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羅春會:從西安到漢中

羅春會:從西安到漢中


現在去漢中,不坐飛機在天上飛,只走陸上,有四種路線可供選擇——


走一段隴海鐵路到寶雞再沿寶成鐵路至陽平關折向陽安線到漢中;


直接走西漢高速通達漢中;


走西康高速至安康上十天高速沿漢江逆流而上達漢中;


最便捷的是西成高鐵到達漢中站只要一個多小時,是最快的。


西漢高鐵,票價貴;最便宜的可能就是西安-寶雞-陽平關-漢中的鐵路線。西漢高速路不知怎麼回事,交通事故頻頻發生,很是讓人恐懼!還有的路線比如老路,陳倉道翻秦嶺走留壩,還有周至佛坪的那些老道都是可以的。但現在人都喜歡走捷徑,越快越好,越安全越好,老路早成昨日黃花。


我沒體驗過高鐵,不知道是什麼感覺?那幾條道都是親身經歷,也是難忘難捨!


多少年前,還不知道高速路是什麼概念呢,只覺得能坐火車走鐵路已經十分新鮮了。我那時想鐵路大概就是鐵打的路吧,電影裡見過的那種有無數梯子槓槓的兩條鐵條無限延伸,一個長長的鐵傢伙爬在上面使勁的跑。


在西安火車站基本都是晚上九點五十四那一趟時快時慢的火車,叫管快。每站都停車,次日十一點多才到漢中站。


羅春會:從西安到漢中


第一次坐火車,新奇得不得了。也不知道方向,反正坐上了就能安全到達。(最後一次坐火車是十多年後,還鬧了個笑話,送站的時候沒注意火車開了,就趕緊讓乘務員打開車廂門我好下去。跟王寶強讓飛機打開飛機窗口那一幕挺相似。)後來一直坐了幾年,才知道那是西去的列車(紅柯有一部小說叫《西去的騎手》)。咸陽興平武功楊凌蔡家坡一直到寶雞,關中平原一馬平川沃野千里,火車輪不停地旋轉。冬天沒有什麼景色可看,關中和我的家鄉一樣冬天都蕭條,只有到了夏天,才顯出一片綠色,平原上沒有山全是良田沃土,莊稼遍地,果樹飄香,也果然是比我的老家洛南山富裕。有山也不像山,全是土堆堆。翻秦嶺過隧道一個接一個,忽暗忽明,車上的旅客操著不同的口音。有一段鐵路線是在甘肅徽縣的。為了給過路的快車讓行,我們坐的火車經常要在秦嶺山頂停下來。彼時,就有鐵路沿線的鄉民挎個竹籠籠提著自家煮熟的雞蛋,蒸的包子,炸的油條麻花,或販些菸酒飲料向車上的旅客叫賣。略陽在漢中西邊,陽平關在略陽東邊寧強西邊,從那裡向南就進入四川了。過了寧強大安鎮就進入漢中盆地盆盆邊了。我發現漢中人的土葬跟我們這裡大不相同,漢中的土葬是在地上用水泥做成一個和棺材形狀一模一樣的墳堆,好像是在平地上砌一塊平臺,棺材放在平臺上,然後用水泥把棺材塗嚴封起來。真是奇怪,自進入漢中地界,在鐵路沿線見到的都是那樣地土葬方式。1987年的時候,漢中的草房很多,在農村裡,在鐵道邊的小鎮上,及至到漢中失去,還能在看到城市裡看到草房,就在我們學校隔壁的公安巷,接近北大街的石灰巷也有。而那時候,我們老家山區裡早都沒有了草房子了。


勉西站停靠的時間是十五分鐘,到勉縣時卻沒有停車,大約是因為那個地方有一個不曉得地質隊和火車機修站。就那樣,火車走整整一個晚上加一個早上,幾十個鐵輪子一路重重地壓在鐵軌上,“況且、況且”地快速滾動著發出厚重地撞擊聲音。秋天的漢中鐵路線上,稻田縱橫交錯,稻穀金黃,是成熟的季節了。到處都是收割的稻農,秦巴山區的秋季充滿了豐收的喜悅。於是,我就聞到了米皮的香味。水杉樹的葉子開始發黃,漢江的水一直滋養著漢中的土地,把這個地方浸潤得比陝西任何一個地方都叫人羨慕。


2009年10月,正是漢中稻穀飄香的時候,漢中米皮的美味對我簡直是一種神一樣的誘惑。恰巧班級組織同學聚會,不負相約,我與關中的幾個同學在西安相遇。其時,西漢高速早已通行,那我們就不再受火車的擁擠和固定時間的煎熬,前往城南客運站坐上了西漢高速客運車。車上的乘務美女先說漢語普通話,再說一遍英語。真是一衝上天,今非昔比!西漢高速南下漢中,一路經關中戶縣在澇峪口進秦嶺。我們那一次去的時候,又遇到了在秦嶺山中發生的車禍堵車,可能堵了接近一個鐘點。


羅春會:從西安到漢中

西漢高速秦嶺山隧道車禍堵車時留影


西漢高速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穿過秦嶺隧道過寧陝佛坪洋縣城固到達漢中。時間比坐火車快了一半以上,看風景只在恰當時,秦嶺山的紅葉遠遠地也好突然很近地忽兒而過,都有惹眼的景色絢麗多彩,大秦嶺是有最快意的秋景在十月的秋風裡肆意招搖。此時漢中盆地的風光比二十多年前更加豔麗,雖然菜花早在四月落盡帷幕,稻穀也顆粒歸倉,但新鮮的大米正好烹調可口美味的漢中米皮,還有城固桔園鄉的桔子可是比哪裡的桔子都好吃。只是我們那時節大都人近中年了!


2015年3月和關中安康的兩個同學相約去漢中看油菜花,還是擔憂稀罕西漢高速的不安全因素,我們走了另一條線路,走西康高速轉向十天高速。相對鐵路費時,西漢高速危險,這條路雖然彎了距離,卻大大地安心些。


西康高速同樣需要走秦嶺,那次開著車,一路方便,在西安接了同學快速出了長安區穿過亞洲第一長隧——終南山隧道,經過柞水鎮安到達安康。安康段的秦嶺山與漢中段的秦嶺山大同小異,不同的去的時候是在三月,正是春天的時候。秦嶺山裡還是有些冷颼颼的,安康的氣溫比漢中有些低,秦嶺山披上了綠裝,野花還嫌天冷不肯開放。安康的江北已經比江南更具繁華。多年沒有去安康,卻不知已徹底變了模樣。


羅春會:從西安到漢中


在安康歇息一晚,拜會老朋友李先生。次日,同學如約在安康大橋見面,吃過早餐,啟程十天高速。漢陰和石泉沒有停,一路上安康的山水盡收眼底,山不高,地不平,一梁一窪,但見的民居小村落都似仙居一般地富於神話想象。稼穡,小居,小河,小橋,流水人家。這是巴山漢水獨有的鄉村風貌,別具一格風情。西鄉已經是漢中地界了。在西鄉縣城看流行的時尚色調,和乾淨整潔的飯館茶莊。哦,原來漢中是出茶葉的地方,西鄉是出茶葉的地方。我喜歡喝茶,卻不識茶葉,品了一杯西鄉茶莊的午子仙毫,果然色味俱佳,甚喜!一問價格,哦,二千刀一斤!算了,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買二斤有名的西鄉牛肉和牛肉乾,嚐了一小塊蠻好吃,果然是貨真價實的好牛肉。


吃了牛肉,喝了免費的茶水,繼續向漢中馳聘。西鄉有同學留在漢中,過了城固,我們就一頭扎進了漢中的油菜花海。


哦!漢中的油菜花海不負盛名,確真是名揚四海的油菜花的海洋。


三月的漢中,只有一種色調,黃色,只開一種花,油菜花!


去漢中有好多的路線,銀昆高速尚未連通,這條線路還是要走寶雞的,對我等並不划算。如果單純為一路觀景,也大可沒有必要,秦嶺山都是一脈相承的。而寶雞的同學倒是通漢最捷徑的捷徑了。


以後也許還要去漢中的,勉縣的諸葛先生得去好好地敬拜敬拜,南鄭的黎坪森林公園也要去欣賞,還有漢中的同學都是我一輩子不能捨去的故交。


再去的時候,就準備充足的時間,走一條沒走過的路,一路賞望風景,遊山玩水,也學學李太白“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吧!

羅春會:從西安到漢中


作家簡介:羅春會,生於60年代末,陝西省洛南縣人。畢業於漢中地區衛生學校。牙醫是職業,文學屬業餘。陝西作家協會會員。1999年起,先後在《中華工商時報新週刊》《中華散文》《散文百家》《佛山文藝》《延河》《山西文學》《青年作家》《江河文學》《教師報》等發表散文、小說,2005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