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這個和親的公主,嫁了父子兩人,四年之間做了兩次寡婦

這個和親的公主,嫁了父子兩人,四年之間做了兩次寡婦

這個和親的公主,嫁了父子兩人,四年之間做了兩次寡婦

和親,也叫做”和戎“”和蕃“,是指中原王朝統治者與周邊少數民族或者各少數民族首領之間出於各種各樣和目的而達成的一種政治聯姻。

對我國曆史上各族統治者之間的“和親”,史學界長期存在不同的看法。一種意見持否定態度,認為和親是一種屈辱妥協、投降賣國的政策。

另一種意見與此相反,認為和親是封建社會維持民族友好關係的一種最好辦法,它導致民族間的和解,加強了民族間的交流和了解。

這個和親的公主,嫁了父子兩人,四年之間做了兩次寡婦

對於和親,無論是正面評價還是反面評價,很少有專家討論過和親給和親公主本人(即個體)的命運帶來了什麼影響?

自願和親的王昭君,能夠“從胡俗”,將自己畢生致力於匈奴與漢朝的安定團結,被尊為“寧胡閼氏”。

也有一些和親公主並不是自願和親,因此鬱鬱寡歡,如西漢第一位遠嫁烏孫的公主——劉細君。她為了漢帝征服匈奴的大業,細君最後老死烏孫,終生不曾歸漢。後世流傳的她的悲愁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氈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便反映了她當時的心情。

這個和親的公主,嫁了父子兩人,四年之間做了兩次寡婦

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述另外一位和親公主的故事。

蠕蠕公主,鬱久閭氏,(530年―548年)柔然可汗鬱久閭氏阿那瑰的女兒,蠕蠕就是柔然的別稱。

南北朝時期,柔然強盛,與西魏聯姻通和,想連兵東伐東魏。

此時東魏面臨的形勢嚴峻,西與西魏對峙,南與梁朝爭戰,北有柔然的威脅。執政的渤海王高歡沒有力量與柔然抗衡。為了減輕壓力,就學西魏的做法,令杜弼出使柔然,一是把東魏宗室內之女蘭陵長公主嫁與阿那瑰;二是為世子高澄求婚。

阿那瑰卻說:“高王自娶則可。”這意思是高澄地位低,要嫁就嫁給高歡。

這個和親的公主,嫁了父子兩人,四年之間做了兩次寡婦

高歡猶豫,因為此時他與王妃婁昭君正恩愛著呢。

高歡本是漢人,先祖因為犯法被髮配守邊,這裡是鮮卑族的聚集地,高歡身材高大,生性豪邁,從鮮卑習俗,是個鮮卑化的漢人。

高歡原本只是個守城的小兵。有一天,一位懷朔豪強的女兒從城門經過,一眼就看中這個小兵有大英雄之相,她當即對同伴說:“這個人就是我未來的夫君。”

這位對高歡一見鍾情的小姐叫婁昭君,鮮卑人。婁昭君生得美貌,不像標準的漢族小姐那樣矜持害羞,婁昭君見到愛慕的男子,就約他出來“敖包相會”。高歡當然十分情願,但無奈家境貧寒,娶不起。婁昭君偷偷拿出自己的私房錢,託人送給高歡,讓他置辦聘禮,他們就這樣結婚了。

這個和親的公主,嫁了父子兩人,四年之間做了兩次寡婦

在妻子的嫁妝中,高歡得到一匹屬於自己的馬,當上了軍中信使。在六年的往來中,結識了許多好漢。他在亂世之中乘勢而起,幾經打拼,成了東魏的大丞相、渤海王,掌握軍政大權。

此時,高歡已經五十出頭了。婁昭君和兒子高澄為了國事考慮,主動提出讓出正妻之位,請高歡娶公主為妻,答應阿那瑰的條件。

就這樣,武定三年(545年),高歡遣使慕容儼去娉蠕蠕公主來嫁。

當年八月,高歡在下館迎接。公主臨行的時候,阿那瑰特意向送親的弟弟,也就是公主之叔禿突佳交代:“如果我見不到外孫,你就不要回來!”

這個和親的公主,嫁了父子兩人,四年之間做了兩次寡婦

高歡親自去迎蠕蠕公主。公主騎著馬,一路都拿著自己心愛的弓,此時正好一隻鷂鷹飛過,她一箭放出,鷂鷹應聲落地。走在後面的大爾朱氏是契胡女人,也是高歡的妻子。同樣非常善於騎射,她看到這一箭,頓時技癢,也不甘示弱,一箭射下一隻烏鴉。高歡看了,精神大好,哈哈大笑說:“我這兩個女人,都可以領兵上陣殺敵!“

公主到晉陽王府之後,婁昭君把自己的正房騰出來給公主住,自己住到遠處的偏間裡,特別注意避免和蠕蠕公主以及高歡碰面,假裝高歡沒有這個髮妻,怕蠕蠕公主不高興。

高歡是個政治家,政治和權謀在他心中佔據了主導地位,何況,他公務繁多,又是五十多歲的人,精力有限,娶到家裡,就拋在了腦後,束之高閣了。

這個和親的公主,嫁了父子兩人,四年之間做了兩次寡婦

蠕蠕公主倒不在意高歡的陪伴,但是蠕蠕公主的叔父禿突佳很惱火,他來的時候,是領了任務的,要讓蠕蠕族抱外孫。他為此而留在東魏,沒有回草原上去,專門監督高歡“抱外孫”的行為。看到高歡對公主無意,他提著刀跑到高歡門口大罵,臉色十分難看。

高歡此時病得很重了,幾乎不能出門。聽得外面大罵,趕緊起身穿上衣服,讓人抬著到公主練習騎射的地方去陪伴公主。

《北史》上說:“公主性嚴毅,一生不肯說華言(漢語)”。這就是說公主婚後性格剛強,一輩子都不肯學說漢語。一輩子子都不肯說老公這邊的語言,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和狀況?可想而知。

這個和親的公主,嫁了父子兩人,四年之間做了兩次寡婦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不外乎有兩點:一是公主反對這樁婚姻,又無力抗拒;二是婚後的生活讓她不快樂。

試想,如果真的感覺到了愛和溫暖,沒有牴觸情緒,語言肯定不是問題。

從蠕蠕公主出嫁(公元545年),到高歡病逝(公元547年),不過兩年時間。按照蠕蠕族的習俗,蠕蠕公主轉嫁給高歡的長子高澄,很快生了一個女兒。

公元549年,高澄在即將篡位的時候,被一個廚師所殺。四年之內,蠕蠕公主兩次成了寡婦。

這個和親的公主,嫁了父子兩人,四年之間做了兩次寡婦

高澄死後,他的弟弟高洋自立為帝,建立北齊。馬背上長大的靚麗英姿的公主從此消失在歷史的煙雲之間。

(本文圖片為網絡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