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巫蠱之禍中,漢武帝為何選擇相信奸臣江充,而不相信自己的兒子?

一壺老酒敬人生


這個說法並不對。太子劉據被迫起兵自保時,江充都被殺掉了,怎麼說漢武帝選擇相信江充呢?實際上,漢武帝是聽信了派往京城使者的一面之辭。

以下我略說一下江充以及太子謀反案的大略情況。

第一,江充與太子劉據的矛盾

江充本是趙國人,曾因告發趙國太子立功而得到皇帝的器重,被指派為繡衣直指。繡衣直指是朝廷的特派官員,專門督察巡視地方官員,權力很大。江充很懂得維護皇帝的權威,有一回,太子劉據栽在江充手上,他的馬車違規駛入皇帝專用馳道(高速馬路),被江充逮個正著。劉據向江充求情,江充鐵面無私,告發到皇帝那裡。這樣,江充便與太子劉據結怨了。

第二,江充把巫蠱案擴大化

眼看著漢武帝一天天地老去,要是駕崩,劉據將成為帝國的繼承人。江充憂心忡忡,若是劉據上臺,自己肯定沒有好下場。正好宮中傳出漢武帝夢到受小偶人的攻擊,江充便心生一計。他對漢武帝說:“皇上的疾病,乃是因為有巫蠱作祟。”漢武帝深信不疑,便令江充為特使,專治巫蠱案。一時間巫蠱案掀起腥風血雨,只要被誣為巫蠱,立即被判處大逆不道。從京城到全國各地,因捲入巫蠱案而被處死的人數,前後多達數萬人。

第三,江充陷害太子劉據

在取得了反巫蠱的重大“勝利”後,江充將矛頭對準皇太子劉據。

江充指使巫師檀何向皇帝密告:“皇宮中的蠱氣,如不剷除,皇上的病不能康復。”漢武帝急令江充入皇宮,掘地搜尋巫蠱道具。江充將嬪妃後宮、皇后宮、太子宮等掀了個遍,掘地三尺,結果在太子宮挖出許多木偶人,還有寫著大逆不道文字的帛書。

其實這些所謂的木偶人,只是江充栽贓嫁禍。太子劉據明知是江充搞的鬼,可是有口難辯。他陷入深深的恐懼之中,怎麼辦呢?

此時漢武帝在長安以西八十里處的甘泉宮養病。太子少傅石德建議太子劉據矯詔抓捕誅殺江充,並暗示皇上病重,奸臣當道,不要被奸臣算計,落得個像秦朝太子扶蘇的下場。

第四,劉據殺江充,起兵自保

劉據本打算前往甘泉宮向父皇解釋,可是江充步步緊逼。事到如今,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鋌而走險。他聽從石德的建議,派心腹冒充皇帝的使者,逮捕江充。與江充一同辦案的韓說懷疑使者身份,不肯受詔,當即被格殺。江充被綁到太子劉據面前,劉據怒責道:“你以前陷害趙王父子還不夠,現在又要害我們父子!”說罷,親自操刀,一刀結果江充的性命。

事到如今,劉據不得不考慮自保了。他把矯詔誅殺江充之事,報告給母親衛子夫,而後打開武器庫,將兵器分發給長樂宮侍衛。長安城內一片混亂,“太子謀反”的傳言四起。

第五,漢武帝誤信使者的話

有官員逃出長安,出奔甘泉宮,向漢武帝報告太子謀反。漢武帝不相信,只是淡淡地說:“太子肯定是害怕了,對江充等人很氣憤,才會有此激變。”便派人返回長安城,召太子前往甘泉宮。當使者到了長安後,怕死不敢前去見太子,跑回來謊報道:“太子已經謀反,還想殺我,我逃了出來。”

漢武帝大怒,認定太子謀反屬實,指示丞相劉屈氂,對叛逆者格殺勿論,不許一人漏網。

第六,太子劉據之死

劉屈氂指揮大軍進攻長安,太子劉據困獸猶鬥。劉據赦免首都監獄中的囚犯,發給武器,以烏合之眾對抗政府軍。雙方血戰五天,死亡數萬人,長安民眾紛紛逃離太子陣營,形勢對劉據相當不利。無奈之下,太子劉據只得逃出長安城。

太子逃跑後,藏身在湖縣一窮人家中,隱姓埋名,但最終仍不幸暴露行蹤。地方官府派兵圍捕,劉據無處可逃,無奈之下上吊自殺,兩個兒子一併遇害。太子門客以及追隨叛亂者,一律誅滅全族。


君山話史


兩千多年前漢武帝時期發生了一場巫蠱之禍,慘烈至極。在那場浩劫中,皇帝劉徹居然相信寵臣江充,卻不相信太子劉據,放任江充肆意亂為,最後釀成了親生兒子與皇后衛子夫含冤自盡的家庭悲劇。漢武帝為什麼這樣做,小牛與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巫蠱之禍是怎麼回事。

巫蠱,就是巫師們詛咒加害於人的一種邪術,《紅樓夢》裡趙姨娘和馬道婆曾把紙人塞到王熙鳳和賈寶玉床下,以制伏二人,用的就是巫蠱的手段。西漢時期,這種邪術很盛行。有害人之心的相信這種邪術很有效,於是用它來厭勝敵人;有人懷疑自己的對手設計施害於自己,很可能使用巫蠱之術。於是,他們之間便打起了巫蠱攻防戰。全天下最擔心巫蠱術的自然是皇帝,他居於不勝其寒的高處,生出四面受敵的幻覺,以為天下無數人都在用巫蠱術來對付自己,於是驚恐萬分,倉促尋找應對之策。他的幻覺本來是莫須有的,可是偏偏有人投其所好,這才有了巫蠱之禍。

亡命之徒朱安世為求活命,告發宰相公孫賀之子與公主私通,並使用木偶做巫蠱工具詛咒劉徹。劉徹暴怒,公孫賀入獄,接著他的家族被誅滅。此事引來效尤者,江充設計陷害太子劉據,打算向病榻上的皇帝誣告太子,說劉據用木偶人詛咒漢武帝,致使劉徹病入膏肓。為避免江充陰謀得逞,劉據不得已採取應急措施,處死了江充,卻也引發了一場京城大戰。除了皇帝家裡的上述悲劇外,更有數十萬人慘死於這場人禍之中。

二、漢武帝是巫蠱之禍的主導者,江充是忠實執行者,前者當然相信後者了。

江充也曾是個亡命徒,通過告發趙太子劉丹而得以入宮覲見皇帝。江充如鄒忌一樣形貌昳麗,身著華美靚裝,風姿翩翩,立刻喚起了劉徹的好感。江充更是投其所好,提出建議,檢舉揭發皇親國戚以及眾大臣們的僭越罪狀。一來二去,劉徹覺得江充是最可依靠的人,彼此間有共同的敵人。江充可以作為自己手上的一頭瘋狗,去撕咬任何可能挑戰自己的人,其中包括家人。於是,他讓江充做了直指繡衣使者,為自己發現敵人,製造敵人,消滅敵人。江充有恃無恐,沒收過皇帝家人包括太子劉據的車馬。劉徹對江充此舉讚賞有加,可江充卻憂心忡忡,深怕將來太子繼位後會報復自己。於是,他千方百計想辦法挑撥離間漢武帝父子關係,從而陷害太子,使其不能繼承皇位。江充才不會相信巫蠱之術真有什麼效力,可是,他相信羅織巫蠱罪名可以將對手置於死地,因為朱安世那一套做法啟發了自己。做皇帝的,期待有人替他尋找到巫蠱作祟之人;做奴才的,有模有樣地為他找出了作祟之人。江充想劉徹所想,急劉徹所急,總想著搜索到比宰相地位還高的。君臣一拍即合,你說劉徹能不信任江充嗎?

三、太子是最大號的懷疑對象,符合漢武帝的心理預期。既然這樣,劉徹還能信任親生兒子嗎?

漢武帝年事已高,卻無比眷戀權力,幻想著長生不老,永做帝王。在他心中,最有可能向自己發起挑戰的不是別人,而是太子劉據。因為自己不死,太子就不能繼位。他推斷,此時太子很可能等不及了。此前,他就有了狐疑之心:太子與皇后衛子夫與衛青家族走得太近,是不是有所企圖?漸漸地,夫妻關係疏遠了,父子關係疏遠了,這也為江充離間武帝家庭內部關係、陷害太子提供了機會和條件。劉據曾是武帝最中意的繼承人,可是隨著其年齡的增長,劉徹發現兒子不如自己預期那樣,缺少自己具備的雄才大略,為人謹慎小心。再加上武帝寵愛的夫人們給他生下了好幾個兒子,太子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降低了,使得皇后太子都有自危之感,擔心出現廢立的情形。皇后太子和衛家人會不會聯手來對付自己?越老越昏庸的劉徹,越想越有可能。

恰在此時,劉徹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經常地精神恍惚,白日裡做夢。夢見上千的木頭人要算計自己,醒來他又聽說天下巫師雲集長安,用埋下木偶人的方式整蠱作祟。他們為何而來,為誰而來,劉徹疑心重重。漢武帝的微妙心態被江充瞭解得透透徹徹,江充要藉此機會除掉太子劉據。他稟告皇帝,宮中有蠱氣,必須祛除,否則皇上病體難安。劉徹立刻答應,江充有了尚方寶劍,立刻命令胡巫事先埋下木偶人,然後親自率人挖地三尺,尋找蠱源。果然,挖來挖去,挖到了太子宮中,挖到了期盼中的木偶人。出現了這種情況,在江充與劉據之間,劉徹會相信誰呢?江充雖是旁姓之人,卻是無害之人,只會幫助自己,不會覬覦自己的皇帝寶座;太子雖是親生兒子,但與自己不同心,等待繼位早已不耐煩了,現在又埋下木偶對付自己。既然這樣,劉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相信奸臣奸臣,不相信太子劉據,從而把太子逼上了絕路。


懿頭牛


巫蠱事件就是一個糊塗案,按照《史記》的記載,存在很多邏輯不通的地方,大概是由於司馬遷寫這段歷史時,案件調查並未結束,資料不全的緣故。而《資治通鑑》則把事件描述得很順暢,可惜只是司馬光個人的解讀,不能當成正史。

事實上,直到漢武帝去世,連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太子劉據是被冤枉了還是真的行巫蠱了?江充等人在案件中究竟有多少過錯?都是糊塗賬,因為案件牽連人員太多,在田千秋等人的建議下,這個案子實際上被存而不結,懸起來了。並不像我們通常認為的那樣,就是一個冤案,那是司馬光的結論。

所以,題乾的提問至少存在三個問題:

一、江充真的是奸臣嗎?

二、漢武帝對江充有幾分信任?

三、漢武帝對劉據有幾分信任?

江充算不上奸臣,他在案件中的角色要準確看待

司馬遷在《史記》中,並未將江充列入《佞幸列傳》,而是與蒯通、伍被、息夫躬併為一傳,說明在司馬遷眼中,江充就是個亦正亦邪的人物,一半紅一半黑。

翻看史書,江充的事蹟其實不多,主要集中在為漢武帝充當工具,打壓豪門權貴,甚至太子劉據的門人擅闖馳道,他也不顧太子求情,向漢武帝做了如實彙報。

因此,史書煞有其事地認為,江充因此得罪了太子,怕被太子清算,於是就想借誣陷搞掉太子,後人把這個當做巫蠱案爆發的理由。

其實這是一種混淆是非的說法,像江充這種執法苛嚴的人物,在西漢比比皆是,江充跟張湯、暴勝之、寧成等人相比,小巫見大巫。劉據雖然因此吃過虧,但實在太雞毛蒜皮,江充對皇帝忠心,難道不是劉據登基後正需要的嗎?何來結仇之說?

江充在漢武帝身邊二十餘年,以漢武帝的精明,不可能不洞察江充。之所以啟用江充,實在是巫蠱事件接二連三鬧得太兇,漢武帝需要一個敢於得罪人的狠角色,來壓制住這股歪風。

江充在案件中有擴大化的傾向,這個容易理解,立功心切嘛。不過,他這種人對皇帝的忠心還是主流,所以絕不敢捏造。也就是說,江充擅長於把1說成10,絕不敢把0說成1。

我們再看看巫蠱案的調查組成員:江充、安道候韓說、御史章贛、宦官蘇文。韓說是領兵的將軍,自然是保證辦案人員的安全,以及受到抗法事件時的及時處置。章贛是監察官員,起到對案件處理的監察作用。因為巫蠱案涉及內宮,蘇文的角色就是協調宮中事宜。

從這個安排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江充想誣陷太子,比登天還難!巫蠱是從宮中挖出來的,埋藏必然很費勁,不大可能造假。現場誣陷就必須做到四方合汙,韓說是太子的舅舅衛青一手提拔的將軍,沒有理由誣陷太子,章贛的立場不清楚,如果他跟太子有過節,史書一定會有交代,可惜沒有此類記載。

如此一看,誣陷的可能性也不大。

另外,江充在太子宮搜出巫蠱,根本還沒見到漢武帝就被殺了。也就是說在太子巫蠱事件中,江充如何彙報工作,漢武帝如何採納,都沒有到這一步就被劉據一刀砍沒了,何來信任之說?

所以,我個人認為,江充是被冤枉了的人,他絕不是奸臣,頂多存在行為過激,不可能造假,更不存在謀害太子的動機。

漢武帝對江充的信任,要一分為二地看待

漢武帝這個人非常個性化,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往死裡用,一旦不喜歡就往死裡整,本質上他從來沒有真正信任過誰,只是誰能成為他最得力的工具。這一點從他對張湯、衛青、主父偃等眾多大臣的使用,以及這些大臣的結局就可以明顯看出來。

所以,不存在漢武帝對江充有多麼信任之說,只是那個階段,他需要江充這把刀,替他向行巫蠱的人開刀。

根據史書記載,那段時間巫蠱事件確實已經到了無法無天的程度。巫蠱事件後的幾年,調查組對善後一直遲遲不能有結論,原因就是劉據死後,巫蠱事件依然沒有停止,從漢武帝與田千秋的對話已經明確得出這個結論。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狀況,因為漢武帝末期,整個大漢帝國因為漢武帝窮兵黷武,和濫殺無辜,導致政權頻臨崩潰,各地農民起義不斷爆發。所以有理由相信,針對漢武帝的巫蠱之術,肯定是存在的,而且數量不少。

漢武帝對調查巫蠱事件是什麼態度呢?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晚年的漢武帝極其暴戾和自私,他認為自己只所以身體不好,就是因為受到巫蠱之術的壓勝。從這一點上來說,他寧可對江充的過度殺戮睜一眼閉一眼,也不會關注有多少人受到了冤枉。

其實這不是基於對江充的信任,而是出於個人的私利。

漢武帝對太子劉據的態度,基本上還是信任的

有一種觀點認為,漢武帝對劉據一直不滿,早就有心廢掉太子。這話其實有點過度解讀,這個觀點的依據無非是兩個:一是堯母門事件,二是李夫人受寵。

在漢武帝的六個兒子中,如果漢武帝要行廢立,只有昌邑王劉髆和鉤弋子劉弗陵二人可以選擇。

劉髆是李夫人的兒子,人們從漢武帝對李夫人的寵愛,以及對李廣利等李家人的擢拔,得出了劉髆將取代劉據的結論。不過這個說法站不住腳。

漢武帝不是個感情用事的人,相反很理智,理智到絕情。他考慮儲君人選,絕不會感情用事。雖然劉據的仁柔讓他不滿,但漢武帝不可能不意識到,帝國接下來就需要一位仁柔的君王。劉髆有什麼特長呢?史書沒有記載,甚至都沒有漢武帝對劉髆任何讚賞的地方。

李廣利為何得寵,很簡單,漢武帝需要第二位衛青的出現,加之漢武帝對自己捏沙成泥的手段太過自信,他自認為他可以把一個騎奴改造成大將軍,也可以把李廣利培養成一代將星。所以,漢武帝重新李家人,跟劉髆其實沒多大關係。

再說劉弗陵。巫蠱之禍的時候,劉弗陵才三歲,漢武帝有可能用一個三歲小孩,頂替當了三十年太子的劉據嗎?腦子得進多少水吶?

為何結果真的是劉弗陵呢?劉據死後,漢武帝實在沒得選擇了,只能退而求其次!由此可見,儘管漢武帝不太喜歡劉據,但是作為接班人,劉據無疑還是第一選擇。

我們不能把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對兩三幼子的特殊心境,所表現出來的超常舉動,做過度解讀,更不能把它當做易儲的前兆。以漢武帝的手段,假如他要易儲,絕不會如此優柔寡斷。

巫蠱之禍中,太子劉據的舉措是不當的,是事件走向不可收拾的第一責任人。當時的大臣們,以田千秋為首,雖然提出了“子弄父兵”,其實還是承認了劉據造反的事實。多年後,漢宣帝登基,大臣們在議定劉據的尊號時,給他加了個“戾太子”,等於在譴責劉據造反的行為。

筆者個人認為,劉據真的行了巫蠱,江充沒有冤枉他。這一點從很多細節就不難得出結論,篇幅有限不細說,有興趣的可以看我的頭條圖文,有專門論述。

應當說,漢武帝對劉據還是比較信任的,假如他對劉據懷疑,恐怕劉據絕對沒機會造反!

巫蠱之禍,為何成了懸案

直到漢武帝死,他也沒弄清楚事件的真相,估計他也不敢知道真相,很可能那個真相會讓他痛徹心扉。所以,他寧可相信這就是一起冤案,因而他選擇了輿論更有利於他的做法——燒死蘇文、滅江充三族、鎮壓巫蠱之禍與太子作對的人,擺出一副自己受了矇蔽的架勢。

到這時候,漢武帝已經徹底明白了一個現實:他自己已經成了千夫所指的孤家寡人!他能做的就是把責任推給江充等人,取得輿論對他的支持。

漢武帝的這個選擇,正合大臣們的意願!巫蠱事件已經讓全國上下一片惶恐,幾十萬人死於非命,繼續調查下去,還不知道有多少人喪生,對帝國的安全威脅很大。我相信,大臣們早就得出了巫蠱之禍的結論:劉據不冤!

不過,這個結論不能說,否則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同時政權必然風雨飄搖。所以,大臣們採取拖延戰術,光調查不結案。從《漢書邴吉傳》就可以明確看到這個記載,調查連延數年,查而不決,這就是大臣們大臣的默契,既是對所有人,也是對國家最大的保護。

漢武帝呢,一方面既懷疑劉據,同時又不願意相信這個結論,大臣們又給了他一個似乎更符合他心理需求的結果,那就這樣吧,一面取悅於輿論,一面存而不論,自我安慰。

綜上所述,巫蠱案疑點太多,江充並不是奸臣,太子也沒有被冤,漢武帝對他們不能以簡單的信任兩個字概括。其實要我說,這個案子只有一個責任人——漢武帝,巫蠱案的結論,只是後世出於維護統治需要,維護皇權的尊嚴,硬被弄得面目不清。


尋根拜祖


如果漢武帝不假裝相信江充,怎麼殺得了自己的兒子劉據。依漢武帝的聰明睿智,憑他的閱人無數的經驗,一眼就能看透江充是個什麼樣嘴臉的,怎麼會一味地信任江充。

漢武帝之所以選擇信任,並任用江充,那是因為漢武帝看中了江充,是一條瘋狂而又敢咬權貴的惡狗,所以才任用江充,假裝信任江充。

漢武帝之所以相中江充,只為江充是條瘋狂而又敢咬權貴的惡狗

漢武帝晚年,突然一封狀告信擺在了他的面前。告狀人江充,狀告趙王劉彭祖的太子劉丹,與其姐妹私通,交往各地豪強,為非作歹,地方政府無法治理。

太子丹與同產姊及王后宮奸亂,交通郡國豪猾。攻剽為奸,吏不能禁。

《漢書.蒯伍江息夫傳》

為什麼說漢武帝接到狀告信是突然的呢。因為漢朝告狀,應該按司法管轄逐級告劾,除非蒙受冤屈無處可伸,才可以越級直接上書皇上申冤,江充的詣闕上書就屬於越級上告。

本來一個平民的狀告,按說漢武帝可以隨便交給一個大臣處理就可以了。然,這次漢武帝看完告狀信後,勃然大怒,親自下令:立即派兵包圍趙王宮,逮捕趙王太子丹。

經審理情況屬實,趙王太子丹被叛死刑,漢武帝一舉滅廢趙國太子,真是受益匪淺。

這天,漢武帝忽然想起敢扳倒趙王太子丹的江充來了,並饒有興致地要召見江充。

漢武帝在犬臺宮(漢武帝餵狗的地方)召見了江充。這其中的含意該是一目瞭然了吧,漢武帝要喂一條會說話,能咬人的狗了。

這天,江充穿著自己設計的奇異新服,新穎地出現在漢武帝面前,使得漢武帝一見他便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不僅如此,更讓漢武帝高興的是,江充“自請”出使匈奴。

江充從匈奴回來後,漢武帝就任命他做直指繡衣使者。這是一個什麼官呢?

這個官可以調動郡國軍隊,獨行賞罰,甚至可以誅殺地方官員。是漢武帝懲治地方豪強,辦理大案而臨時設置的特別監察官。

江充不負漢武帝,一上臺第一口就咬向漢武帝討厭的姑姑,竇太主劉嫖,把長公主劉嫖的車隊給沒收了。第二口又咬向了太子劉據,可見江充是何等地有眼力,只要漢武帝心裡想了,江充就立刻意會地撲上去咬一口。

江充得寵,太子劉據失勢

有一首民謠在民間廣為傳唱:“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漢武帝曾因為寵愛衛子夫,而愛屋及烏。

漢武帝無數次的把立功機會給了衛子夫的弟弟衛青。到了漢武帝晚年時,衛青已經是赫赫有名的大漢功臣。衛子夫的家族在漢武帝時期已經變成勢力強大的大家族,佔了大漢半壁江山。

晚年的漢武帝,為保大漢江山姓劉,就不得不剷除外戚專權的問題。而漢武帝卻越來越發現。太子劉據柔弱,這更使他擔心衛子夫當權。

更要命的是,太子劉據是漢武帝的政敵。漢武帝怕一世英名毀在兒子劉據手上。

“虎毒不食子”,如果漢武帝無緣無故地,把一個沒有犯任何錯太子劉據廢掉,一定會遭到朝臣們的反對。還會惹來朝野,以及千秋萬世的罵名。

慢慢地,漢武帝開始有意疏遠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到後來衛子夫和劉據想見漢武帝一面都難了。這也就為後來太子劉據,起兵造反前,想到漢武帝面前解釋一次,製造出一道障礙。

漢武帝還特別恩寵鉤弋夫人,鉤弋夫人生劉弗陵後,又把鉤弋夫人生劉弗陵的門起名叫什麼“堯母門”,故意製造誤會,給衛子夫和劉據製造壓力。

漢武帝有意無意地。在眾人面前說太子劉據:“不類我。”江充是條狗,他怎麼會聞不出這其中的味道來。

江充既然看懂了漢武帝,當然要挑唆一群人在漢武帝面前黑太子劉據。黑太子的人越多,漢武帝就離太子劉據越遠,漢武帝越離劉據遠,衛子夫和劉據的壓力就越大。如此惡性循環,漢武帝與劉據的“誤會”也就越來越深,直到劉據被迫造反。

巫蠱,血流成河

衛子夫是位賢德的皇后,要扳倒衛子夫不是件容易的事。漢武帝為扳倒衛子夫,不惜製造巫蠱斬殺數萬無辜的流血慘案,上演一出千年扼腕的父子悲劇。

漢武帝朝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當漢武帝宣佈公孫賀為丞相時,公孫賀不喜反伏地而泣。當朝臣們向公孫賀賀喜時,公孫賀卻說:我命不久矣。果然,沒多久,公孫賀家被滿門抄斬了。這個公孫賀,就是衛子夫的姐夫。

公孫賀的兒子公孫敬聲,因挪用北軍軍餉獲罪被捕,被判死刑。公孫賀為救兒子,向漢武帝求請說,我抓捕江洋大盜朱安世來換公孫敬聲的命行嗎?漢武帝同意。

然,待公孫賀抓到朱安世,朱安世又在獄中告發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衛子夫的女兒)有私通,並用巫蠱詛咒漢武帝。

這事可算是讓漢武帝和江充,找到扳倒皇后衛子夫的機會了。江充趁機向漢武帝諫言:“陛下,你的身體日益衰弱,都是巫蠱惹的禍。不如這次一起找清巫蠱事件。”漢武帝一聽,正中下懷,立刻命令江充徹查巫蠱。

江充開始從外圍查起,最後查到皇后衛子夫宮,和太子劉據宮,江充還查到太子劉據,不但有巫蠱,不有謀反信。劉據此時真的害怕了,被迫斬殺了江充,起兵造反了。

案件傳到了漢武帝這,漢武帝開始假裝不信,還派了個平時就喜歡在漢武帝面前,黑劉據的內侍去召太子劉據前來詢問。然,這位內侍出去轉了一圈,回報漢武帝說劉據反了。

就這樣,漢武帝指派劉屈氂出兵平定叛亂。最後,皇后衛子夫被逼上吊自殺,太子劉據逃亡中被圍剿,劉據無奈只好領著兒子上吊自殺。一場數萬人的大屠殺,終於落下了帷幕。

漢武帝追殺太子劉據,真的後悔了嗎?

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死後,漢武帝后悔了。按說漢武帝已經達到目的了,怎麼會後悔呢?

漢武帝真的後悔了,當劉據真的起兵造反了,漢武帝才發現,原來太子劉據身上流淌的的確是劉邦的血,太子劉據一點也不柔弱。

過去,漢武帝擔心漢朝江山大權旁落。現在看太子劉據在沒有兵權的情況下,能有效地組織一支造反的軍隊,這太像劉邦了。

雖然說太子劉據造反失敗,那是沒辦法的事,漢武帝是早有準備殺劉據,而劉據則是臨時起兵造反。

一個是大握兵權的皇帝,一個是臨時起兵的孩子,這仗怎麼打,那都是毫無疑問地是漢武帝贏。

一世英名的漢武帝,心裡裝著大漢江山的漢武帝,為了劉氏江山,為了自己千古一帝的美名,親自逼死了自己的兒子劉據,自己的太孫,自己心愛的賢皇后衛子夫,這就是帝王的情懷。


吳百蘭


當事者迷,旁觀者清。武帝晚年和許多老年人一樣,神志上已經不再清明。可是國家依舊完全掌握在他的手中,這就致使權力很有可能被濫用。巫蠱之禍就是典型的權力濫用,小人竊國。

漢武帝誤信人言的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太子真的調動了部隊,這樣雖然是自衛,可是刀槍無眼,只要有了事實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而且,忠奸之辯在於具體行為和皇帝的認識。在當時,江充蘇文包括之前的很多方士都是漢武帝的寵臣,皇帝的寵幸是彌足珍貴的東西。在太子確實舉兵,江充妖言惑眾的情況下,皇帝難免偏聽偏信。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當時的戾太子無論天時地利人和全都離他而去,但是他依然在頑強的抗爭。最終只能是慘淡收場。從當時的情況看來,如果他束手就擒,一定會再見到皇帝之前就被江充的人殺死,造成太子釋放巫蠱,詛咒皇帝,畏罪自殺的假象。奮起一擊到還有一線生機,因此他選擇了起兵自衛。也只能說是時也命也。


經典守望者


兒子是他的政敵,江充是他的嫡系爪牙鷹犬,你說他信誰?

巫蠱之禍時,太子的兵馬跟皇帝的兵馬在長安大戰五天五夜,最終太子失敗了,

到問一句,如果太子贏了呢?漢武帝當時就喋血宮廷了,運氣好點,跟李淵李隆基一樣,軟禁致死,運氣不好,趙武靈王、楚成王、劉宋文帝劉義隆都是怎麼死的?

這個還是在漢武帝之前殺了太子一黨的衛亢、丞相公孫賀父子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提前殺這些人呢?

很多人說,太子造反是因為江充逼的,他是為了自衛,為了到皇帝面前申訴。

其實呢?太子造反,那就是標準的造反,造皇帝的反,他真能站到皇帝面前,皇帝除了退位,還能做什麼?

如果他只是想申訴,江充是不敢殺他的,他只是漢武帝的鷹犬,負責執行,不負責思考,換句話說,他做的事,都是皇帝讓他做的。

皇帝跟太子,血緣上是父子,政治上就比較敏感了。

一方面,皇帝大力培養他,希望他能順利接班,但是,皇帝怕他提前接班,就必須提防他,

滿城盡帶黃金甲裡皇帝說了,皇位我可以給你,但是你不能搶。

當太子實力大到皇帝感覺到威脅了,那太子離死就不遠了。

想想看,丞相劉屈氂跟太子打仗的那五天五夜,漢武帝什麼心情?他除了悲傷,更多的是怕啊,怕太子贏了,被滅族的就是漢武帝了,他的老婆兒子們被殺光啊,


南朝居士


劉據是漢武帝的親兒子,江充只是漢武帝的寵臣。但是,在“巫蠱之禍”中,漢武帝寧願相信他的寵臣江充,也不願意相信自己的親兒子劉據。這也因此造成漢武帝的親兒子劉據自殺,並由此連累了數萬人被殺。

(衛子夫與劉據)

我們知道。舐犢之情是每個人都有的,這是人類的天性,乃至是動物的天性。就算是帝王,那也是人。就算人性少一點,動物性也是有的,也肯定是有舐犢之情的。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某個人的兒子和一個外人,對他說了兩段相反的話,他肯定會首先相信自己的兒子,而不會相信別人。

帝王因為兒子太多,他和兒子之間的感情,肯定沒有普通人和兒子之間的感情深厚。但是不管怎麼說,那也是他的兒子。他和自己兒子之間的感情,肯定比和別人的感情深厚。

既然如此,為何漢武帝卻選擇相信外人,而不相信自己親兒子呢?

有人可能會說,這主要是因為當時漢武帝聽了一面之詞。由於漢武帝被江充等人隔離開來,實際上他只能聽到江充的話,以及漢武帝派出的使者的話。而漢武帝派出的那些使者,又大都是被江充收買了的。既然大家眾口一詞說劉據要造反,因此漢武帝不得不相信。

(漢武帝劇照)

但是,既然是一面之詞,漢武帝如果是正常人的情感,他就應該把一面之詞變成兩面之詞。也就是說,他不應該只是聽了江充說什麼,或者使者說什麼,就完全相信了。不管怎麼樣,他都應該讓兒子劉據來見他一面。聽聽劉據說什麼?漢武帝的智商是很高的,他肯定明白“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的道理。他為什麼不把兒子召過來,看他怎麼說,然後再做決定呢?

有人可能會說,漢武帝之所以不召兒子來,是因為他聽到的話,是兒子要造反。漢武帝是一個非常留戀權位的人。他夢想長生不老,夢想一直當皇帝,特別害怕別人奪了他的皇位。尤其是害怕他的兒子劉據,因為劉據是最有可能奪取他皇位的人。所以,他一聽說劉據要造反,就特別警惕。因此不給劉據申辯機會。

不錯,漢武帝確實非常留戀他的權位,非常害怕別人奪了他的皇位。

舉個例子。後來,漢武帝聽說監獄裡面有“天子之氣”,非常害怕,竟然不問青紅皂白,就要求部下把監獄裡面的人,殺得乾乾淨淨。這種對權位的留戀,可以說已經到了一種變態的地步。

但是,漢武帝就算留戀權位,他對自己兒子其實是用不著提防的。畢竟在漢武帝之前的中國歷史上,兒子奪老子皇位的情況,還是非常少的,歷史上真正奪過老子皇位的,也只有後來的李世民等少數幾個。而李世民是一種特殊情況,是他在殺掉李建成以後,不得不進行的一個舉動。

(江充劇照)

我說漢武帝不會提防他的兒子,還可以找到一個證明。前面我們說到,漢武帝因為聽說監獄裡有“天子之氣”,就想殺掉所有監獄裡的人。但是,當有人把劉病已保護起來,不允許殺的時候,漢武帝也沒有殺劉病已。這說明,對於自己的親人,漢武帝是不會那麼提防的。

那麼,漢武帝究竟在提防什麼呢?他為什麼會一定要逼死自己親兒子呢?

我認為,漢武帝之所以那樣做,其實並不是針對太子,而是針對站在太子身邊的那個龐大的利益集團。由於漢武帝當年極為寵幸衛子夫,由於衛青、霍去病在攻打匈奴的時候,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劉據身邊出現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對於漢武帝來說,他並不擔心劉據會奪了他的皇位,他擔心劉據身邊的利益集團,擔心他們會奪了劉家的江山。所以,他其實是想通過打擊劉據,來削掉這個龐大的利益集團,避免他們對漢家江山產生威脅。

既然這樣想,他當然不會找劉據來對質。因為一找劉據來對質,漢武帝的目的就無法達到了。不過,讓漢武帝沒有想到的是,劉據竟然自殺了。可以說,這件事讓漢武帝追悔莫及。但就算後悔,他依然要繼續他的行動,由此,他殺掉了上萬人。

漢武帝不但要打擊劉據身邊的利益集團,他還要打擊江充的利益集團。因此,又借江充讒陷劉據為名,對江充的黨羽進行了一輪殘殺。最終,漢武帝得到了一個“太平世界”。

這大約就是漢武帝不相信劉據,而相信江充的原因吧。


張生全精彩歷史


我是青史回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還不簡單,奸臣再怎麼奸,也影響不了漢武帝的皇位,而作為漢武帝的嫡長子,也就是當時的大漢太子劉據,是最威脅皇位的不二人選。

有人就疑問了,不就是自家人,而且還是自己的兒子,百年之後,皇位肯定要傳給自己的兒子的,所以對自己的兒子有什麼好不相信的?話雖如此,但有哪個人能做到?這不是金銀財寶,而是天子之位,大漢王朝最高的統治者,別說是兄弟之間,即使是父子之間,也會相互猜疑。因為這是皇位。雖說是百年之後,但漢武帝自己還沒死,就不允許自己的兒子對其心生悸動。所以漢武帝才會扶持江充這樣的奸臣。



奸臣,又能如此,他再怎麼奸,再怎麼毒,再怎麼貪,也只有皇帝手上的政治工具,有用就拿出來用,沒用就拿出來當替罪羊。清朝乾隆時期,大貪官和珅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嗎?換成西漢漢武帝時期,道理也是一樣的。

說白了,江充只是漢武帝消除覬覦皇位的人選罷了,而無獨有偶,這個漢武帝身邊最寵信的人,正好和當時的太子劉據有著不了調和的矛盾。所以江充才在漢武帝耳邊說劉據的壞話,以致於形成當時的巫蠱之禍。而劉據不堪受辱,沒有經過漢武帝的允許,將這個奸臣江充給殺了,這下就捅了馬蜂窩。漢武帝一生最怒的是,有人不聽話的,哪怕這個人是他的兒子,他也不會輕饒。可是漢武帝沒想到他這個兒子太不經打了,直接自盡了。



雖然漢武帝不太相信自己的兒子,可只僅僅只是在皇權方面,其他方面,漢武帝還是比較愛護他這個兒子的。


青史回聲


太子劉據是漢武帝的長子,生母乃皇后衛子夫,7歲被立為太子,當了30年的儲君,並無大錯。但此時被江充陷害,劉據十分惶恐,偏偏這種事又無法解釋。劉據知道,其父漢武帝最厭惡巫蠱之術,之前不管是丞相公孫賀,還是衛青長子,哪怕是漢武帝的親生女兒,一旦和巫蠱有關,都未能活命。太子為了自保,和少傅石德商議,定下應對計劃:

第一,劉據本打算到甘泉宮向漢武帝解釋,但他有一個擔心,若漢武帝已經不在人世,劉據此去,恐怕有去無回。因此,只能派使者前去解釋,但派去的人消息都無法傳到。

第二,與其讓江充誣告,不如先下手為強。於是,劉據假傳聖旨,將江充秘密逮捕,逼江充先承認誣陷。因江充反抗,劉據親自殺死江充,但江充的門客逃脫,向漢武帝報信,說太子謀反。

事已至此,劉據只能先自保,然後再向父親解釋。劉據派人秘密聯繫衛子夫,用皇后的身份調集衛兵,打開武庫,保護皇后和太子的安危。長安城瞬間大亂,丞相劉屈氂已經逃出長安,慌忙向漢武帝報信。此時,在大多數人眼中,劉據的所作所為,已經不是自衛,而是“篡位”。

漢武帝自恃雄才大略,兒子突然“謀逆”,讓他無法接受,立即召集重兵攻打“叛軍”。雖然有令孤茂等大臣為劉據求情,認為劉據是冤枉的,劉據此舉,僅僅是“自保”。但漢武帝沒有給劉據解釋的機會,雙方鏖戰五日,太子劉據大敗而逃,逃到河南湖縣,走投無路,自縊而亡。

巫蠱之禍,罪魁禍首雖然是江充,但從根本上來說,漢武帝和劉據都有過錯。

從巫蠱之禍的過程來看,劉據雖然遭到江充陷害,但他假傳聖旨,貿然傭兵,的確有“篡位”的嫌疑。或許因為恐懼,或許怕自己解釋不清楚,或許劉據擔心父親無論如何都不相信自己,劉據最終選擇了一條不歸路。劉據有這樣的結局,缺乏的是和漢武帝溝通的機會。因為從禍事的開始,到劉據一直沒有機會和漢武帝碰面。


風嬙遙度天際


重點不是江充說了什麼,而是漢武帝劉徹想聽什麼。劉徹相信的不是江充,而是自己。

咱們先來了解皇帝的心態

當皇帝的快樂,只有皇帝本人能體會到,也許是真的很快樂吧,所以幾乎所有皇帝都會下意識的防備有可能和自己搶皇位的人。這其中什麼叔叔伯伯全得往後靠,皇帝最大的威脅來自於太子,因為那是禮法規定、天下認同的繼承人。

只要皇帝一死,太子就能上位。皇帝們忍不住往深裡想,萬一太子不願再等呢?幹掉皇帝,太子就是皇帝。皇帝們換位思考一下,覺得如果自己處於太子的那個位置,真有可能這麼幹。

(漢武帝劉徹劇照)

劉徹這麼想了,康熙同樣如此。其實這是他們的一個思維誤區,他們自己當著皇帝,自然知道當皇帝的美妙滋味。可是其他人,包括太子在內,理論上知道當皇帝好,但到底好在哪裡還沒有確切的體會,所以太子們一般還是能控制住自己繼續等待的。

然而皇帝不信。尤其到了晚年,自己日薄西山,太子年富力強,對比太強烈,皇帝們表示很想向天再借五百年。這當然是不可能的,於是心態轉變為羨慕嫉妒恨,太子的任何一點小錯,都會被他們理解為巴不得自己去死。

其實他們想多了,孝道、臣道、禮儀約束著太子們,自古只聽說過皇子造反,沒聽說過太子造反。因為用不著。

(劉徹)

晚年劉徹有著老皇帝們的通病:第一想要長生,第二猜疑太子。由此引發了巫蠱之禍。

毋庸置疑,劉徹絕對是足以留名青史的皇帝,漢朝版圖在他手上得到擴大,又鑿空西域、開絲綢之路,並開闢西南夷,在位期間是漢朝最強盛的時期。

但到了晚年,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劉徹,變成一個時刻擔心太子篡位的糟老頭子,還夢想著長生。

因為皇帝想要長生,所以京城長安聚集了一大堆方士、神巫,劉徹常召有名聲的入宮問道,宮中美人們也向他學習,有事沒事愛找個女巫來聊天做法。但女巫之間為了爭寵也是矛盾重重,輪番誣告對方埋木頭人詛咒皇帝。

劉徹大怒,立刻處死被告發的人。受牽連的宮妃、宮女、大臣們也殺了好幾百。但這件事情始終還是在他心裡埋下了陰影,有天夢到好幾千木頭人手持棍棒想要襲擊他,醒來後心神恍惚,身體越來越差。

(年輕的劉徹)

江充見此,便膽子很大的說這是被詛咒了。劉徹恍然大悟,想到了女巫們的說辭,原來如此!立刻派江充查清此事。

為什麼說江充膽子大呢?因為他壓根不懂巫蠱,卻想到了利用此事陷害太子劉據一系,此前他得罪過劉據,當心漢武帝死後他們報復。

在江充的操作下,果然在太子宮搜到了桐木人偶。劉據想找劉徹解釋,劉徹此時卻沒在長安,而是在甘泉宮養病,江充又一再阻止,劉據一怒之下起兵殺了江充。

劉徹此時對劉據還有一定程度的信任,認為他可能是受了江充的陷害,派使者去長安找劉據,讓他來自己面前辯解。

不料使者不敢入長安,怕像江充一樣被殺,在外兜一圈回來對劉徹說太子真反了。劉徹大為光火,派左丞相劉屈氂發兵討逆,劉據再無退路,以少敵多,兵敗,逃出長安,後自殺身亡,三子一女也全因此事而死,只剩一個襁褓中的孫子劉病已,即未來的漢宣帝。

(劉據劇照)

事情過後,劉徹又後悔了,誅江充三族,相關人員也被誅殺。還建了座“思子宮”,表達對兒子的思念。但那有什麼用?

總之,漢朝的巫蠱之禍雖是因小人作亂而引發,但如果劉徹平時對兒子多一些信任,劉據也不會這麼沒有安全感,更不會立時起兵。一切,源於帝王的猜疑心。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