長都擔心的事兒。電子產品確實能成癮,但在解決方法上跟菸酒毒品的癮不一樣,不能通過禁絕的方式戒斷。因為未來的生活裡,普通人的學習、工作、生活、正常娛樂等,也都要和電子產品以及網絡發生持續不斷的聯繫。所以解決的途徑只有逐漸學會自我管理,合理使用。如果高一的孩子尚不具備這種能力和意識,家長要花一番功夫溝通引導,也要有一些切實可行的監督管理措施。可以考慮如下幾個方面:

1、減少對立:儘量少用批評、責罵、嘮叨,這些行為徒勞無益,只會增加孩子心中的牴觸和對抗。改變學習和生活習慣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家長最好和孩子建立合作的關係來完成這個艱鉅的任務。

2、正面管理:重點不是玩不玩手機,而是一個高中學生正常該做的事情有沒有做到,比如能按時上學、完成作業、一定程度的生活自理、睡眠較充足規律。要求和鼓勵孩子先做好這些該做的事,能做到時給他玩的時間和自由;做不到時酌情適當取消一些權利。

3、監督、陪伴:如果孩子現在的起點較低,改善的過程可能無法靠他一己之力完成,就需要家長能夠溫和督促,耐心陪伴。在學習方面,如果孩子跟上現有要求吃力,可以考慮請輔導老師、一對一家教等,重點不是為了提升成績,而是為了首先保證一個基本的學習時間和習慣。

4、關注進步:不要指望立竿見影的效果,要學會關注和肯定微小的進步。進三步退兩步也是很正常的,要關注的是整體上是不是有改善的趨勢。

5、發現真正的動力:最後關於學習動力多說一點點。孩子上高一了,如果真是一點學習動力都沒有,可想而知高中三年得多痛苦,家長得多辛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必須走學習這條路。他已經遭遇挫折、走不通的東西,家長硬要糾正過來,就算是勉強考上個大學,又能如何?其實不如看看孩子到底對什麼感興趣,有沒有一些未來就業方面的考慮和打算。孩子這個年紀已經接近成人思維,很多時候也非常現實,如果家長足夠誠懇開放,他們也完全可以和家長做成人式的溝通。無論最終怎樣選擇,如果討論過程本身能促進孩子對自己人生的思考,都是一件值得嘗試的事情。


黃崢博士


家長應該從以下幾點來與孩子進行溝通解決問題:

第一點:孩子!進入高中你要遠離手機遊戲,爭分奪秒的去學習,而不是鑽空子偷偷摸摸的去玩遊戲沉迷於其中無法自拔!

遊戲年年有以後永遠還會有,但是學習的機會就是高中這三年,以後不會再給你機會,是我對高中生講的最多的一句話,因此要分清孰輕孰重,要把這三年有限的時間投入到學習之中去,而不是沉迷於遊戲之中無法自拔去享受這短暫的快樂!因此要加強自己的自控力,把手機交給父母保存,徹底斷絕手機的誘惑,待到高考結束以後再去進行徹底的放鬆!然而很多高中生面對遊戲失去了理智,在高中三年的時間裡不計後果的痴迷於網絡遊戲,結果高考結束以後面對落榜的結局,這個時候才發現面對遊戲自己已經無法再去瘋狂的喜歡它,只能無奈的面對自己尷尬的處境和父母失望的眼神,只能陷入深深的自責與後悔之中!因此多年來我諄諄告誡高中生一定要遠離手機,週一至週五不要去碰手機,禮拜天,節假日寒暑假也要做到這個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心無旁騖靜心學習!詳細內容下圖所示:




第二點:孩子!你要知道玩遊戲的後果就是你只能勉強拿到一張高中畢業證而我們之所以上高中的目的就是為了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

多年來我在給高中的孩子談心的時候諄諄告誡這些貪玩不學習的孩子:高中所學的語數外,理化生,政史地在現實工作中並沒有多大的用途,只有進入大學以後所學的專業才是我們所要從事的工作!因此如果作為一名高中生如果在高中熬時間混日子玩手機遊戲不好好學習,不如去職業高中或技校學一門技術和手藝,畢業以後還可以在各行各業中找一份工作,而不是在高中玩了三年遊戲畢業以後成為了一個一無所毫知無一技之長只知道玩手機遊戲的無業遊民!

其次我們不妨結合現實就可以一目瞭然的發現在當下高中畢業證並沒有多大的用處,因為面對一個大學生和一個高中生很多知名的國企,央企,跨國企業和私營企業在招聘員工的時候,往往會選擇大學以上學歷的員工而不是高中學歷的員工!這是一個連小學生都知道的事實!詳細內容下圖所示:


因此作為一名高中生一定要有明確的大學目標,而不是在這最關鍵的三年高中時間裡迷失方向,貪圖玩耍,沉迷遊戲結果連一所普通的大學都沒有考上從而以失敗而告終!真到了那個時候只能是自己後悔,父母傷心,全家難過!你又將何去何從?切記!切記!詳細內容下圖所示:

從上圖可知考不上大學的後果只有:傷心,難過,後悔,痛苦這樣的後果等著你!

第三點:孩子!如果你沉迷於遊戲之中必然導致你不能專心聽課,認真學習,那麼你的學習成績只會越來越差,而面對你越來越差的學習成績,爸爸媽媽不可能袖手旁觀,只能給你花錢上補習班!

多年來我諄諄告誡進入高中的孩子:上了高中要有責任感,要在課堂上專心聽課,因為只有專心聽課了才能學懂課本和老師所講的知識,聽課效率高,才能做到高效率學習,才會做題,才能見更多的題型,才會解決更多的難題,才能取得更高的成績,才能考入更好的大學!反之如果人在課堂上,不去專心聽老師講課,心裡就想著遊戲,想著下課以後怎麼玩,放學以後怎麼玩,這種出工出力不出活的無效學習,怎麼可能學懂老師所講的知識呢?怎麼可能在高考的時候考出理想的分數呢?很多高中生數理化,英語等科目考試成績不及格,甚至只有二三十分,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此!

同時要知道作為一名高中生自己即將年滿十八週歲即將成為一名成年人,因此要學會分析問題,做事情要學會考慮後果,而不是做事情我行我素不計後果!要知道不好好學習從經濟角度分析會給家庭帶來一筆數目不小的經濟損失,而這些錢都是父母的血汗錢!因此自己應該清楚的知道自己學習越好,上的補習班科目就越少,就越能剩下補習班費,節省父母的血汗錢!眾所周知高中補習班的費用一節課少則一百元以上,多則三四百,三年高中下來需要好幾萬元,這筆龐大的費用已經成為了父母難以承受的負擔!詳細內容下圖所示:



最後再次警告閱讀這篇文章的每一位高中生:趕緊放下手機,告別遊戲,它只能給你帶來短暫的快樂,同時會悄無聲息帶走你的知識,讓你距離大學的校門越來越遠!最後以高考落榜而告終!

以上內容和圖片選摘自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贏在終點家庭教育實操手冊》,新書推介我就是這本書的作者,由於上傳篇幅有限,只能上傳一小部分,希望上述回答能為各位家長教育孩子帶來幫助,同時警戒那些進入小學,初中,高中以後仍然沒有好好學習的孩子,警鐘長鳴,引以為戒!並且在頭條中回答了很多教育孩子的問題。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閱讀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家長和孩子,感謝今日頭條給我們交流的平臺!最後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考入理想的高中!最後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學,讓您的孩子學業有成,贏在終點!




家庭教育感悟


孩子都是驅樂避苦的,其實我們成人也是這樣子的,只是我們成人有自制力,知道該做什麼而不該做什麼。

當孩子把學習看作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那麼他就沒有學習動力,沒有內在動力的驅使,他就不願意學習。相反,玩手機可以獲得很大的快樂,可以獲得自豪感,可以獲得滿足感,就會讓他沉浸於此。

當你們的親子關係出現問題的時候,孩子也不願意聽你說的大道理,雖然你說了很多東西都是你的經驗和為他好,但是孩子理解不了。

建議你多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考慮一下問題,跟孩子每週進行一個30分鐘左右的特殊時光,就是跟著孩子做孩子喜歡做的事情,不嘮叨,不指責,耐心傾聽,互相尊重,信任孩子,為你們之間的情感賬戶多增加儲蓄。以此來走進孩子的內心,重新獲得孩子的信任。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促使孩子不斷前進的動力。


多鼓勵孩子,多看到孩子的優點和長處。怎樣鼓勵孩子沒有統一的答案和準則,鼓勵的方式也取決於每一個獨一無二的孩子。父母的愛、父母對孩子的信任都可以通過不斷的鼓勵孩子學習獨立來表現。

給大家提供三種常用的鼓勵方式:

1、描述性鼓勵:以“我看到……”“我注意到……”為話語的開頭,清晰描述孩子值得鼓勵的行為,及時肯定孩子細小的進步。

2、感謝性鼓勵:以“我欣賞……”“我謝謝你……”為話語的開頭,及時感謝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結果,關注孩子的感受。

3、授權型鼓勵:以“我相信你……”“我知道你會……”“我對……很有信心”為話語的開頭,真誠的發自內心的表達對孩子的信任,給孩子力量,關注正面,即使沒有達到預期,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還有一句任何時候對孩子都很管用的鼓勵語:“無論怎樣,我都愛你!”面對熊孩子,當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的時候,我就會說出這句話。


燕子的正面管教


孩子貪玩、對學習積極性不高在生活中是很普遍的現象,那作為家長,要學會及時調動孩子對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在這裡,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及時溝通,瞭解孩子的多個方面。

孩子已經長大了,他有自己的思想,所以遇到問題時,要多與孩子溝通,不能單純的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孩子身上。比如開頭所提到的問題,遇到這種情況時,家長可以挑一個合適的機會,就學習問題跟孩子進行一次認真的談話。談話時不能急躁,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慮問題,先表明自己理解他貪玩的天性,再幫他分析一下目前學習的重要性,委婉的提醒他目前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在學習上,不能為了玩手機而荒廢了學業。

同時,由於孩子現在已經習慣了每天玩手機的生活,對學習已經失去了興趣,所以不能指望一次談話就可以改變現狀,要學會在生活中經常與孩子溝通,慢慢的調動他們對學習的積極性,提起對學習的興趣。

二、和孩子溝通,幫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

十幾歲的孩子自制力不會太強,對於手機這種極具誘惑力的電子產品,肯定是沒有抵抗力的,所以作為家長,就要及時發現問題,幫助孩子控制手機的使用時間。



雖然說不能整天玩手機遊戲,但是同時也不能每天只知道學習,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比如學習一個小時之後,可以休息二十分鐘,讓孩子學會勞逸結合,也讓他們知道,用功學習並不代表著不可以放鬆。這樣,他們可以漸漸提起學習的興趣,而且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分清楚什麼時候應該認真學習,什麼時候可以放鬆,這樣也更加有利於他們以後的學習。


三、有耐心,學會多鼓勵孩子。

根據目前的情況,孩子本身已經對學習沒有太大的興趣,如果再繼續就學習問題批評他們,他們就會產生逆反心理,更加厭惡學習。所以,在平常生活中,不管是學習還是其他方面,都要學會多鼓勵孩子,少一點嘮叨和批評。

看到孩子的進步時,要及時進行誇讚,並可以適當給予一點獎勵,肯定他們的進步。而當他們犯了錯誤,比如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時候,不要立即打罵孩子,批評他們的不用心,這樣只會讓孩子對學習更加沮喪。可以鼓勵他們下次加油努力,並心平氣和的和孩子一起找出問題的出處,幫助孩子一起解決困難。


孩子跟大人一樣,都需要別人的尊重,所以,在解決上述問題時,不能操之過急,要多傾聽孩子的想法,幫助孩子慢慢培養對學習的興趣,一步一步增強孩子對學習的動力。

回答系原創,權益受保護,請勿抄襲、搬運。


優學優考策略


孩子這種狀態,說明:

1、你們的親子關係出了很大的問題,需要改變。

2、父母的教育方法錯了,需要改變。


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自然不喜歡學習;

沒有目標,自然沒有內在動力;

你越限制,越喜歡玩手機;

親子關係不好,青春期逆反嚴重,專門做你不讓做的事情,和你對著幹!


建議:

1、改善親子關係,和孩子充分、平等地交流;

2、多讚美、肯定,少批評、指責;

3、尋找、創造機會,幫助孩子體驗到學習的成功感和樂趣;


父母改變,孩子一定改變,加油吧!



唐老師家庭教育



現在很多人都成了手機控,不管大人還是小孩。要麼看視頻,要麼看新聞,要麼亡者農藥玩遊戲。


到高一已經十六週歲了,現在孩子普遍早熟,心理上已經接近成年人,可以跟他好好溝通一番。告訴他現在就業的艱難,如果不努力學習,是否願意去車間工作或者去建築工地。


家長一方面也要以身作則,不玩手機,家裡的網絡可以更改上網密碼,有必要的話把孩子的手機先停掉。


初中是一個重要的階段,但是高中最為關鍵,如果能考上一個好的高中,那上好大學的概率就會大很多。沒有人願意不停地刻苦學習,都願意娛樂遊戲玩耍,但是很多人當遇到挫折和生活打擊時才會意識到自己的浪費過的時光。


這個年齡階段個性很強,如果道理講不通,你們有時間的話不妨帶著孩子去好的大學看看,走上幾所大學和職高,讓孩子對比了解。再跟他講講這些學校畢業後的差別,說說大學的美好。只有喚起他內心的渴望,才有可能真正轉換為動力。一味的說教,效果微乎其微。


財智成功


我是一名高中教師,在教學十年過程中,見過太多學生在高中時學習沒有動力,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所以在進入高中之時一定要及早干預,否則真的已經進入高中真的很難改變了。

縱觀一個孩子的整個學習生活,我從以下幾點給建議:

第一,適度的獎勵。很多家長在孩子開始讀小學的時候,就以獎勵作為主要的鼓勵機制。比如期末考了多少名次就獎勵玩具啊等等,這就等於告訴孩子,學習是由這些玩具推動的,小的時候需求相對較低,學習內容也相對容易,所以為了一些小獎勵花點小氣力就可以達到目標。隨著年齡增大,到了中學,學習難度越來越大,要付出的努力也成倍增加,那些獎勵已經無法刺激到他們的學習動力了。有些孩子甚至寧可放棄家長的獎勵也不願花心思去學習。學習那麼苦,不如玩耍來的有趣。

第二,從小讓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責任。無論是用書籍,電影,還有生活中的例子,要讓孩子耳濡目染,讓孩子知道每個人的人生都需要不斷的學習,上進,用知識武裝自己。這個時候家長要做出好的榜樣。家長如果每天也都在埋頭玩手機遊戲,嘴裡叫孩子去學習去看書,孩子是一種什麼感受?為了您的孩子能夠進步,自己也要先進步起來。也一起學知識,學本領。孩子會從家長那裡學來上進,努力。

第三,如果已經進入中學,而之前都是以獎勵作為學習動力的孩子,這時候雖然改變他們的思想很困難,但也不是不可能。需要家長放下自己的架子,真心和孩子做朋友,走入他的生活。也可以找到家裡比孩子年長一點的表哥表姐,要比較有信服力的。常常跟孩子聊聊天,給他正能量的影響。特別建議帶著他到高等學府去參觀,如果沒有這個條件,可以上網搜索視頻等等,讓他先感受一下大學生的生活,讓孩子有所向往。

第四,有關手機的問題,建議讓孩子多多參加戶外活動。運動可以幫助孩子有更好的精力,也會讓他減少對手機的依戀。因為已經就要進入高中了,學習壓力越來越大了,時間也更加緊迫。所以可以跟孩子做好約定。比如週一到週五不玩手機,週末玩多久這樣。用協商決定的方法,尊重孩子的想法,達到共贏。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關注我,將有兒童數學啟蒙文章分享。


蕾蕾老師話數學啟蒙


對於一個高中生而言,沒有內驅力的作用,幾乎都會放棄學業。而內驅力(動力)的培養應該從嬰幼兒階段就開始,0-3歲的餵養習慣,3-6歲的興趣培養,6-12歲的學習習慣養成,12-18歲地學習能力(效率)提升,每一個階段都是相當重要的。

如若孩子缺失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沒有什麼興趣愛好,又受到如今電子設備全民沉迷的影響,想調整好孩子的學習狀態是非常困難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做一些正向的調整。



第一:高效溝通。良好的親子關係是高效溝通的基礎,找好契機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找到孩子不愛學習的內在原因,共同尋找解決方案。

第二:人生體驗。通過體驗父母的職業,或是社會基層職業,讓孩子從內心體驗到父母不易,懂得感恩,同時最底層的工作會觸動發奮努力學習,改變自己的人生。

第三:人生目標。激發孩子為自己的夢想去努力的想法,幫助孩子設計人生目標,以及實現目標需要做的小目標就是通過學習來驗證。



第四:參加各種活動。鼓勵孩子參與各種社會性的活動,通過活動感悟人生,建立目標(旅遊,運動,藝術都是非常好的形式)。

第五:學會解壓。有些孩子壓力大了,就會選擇用玩手遊的模式或是聯機模式來釋放壓力,建議家長也可參與其中與孩子一起“戰鬥”感受孩子的感受。

第六:尋求專業諮詢師,家庭教育專家的幫助。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教育秀秀看


孩子上高一了,學習沒有一點動力,整天玩手機,怎麼辦才好?這就叫悔不當初,幹嘛要為孩子配手機呢?要知道現在的手機就是一臺電腦,玩手機一旦上癮,就等同於過去我們常說的,上網成癮。

我想目前可以有兩種選擇,一個是通過耐心的說服教育,不急不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孩子是應該以學習為主,況且剛剛考上高中,這不是還得上大學嗎?上了大學還愁沒有手機玩嗎?可是當前,咱德把學習搞好,只有把學習成績搞上去,才有可能有好大學上,等等等等,希望孩子能夠自我醒悟,自覺丟掉手機,把心事迴歸到學業上來,迴歸到學習上來。

當然,既然玩手機已經到了成癮的地步,恐怕短時間內靠說服教育的辦法難以奏效。那麼,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未來,還真的要下狠心,如果孩子毫無回心轉意的意思,那就讓孩子在手機與上學兩個選項上,選擇一項,不願讀書,就算了,現在自己去想辦法生存,有本事你就過,沒有本事是你自己的事,如果想依賴父母,那對不起,你就必須聽父母的,否則,對不起,以後爹孃不管你了。

我身邊確實發生過孩子成天沉迷於網吧的事例,一個初三年紀的男孩,成天泡在網吧。孩子就要中招了,怎麼辦?父母急的團團轉。一天,孩子的爸爸來到附近的網吧,依然見到自己的孩子正在上網,於是,孩子的爸爸用盡全身的力氣,雙手將孩子抱住,連拖代掂的把孩子從網吧拉了出來,孩子是死死不肯,於是,父子兩在街道上弄得是精疲力竭,雙雙癱坐在街道旁,只是喘著粗氣,並無語言交流,約莫在街道旁坐了一個小時,孩子突然說,爸,回去,從那以後孩子從不進網吧,而且第二年順利的考上了重點高中。果真是應了那句:浪子回頭金不換。相信你,只要拿出真心,辦法總是有的,希望你的孩子也能及早醒悟,好好學習,將來能夠考上理想的大學。


冬日暖陽124086398


這個要看你怎麼引導了,一味的責罵是不能起作用也有可能起到反作用的,一味的縱容當然也會使孩子沉迷其中,正因為現在的電子產品太發達無法掌握這個度所以才產生了這樣的教育難題,我朋友她弟弟也是上高中,喜歡玩手機,教育不過來,成績在班裡20多名,中等生,她家裡想讓他提高點成績,往前衝一衝,但是每次穩坐20多名的寶座,家裡人非常苦惱,希望你得到方法了說一聲,這個沒有上進心的念頭真的太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