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国古代盔甲存世极少,那么真正的“明代”盔甲什么样呢?

老莫帅不帅


受蒙元影响,明代盔甲以布面甲居多,实际上,不管是布面甲还是各种传统铁甲,都是现代人的称呼,古人对布面甲的称呼是“暗甲”,与甲片外露的“明甲”相对应,就是所谓的“暗甲明盔”。

布面甲为何流行?

唐宋时期汉风满满的的传统中式铁甲为何会被布面甲取代?其实,铁甲并没有消失,只是形制发生了变化。

自蒙元开始,布面甲开始出现,元朝被推翻后,其盔甲形制流传了下来。要说明的是,布面甲实际上是铁甲的一种,只是把甲片内置,布面朝外,看上去似乎是布甲,其实还是铁甲。在内部钉有甲片,外面的布只起到链接作用。

布面甲其实并非为了防御火器,对火器的防护也并不比传统札甲要好上多少,简单想想,只是把甲片的位置调换一下,外面包上薄薄一层棉布,就能防弹了?那这火器的威力岂不是也太弱了?

明朝的布面甲

那为何要将甲片内置?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明朝时气候遭遇小冰河时期,气温降低,边军又主要是在西北和辽东作战,温度更低,将甲片内置可以更有效地保暖和防止生锈。

二、有一定的迷惑作用,防止敌人看出甲片的排列方式,从而找到缝隙进行打击。

三、就是出于经济原因。传统甲胄制作工艺繁琐,用皮条编缀,要在甲片上凿出许多小孔用于穿条,大小甲片层层叠加,用料多出不少,人工也是费时费力,整套甲胄耗费惊人。而布面甲与之相比,防护力当然是大有不如,最大的优势就是便宜,甲片硕大节省了铁料,又不要凿孔穿条,节省了人工,在适当牺牲防护力后,用最经济最实惠的方式换取最高的性价比,这才是布面甲流行的最大原因。

装备布面甲的大明边军

什么人穿布面甲?

既然无法有效防护火器伤害,对刀枪箭支的防护又不如传统盔甲,布面甲的列装最适合的自然是普通士兵和低级军官,低成本的布面甲毕竟能提供一定量级的防护,与皮甲或无甲完全是两个概念。至于高级军官,必须提供最高防护级别,穿着的还是明甲。

在体现明朝画面的一些画作中,比如《平番得胜图》等,普通士兵大多数穿着的是布面甲,其中的明军将领有穿山文甲,有穿罩甲、锁子甲,精锐士兵也有穿着明甲,而在更为精锐的边军中,明甲的披甲率也不低,因为边军战事更为频繁,面对威胁更大伤亡也就更高,需要更高级别防御,比如在万历三大征中,据记载赴朝鲜对日作战的诸路边军的制式盔甲就是明甲。

穿山文甲的将领

在重要战事和财政充裕的情况下,明甲还是首选,比如以表现崇祯年间明军与李自成农民军战斗的《剿贼图记》和表现明军剿灭倭寇的《倭寇图卷》为例,其中出场的披甲军官和明军精锐几乎全部是明甲。

《剿贼图记》

《倭寇图卷》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明朝之所以开始流行布面甲,最主要原因还是一个“穷”字,布面甲在明朝国库的空虚和军队作战必须的装备之间取得了一个平衡,提供了一个还算可以的解决方案。

明军的布面甲

最后再强调一点,布面铁甲与清朝的棉甲是不同的甲胄,盔甲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进步和改良,到了明末,火器发展越来越成熟,铁甲已无法有效防御其上海,与之对应的是出现了另外一种盔甲:棉甲,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清宫戏中的制式盔甲,这是专门为了防御火器伤害发展出来的新式衣甲。


小院之观


明代盔甲有两个大的脉络,一种是宋朝流传下来传统中原样式的凤翅兜鍪+掩膊+身甲+裙甲式,这种甲通常采用长宽比较大的细长甲片或者山文字甲片,这种传统铠甲样式影响深远,至今都可以在戏剧、年画、佛道的雕像画像中看到;一种是罩甲,有一体式的,也有甲衣甲裙分离的,并视情况配备铁护臂。罩甲又分明甲(甲片外露)和暗甲(甲片在布面下)。暗甲的罩甲就是今天说的布面甲,用铜泡钉将甲片固定在一件军大衣内衬上,这种风格是受蒙元的影响;甲片长宽比较小接近方形,但面积较扎甲甲片大很多,头盔有明显的北方少数民族特征。除了布面甲以外,受到蒙元影响的笠形头盔(即网友戏称的飞碟盔)也算得上明代盔甲的一大特色。至于明代地方特色的铠甲为数不少,百(各)花(种)齐(奇)放(葩),甚至有用穿山甲鳞片做铠甲的,不细列举。

明代中原样式的盔甲

传统的宋代全装铠甲部件详解,铠甲匠人温陈华提供

《抗倭图卷》中的骑兵。描绘的是嘉靖三十四年浙兵抗倭的事迹。可见浙兵的铠甲仍然是宋代样式的,甚至连束甲绊都一模一样(X型那个绑带)

罩甲式铠甲

不过明朝用的最普遍还是罩甲样式。哪怕皇家仪仗队也不例外:

从《出警入跸图》中锦衣卫的铠甲我们可以看到,拱卫万历的锦衣卫仍佩戴凤翅盔,但是身甲已经不是宋代那种胸甲+抱肚+褌甲+鹘尾的复杂样式,而是用上身下身一体式的罩甲+臂手取代,罩甲在中间有开缝,以纽扣固定,方便穿戴和脱下;抱肚则被简化为一根皮带。罩甲的样式对盔甲形式乃至服装形制的影响都很大(上图右边那个锦衣卫穿的就是罩甲样式的服装),清甲无一例外都采用罩甲式。罩甲这个词今人听起来陌生,但是马甲这个词都应该很熟悉吧?马甲这个词就是罩甲演变来的。

铠甲爱好者复原的罩甲式的鱼鳞甲

四镇三关志中的边军铠甲,也是罩甲式:

一个标准边军的要配备有头盔,罩甲,臂手。臂手这种东西很可能是蒙古人从中亚一代带回来的,比传统的掩膊防护范围更大,更方便活动。

布面甲则是罩甲中一个大分支。布面甲顾名思义,就是在甲片外面罩了一层织物的铠甲。明代布面甲的甲片普遍较大,长宽比接近1:1,且在甲片上打出一个向外的弧度,以增强对钝器和火器的防御;由于甲片更大,甲片之间叠合面积小,导致布面甲在同样防御面积下,重量总是比扎甲要低;甲片以泡钉钉到织物上,取代甲绳,固定效果更好;对于北方边军来说,布面意味着可以在中间续上棉花,御寒效果更好,不用再出现“都护铁衣冷难着”情况。

布面甲在明代中晚期大量使用,可能与上述因素有关。

明代鸟铳手赵勇的铠甲

《平番得胜图》中身穿罩甲的重装骑兵,从颜色上判断应该是布面甲。

明见铠甲爱好组织武库司复原的明代布面甲

海龙屯全家格斗赛期间 出现的明军布面甲


努尔哈赤使用过的布面甲,形制上和明军罩甲非常接近。在做到了防护全身要害的前提下,这身甲连盔只重20多斤,可见大面积甲片对减重的巨大作用。

实际上清朝的铠甲与明朝中晚期形制有很大的继承关系。清代铠甲的一些典型特征明朝盔甲都具备,只是由于明朝铠甲现存实物较少,给人印象是清朝独有。

比如头盔的护颈:

《平番得胜图》中的士兵,颈部是有护颈的;

可见明军士兵同样拥有清式铠甲中的顿项和护颈,只是具体连接固定方式可能不同;

而清代铠甲典型的特征前挡和护腋两个身甲上的挂件,在明代就已经出现:

清甲典型的特征:前挡、护腋

明代鸟铳手赵勇的盔甲,在腋部和裆部同样有悬挂护腋和前挡的布扣。

明末的布面甲,与清甲几乎没有区别(除了纹饰)


宣仔


盔甲的种类太多了,我们就分为两类来讲吧:实战性盔甲和仪卫性盔甲。

首先我们要知道,明代盔甲以唐宋时期的盔甲为模板,在很多部分都参照了唐宋盔甲的外观,但在实用性、款式以及生产速度上都有了质的升级。明代还继承而来宋代的衷甲制,就是在盔甲外面穿多一件戎服袍。

在明代,盔甲基本是用皮革和钢铁两种材料,通过用皮线穿缀甲叶制成的。其种类很多,命名则均以甲片种类、颜色及制作方法来辨认。明代对盔甲的制作要求也很高,制作标准都精确到盔甲的所有部分具体的重量。根据具体的用处,盔甲又分为两种:实战性盔甲和仪卫性盔甲。

我们先来说说实战性盔甲。

在明代初期,实战性盔甲基本模仿唐宋的款式。到了明代中期,盔甲有了更加人性化的改进——腿裙更加宽大,还加装了吊挂装置,这样就方便了在实战中骑马以及日常活动,大大加强了盔甲的实战性和舒适性。

除此之外,甲片形状、编缀方法等部分也发生了变化。

仪卫性盔甲

而仪卫性盔甲相对来说,更重视装饰性,主要是在喜庆节日或者正式场合使用。在这类场合中,武将都是手持弓矢、佩刀、执金瓜等武器装备,显得非常有威严和霸气外漏。

中后期的变化

到了明代中期,铁甲越来越时代化,兜鍪造型装饰发生变化,肩部、腹部的装饰性更强,也更加注重穿着的舒适性。例如在装饰方面以凶猛野兽的首部为装饰,显得更有威严。吊挂装置加强了舒适性。到了明代后期,布面甲出现,后来逐渐替代传统盔甲成为主流盔甲。

▲锁子甲

明代后期,以锁子甲为主流。这种盔甲由金属钢铁环支撑,属于铁甲的一种,不过在结构和制造技术上有很大的区分。锁子甲非常独特,有种称号为“铁布衫”,顾名思义,这种盔甲不仅轻便,防御力还极强,少有武器能穿透,还可以直接套头穿在戎服外,十分方便。

不过,锁子甲大多是御林军穿用,其它军队少有。


WarOH协虎


根据《明会典》记载,虽然进入了火器时代,明代早期盔甲制造技术依旧保持了宋代以来的水平,盔甲大部分是钢铁制,形制包括齐腰甲,柳叶甲,长身甲,鱼鳞甲,圆领甲等。

北京郊区明代十三陵墓葬神道上的石人武将雕塑,薇我们提供了详实丰富的明代前期铠甲形制资料,除了顿项之外,其他一律沿袭宋代形式,包括绊甲丝绳,袍肚,但沿袭了辽代铠甲中胸甲正面的护心镜,腿裙旁边也有长长的鹘尾。山西浑源粟疏美墓葬神道上的武将塑像,表现的是明代中期的武将铠甲形象,头盔两侧的装饰性防护已经脱离了唐宋时期的凤翅型,变得像卷云,下腹部增加了兽头型护腹,腿裙厚重,有兽头装饰,横长型甲片上钉有甲泡。

从宋代开始,将领铠甲上的腿裙逐渐变得厚重,为的是在马上增加对于步兵长兵器的防护,下马后,腿裙可以用腿裙上部的吊钩折叠起来,便于行走。

根据山西平遥双林寺彩塑韦驮天王像,我们可以得知明代铠甲甲片已经不再是厚度均匀的薄片,而是采取中间凸起有甲泡的设计,甲片由小型的甲钉固定在甲衣上。

明代后期,随着红衣大炮以及火绳枪的传入,传统铠甲的使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锁子甲和布面甲,特点是轻便,结构简单,遮盖面大。锁子甲直接套于戎服之外,大部分是半身的,少数有腿裙,现存实物包括山西与敦煌博物馆藏明代锁子甲。布面甲则是以布为表面和衬里,夹层中有甲片,表面缀有甲钉。另一种更轻的棉甲则完全没有甲片,中间用棉絮数层,专门应对火器的射击和溅伤,现存实物包括山西博物馆所藏明崇祯年间宁武路静乐营二队鸟枪手守长赵勇所穿盔甲。


明代后期,铠甲虽然朝着轻便简单的路线发展,但头盔却更加坚固,考究,类型有铁帽,凤翅盔,六瓣,八瓣明铁盔,摆锡尖顶铁盔,皮穿柳叶盔等。


用户69792950182


我对盔甲没什么研究,不过这是个很有趣的领域,盔和铠甲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相传铠甲由夏朝第七位夏后杼(予)发明的,历代典籍上都有不少对铠甲的记载。

可以说,它从发明以来,不但在中国,在世界战争史上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让战士更好的保护自己,减少伤亡,同时给于对方更大的杀伤力。


而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技术的进步,对材料和人体的认识的不断加强,对实用性和安全性的,以及适应性的不断探索,也造就了不同的铠甲。但总的来说,是越来越精良,越来越轻便,安全性能越来越高。


到了明清时期,铠甲基本上发展到了冷兵器时代的巅峰,种类越来越齐全,材料越来越先进,工艺越来越精湛,等级越来越分明,颜值上也越来越高,甚至在今天看来都有点炫目。一副好的盔甲造价不菲。今天就简单的介绍下几种明代盔甲吧。


明代军士服饰有一种胖袄,其制:“长齐膝,窄袖,内实以棉花”,颜色所为红,所以又称“红胖袄”。骑士多穿对襟,以便乘马。作战用兜鍪,多用铜铁制造,很少用皮革。将官所穿铠甲,也以铜铁为之,甲片的形状,多为“山”字纹,制作精密,穿着轻便。兵士则穿锁字甲,在腰部以下,还配有铁网裙和网裤,足穿铁网靴。





李艺泓


如果说中国的火器在战场上的应用,宋朝是萌芽阶段的话,到了明代就是大发展时代。面临这样的形势,为了对抗火器,铠甲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


清代时期的盔甲一般分为兵丁甲、职官甲,两者之间明显的区别是有无袖子。通过盔甲上的形制、纹饰来区别职务高低。棉甲是清朝的抄袭产品,抄袭对象就是明朝。棉甲也不是明朝自创的,要追溯到蒙元时期。当时蒙古军队装备了大量的棉甲,明朝推翻元朝后,除了把棉甲由套头式改为对襟式之外,再无其它改动。棉甲里面附带着铁叶,铁叶是手工锻造成的钢片,一片一片排列用铆钉固定在棉甲上,这是清早期盔甲比较有特点的地方。



明朝紫花罩甲。这是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期间研发的一种铠甲,朱厚照是一位很特殊的皇帝,思维与众不同。他是皇帝,却要为自己另起一个名字,叫朱寿,还封为大将军。朱厚照好战喜武,于1506年到1521年间发明了罩甲。这套甲胄一上市,立刻受到百姓欢迎,纷纷按照甲形仿制布面罩衣。明武宗传旨,紫花罩衣为皇帝专用,禁止普通军民穿紫花罩甲,其他颜色随便使用。明清两代之所以要大规模装备棉甲,主要是随着初期火器的出现。中国传统的扎甲等盔甲已经不能抵挡火器,反而是棉甲这种复合性的盔甲对防御初级火器有着良好的表现。明朝人朱国桢在《涌幢小品》中记载了纯棉盔甲的制作方法,"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缝如夹袄,两臂过,用脚踹实,以不胖胀为度,晒干收用,见雨不重、霉鬒不烂,鸟铳不能大伤"。由此可见,纯棉没有内衬铁片的棉甲都能减少火铳的杀伤力。在后来的发展中,棉甲逐渐地分成两种,一种是明甲,直接将铁片或者是铁丝网缝在内衬的棉袄上。另外一种是暗甲,在棉衣内侧用铜铆钉固定铁片或者是铁丝网。更为高级的盔甲还要加上皮革等防御材料。如此一来,棉甲就成为了一套复合盔甲,既有棉布皮革来缓冲火枪弹丸的冲击,又有金属抵挡刀砍剑戳。不要以为棉甲带了个"棉"子重量就会轻便,现代流存下来的棉甲重量普遍在15到20公斤左右……


明朝的棉甲,现在喜欢说是为了对抗火器。不过事实上最早是为了应对蒙古人的骑射,才在早之前的一种软甲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棉甲内衬铁片,外面用铜钉固定。所谓棉甲可不是‘棉衣’,是把棉花用石碾添加胶质物碾压成片状的面料,想像一下用油漆浸透的毡布是什么效果。这种‘面料’还要内衬铁叶,外钉铜钉。这种东西的防护效果就可以随便想象了……在清军中真的到了战场上开战之前奴才还会给主子兜头浇几桶水,以求进一步增强防护效果。这种战前加湿手段在建州叛军来说早期就真的是为了应对明军的热兵器了。因为质地轻便,对弓箭的防护性可称完美这种甲胄在早期就在北方得到了明军的厚爱。在那个年代棉甲的工艺虽然麻烦不过对比金属的价格军方还是很愿意考虑成本问题的。



建州叛军叛乱,后金还对这种棉甲进行了改进,不过不是制作工艺的升级,而是断面裁剪的设计,收腰紧领之类的,方便批量生产给身材不同的人流通使用。清代的棉甲没有什么大的变动,只不过因为清朝最初多在辽东作战天气寒冷,所以清代棉甲增加了棉甲的厚度利于保暖。同时,清代还重视冷兵器作战,所以将内衬托的铁片也加厚,如此一来对冷兵器的防御效果也很好。从现存实物来看,棉甲的重量和防护效果完全是重甲级别。


怪兽小火龙


东亚古代的盔甲大都容易在非中原控制区内发现。这不是因为对盔甲不重视,而是长期以来对于武人这个阶层的压制。例如在汉朝和唐朝,私藏盔甲就是容易犯忌讳甚至犯法的事情。高级武人去世,都未必能将心爱的盔甲随葬。这个情况在明朝也在发挥作用。

明朝的盔甲,主要是大量传统工艺+少量蒙古时代影响的产物。一方面是在蒙元时代,内地的习惯与社会结构受到封建式保护,没有伤经动骨。另一方面又有元朝人带来的蒙古与色目人影响,被明朝直接采纳吸取。


这种特殊的文化和技术交融,在盔甲的风格上就特别容易显现。大部分军事人员,依然以披挂传统的扎甲为主。尽管重量偏高,但因为易于修补,对于技术的要求相对较低,所以比较受欢迎。但锁子甲的轻便性和布面甲的综合性能,已经在实际运用层面得到肯定。所以明朝的一些精锐部队和高级将领,也会优先选择类似的装备。后来的清军,也基本上继承了以上两种盔甲。

值得注意的是,就是传统的明朝扎甲,也在形制上与之前的有所不同。受到蒙古影响较深的骑兵部队,会比之前的宋朝同行更重视诸如手臂部分的保护。虽然很难做到欧洲或穆斯林地区的那种整体性臂甲和手甲,但也可以通过拼接大片扎甲来尽可能接近类似效果。


当然,这类铠甲一般只有最精锐的骑兵部队和京城的近卫军才可能装备。同时,禁军也可以获得西域国家进贡的一些优质锁子甲与头盔。对于步兵而言,意义更大。

相对于庞大的军事规模来说,明朝的披甲率其实还是非常低下的。尽管在原则上,要求边防部队拥有超过半数人披甲,而内地部队则不能少于四成。但实际情况却是士兵很快沦为军官的私人奴隶。所以,越到后来,有能力披甲的就是将领、小军官和他们的私人卫队。这些人也成为了明朝庞大军事力量中,少有具备战斗力的部队。


在清朝入关后,大量的明朝部队就投降的清朝。清朝继续采用类似明朝的制度来管理和约束这些人。盔甲继续被视为一种违禁品,轻易不会让个人持有。同时,伴随着火器的日益普及,大量早期的劣质盔甲就没有了存在意义。

在欧洲等地,今天还能看到大量的近代盔甲,是因为它们都是私人持有的财物。无论是先祖个人用于作战或阅兵的高级装备,还是武器库里保留的士兵专用产品,都会得到妥善的保管。这也是封建军事主义浓厚的地区,往往容易发现古代盔甲的原因。


在火器逐步发展起来的近代前期,欧洲和中东地区的工匠,都有尝试过提升盔甲性能来与之对抗。在最终落败之前,他们还是产出了不少价格不菲的高端盔甲。类似的技术与社会需求在东亚是不存在的。这同样是近代盔甲被发现很少的原因。


米南德王问道


明代初期依然以传统札甲为主,锁甲为辅,之后又有大量棉甲

蒙元入主中国百年,其影响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消除的,受此影响,明代札甲演化出了自己不同于传统中国札甲,也不同于蒙元札甲的特有风格。

比如在明人所绘《出警入跸图》中,御前大汉将军们所穿札甲全部取消束腰、抱肚,也没有披膊护臂,取而代之的是新式的铁臂手。这种铁臂手用织物袖子固定铁片,可与身甲扣接在一起,性能更为良好。

又如,《大明会典》所记录的兵仗局所造之铠甲样式种类繁多:“今兵仗局造:抹金甲、青织金云紵丝裙襴、鱼鳞叶明甲、青织金界地锦紵丝裙襴、红绒绦穿、匙头叶齐腰明甲、红绒绦穿齐腰明甲、绿绒绦穿齐腰明甲、绿绒绦穿方叶齐腰明甲、绿线绦穿鱼鳞叶齐腰明甲、匙头叶齐腰明甲、青紵丝镀金平顶丁钉齐腰甲、青紵丝黄铜平顶丁钉齐腰甲、青紵丝镀金丁钉齐腰甲、红绒绦穿齐腰甲、青绵布火漆丁钉齐腰甲、青紵丝黄铜平顶丁钉曳撒甲、紫花布火漆丁钉圆领甲、黑缨红铜镜马甲大叶明甲 【 下四样甲、皆一年一修造】 、青紵丝火漆丁钉齐腰甲、青紵丝绦穿齐腰甲、青绵布绳穿齐腰甲。”

另外根据《大明会典》所载之“洪武十六年、令造甲每副,领叶三十片,身叶二百九片。分心叶十七片,肢窝叶二十片,俱用石灰淹裏软熟皮穿。”

明甲铁臂手

总体上,明军铠甲装备情况呈现“北重南轻”的状态。北方明军备甲率高,而且都是重甲。比如明朝沈周所著《用志边军劳苦》一诗中这么描写:

从军莫从口外军,

身挟战具八十斤。

头盔脑包占得七,

顿项、掩遮从五论。

唯甲所披四十五,

腰刀骨朵二四均。

精工精铁始合度,

日夜磨淬光胜银。

二五弓箭及其服, (箙)

随身衣裳八乃定。

佩多身重难负荷,

还须马上看轻重。

再比如《四镇三关志》曾详细记载了蓟镇兵力和武备情况。其中督抚标下左营,主军和来自辽东、大同的客军共三千零九十九人,盔甲却高达六千二百二十副;振武营额兵三千零一十七人,盔甲二千两百五十四副。最后,统计蓟镇主兵共73562人,盔甲68398副,备甲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三。

还比如,明末悍将卢象生所练标营,兵力一万人,全军备甲;其中骑兵6000,着铁甲;步兵4000,着棉甲。

相对于北军的高着甲率,南军出于机动力和便于维护的因素,备甲率较低。在仇英所作之《倭寇图卷》中,剿倭明军只有将领以及亲随家丁们能够身穿防护周全的铁札甲,而且款式相对简朴,披膊系带在胸前左右交叉,与元甲基本相同。

《出警入跸图》中锦衣卫大汉将军有部分身穿札甲。

《倭寇图卷》中身穿札甲的明军将领以及家丁,普通士兵只有齐腰甲。


值得一提的是,当明王朝被一场场天灾人祸所击垮之时,民族英雄郑成功特别组建了装备重甲的“铁人军”。根据清人江日升《台湾外记》所载,这支军队“挑选各提督壮勇者为亲军,厦门港筑演武亭操演。各以五百觔石力能举起遍游教场者五千人,画样与工官冯澄世,监造坚厚铁盔、铁铠及两臂、裙围、铁鞋等项,箭穿不入者。又制铁面,只露眼耳口鼻,妆画五彩如鬼形,手执斩马大刀。每人以二兵各执器械副之,专砍马脚,临阵有进无退,名曰‘铁人’。”

在瑞士画家艾布瑞契·贺伯特(Albrecht Herport)的画笔下,铁人军战士身上所穿的明显就是札甲。这支铁人军在抗清斗争中和收复台湾之战中都屡立战功。但是,在17世纪火器开始称王的背景下,铁人军注定只能是一抹札甲反射的余晖。

瑞士画家笔下的铁人军

另外,明代掌握了四孔拉丝机技术,明军开始大规模生产并装备锁子甲。

据明《武编》记载,当时明军“各边军士役战,身荷锁甲战裙,臂遮等物,共重45斤。”这些锁子甲不同于西方那种套头式样,而是如中式札甲般被分为披膊、前开对襟式身甲、下裙三大部分。同蒙古军一样,明代锁子甲往往与札甲相结合被制成复合甲。

明军对襟锁子甲,应该还配有分体式锁子下裙。

 明军棉甲蒙元遗风浓重,可以说对比元代基本没有区别,只是将棉甲改为前开对襟以便穿着。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领据说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所有的红闪缎面铁叶棉甲,款式为对襟连体式样,从肩部直到袖口全部覆盖铁叶臂手,腋下带护腋。根据努尔哈赤宣布“七大恨”祭天建制起兵反明的时间,可以反推这领棉甲制式定然照搬自明军。


努尔哈赤红团花棉甲,内衬铁片。

在明代《出警入跸图》中,有数队参与仪卫的明军身上所穿罩甲浑身布满铜钉,应该是内缀铁片的棉甲。

出警入跸图中身穿棉甲的仪卫

另外,李朝作为明朝藩属,国内一应制度几乎全盘照搬宗主国,其军队装备更是如此。朝军棉甲装备数量极大,而且有不少实物留存于世。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有一领朝鲜棉甲,款式为中长款,下摆盖到大腿处,形制与《武备志》中收录的明军铠甲款式几乎相同。在博多元寇博物馆中,有两套所谓“文永弘安战役中缴获元军之甲胄”,但其中一领为分体马褂样式,明显是清军风格;另外一领红色褙子款式,以铜钉内缀铁片的棉甲出处也十分值得怀疑,不像元甲,反而与《朝鲜战役海战图》中的朝军水师所穿棉甲式样完全相同。

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朝鲜棉甲

  另外需要澄清的是,很多人将明军胖袄认作是棉甲的一种,这其实是一个误会。据《大明会典》记载,洪武九年明军开始装备一种以红色为主,紫青黄为辅的四色棉花战衣,谓之“鸳鸯战袄”,“宣德十年定例、每袄、长四尺六寸、装绵花绒二斤。裤装绵花绒半斤。”,由战袄尺寸与实棉重量看,这明显就是一种御寒冬装而已,并非传言中的棉甲。

明军头盔共有笠形盔与钵胄两种:

首先是笠形盔,明军称为“明铁盔”,民间又唤“帽儿盔”,由缨枪、盔顶、盔体、顿项四大部分组成。

明代笠形盔与元代笠形盔有两大区别:第一,为了留出发髻空间,盔体加高;第二,盔檐变平。

明铁盔属于明军主要头部装备。 明成化四年兵仗局所监制记录的盔型中各种四瓣、六瓣、八瓣明铁盔占据了绝大多数。比如明定陵出土的神宗御用明铁盔顶饰金珠红缨,由莲台与真武帝君像构成盔顶,盔体由饰有六丁六甲神的六瓣弧形铁片构成,以六条盔脊连接。

定陵出土明铁盔

其次,钵胄也是明军大量装备使用的一种盔型。该盔与蒙元制式基本相同,由缨枪、盔顶、盔体、眉庇、顿项五大部分构成。明军钵胄顿项分为左右后三片,而蒙元钵胄顿项为一体式带护喉的风格,这是二者最大的差异。

明军钵胄盔体

  明军少数将领和锦衣卫中担负仪卫任务的御前大汉将军,主要以凤翅盔为主。明代凤翅盔由缨枪、盔顶、盔体、抹额、顿项五大部分构成,与宋式凤翅盔不同,明军凤翅盔护颊较浅,形状更为圆润,凤翅较小,盔体除抹额外无其余装饰,多数为金银二色。在头盔凤翅两边或缨枪上安装有代表所属建制单位的小角旗。这是中国汉式盔型最后的存在,到了清代,凤翅盔从军队序列中完全消失。

万历与随扈大汉将军佩戴的凤翅盔


冷兵器研究所


明代的盔甲,不是只有单一形制,而是种类繁多,继传承了以宋甲为代表的华夏甲胄风格,也继承了蒙古甲胄的特色,可以说是“诸甲百家,融于一朝”。

首先明代装备最多的依旧是在亚洲叱咤风云的铁札甲,其穿戴方式和宋金时期的前开对襟或后背对缝一样,不过与宋金时期不同的是,明代的札甲没有披膊和护臂,却而代之的则是防御力更为强大的铁手臂,即用织物袖子固定铁片,和身甲扣接相连。总体来说,明代札甲的甲片更加细小,这就大大提高了穿戴者的灵活性。就札甲的分布状况,呈现一个北重南轻的局势,北方尤其宣府镇、蓟州镇、辽东镇,士兵的披甲率高达93%,当然这也是被战争逼出来的。



再就是锁子甲,明朝继承了元朝的四孔拉丝机技术,因此也能批量生产锁子甲。与西方的锁子甲的套头穿戴方式不同,中国明代的锁子甲分为披膊、前开对襟式身甲、下裙三部分。通常锁子甲不会被单独装备,而是和札甲或者棉甲组成复合甲装备于军。


再就是棉甲,明朝棉甲的风格是直接继承的元代的蒙古棉甲,并没有太大改变。棉甲的制作工艺要求很多,需要先将数斤棉花浸水用模子定型反复压制,然后用线网缝制成薄片,以日晒不膨为标准。制甲时,将甲棉裁剪、叠加,然后分别缝制成身甲甲裙之类的。为了增加防御力,明人还在棉甲上增添铁甲,用铆钉钉制,根据铁甲的内外分布又分成明甲和暗甲。一般一套棉布铁甲下来,质量得在35-40斤左右。

明代没有明光铠,但是有由明光铠演变遗留下来的护胸和护心镜,通常用在札甲和山文甲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山文甲的文物出土,但是在明代的历史绘画上,证实了山文甲是真实存在的,其甲片为山字形,拼接时一环套一环,既有札甲的风格,也有锁子甲的特点,可是说是中国甲胄的王者特色之作,不过也正是这样,山文甲的装备仅限于将尉以上的将军级别的人物,一般的士卒是绝对装备不起得。



除了甲,还有头盔方面。明代的头盔,分为笠形盔、钵盔和凤翅盔,其中凤翅盔较宋代相比,凤翅变得更小,色泽为金银两种。钵盔也被戏称为避雷针。笠形盔则根据装备者的身份,有不同的样式,这里就不一一多谈了。


总而言之,明代的盔甲可以说中国甲胄世界最为辉煌的一刻,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搜索关注一下虎贲骑士团的动态,毕竟这是中国第一支参加中世纪格斗锦标赛的队伍。


火器工坊


明代铠甲存世也很少。但是因为有《出警入跸图》的传世明代铠甲的样式非常清晰明了。详情参考《出警入跸图》。这幅画分为《出警图》和《入跸图》两部分。由宫廷画师合力完成的实景记录画卷。描绘的是皇帝在宫廷侍卫的护送下骑马出京谒陵,然后再坐船返回北京的情景。所有侍卫随从包括皇帝都严格按所对应的等级制度着不同的铠甲。不仅是画卷更是重要的官方史料,真实权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