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豪爵和本田在國四將何去何從?

在中國,豪爵已經連續十多年產銷量第一,並且在第一的位置上似乎越跑越遠。而作為世界第一的老大本田,難真不成撼動不了豪爵在中國的地位?


豪爵和本田在國四將何去何從?

國二時代,中國品牌摩托車徹底崛起。那個時代,屬於中國摩托車圈錢和積累的階段。可以這麼說,無論是國產一線品牌還是二線品牌,在國二時候都非常暢銷。中國摩托車消費在沒有基數的情況下,銷量飛躍上升,而對於質量本身,似乎都不是主要的,好看,大氣成為選擇摩托車標準。
豪爵和本田在國四將何去何從?

國三,是國產摩托車品牌的分水嶺,國產一線品牌也經歷了大起大落。08年剛進入國三的時候,幾乎是國內消費者對品牌認知度高漲的時候。在剛進入國三時是騎士車銷量最大的時候,那時候合資品牌基本都是125排量的,而且價格也不便宜,所以國產品牌150騎士車在國三開始的時候銷量很大。豪爵,嘉陵,力帆,隆鑫,建設等等,在國三初期銷量相當不錯。
豪爵和本田在國四將何去何從?

國三中期至末期,合資板塊醒悟。首先是合資大量150上市,接著兩本田推出大量廉價聯合標產品。兩本田價格下壓國產品牌失去了過多機會,只有豪爵扛起了特價打戰。兩本田和豪爵量的上升,國產其他品牌銷量繼續下降。


豪爵和本田在國四將何去何從?

國四,國內摩托車何去何從?

或者進一步說,國四,豪爵和兩本田何去何從?

首先說豪爵。在國內來講,豪爵屬於絕對老大。豪爵對品質的把控,豪爵質量的本身絕對沒有問題。而國三末期豪爵的價格戰,似乎也起到了作用。但我們不得不說一點,豪爵在摩托車技術及其電噴方面,積累確實不多。現實無論是本田雅馬哈還是鈴木,國內優秀產品雖然不多,但別人隨時有新技術新產品可以投放。對豪爵現在的產品體系來看,騎士車是TSR領頭,踏板國四可能只有鈴木技術系列踏板。所以從技術方面來看,豪爵沒有優勢。


豪爵和本田在國四將何去何從?

再說說豪爵銷量優勢。豪爵在國內銷量最大,在採購成本方面,似乎豪爵在國內佔優勢。但是,現在都屬於全球化採購,面對本田雅馬哈鈴木等的全球銷量優勢,豪爵似乎又沒有任何優勢。特別是面對電噴系統的全球化採購,豪爵更不佔任何優勢。所以銷量優勢對國內品牌可能算是優勢,但對於國內合資,似乎豪爵也沒有優勢。
豪爵和本田在國四將何去何從?

那豪爵現在有沒有機會呢?個人覺得有。為什麼?那我們又看看國內合資現狀。

國內無論是本田,還是鈴木和雅馬哈,由於政策原因都不是獨資企業。合資性質決定了這些品牌的技術投資力度。整個亞洲,摩托車技術最落後的就是中國。所有高精尖的產品,幾乎都是東南亞國家獨資企業生產。國內本田的190,似乎就成了最大排量。
豪爵和本田在國四將何去何從?

可能,對於國內摩托車政策等相關原因,更進一步淡化了日系品牌對國內的關注度。而國產品牌的強大山寨能力,也讓合資品牌有所顧忌,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國內政策的逐漸合理化,以及國內對品牌車需求的加大,再加上國內也是全球第二大單一市場 ,沒有理由不重視國內市場。


豪爵和本田在國四將何去何從?

又回到開頭。豪爵有機會,豪爵的機會就是合資不太重視國內的情況下,豪爵抓緊發展壯大自身能力,特別是加大技術方面的投資。當豪爵發展到品牌無所畏懼產品的時候,機會可能有。可能有人會說,豪爵現在已經很牛了,坐了多年的老大啊。

大家可以看看印度市場。當年的合資企業英雄本田公司多厲害,佔國內70%市場!恐怖吧,看看豪爵現在才多大市場?後來本田撤資,短短几年本田公司就佔到了30%市場,大家可以腦補是個什麼狀況。所以,目前的豪爵不夠強大,不夠和鈴木,本田叫板。有人說豪爵不和鈴木合資會導致鈴木市場大量下滑,反過來我覺得鈴木和豪爵分手,鈴木損失不會很大,而豪爵,有可能會在國內淪為二流企業。


豪爵和本田在國四將何去何從?

面對國四,最怕的就是合資企業醒悟。合資企業本身有很強的技術儲備,更有多年電噴系統的技術運用。而對國四的豪爵,有可能更多的是價格迷茫,國四,有可能真的會成為分水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