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市級事業單位在職人員,還有必要再考縣市(縣級市)公務員了嗎?

貧困山區的亮光


我是在縣級行政機關工作的人員,對此問題有一定的瞭解,下面我為題主解答此問題。

在我身邊就發生了這樣一個案例,當時我單位招考公務員時,有個在我市的事業單位人員就來報考,當時該同志己經在市級單位任財務副科長了。按照這個級別,如果在縣級的事業單位,己經是領導幹部了,屬於單位的班子成員。進入政審階段後,當時是我和單位的一個同事去政審的。我和政審的同事還暗地開玩笑說:"他考到縣級行政單位工作後,由於我們鄉鎮財政所缺所長,工作幾年可能也會被提拔到鄉鎮財政所任所長,到時候又轉到了事業單位”。可是沒過幾年,這位同事就通過遴選考試調到市級的行政單位了,現在己是科長的職務了。

通過以上這個案例,不難看出。市級事業單位在職人員是有必要再通過考試進入縣級公務員的。

考取公務員後實現了身份的轉變。不在體制內的人可能不知道,雖然事業單位人員和公務員在大家的眼裡都是國家工職人員,都是執行國家事務,兩者之間沒有什麼差別。但是,在體制內的人都很清楚,兩者之間的差距是非常大的,不論是從領導幹部的提拔任用或是工資福利待遇都有很大的區別。說句難聽話,就算死了,享受的撫卹都有七八萬元的區別。

那麼,考入縣級公務員後應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又轉到市級的行政機關呢?

1、公務員遴選考試。目前各單位的人手比較緊缺,如果通過公務員招考所需的時間很長,再說公務員招考大都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大學生,錄用後根本難以進入工作角色,還要經過長時間的培養鍛鍊,才能勝任工作崗位。因此,很多單位每年都拿出一定的指標在公務員或參公單位中進行公務員遴選考試,這種考試競爭比公務員招考小得太多,錄取的人員全部都是具有工作經驗的人員,也能很快適應本職工作。因此,可以通過遴選的方式又考調到市級機關。

2 、申請工作調動。如果你有一定的社會關係,考到縣級任公務員後,經過一段時間工作,也可以申請調到市級行政單位任公務員。


文博自媒體


個人觀點:趁年輕完全可以去嘗試考縣市公務員,畢竟從發展前途、政治待遇上來說,公務員要比事業單位好很多。

我有一朋友考試很厲害,也很愛折騰,當初大學畢業考了鄉鎮公務員(地方有點偏),公務員試用期未滿又考了市級事業單位,在市級事業單位幹了沒兩年又考了區縣的公務員,一番折騰下來,總算是穩定了工作。

因此,我是完全支持題主去考縣市公務員,畢竟題主已經是事業單位人員,屬於體制內人員,完全可以騎驢找馬,再去考公務員。

一、縣市一級公務員的待遇穩定,且高於市級事業單位

一般來說,公務員的待遇都要高於事業單位人員,特別是年終獎這一塊,公務員要高於事業單位一大塊,對於財政緊張的事業單位來說,如果沒有行政單位的撥款補助,年終獎都很難發出來。因此,公務員的待遇明顯高於事業單位。

當然了,我們不排除有財力特別緊張的縣市,連工資、年終獎都發不出來,但對於縣級部門來說,這種狀況發生減少,對於鄉鎮來說,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就比較大了。

二、公務員政治待遇更高,發展前途更好

公務員畢竟是熱門職業,大家擠破腦袋都想進來,從其熱門程度可以看出公務員考試的競爭力之大,明顯要高於事業單位考試的競爭力。

公務員的政治待遇主要體現在現在公務員職務職級並行,可以有更為暢通的晉升渠道,進入縣級部門發展前景也是很不錯的。

當然了,雖然我支持題主去考縣市公務員,但也有幾點建議要提出來。

第一,做好長期在縣市工作的準備。一般來說,題主既然在市級事業單位,大概率都是在主城區安家,一旦到了縣市工作,那肯定不能保證你每天都能夠回家,在生活上並不方便。如果有家庭的話,那就更要慎重考慮是否要去縣市上班。最重要的是,一般來說,縣市公務員都有限制服務年限,短則三年,多則五年甚至更長,這意味著你在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再回到主城區工作,這一點你必須要做好心裡準備。

第二,千萬不要考鄉鎮公務員。從現在公務員考試職位來看,鄉鎮公務員招考數量是最大的,而縣級部門公務員相對來說較少,競爭也更為激烈。你千萬不要為了考公務員而去考縣市鄉鎮公務員,這樣你不僅面臨生活的不便,在工作環境上也無法適應。特別是鄉鎮是最基層政府,工作多,壓力大,待遇還不一定穩定,工作風險性也大。與其考鄉鎮公務員,不如繼續在市級事業單位繼續幹著。

總結:公務員的職位畢竟是香餑餑,沒有誰不愛這個職業。因此,不如趁年輕好好努力一把,爭取考進公務員隊伍,對自己將來發展前途也更好。


木子圈圈


作為一個曾在縣區人社組織部門工作的過來人,我告訴你,必須得考。

首先,不考不足以養家餬口。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的待遇差距越來越大,既然決心在體制裡混,那麼待遇當然得選擇更高的。目前公務員實行了職務和職級並行,而且公務員車補各地基本已執行到位,因此,只要你考上公務員,待遇肯定會有所提升。

其次,不考不利於長遠發展。隨著機構改革的進行,領導職位進一步縮減,機關單位的升遷機會比事業單位的機會會大很多,因此,一定要再努力一把,奔個前程。如果你擔心到縣區後回不來,我覺得多慮了,現在新招錄公務員必須下基層,市一級新進人只有遴選一條路,因此只要你考到縣區,通過遴選、借調都可以回到市上。而市級公務員提拔相對容易的多。

再次,不考不足以證明自己。事業單位工作,相信你也有同感,那就是總感覺比機關部門的低一頭,久而久之,給外界影響好像事業單位都是沒有能力進機關才退而求其次的。所以,一定要通過正式考試進入公務員隊伍,這樣才能夠彰顯你的實力。

最後,筆者告誡,一定要考,即使你有種種不想下縣區的理由,那你也等考上時再放棄,這樣所有人會對你高看一眼。






公考面試觀


考不考要看你的年齡和個人想法。年齡在30歲以下,還想闖一闖的,可以考縣級公務員;年齡超過30,有家有口,重心更多是在家庭,沒必要再往縣裡走。

同級的單位,公務員比事業單位好太多,有機會當然要考。而如果是市裡的事業單位,考縣級公務員,有些事就值得商榷了。

首先在工資待遇上,市裡的事業單位並不比縣裡的公務員低,儘管公務員有車補,年終績效也比一般事業單位要高,但畢竟市級財政比縣級財政普遍要好,各種津補貼相對較高,收入不見得低。以正科為例,小公這裡的市級事業單位七級職員每月到手4000左右,和縣裡的正科不相上下。但市級事業單位正科的年終績效普遍比縣裡要高出五千到一萬,總體算起來反而是事業單位收入更高。

其次在發展前途上,市裡的事業單位也不見得比縣裡的公務員差。市級事業單位多數是處級單位,走管理崗普遍可以到正科,專技級別至少是中級,幸運的還可以提拔副處,或者調任其他市級機關任職。而在縣裡當公務員,受平臺限制,別說正科,就是提拔一個副科難度都不小,更別提副處了。當然,現在公務員有職級並行,縣級公務員可以晉升職級享受待遇,幹到退休基本上可以拿到四調,而事業單位現在沒有這個政策,站在這個角度,長遠來看,公務員的確有優勢。

最後在社會地位上,市級事業單位也比縣級公務員看起來要好。縣級平臺畢竟低,上到市裡,隨便一個單位的小職員都能擺擺譜子,一句“哦,縣裡來的”俯視你,天然有心理優勢。這點是市縣兩級不能比擬的。更遑論在工作便利、生活便利、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優勢。

總體來看,市級事業單位在性價比上並不比縣級公務員差,如果不是特別有必要,不建議考縣級公務員。

話說,小公有一個疑問,既然要考公務員,為什麼非要考縣裡,不能考市裡省裡嗎?難道是因為縣裡好考?個人觀點,反正橫豎要考,要看書要付出,為什麼不努力考個更好的單位?


80後小公


我認為你既然是市級裡邊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完全沒有必要再考縣級公務員了。從個人發展看,事業單位人員一般專業性強,有職稱評聘的優勢,你如果評上中級職稱,相當與公務員年齡相仿科級工資(也就是縣裡的局級),你到縣級工作要多大雨點科級才能輪到你身上。我們就按考上來討論問題,考不上得罪現有單位領導那事不說。

1、不是到縣裡很快就會回到市裡公務員單位和崗位的。我輔導過十幾個由縣向市級公務員崗位遴選的,只有三名如願以償去了市裡。遴選這項工作不像省考、國考那麼公平透明,蘿蔔招聘的事情時有發生,做分母的事情對應考者打擊很大,你如果經過幾年在縣級固定期滿可以報名參加遴選,那麼機遇只能是百分之十幾,這樣的可能性,不值得考慮。

2、機構改革之後,遴選的人員數量明顯減少。你可以看看遴選的的公告在減少,遴選的人員在減少,要有敏銳性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現在只有限制基層工作年限的才從縣及縣以下公務員中向市級公務員隊伍遴選,數量相當有限,往往還有專業限制,很多人專業不對口也沒機會。

3、工資問題也是個實際問題。現在普遍市級工資高於縣級百分之15-30左右,你認可嗎?正是用錢的時候,沒結婚的結婚生子,買車買房等等。結了婚的拖家帶口。現在縣級公務員除了工資,灰色收入幾乎全無,這些問題要慎重考慮啊。

4、在市級的事業單位當中,不是沒有機會過渡到公務員。只要你是塊金子,總要發光的,你把下縣裡當公務員的精神拿出來,公開選拔領導幹部時考個副科以上職務,就什麼都一下解決了。就是被推選為副科後備,提拔的機會也不少啊。

5、如果現在你就結婚了,兩地生活困難多多;如果沒結婚,你工作在縣裡,不好在市裡解決對象啊,在縣裡解決你認可嗎?認可將來雙飛那就更難。不說了,你懂的。

所以你如果不是非常熱愛縣裡的工作,紮根在縣裡工作,你就安心現有工作吧,祝你打出一番天地。


歆歆面試輔導師


我也來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一定要考。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公務員待遇更好,生老病死都比事業人員更優厚,車補一個月最少要多出600,平時考核多出100到200,算一下一年能多出多少。

二、上升渠道更寬。可以參加遴選,考不上也總比不讓考強吧,更多機會跨單位調動,更多的提拔崗位,總體而言,事業單位比行政單位更壓人。

三、工作更名副其實。沒幾個市直單位不借調自己的事業人員,幹活時大家都一樣,但在待遇上每月至少差700到800,提拔時因為事業身份不予考慮,典型的同工不同酬。

總之,在市直單位裡,事業人員就是個二等公民。在縣直單位裡,行政人員就是重點培養對象。願意當雞頭還是當鳳尾,看自己的選擇吧。


無為142492390


考不考,要看自身現狀。

去年有這樣一件真實的事情。28歲女生小張,本來是地級市行政單位主幹部門的公務員。為了到省城工作,在考調、商調均無果的情況下,辭去公務員,考上了省會城市事業單位。 在職務上升與生活環境中,小張選擇生活環境優先,有取有舍。

小張的工作走向與題主相反,講講小張的個人情況,題主可作比較、參考。

小張家境殷實,海歸碩士,在父母建議下考了公務員,但她更注重生活品質,覺得省城才有高品質的生活環境,所以堅決選擇了大城市的工作。小張的選擇重心是生活環境,沒有把職務晉升放在首位。所以,如果題主的選擇依據與小張相反,把個人發展晉升放在首位,就應該選擇又考公務員;如果與小張的情況類似,就大可不必再折騰了。

1. 發展空間的比較

市級事業單位裡,單位是正處、副處、科級的都有,就算是在正處級事業單位裡,入職管理崗一般是9級職員,將來上8級職員(副科)都不容易,上7級職員(正科)更難,基本沒有流動和上升的可能,發展空間很有限。

縣級市的公務員雖然一般也是科級單位,上個副科也不容易,但卻具備向上流動的條件,可以通過遴選、考調到市級甚至省級行政機關,獲得更廣闊的晉升發展空間。

2. 社會地位及生活環境比較

市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比縣裡的公務員給人感覺上要好一些,畢竟大家觀念上還是認為市裡單位級別高。但在收入和發展上,事業人員與公務員的差距是客觀存在的。

生活環境方面,不論是教育、醫院資源,還是文化生活、商業消費,市裡都比縣裡要好很多。

3. 工作是為了更好生活

題主需要通過個人晉升去提升和帶動個人和家庭的發展,決定考縣裡的公務員前,要衡量下將來是不是具備從縣裡遴選到市級行政機關的條件,包括年齡、社會資源等等。對於本來就在市級單位的工作人員來說,如果長期去到縣裡工作而回不到市裡,生活環境就會低下去一個層次。畢竟工作與生活相比,生活是第一位的,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好的目的是為了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

『20年職場乾貨分享 請關注 』


職覺視點


都說公務員前途比事業要好,大家都盯著個人發展,可是有幾個人會成為既得利益者,更多的是臺下鼓掌的配角兒,給人搖旗吶喊的觀眾,調整好心態,問問自己內心想要什麼,如果走事業路線,能拿到高級職稱,也是很不錯的選擇,正高級職稱應該是工資很高了


Micheal289


主要看你是為了工資待遇還是職位晉升。工資待遇的話,事業單位技術崗可以根據職稱漲工資。市直年終獎應該比縣裡多一些,就差沒有公務員的500塊錢車補。公務員肯定晉升空間更大一些,也可以參加公務員遴選考試。


Sunshine條條


別考了,市級多好,事業編更好,走職稱,將來找對象也是市裡的,孩子也享受市級教育和公共資源,別想不開,去縣城,差距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