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易经》是说的自然规律吗?为什么有人说易经的内容是给人算卦,他们谁说的对?

20178384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易经》中的八卦是伏羲感“天垂象”而作,易有三易,《连山易》《归藏易》已失传,《周易》是周文王推演八卦演化成的六十四卦,周公做卦辞,又经孔子为其作《易传》,才形成了现在的《易经》。

《易经》有道也有术,道术兼具,道也称学,就是易经的数、理、象,数理象之间可以相互转换,推演推算很多现象,真正懂得数理象,很多事情都无需占卜,只需演化便可知,荀子说“善易者不卜”,孔子也说“不占而已矣”,又强调“虽百世,可知也”,可见用数理象足可以推算推演很多现象。

《易经》的术就是占卜,对未知之事,可用占卜进行定吉凶,然卦象之变化,随时都在变动,可见“时”之重要,就算卦很准,时已变,卦象也就变了,每卦的六个爻就是循环的变化规律,孔子最后也感叹“时也,命也”!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中博士的世界论


说易经是算卦只说对了一半:最早6500多年前,中国处于早期的农耕,狩猎时代,人们外出打猎,捕鱼需要对未来的天气情况,做出预测。

伏羲做为部落的首领创造了八卦图象,用来预测未来天气,方便人们外出。八卦图形的乾坤,兑坎,离良,震巽表达的意思就是:晴天,雾气,小雨,大雨,艳丽,停止,雷天,风动天气状。

因此,有伏羲在地上首次画出八卦图时,在易经历史上,称为一笔开天地,创立了八卦学说,为人类做各种预测。即我们俗称算卦!

历经几千年,在春秋战国时代周文王,孔子,包括诸葛亮等人都对易经进行了撰写,完善。正式定为周易,即周到,完备,周全之意。易字最早的甲骨文写法:上日,下月,后来演变成如今的易,其本意是告诉我们,易本来就是告诉我们,日月变化之规律。

历来,周易研究分为二大派,即易理,占筮。易经包含象,数,理,占四大部分,一个卦,它有现象,有数,代表着理,即可以用辨证来说明,最后一个才是可以用来占筮,人们常说的算卦。



秦林居士


《易经》里说的有自然规律,有社会规律,有个人修养的规律和价值准则。

用《易经》的原理来讲,《易经》反映的易道,是一种三才之道。《易传·系辞传》说:“易有天道也,有人道也,有地道也,兼三才而两之。” 这种三才之道,达到了"易于天地准”的程度,就是包蕴了世界的各个方面的规律和情状。

这其中,天道、地道,都讲的是客观世界,《易经》反映了这种客观世界的状态和规律。这就是自然之道,可以叫自然规律。所以《易经》里是解释和反映自然规律的。

当然,也要认识到这和今天所说的科学反映的自然规律是有区别的。

一是《易经》所讲的三才之道,中心是讲的人道。

天道、地道,构成了人的吉凶的基础和标尺。在六爻卦里,初爻、二爻是地道爻,三爻四爻是人道爻,五爻上爻是天道爻。这里的天道爻、地道爻、人道爻,并不是分开来反映天、地、人的规律,而是全部都是在反映人所处的形势和情状,从而指示人应当采取的对策,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易经》 虽然有天道、地道、人道之分,但是《易经》重点讲的是人道。《易经》说的是人应该如何趋吉避凶,虽然“易与天地准”,但本质在于是让人做好处世做事的“寡过之书”。

《易经》是有客观规律的自然之道,这是基础。易是反映了自然之道的,这是可以肯定的。

但严格说来,这不是《易经》的直接目的,《易经》的重点并不是在于解释自然规律。《易经》的直接目的是告诉人们在各种情况下,行为取舍的价值标准和倾向。这就是“天人合一”的观念的反映。

《易经》是避咎“寡过”之书,天人合一,均合在人身上,《易经》编纂和应用的落脚点是人。如何能避咎“寡过”呢?趋吉避凶的基本途径是正行诚心,人要修养自己,行为取舍要合于中道,也就是要合于自然天道,合于社会正道,合与人心良知。

所以,透过《易经》观察自然规律,要注意它的以人为本的特点。

二是《易经》对自然规律和人道的反映,并不是用周严的分析性语言叙述表达出来的。

它对规律性的反映,是通过“易象”的形式反映,“易以象告”,所以对这种规律性的解释具有多义性、多解性、模糊性、直觉性,这种解释方法,和现代科学用严密的分析语言来描述自然规律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人对这种规律的认识,需要通过对易象的“解码”体悟出来。所以,这种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实际上只是一种哲学性的思维框架,并不是自然规律本身。

《易经》本来是给人算卦用的。这话不错。不过,它在周代形成《周易》的形式之后,就不单是用作算卦了,它使用哲理的形式对人们进行引导,引导人们展开更加复杂和广阔的关于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挖掘。特别是自孔子开始,彻底把《易经》变成文学之作和哲理著作,主张引用《易经》和《易经》的卦爻辞,应用于哲学和理论思考,用于日常决策和认识的实践,这就把《易经》提高到哲学书的地位上去了,以至于后来成为了群经之首,担当了中华文化的代表和轴心的角色。


算卦仍然是《易经》的功能之一,这不能否认。同时,更要认识到《易经》的哲理价值。这才符合历史和事实。


热带雨林的午后



易经可以分为周易古经与易传两大部分,从成书于商末周初的周易古经的行文而看,其毫无疑问是册占筮的经书。然而易传则完全是孔子及其后门生所著,是迄存易经的大头,也是迄存易经哪最重份量的一畴。

無可否认,易经经孔子与门人之手编著增删后,迄本易经中占筮的成份已经没有多少了,也就是说学易起码是学迄存本易经已经不能占筮算卦了,也许你很诧异,但这个却是事实!

也许有人会说,周易古经不是说是占筮书么?是的…周易古经是占筮的书,但问题上周易古经经过始于东周的大儒们的编辑增删之后,其已经没啥占筮作用了,大儒们之所以保留(部分)周易古经,只是为其借题发挥,借古经之形,实则阐发其本身的哲学思想罢了。

此说有证据么?实据简单明僚:就是周易古经的爻辞占筮判断与周易象辞判断有着并不同步的现象,而且这现象并非罕见。比方周易古经之需卦九三爻辞:需于泥,致寇至。(于泥泞中苦等,结果却待以赋寇)明显这个是凶的占筮判断。而象辞却言: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是说-虽然在泥泞等待,然则灾祸尚且在外(未入内加害于身),而且谨慎的我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明显爻辞与相应象辞的判断吉凶大相径庭。

若你以迄今本易经来占筮以蓍草所起的卦时,请问如何断吉凶?是以爻辞为根本还是象辞为依据?由此可见迄本易经并不能占筮算卦就是这个意思。当然我相信一些更古远的易经版本,占筮内容是其大头,比方归藏、连山等,可惜这些上古版本已经佚书。

因此迄本易经無疑是说哲学的巨著,是讲社会与天地(宇宙)的真理为大头。这个于三国时易学大伽王弼已经清晰,并著易经注释。史称王弼扫象,后人为此甚至弄出个成语传记这个事件谓:得意忘形。


洪范书斋


《易经》是一部哲学巨著,六十四卦,阐述的是万事万物六十四种基本的变化趋势,换言之,就是六十四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

而相邻的卦与卦之间,要么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要么是因果的辩证关系;

而六十四卦中的任意一卦中的六个爻发生变化时,就会与其他六十三卦也存在“动爻”和“变卦”的辩证关系。那么六十四卦一共有384爻,会演变成多少种变化趋势?就好像围棋一共有361个交叉点,从有记载的那一天起,围棋就没有重复过的棋局一样。六十四卦的变化趋势,用“无穷无尽”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有人说《易经》是宇宙万物的“总公式”也毫不夸张。

一定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易经》,《易经》本身就是一部哲学巨著,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伟大辩证法,阐述的是一群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矛盾体系理论》,是遥遥领先西方几千年的中国人的“辩证法”。

现在西方的二元文化哲学,在中华多元文化哲学面前,还只是相当于“幼儿园”水平。所以,我们最不怕的是西方人“亮肌肉”,我们最欢迎的是与西方人“斗智”,因为,他们的祖宗没有我们的祖宗优秀,没有给他们留下优秀的文化遗产。更值得中华儿女庆幸的是,他们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人读懂中华文化,而我们对他们的文化却了如指掌。

《易经》能不能“算命”呢?能。“算命”不就是算“趋势”算“可能性”吗?不就是根据“规律性”推断“趋势”“可能性”吗?算出来的是“命”,而可以改变的是“运”,易经就是告诉我们改变命运的方法论。


孟小春大白话国学


周易就是管理人的系统,合奇门遁甲之术!你只要看有多少人进去了,分别进了那个门,人事万事物尽在掌握之中!


守道进道出道道道相通


易经64卦讲的是宇宙自然阴阳变化规律,其中乾坤两卦乃天地卦,乃先天之阴阳,坎离两卦乃能量水火卦,对应日、月的后天法象,表示生命与能量,剩余的60卦乃时间卦,对应一个甲子60年,也对应一个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其中有30卦乃温度上升之卦(好比春夏),另30卦乃气温下降之卦(好比秋冬),然后为一个轮回,这便是玄运所说八卦用以描述宇宙阴阳变化规律的原因。

知道了易经的规律原理,自然就要对其规律进行运用,有些人专门研究其阴阳变化之理,这就衍生了易理派,有些人用以占卦算卦,于是就产生了象数派。只是有些人觉得只研究其易理比较笼统,就像学语文数学那样帮人平时无意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了,让人明白诸如趋吉避凶或者宇宙变化等哲理,因此研究易理的人比较少,研究机构学者教授等比较多,用于讲学;而另一个就是比较具体化的运用,那便是占卜算卦,既能帮自己占卜前程吉凶,也能帮人占卜谋生,作为一个职业,目前从事易经占卜算卦的人比较多,于是很多人谈到易经就将其归类到占卜算卦中去了,其实占卜算卦只是易经的一种运用而已,毕竟易经只是一套描述宇宙阴阳变化的形象符号系统,关键在于后人如何去使用它,或许易经还有别的运用等待着大家去开发它。更多精彩易经玄学内容,请点击右上角“玄运命理风水辨真伪”关注一下玄运,玄运空间有大量精彩玄学文章等你来。





玄运易学天地


易经是看到世间一些现象,就妄下结论,然后演绎。叫做演周易。

看到有昼夜日月,就觉得世上只有阴阳。伏羲和周文王连显微镜都没有,能看到什么啊?请问,光子里面有没有阴阳啊?量子里面呢?

所以易经、周易,到科学发达的今天来看,就是胡说八道


望江一亭


那是卜巫应用了易经,直接把"卦"定义为算卦。并应用易卦原理装进卜巫内容,使人们认为易经六十四卦就是算命。事实上六十四卦3666种情况都是自然轻验。可以根据"象"对应的易理推断结果,预测效果。

比如"水火既济″卦,是为"吉″卦。坎上离下,坎为水,离为火。水在上面,火在下面烧,火旺水温上升,相得宣彰,故吉。若是反过來,火在上面,水在下面,离上坎下,也是一卦。叫火水未济。火在上面烧,水在下面不來汽。故是凶卦。将此原理用于中医药,阳为火,阴为水,热为火,寒为水。多为强,強为上。方中只要寒药多于热药,吃了就没问题。水火既济。若是热药多于寒药,吃了肯定有问题,要上火。火水未济。


101528958629汪天寿


是你自己没有搞懂。

易经本来反映的就是自然规律,象、数、理、占是易经的四大功用。占就是预测,测的就是自然状况下的规律。

无论是算卦还是算命,都是通过自然规律来推测。因为易经所用的基本理论是阴阳五行,而阴阳五行就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阴阳五行之间按一定的规律作用、运动、变化的结果就是占卦或测算命运。

任何预测都是测算的自然规律,人为因素是测不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