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在美国,有30万中国学生在假装留学,中国留学生如何走出舒适圈?

很多人选择出国留学,不仅是为了享受国外多元化的文化氛围,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更是为了去体验另一个国家的生活,融入到不同的圈子中去。而且,很多中国留学生,有着良好的本科教育,优秀的英语成绩,甚至有大公司的实习经历。

但是,就是这样一群优秀群体,在美国却是很卑微。据说,有30万中国留学生在假装留学。很多中国留学生出国之后,和在国内的生活又有什么区别,“抱团”行为十分明显。

在美国,有30万中国学生在假装留学,中国留学生如何走出舒适圈?

那么,留学生是因为什么偏向“抱团”呢?当今留学生有哪些舒适圈现状?在舒适圈有什么危害呢?又该如何走出舒适圈呢?我们一起看下面的内容。

留学生是因为什么偏向“抱团”呢?

1.越聊越词穷,还是跟自己人打交道更轻松!

很多留学生学了许多年英语,语法掌握得很好, 但是词汇不足,知识面也不广。日常沟通中,不是看你说得多精准,而是看你能够表达的东西有多少。

再加上近些年,出国读书的人数逐步增加。无论你去任何大学,似乎都能找到一两个来自中国的小伙伴。这为留学生们创造了一个封闭的舒适圈。所以大部分人到最后干脆还是跟本国同学混在一起,就算性格相差再大,至少沟通起来无压力。

2文化差异,爱好不同

中美同学追的剧,看的综艺,追的偶像,都不一样。差异巨大的文化经历,悬殊的兴趣爱好,在中外同龄人之间竖起了一堵厚厚的墙。除此之外,很多外国孩子对中国知之甚少,对中国文化也很陌生。对于完全不同的行为模式,他们一头雾水,不能理解。

这个时候你不来,我不往,建立友谊就彻底成了一盘死局。不要说深入地了解外国文化,很多孩子到了国外,甚至一天都说不上一句英语。

3.更加关注安全留学

近年来,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发生的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不少学生和家长的关注点已经从“怎么出国留学”转变为“怎么安全留学”。

中国留学生在国外被杀害的事件频发,我们留学生特别是女生普遍认为身边有中国老乡会有安全感。

在美国,有30万中国学生在假装留学,中国留学生如何走出舒适圈?

留学生舒适圈4大现状

近些年,出国读书的人数逐步增加。无论你去任何大学,似乎都能找到一两个来自中国的小伙伴,这为留学生们创造了一个封闭的舒适圈。

能说中文就不说英文

很多中国留学生刚去的时候英语不好,别人说的听不太懂,也不知道如何去和外国人聊天,就算遇到个主动点的外国人,一张嘴,蹩脚的英语先把自己吓倒了。再加上文化背景,成长经历有很大的不同,久而久之,即便是英语有所长进,但没有共同语言这个问题还是让人打退堂鼓。

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在与外国同学交流时,很难get到对方的笑点,所聊的话题也往往只是课业。

很少主动,害怕提问

用非母语和一群不熟悉的面孔交流,会让很多留学生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所以,即便在课堂上教授问有没有人有问题,内心有疑惑的中国留学生们还是会既纠结又焦虑地沉默着。

心里想着,等一下去问问一起修这门课的朋友就好了。

在课堂活跃度上,操着一口“咖喱味”英语的印度人完全碾压中国留学生。虽然很多中国学生往往对他们蹩脚发音不以为然,但相信他们内心对这种不怕嘲笑的发言举动是很羡慕的。

畏惧Social,不愿意尝试

不知道有多少留学生出国之后,心理上是从一开始的「我要过不一样的生活,要交到外国朋友」到「也没必要非得交外国朋友,我现在玩的也挺好」。Social对于中国学生而言是个难题。

留学生表示:“我可以和别人一起讨论研究课题,可以在课堂做presentation,但日常交流这件事上,却总是感到有心无力。”

更偏向于在中国人团体里活动

因为和外国人说话太费劲,索性就不跟非中国人交流;因为不知道如何随性跳舞,索性不去也避免了尴尬。

说同一种语言,吃的惯同样的饭,文化历史什么的也都相同,当然是和国人相处起来比较方便了。

Stina注意到身边的中国留学生,上课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就连做group project的时候也要分到一个小组,完全和在中国没什么两样,他们似乎保持着以往的生活方式,也没想着去改变。

在美国,有30万中国学生在假装留学,中国留学生如何走出舒适圈?

留学生长期待在舒适圈有什么危害?

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留学生抱团”并不意味着一个负面的事情,外国人圈和中国人圈不是站在对立面的,这两个圈子可以共存,可以多元化。

只有当“抱团”过度了,才会影响到你更广范围的社交。

舒适圈让人迷失留学初衷

其实大多数人都想要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只是大多数人都掉在舒适圈的温柔陷阱里无法自拔。

事实证明,倘若带着安逸的心态,用不了两周就能在陌生环境,建立起一个自得其乐的舒适圈:找到一群一起说中国话一起玩耍的朋友,找到一两家味道还不错的中餐厅,找到听不懂课也能应付考试的方法……这些,足以把带给我们恐惧和不安的新鲜事物屏蔽在外。同时,也把我们留学的初衷和未来可能的收获与成就屏蔽在外。

一旦留学生们习惯了这种安逸的生活,就不太愿意做出改变,久而久之再也不迈出中国朋友圈一步。由于长期和中国同学待在一起,一部分留学生的英语提高很慢,甚至只是日常点餐的水平。

那么,等到4年大学毕业,这类留学生可能会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吗?答案肯定是No。

舒适圈无法带来成长和人脉

在美国,有30万中国学生在假装留学,中国留学生如何走出舒适圈?

美国非常强调“Networking”,即“主动累积人脉网”的概念。说白了,就是一个人与人互动、互助的过程。

大学教育是一个由青少年逐渐转换成职场新人的过程,秉持着“It’s not about what you know, but who you know”这句名言,美国社会里充满着各种让大众累积人脉圈的活动。

考虑到留学不仅仅是接受教育,更是实实在在的一段人生经历,那么,如果把自己限定在某个圈子,几乎等于自己放弃了很多可能性。

要想累积自己的人脉,就必须把自己推出去,让大家认识你。毕竟人脉网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靠爸妈是谁,而是靠自己主动争取。

所以,如果留学生长期抱团,不主动去参与社交,不认识新的伙伴,那么,怎么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呢?

舒适圈让人逐渐丧失积极性

勤奋被掩埋,懒惰被滋生,在舒适圈呆太久了,就像锅里温水煮的青蛙,危险而不自知,一手好牌也会被打烂。

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在其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中提到:每个人都要给自己一点儿危机感。因为生活永远在变化中,而变化就意味着危机。别以为目前的舒适是一种享受,享受惯了这种舒适,你也就变成了呆子、傻子,最终必将一事无成。

花着高昂的学费,面对着更宽广的世界,明明有机会接触不一样的人和事,却不愿意尝试,过着和国内基本无二的生活,真的就是留学生们想要的美国大学生活吗?绝对不是。

留学生如何走出舒适圈?

1.提前培养独立和自控能力

出国前着重培养独立能力和自控能力,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为应对留学期间的困难做好准备。

2.改变身份观念

留学生要改变身份观念,要把“我们是留学生”身份的这个观念,改变成我是这个学校的“学生”观念。要敞开心扉,主动的去接受和融入,转变观念,认同自己是团队的一员,走出中国留学生的"小团体",保持多元化思想,推动自己,融入当地学生的交流圈。

3.增加自信心,别怕丢脸

打破心理的社交障碍,本来我们就是半路出家学的英语,让我们像当地人一样说地道的英语,有点困难。即使说的不好,也别怕丢脸,一定要打破心理上的社交恐惧,勇敢向别人展示自己。

4.积极参加社交活动

留学生扎堆可以作为刚来美国的一个过渡期,当然不是说让大家“过河拆桥”,而是尽量脱离固有的中国留学生圈,去认识更多的外国人。积极参加社交活动,这也是锻炼自己的一种方式。

5.勇敢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如果你想要什么,你一定要说出来。如果你觉得不满意,你要告诉对方;如果你认为你收到不公正的待遇,你不要不好意思抗议。总而言之,这就是美国做事情的方式:如果是你想要的,你一定要勇于争取;而如果你不争取,人们就不会意识到或在意你的想法。

6.尊重中国和美国传统文化

有些同学很想融入美国,而融入的第一个动作往往是努力适应美式生活:喝可乐饮冰水看球赛,像美国本地人那样说笑话,可能也会顺带着轻视自己原本在国内的生活和传统。

但其实尊重自己的传统和文化,才是美国梦和美国生活的核心。你不必为了身上的不同而惴惴不安,也不必为了融入美国而全盘否定自己之前的生活。无论对任何人事,请保持一个尊重的态度。

最后,小编诚心希望:每一位赴美留学的同学,都能走出困住自己的舒适区,好好的利用这段异国他乡的时光,扩展自己的朋友圈,积累更多的人脉,进而收获更广阔的进步空间、更丰富的发展机会,并最终成为更好的人。

如果你现在的留学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希望这篇文章能促使你大胆改变,坦然地迎接美国学习生活的困难和挑战;

如果你身边有即将要留学,或者正在准备留学的朋友和家人,欢迎你转发文章给他,给他未来走出舒适圈的勇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