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皇帝諡號哪家強,三國魏蜀吳開國君主諡號對比,原來背後竟有深意

在古代對於一個帝王我們常常是有很多不同的稱謂的,除了他們的姓名之外,還有很多不同的稱號的,像漢武帝、唐太宗和康熙這些稱呼就能夠很高的代表著古代帝王們的幾種稱呼,而像漢武帝這樣的稱呼就是採用的是他的諡號,這還是在他死後後來的帝王和群臣根據他的一生的功績做出了評價,所以在他生前的時候是不會出現漢武帝這樣的稱號的,而三國時代三個國家的開創者也都是有著諡號的,那麼他們的諡號都是有著什麼意思呢?或者說他們配的上這樣的諡號嗎?

皇帝諡號哪家強,三國魏蜀吳開國君主諡號對比,原來背後竟有深意

古代的帝王除了他的名字,後世稱呼他的時候一般是有諡號、廟號和年號的,這也是最常見的三分方式了,諡號我們前面提到了一些,像漢武帝就是諡號,當然像文帝、煬帝等等這些都是諡號,當然了這個諡號也是有好有壞的,根據君主生前的作為給出一個字的評價,這就是諡號,好的諡號像文帝、景帝、武帝、宣帝這些都是很不錯的諡號,當然比較差的諡號像煬帝就屬於這一類了,當然還有一部分就是表示對皇帝的同情的諡號,像哀、懷等等就是這樣的例子了。

皇帝諡號哪家強,三國魏蜀吳開國君主諡號對比,原來背後竟有深意

當然除了諡號之外,還有就是廟號。這是在太廟中祭祀的時候常常會遇到的,有著這樣的規矩,那就是開國的皇帝稱祖,後來的皇帝就只能稱宗了,像我們都知道的漢高祖劉邦,唐高祖李淵、宋太祖趙匡胤等等通過這個廟號就是能夠知道他們是開國君主的身份的,而像唐太宗、唐玄宗、宋太宗等等也都是都是這樣的情況,當然清朝是一個例外,他們一共存在著三個祖,這明顯是不太符合規矩的,也就說明他們的漢化還是不太徹底的啊。

皇帝諡號哪家強,三國魏蜀吳開國君主諡號對比,原來背後竟有深意

年號就很好理解了,很多帝王都是有著很多年號的,像武則天就換了很多的年號,基本上是一年就是一換,所以在那個時候人們肯定是不能夠通過年號來稱呼皇帝的,但是明清的時候,一個皇帝的一生一般只有一個年號,所以我們基本上都是可以通過年號來稱呼他們的,像明朝的嘉靖、萬曆,清朝的康熙、雍正和乾隆等等都是這樣的例子了。

皇帝諡號哪家強,三國魏蜀吳開國君主諡號對比,原來背後竟有深意

說完了關於諡號、廟號和年號的事情,也就能夠讓我們更明白古代皇帝們的稱呼了,而三國時代曹操、劉備和孫權自然也就是有著各自的諡號的,當然他們的諡號是不同的,但是這也都是他們的繼任者給予他們的諡號,這是他們沒有辦法更改的,所以我們來看一看這些皇帝們的諡號是否對他們的一生是一個很好的概括了。

皇帝諡號哪家強,三國魏蜀吳開國君主諡號對比,原來背後竟有深意

先來說說劉備,劉備是在漢獻帝禪讓皇位給曹丕之後他自立成為皇帝的,當然他的國號還是漢這個國號,並不是很多人認為的蜀,所以他的諡號就是漢昭烈皇帝,可以說這個諡號在漢朝歷代君王中是一個很另類的諡號了,當然他不是第一個出現的另類的情況,也還是有其他人出現這樣的情況的,我們看看這些另外的諡號也就明白劉備為什麼會有這個稱號了,劉邦的諡號是高皇帝,所以我們後世人稱呼他為漢高祖,其實這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稱呼,我們應該叫他做太祖高皇帝,太祖就是廟號了,其實我們更應該稱呼他為漢太祖的,這才是對合乎規矩的稱呼的,當然也是可以稱呼他是漢高帝的;劉秀的諡號地光武,再加上一個劉備的昭烈,其餘的帝王都是以孝作為諡號的。

皇帝諡號哪家強,三國魏蜀吳開國君主諡號對比,原來背後竟有深意

像漢武帝的諡號就是孝武,其實從諡號就能夠看得出來他們三個算是各自政權的開國皇帝,雖然他們的國號都是漢,但是從本質上來看的話,也都算是重新的創業過程了。

皇帝諡號哪家強,三國魏蜀吳開國君主諡號對比,原來背後竟有深意

曹操的一輩子是沒有稱帝的,他在去世之前只是漢朝魏王的爵位,但是誰讓他的兒子後來稱帝了呢?所以他也就被他的兒子曹丕強行給予了一個武皇帝的諡號,我們我們在史書上看到魏武帝說的就是曹操,其實曹操這個人是不是有著稱帝的野心呢?我什麼他不稱帝呢?這一點從他在臨終的時候對他的兒子的話中就是能夠看得出來的,那就是他說如果天命在我們曹家的話,那麼他願意去做周文王,可以說這句話已經算是說明了他的政治野心了,那就是他是真的有著稱帝的野心的,但是當時天下人都是安對的,或者說反對的聲音是很大的,他只是成為了魏王,都是得到了荀彧這些人的反對的,可見當時的天下對於這個漢室還是很嚮往的,所以他也就不敢於這麼去做的,也就只能做有一個周文王這樣的人物了,算是為了他的兒子的稱帝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寄出了。

皇帝諡號哪家強,三國魏蜀吳開國君主諡號對比,原來背後竟有深意

當然為什麼他的兒子給予他的諡號是武皇帝呢?而不是曹操心中十分想要的文皇帝呢?這一點很多人認為是曹丕這裡算是坑底的舉動,就是讓他的父親揹負篡漢的罵名,而他自己留下一個文皇帝的美名,這裡我是不認同這件事情的,畢竟諡號是皇帝死後繼任者給予的評價,他曹丕就算是再喜歡這個諡號,他怎麼知道他的繼任者一定會給予這個諡號呢?所以這樣的理解肯定是不對的,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情況呢?其實非常的簡單,那就是曹丕雖然是曹魏的開國皇帝,但是曹魏的疆域是他的父親打下來了,所以武皇帝的諡號絕對是能夠完美的代表了曹操的一生的。

皇帝諡號哪家強,三國魏蜀吳開國君主諡號對比,原來背後竟有深意

而孫權的諡號是大皇帝,這個真的不知道是怎麼解釋,難道孫權的繼任者認為他是一個有著大志向的皇帝,還是說他活得時間長呢?可以說在那個時候這個時候真的是很任性的,或許是想證明他的吳國與曹魏和蜀漢是不同的緣故,畢竟人家兩家都是有著合法正當的理由繼承皇位的,所以他才會為了彰顯不同做出這樣任性的舉動吧?

皇帝諡號哪家強,三國魏蜀吳開國君主諡號對比,原來背後竟有深意

可以劉備的諡號代表了他的一個志向,就像東漢的光武帝一樣,而曹操的諡號代表著他的一生的功績,而孫權卻更像是彰顯他的不同凡響吧,但是三位都是人傑,這是不容爭議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