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要長期持有一隻銀行股的話,是持有大盤銀行股還是小盤銀行股比較好?

精神科老王


買銀行股的目的

銀行股是A股市場上的一種特別的股票,是很多機構的重倉股,必須配置的底倉股。銀行股基本上就是A股的錨。銀行股在每次上證指數需要救場時都是主力。

那麼,作為個人投資者,為何要買銀行股呢?其實,就投資角度看,銀行股也是不錯的標的。

1,銀行業績穩定,現在PE又是在低位,從價值投資角度,是合適的買點。

2,銀行比較透明,幾乎沒有黑天鵝,K線一般不會出現跌停板,所以風險不大。

多數選擇銀行股的散戶,主要是謀求安穩的收益。他們看中這份收益確定性較高,儘管收益有可能不是很多。有人把銀行股叫類債股。

長期持有的戰術

筆者認為,長期做一隻股票有兩種主要的做法:

1,一種是成長股,長期持有跟隨它的成長,直到它成長停止。這種做法一般用於成長白馬股。下圖是典型的成長白馬的周K線圖

2,另一種是長期低買高賣,來回做震盪。這也是很多人的策略,長期做一隻股票,對它的高低位置,和震盪頻率都很熟悉,來回做高拋低吸,長期收益不見得比持有白馬股差。下圖是典型的長期震盪股周K線。

大銀行、小銀行

大銀行、小銀行有什麼區別呢?

銀行業同質化比較嚴重,很難發現工行、建行之間有啥差別,上市銀行的業務幾乎完全一樣,剩下的只是查看財務指標上的數值區別。總體來說,銀行的風險主要是呆壞賬率,抵禦風險主要是資本金充足率,大銀行在這方面強很多。

有人看中小銀行,因為小銀行多數是次新股、準次新股,而且對於業務擴張有想象空間。你很難想象工行規模能再翻倍,但一個城市銀行是完全可能的。

因此,選擇大銀行股票看中的是確定性,穩定性,而選擇小銀行主要是看中成長性,尤其是想象空間帶來的股價彈性。實際上小銀行成長空間有限,因為市場都已經瓜分差不多了。

因此,從買銀行股的目的來看,筆者認為應該考慮大銀行,而且也不是長期持有,而是長期高拋低吸來回操作。下圖是工行周K線

是否可以長線做呢?同時也應該適當做高低點的賣出買進操作,提高收益吧?

如果從成長性而選擇小銀行股,與買銀行股的初始目的不太一樣。而從成長性來看,小銀行股的成長性再好,也不如其他行業的成長股,比如食品飲料板塊,醫藥板塊,或者汽車配件、電子元件等等。


海螺008


兩市三板共計擁有30家上市銀行股(包括即將A股上市的青島銀行),市值排名前幾位的有:工商銀行1.9萬億市值;建設銀行1.5萬億市值;農業銀行1.25萬億市值;中國銀行1萬億市值;招商銀行0.74萬億市值。市值比較小的則為青島銀行、吳江銀行、江陰銀行、無錫銀行、張家港行等城鎮銀行,市值均低於200億以下。

其實對於長線投資而言,特別是銀行股的長線投資,重要的並非市值,而是回報率、穩定性。當然,這是從個人投資角度出發。現在看來大盤銀行股的股息率更高:

從股息率的角度看,大型銀行的股息率普遍高於小盤股銀行股息率。2017年度股息率最高的銀行股為農業銀行4.66%,前幾名為:交通銀行4.6%、光大銀行4.47%、南京銀行4.46%、中國銀行4.43%。大型銀行的股息率均能夠超過2.5%水平。中小市值的銀行股息率多低於2%。

從市盈率的角度看待,大型銀行的市盈率更低,多低於6倍。而小市值銀行多高於6倍。

面對持有大盤銀行股還是小盤銀行股就需要從投資者的自身出發,因為大型銀行股更加穩定,年波動幅度不大,穩定的股息率較好。而小市值銀行股的波動較大,股息率偏低,市盈率同行業較高。如果做投機、中短期交易,那麼選擇小市值的銀行股更為合適,因為市值低,存在的波動也就會偏大一些。但要是作為長線固定類投資,那麼大市值的銀行就更合適,股價更加穩定以及股息率更高,長線趨勢向上。


厚金說


中國股市目前有五大行交行工行建行中行。股份制銀行有招商 浦發。興業。民生。光大。城商行有寧波。北京。南京。張家港。杭州。上海。江蘇銀行。貴陽銀行。江陰銀行等

從市盈率來看。五大行與城商行基本相同。招行稍微高一點。但成長性比五大行高得多是零售銀行的龍頭。

城商行市盈率較高 尤其是次新銀行股市盈率更高 以目前市盈率水平 恐怕不具有中期投資價值 長期看。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消化高估值。

目前央行控制流動性。銀行負債端成本大幅提高 小銀行存款資源有限 負債端成本高於大銀行。同時優質客戶較少。由於是區域銀行 網點很少。成長性較低。同時城商行有的是地方政府控股 受到地方政府幹擾比較多。經營缺少獨立性。這也是一個風險 但上市以後獨立性會慢慢改觀。有利於銀行經營管理。小銀行受到金融脫媒衝擊要大於大銀行。

上市較早的南京寧波北京銀行經營穩健。尤其是寧波銀行地處浙江發達的寧波地區成長性更為突出

未來銀行資源會越來越集中。持有大銀行風險小於小銀行。尤其是次新銀行風險沒有完全釋放 還有一個估值迴歸過程。

以上是小散的一管之見 不構成投資建議 僅供參考


杜坤維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在當下這個時點,對於指標極低的銀行股,市場持有兩種聲音:

看多:有人看中了銀行的高股息率,認為只有按照目前的估值水平,持有5~7年就能回本。而且,中國銀行幾乎不會倒閉,對銀行來說堪稱夢想的國度。現在買入是非常值得的。
看空:有人認為銀行會由於金融危機而元氣大傷,到時利潤將會面臨斷崖式下滑,這使得銀行投資的安全邊際極小。

此時看多看空的理由都很充分,邏輯也沒有問題,結合多空雙方的觀點剛好可以為選股做出指導。

銀行板塊的整體估值都很低,除了個別城商行,PE多為6%-7%,且大面積破淨值。因此從估值數據角度看,除了幾家城商行,多數銀行都是便宜。

空方擔心的是金融危機爆發使得銀行業績下滑,估值被抬高,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每家銀行的資產質量不同,抗風險能力自然不同,在普遍估值偏低的情況下,尋找資產質量最高的銀行買入並持有,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從公開數據看,農商行不良率最高,資產質量是最差的,股份制銀行的不良率略高於國有銀行和城商行。國有銀行在過去六個季度資產質量持續改善,不良率在今年一季度迴歸到1.5%以下,為所有類型銀行中最低。

所以如果想要投資銀行股,相對於中小銀行,我更推薦國有四大行。

如其他問題,可以關注後私信我。


首席投資官


如果要長期持有一隻銀行股的話,我個人覺得還是持有大盤銀行股比較好。

在目前的大盤中,A股不斷出現下跌。只有大盤銀行股才會有所抗跌。大盤銀行股比如五大行和招商,這些個股的流動性和穩定性是最好的。特別是龍頭個股招商銀行,外資想要買入銀行股也只會選擇招商銀行。不會選擇小盤銀行股的。

從估值的角度來看,大盤銀行股現在的市盈率是很低的。而小盤銀行股的市盈率相比於大盤銀行股來說還是很高的。特別是之前暴炒過的次新銀行股,其還處於估值迴歸的趨勢中。下跌的空間還很大。即使大盤銀行股止跌反彈了,這些銀行股由於估值的原因,也未必會有所反彈。因此,我個人覺得從長期持有一隻銀行股的角度來看,還是應該選擇大盤銀行股。畢竟在長期的投資中,什麼風險都會碰到,只有大盤銀行股才能抵抗這些風險。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股海重生2015


長期是要多長期,如果是10年期的化,其實大盤銀行或小盤商業銀行的差別可以忽略,直接買就行。工商銀行,年分紅率保持在4%左右,如果一直把分紅繼續投入到它身上,帶有複利的去滾雪球,10年過去後利息相當可觀。


問題的出發點,是還想賺銀行自身股票升值的利潤,並且想做差價的一般時間都不會那麼長,或許就是3年,甚至是小於3年。如果是這樣,工,農,中,建-四大行是可以規避的,因為它們盤子太大了,股價波動不會有較高是收益。而太小盤的也不合適,業務渠道窄,網點少,業績的穩健增長會比較慢。


而相對中盤的商業銀行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無論是品牌,存量客戶,還是網點數據都是有一定基礎的,業績向上的增長有動力。可以,等市場出一輪大跌之後,再進入目標銀行,這時可以有一個較低的進場價格,然後拿著不動即可。按照3年的週期持有,中途遇到大漲行情也可以,根據行情提前瞭解,股價的價差利潤。


經傳股事匯


如果打算長期持有一隻銀行股,我簡單的從以下兩點分析一下:

第一、資金大且偏穩健的人。

我覺得比較適合大盤銀行股。為什麼要說資金大一點好呢??因為大盤股他的漲跌幅波動不會太大,當然風險也相對較小。對於波動不太大的股票,通過長線獲利的幾倍利潤是很難的。根據近幾年的銀行股息率來看,投資銀行股還是超過了多數銀行理財產品,所以資金大的話,每年的股息分紅也會不少。對喜歡穩健的投資者而言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第二、資金偏小的人。

資金偏小的話,做大盤銀行股,不管是股息也好,還是股票漲幅也好,其收益也就那樣,畢竟本金在那擺著呢。所以找一下股性,基本面好的小盤銀行股。做長線投資是相對比較合理的。

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看法,以及我對銀行股的操作思路。


我是小散學習ing 求關注,求點贊!!! 謝謝O(∩_∩)O~~~


小散學理財


在A股市場上投資銀行股大部分都是為了規避風險。我們都知道在股市下跌的時候銀行股往往是最抗跌的,而且還經常會充當救市的角色。在15年股市下跌的時候銀行股就出現了極強的護盤作用,而且中國銀行還出現了罕見的漲停板。16~17年A股為期兩年的反彈也是銀行股上漲帶動的,兩年的時間大部分的銀行股都出現了翻倍的上漲。在弱勢行情中投資銀行股並且長期持有不但可以規避下跌的風險而且還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益。所以在弱勢行情下為了規避風險選擇投資銀行股我認為是很不錯的選擇。

弱勢行情中為了規避風險而選擇投資銀行股,市值越大的銀行股風險則會越小。市值越大的公司其股價的波動幅度也會相對的越小,對於市值萬億的銀行股來說每天的波動幅度就更小了。對於穩健的投資者來說選擇大市值的銀行股肯定是更為穩妥的,對於要規避風險的投資者來說大市值的銀行股比小市值的銀行股要我穩定的多。對於資金大的投資者來說自然是穩健為主,那麼大市值的銀行股會是更好的選擇。


投資觀


既然選擇了長期持有銀行股。起碼說明三點。一這位投資者資金不小;二這是位穩健型;三說明投資者看中的是它的股價和分紅的穩定性。

銀行股代表著大權重,其股價基本上和大盤指數一致,不是大牛市股價通常波瀾不驚。從價差上得不到太多收益,那麼剩下的持有邏輯就是高股息率的現金分紅羅。別看四大行平時分時圖走勢象縫紉機,細算下它們每年的分紅對應股價,差不多有4%的收益率,和銀行理財差不了多少,遠高於定期存款。

剩下的問題就簡單了,提問者問長期持有銀行股,選大盤股還是小盤股,當然要選擇公司穩定,業績穩定的超級大象股,雖然管理經營效率低了點,但它們就是大海里的航母,背後有國家機器撐腰,要翻也是先翻小船嘛。

最後再告訴大家個小秘密:打開月線圖,復權這些銀行股,可以看到長期持股不動,光靠分紅都可以把成本變成負數。這就是長期複利的威力。


踏浪歸來2018


我認為如果想長期持有銀行股的話,不要買一隻銀行股,買一隻銀行主題的股票型基金或者指數基金更好。

你想長期持有一隻銀行股,應該是覺得銀行股比較穩,而且長期持有應該能帶來穩健的收益,但是隻買一隻銀行股的話想實現這個目標的風險性比較大。

大盤銀行股,特點就是穩!因為盤子太大,它不容易大跌,但是慢漲也難,因為幾乎沒有任何的機構有能耐去操縱它。所以你如果只買入一隻大盤銀行股,很可能五年來小波動起起伏伏的也賺不到5%。

小盤銀行股,風險比大盤銀行股就大多了,但是收益率則不確定。從2015年的股市中可以看出,牛市的時候小盤銀行股升得還是比較快的,但是當股災一來,它並沒有大盤銀行股那樣的抗跌能力,股價直接跌去一半的佔大多數,所以小盤銀行股沒有避險功能。但是小盤銀行股更大的風險來自於小銀行經營本身。近幾年,小銀行爆發的經營風險越來越多,特別是前期業績特別好,股價漲得特別高的,這底下埋藏著非常大的風險隱患,一旦風險爆發,股價直接一瀉千里。所以,持有小盤銀行股,即沒有避險功能,又面臨與其他非銀行股一樣的風險。

想要實現避險與長期的穩定收益,我的建議是購買銀行主題的股票型基金或指數基金。銀行主題的基金,它會購買一籃子的銀行股,既會有大盤股維穩,又會有小盤股獲取收益,某個單一銀行爆發風險,也會被其他銀行的正收益分散掉,比自己押寶單一銀行股要穩健得多。

或者也可以購買銀行板塊的指數基金。指數基金是完全複製指數的成分股以及比例,並且會隨著指數成份的改變去調整基金的持股比例,購買指數基金你就不會錯過銀行板塊的市場行情,至少你是不會落後於整個金融市場的行情增長。

以上就是我的建議,不要買單一的銀行股,選擇行業基金更適合你的預期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