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看到曾经揭露假疫苗的前记者王克勤的遭遇,你怎么看调查记者这个职业?

徐喆nicholas


我曾经也是一名调查记者,供职于《华西都市报》,与王克勤算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他揭开“山西疫苗事件”后接连的遭遇,远在成都的我,曾力所能及提供过声援——2010年,当时没有时兴自媒体,社交媒体新浪、腾讯微博正方兴未艾,网络舆论场主力是论坛和博客类。当时我的腾讯博客,因为连续纪实报道汶川大地震的各种新闻深度调查,被媒体界誉为“中国第一地震博客”。也正是因为这所谓的名气,我与王克勤有一面之缘,二人算是惺惺惜惺惺吧——当他在“山西疫苗事件”调查中困难重重之时,我用自己的平台——腾讯认证的公众空间(腾讯博客),给予了他鼎力支持。

港真,自从2013年微信公众号问世,以及后来今日头条等新兴媒体类诞生,包括传统网站在内的所有媒体,其生态环境已经完全被颠覆,而近几年风起云涌的自媒体,更是加速了全国传统媒体土壤贫瘠、沙化的速度。囿于职业的空间环境已日趋狭窄,在传统媒体供职的调查类记者,早期比较著名的,基本已经出走或辞职自某职业,比如,王克勤辞职后就一直在致力于做“大爱清尘”公益事业,剩下的后继者,据我所知,目前全国已经没没剩几个。即使剩下的,其实都在窥视下一步去向,一旦认定了,离职也是分分秒秒的事情。比如,我原来供职的《华西都市报》,曾是中国都市类媒体的一面旗帜,出过很多在圈内有点名气的调查记者,但截至目前,这些有点名气的调查类记者,99%的已经离职,他们当中,大部分已经改行从事其他行业,个别接触互联网较早的,则成立自己的新媒体工作室,专做汽车、美食、房产等,比如我,现在专心只做旅游类自媒体。而同城著名的《成都商报》,其早期的调查类记者目前也消失殆尽,其去处,与华西的情况类似。


勒克儿


我记得我还在上学的时候,十几年前,记者这个群体有个很好的称呼“无冕之王”。

好像都很牛掰的样子。可惜那时候我还小,对这些都不怎么了解。

后来我知道了,记者分为很多种:

热线记者:报纸或者电视台的热线、热点记者。往往有人爆料,就会第一时间赶去现场采访。

娱乐记者:风靡整个演艺圈,文艺圈。没有明显的范围界定,只要有八卦类的,娱乐类的,都有他们出现,又有个名词:狗仔队。

调查记者:针对社会热点事件采取一根到底,刨根问底的态度,不抛弃,不放弃,说的就是他们吧。

战地记者:只要有战争,就有他们。

还有很多分类,什么财经记者,体育记者之类的,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关于调查记者,也许是记者行业里面除却战地记者之外,最危险的行业了吧。

他们的硝烟总是看不见的,他们的危险总是在暗处的。

我记得前年的时候,一个朋友和我说,他姐姐和姐夫在云南采访矿难,回酒店的途中,被打的人事不省。摄像机、电脑、手机;只要是电子设备全部被砸的稀巴烂。从那以后,他姐姐辞职,他姐夫继续当记者。原因是:“至少要留个人照顾孩子”。当时听了这些话,我们都有些心酸。

这就是我小时候被称之为“无冕之王”的记者吗?

寒心和英雄落幕,说他们,不为过!

回到王克勤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在他和他这一类人身上看到,有光。

其实不管是哪个行业的记者,只要采访,都会有红包拿(这个是行业内潜规则,无伤大雅),娱乐圈的,体育圈的。无非就是希望你的舆论倾向对采访者有所帮助罢了。

我相信王克勤也一样遇到过同样的潜规则。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他们这类人身上:有光。

光照亮了他们的人心,也照亮了真相。

所以没有其他红包之类的什么事情,他们的一意孤行和倔强执拗,让我们得以看见什么是真实。

而他们却会失去工作、收入甚至生命。

写到这些,虽然是杭州的清晨,窗外的阳光却让我感觉是夕阳西下。

因为对于敢披露真相的,敢揭盖子一路查下去,不顾生死,只要真相的记者还有几人?

“知名记者李海鹏也在社交平台感慨“看到说调查记者只剩下130人,提供数据的是很专业的业内人,不过我猜没剩这么多,剩下的大概也想转行。””

这是调查记者行业的现状,不像夕阳西下吗?

我们是平民老百姓,所以我们的支持只有感谢他们,感谢他们让我们知道发生了什么。

而被揭露的利益团体都腰缠万贯,他们能做的就是一次次举起铡刀,砍向调查记者们。

所以,老鬼希望政府部门,法律部门可以尽可能的支持这些还在一线寻找真相的调查记者们,也希望我们这些平民百姓继续支持他们,鼓舞他们。

这样,才不至于让无声战场里面的英雄伤心,落泪。

因为,他们心里,有光!

我是老鬼,社会热点和职场销售达人,欢迎诸君与我坐而论道,唯道尔!


老鬼杂谈


调查记者是一群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人,既有利益的诱惑,也有死亡的威胁,可依然坚守底线满怀正义继续前行,他们也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寻找真相说得轻松,但是代价巨大

一个黑幕被爆出来,一定经过了重重的洗礼!尤其是一些能让某些既得利益者“彻底完蛋”的黑幕,调查记者一定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因此,在和平的假象下,他们时刻都在“战斗”,他们永远都在战场上!

这样的勇气,我们已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我们对他们的敬佩之情!无论用什么赞美之词都不过份!

我要呼吁:把打赏明星的钱,打赏给他们吧!从今天起,我将成为他们忠实的粉丝!

既然无法用语言来表达,那我们就用行动来表达!

让我们一起给他们打赏!让他们在战斗之时,无后顾之忧,不再让他们流血又流泪!

让我们成为他们的粉丝!让他们在黑暗之中,也能感受到他们背后千千万万颗火热的心,不再让他们感到孤单!

让我们一起为他们转发点赞!让他们的努力不要白费,一起促进社会更加公平,更加透明,更加安全,不再让他们感到悲伤无助!

因为,我认为他们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可爱的人!



保道笔记


李克勤,香港娱乐明星,一首励志的《红日》至今传唱不衰;王立勤,中国乒乓球明星,不仅拿过诸多世界冠军,更因与赵薇的绯闻让人记住了他;而最该人们记住的平凡人王克勤,因长春长生假疫苗持续发醇事件重新被人们提起。


让我们梦回十年前吧!2010年,身为底层调查记者的王克勤,一个有良知、有担当、有大爱,完全可以评为“感动中国”的人,大胆发文披露出山西省疫苗乱象,细节触目惊心,却又真实可靠,可惜还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从源头上予以根除,反倒当事人王克勤于2012年被停职,丢了饭碗。

调查记者,类似于警匪片里的警察安排的卧底,其工作性质可想而知是多么艰难而又危险,报道纯粹凭证据说话,而证据又来自惊心动魄地虎口夺食,再者报告发布后,自己的处境又有多么危险。警察卧底起码有警局高层证明你的清白,保护你的安全,而调查记者呢,报社扛不住率先拿你开刀,这不王克勤即是明证!


作为曾经的调查记者,王克勤们该有多么大的信念呀,为民说真话,为党斩荆棘,以一副壮士断腕、义无返顾的心态,踏上不归路,风 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如果十年前事情以雷厉风行方式解决,就不会有今日长春长生更加肆无忌惮地假疫苗丑恶事件,但是历史没有如果,愿党和政府斩邪恶,除恶人,使孩子们平安享受每一天!


我们社会需要调查记者,需要有正义感的人们!


阿伦体育


记者这个名字前面加个小字,小记者!这社会地位能高吗?同为文化人的星就不同了,天王天后XXX,得XXXXXX最佳XX最优秀XXX奖。这钱是千万元千万元地汩汩而来。

这小记者天生前面就要加“小”字,不是吗?有人写篇评论也要自己附加十来个小编、小编的,如:小编认为XX。小编看见XXX。都加个小字,这地位就可想而知了。这记者充其量是个“工兵”架桥铺路,埋地雷,当然还要拆桥毀路,排地雷的工作。死个把记者,本就无关痛痒,如果有XXX记者真心英雄的报道!小记者的就会欲仙欲死高兴极了。这小记者吃得是草,付出的是血和泪。

小记者是个终身制的工作,虽然有初级、中级、高级、特级记者可评可分,但这“小记者、小编”的“小”字是终身制的,想抛也抛不了,提高一点记者的地位吧!

8年前勇敢地报道山西问题疫苗的记者王克勤、包月阳当然是勇士、是英雄!他们是为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顾自身利益的人,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一代愚公”,可是他们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值得大家的深思!

“疫苗”一个以卖细菌赚钱的暴利行业,为什么还会有“伪、劣、假”的产品存在?也产生着要钱不要命,残害百姓的”病毒细菌式的人渣”呢?可见犯罪成本太低了,一方面犯罪成本很低,而另一方面则揭露、监督、报道行业负面新闻的小记者们报道成本太高了,两者极不相称。

本人希望这次报通长生生物的记者不要背负“高成本”。给点物质奖励总是可以的吧?奖个千把万元?抑或十万百万?或几百万?让这之后的制药行业,制疫苗企业别再出现”长生生物“了!总之让英雄笑!别老让英雄伤心落泪!


老蛇正宗


这个现状的出现与发生真的是一种悲哀!因为敢于揭露社会伤疤,反映百姓疾苦的正义的人,受到了排挤和打压,让任何有正义感的人感觉到悲愤而无能为力。

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做调查记者呢?

调查记者,可以说是一个记者行业的一个特殊的人群,如果写出真实的状况,必须获得一手的真实的材料,要想获得一手的材料,必须要深入一线,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入到实际中去,才能有真实的一手素材和真情实感。而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存在,就是因为有利益在里面,有人依靠剥夺他人压榨他人毁害他人来谋取利益,或者说有了利益集团在里面。那么做为一个调查记者,名义上是无冕之王,实际上没有多少保障的,所以在触动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链,公布天下,就会受到其的危胁,攻击或是灭口的。在中国还算好的,因为记者是代表政府的新闻单位的,只是危胁后不敢下黑手灭口,在外国被灭口是分分钟的事。所以很多敢于披露黑暗面的调查记者就因为个人安危,不得不转行。还有即使是冒着生命危险写出来的调查报告,也不一定能公开来,因为一旦公开来,就是某些人与之勾结,就会有官员官帽落地,甚至法办的,所以他们就想拼命地捂住真相的公开。


人人都可以是事件真相的调查者

现在随着自媒体的兴起,那么很多事情的真相可以通过自媒体,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就能发酵并引起很大的争论的,当然这些片断的事件,很难以面概全,但至少可以引起关注,如果事件是公众事件,还会得到公安纪检等力量的调查,最后得到一个解决的。如果是调查记者的话,需要很大的人才和财力才能调出个结果来。

这次长春长生的疫苗事件也是企业内部员工举报出来的,没有这个线索十几年了,都是平安无事的啦,可以这样的事件也不是靠调查记者能做到的,因为记者也接触不到黑幕的一角。所以还是希望正义感的群众越来越多,通过各方渠道来发声。

当然,个人的力量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还是希望有正规的专业的调查记者来揭露真相。

但愿少一些如此类疫苗的恶劣的公众事件,还人人一个干净平和的生活生存环境吧。我支持调查记者的勇敢,也敬佩他们的王克勤包月阳李海鹏等一批为人民正义而战的勇士!


米哥职场漫谈


你问我怎么看,我说了我怎么看,我也没诋毁谁指责谁,为什么还是通不过?就我这种言论都通不过,假疫苗问题还说什么?

多次被和谐,我到底哪里说的过激了?你告诉我啊!!!

关于王克勤的事迹其他的人已经回答过了,并且照片大家都已经见多了,这里我也就不说了。

从我个人的观点,一个弱势贫民的观点来说。很多行业一般人进不去。

调查记者越来越少,以个人的理解就是,他们的角色(猜想这出可能是不通过,改之)不足以让他们报道客观呈现的事情。10年王克勤因为报道《山西疫苗乱象报道之一:近百孩子不明病因致死致残》被包月阳辞退,而后包月阳也被辞退。

据王克勤的采访中,王克勤说的大概意思是:“报道中认真的调查了事情,客观的报出来,并且没有指责任何人和企业”。这篇报道只是呈现给了广大人民,而且这广大人民应该是涉及到全国的广大人民。但,辞退了报道人,后续的专家又没有后续的调查报道,说明了什么?想必任何人看了王克勤的事件调查后,都会有了答案。

对我们普通贫民来说,我们只有的是无奈和愤怒。

我想,如果不给正经的调查记者一些应当有的特殊功能(猜想这出可能是不通过,改之),我们广大老百姓以后慢慢的就会看不到真实的事件(当然特权也可能会导致其他问题,确实很矛盾)。

当然,不得不说,事件如果影响大了,可能会引起人民的闹场呢

(猜想这出可能是不通过,改之)。但,反过来说,就像王克勤说的,“防”应该是第一位的,如果你防的好,会发生什么是呢?这里的防不是防人民闹事。

给我的感觉就是,调查记者在用生命来报道客观发生的事件,而事件的本身对记者自己可能会引起了什么不好的事。我们广大群众是真心的帮不到他们。只能感激他们。而真正能帮到他们的人有可能只是吃瓜群众,也有可能只是嗤之以鼻也,有可能恨之入骨,也有可能。。。。

这让我想起来我曾经游戏公会里会长在语音里说的,“我爱我的国家,但。。。。”。

他的言语确实是我们广大人民的心声。

只能说,希望我们的国家的负责人能够认认真真的为民做主。


小圣鱼鱼


国内最早的非虚构记者李海鹏,这几天发表的一篇关于调查记者的文章刷屏,连着疫苗事件,公益圈接连爆发出的性侵事件,调查记者的必要存在与调查记者接近消亡的状态形成了一个极大的反差,引得无数以前媒体人的一片无奈与感怀。其中,十几年前就参与过山西疫苗事件报道的王克勤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山西疫苗事件,总编辑被开除,调查记者王克勤受到处分,并且之后几乎再没有那种力度的调查文章的发表。

上大学那会儿有个老师和王克勤的关系很好,当时一个同学遇到大的不公事件还找到过王克勤。看了很多王克勤参与的调查报道,以及接二连三受到的处分,但他依旧保持着一个调查记者的本分。这些年,王克勤发起的大爱清尘,为了农民工的健康一直在奔波。与王克勤所做事情,以及他的名声不相符的是他的世俗生活,报道说的依旧无车无房。


调查记者的消失,是当前环境的必然结果。

上大学那会儿,毕业后能去像《南方周末》这种报纸工作,是莫大的荣耀,那也是媒体人最后的荣光时刻。之后,所谓新媒体形式的变幻发展,纸媒受到了根本性的冲击,要求深入时间长的调查报道,在快速更迭的新媒体上很难发表传播。大众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新媒体形式的快速新闻,鸡汤报道成为了主流,长篇的严肃报道越来越少见。

据说目前在册的调查记者仅仅一百出头,而随着媒体的进一步衰落,媒体人的位置越来越不受重视,调查记者的数量只会越来越少。

你如何看待调查记者的消亡?你认为未来谁来报道疫苗这种性质的事件?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老李有刀


假疫苗事件影响很大,俗话说的好“虎毒不食子”真是想要祸害一个民族,从娃娃抓起,以前的毒奶粉事件从婴儿抓起,现在的假疫苗,不知道以后还会出现什么事件。

正是有了调查记者这个职业,让我们知道了,原来我们吃的东西有哪些是不安全的,需要注意的,正是有了他们提供的文章、线索等,让媒体报道出来,让大众知道,让相关部门介入调查,才能还我们一个相对安全的社会。

已经祸害了的,只能默哀,还没有被祸害的,即幸运又心酸,幸运躲过了这一劫,心酸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接触到下一次事件。如果没有调查记者,那我们是不是消失了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真的是死都不能做个明白鬼。

为这些调查记者致敬,有了他们,我们食品安全相对有了保障,现在真的好想说一句平安活到这么大,真心不容易啊,抵抗力得多强啊。







就爱


调查记者这个行当,还真不好干,一般的人还真干不了。我不是业内人士,言语可能偏颇,也可能不靠谱,做为门外汉说说我的看法。

记得着《汉武大帝》中有句台词,称與情是另一个精神皇上。古代天下人随與情走,與情随笔杆子走,而掌握笔杆子的就那么几个人,这几个人中有一个是主谋,无疑这个人就是无冕之王,控制了这个人就掌握了天下舆情,这是古代帝王为什么重视孔老夫子和儒生的主要原因。

西方人也很聪明,他们也懂得舆情的重要,后来发展为独立于神权外的又一种世俗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就有了报纸业,成为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在我国古代则以吏部发的祗报与之有相似之处,不过祗报是官方传递信息的一个阅读面相当小的仅限于有关官员。而西方则是以民间方式出现,阅读者为普通大众,由于阅读量大,就成为资夲追逐的对象,政坛大佬为控制與论也插手其间,由报社发展而发展成行业,从而成为一股不可或视的社会力量,而为之服务釆集信息的工作人员称之为记者,也就是为报纸提供稿子的人即文字工奴。他们虽有釆访自由,但权力却在主编手中,主编又受制于审稿的大佬,这样一个报融帝国就建立起来了,记得英国就爆过报融大佬的丑闻,几乎颠覆了世界顶尖级报纸的销售量。当然这里的分枝很多在这里也一时也说不完,回到主题。在电报电视普及前世界报业是很发达的也是政治家关注的事情,普通人为获取外界信息主要是通过报纸获取,那时是报纸业最辉煌的时期,而记者的职业也达到顶峰,那时是一个记者也是至高无尚的职业。世界进入电子时代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了起来,报纸也成了人们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产业逐渐败落下来,而记者也就随之成为普通职业。我国的报纸业是自清未开始,民国时期有一定发展,到解放后才有大发展,有过辉煌的历史,直到改开后延续到计算机出现才逐渐成为普通行业,特别是计算机普及及现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成了一线记者,只要你手机一打开,将相关的信息向上一传,你的记者功能就完成了,所以现在的调查记者做的很辛苦,不报道有料新闻吸引不了读者,而有料新闻则一般是社会敏感话题,涉及很多人利益,有利益就有冲突,也很危险,在当今这个社会大变革时代,面对碎片化的社会新闻体系,确实很难吸收到优秀人才再过这种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因此很多老报人选择了退出。但是调查记者作为社会监督的一环,还是必须的。有见的政治家还是非常重视这个行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