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功夫吃工夫”,要大量的時間、精力,認真地去鑽研,才能有所得

一般練功夫的人,都喜歡兼收幷蓄,凡是他接觸到的功夫,都去學來,以多為能。特別是個別武術教師,以為自己既懂外家拳,又會太極拳、八卦掌……,貨色齊備,如百貨公司—般,可以滿足各種各樣的愛好者。這本來也不足為怪。但此風流行起來,連個別提倡太極拳的人,也無定見,受其感染,主張練太極拳也兼練其他功夫了。若你自己願意只重數量,不重質量,旁人自然不便反對,但如用這種觀點來提倡太極拳,則有使太極拳越來越走向末路的危險。是本欲愛之,實反害之也。

工了裡生產某種產品,都非講求質量第一不可,一量出了次品、廢品,就一害國家,二害自己,三害群眾。武術又怎能不講求質量的精良而只求數量的眾多呢?須知多必然妨礙精,終身專練一藝,都未必能達到高超的境界,不專一又如何能提高質量呢?(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從鍛鍊身體方面說,各種拳術有各自不同的鍛鍊效果。但從拳術本身的內容,從技擊、從增長武術的功夫方面說,各種拳術,有的勁道相同,可以兼練。有的勁道不同,就不能兼練。而太極拳呢,和其他各派拳法大為兩樣,不僅是不同,而且還完全相反。形意拳、八卦掌與太極拳雖同為內家拳法,彼此勁道尚且不同;若說外家拳與太極拳,則勁道全然迥異。一是以剛致用,一是以柔稱能。有一些外家拳師,且是以千斤大力士自居(在重慶,過去就有千斤大力士和雙千斤大力士的)。太極拳以練到柔若無骨,丟盡一切硬力,捨己從人為目的。南轅北轍,方向各異。太極拳以鬆柔為法,以虛無為最高境界,一個人盡一生的精力,尚且不容易鬆柔到家,練成太極拳高手,又怎能既是外家拳專家,又是太極拳專家呢?

“功夫吃工夫”,要大量的時間、精力,認真地去鑽研,才能有所得

看到刊物上介紹的很多拳師,都是精通內外各家拳術的時候,有識之士,是隻覺好笑的。

雅軒老師主張太極拳不能與其他拳法兼練,這實在是很有見地的金石之言。真正有志於太極拳、酷愛太極拳者,應極力保持太極拳的純潔性。精研拳理,勤學苦練,努力提高其質量,這才是在真正提倡太極拳,愛護太極拳。

太極拳是一種艱深繁難的功夫,所謂“功夫吃工夫”,要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嚴肅認真地去鑽研,才能有所得。解放以後,為了更易於普及,有關部門編了“簡化太極拳”,這就夠了。可個別人總喜歡在縮短套路上用心,將太極拳套路越縮越短,以為這就是越好。即使編者志在普及,用心良苦,無奈運動過少,就不能達到將身體練柔軟的目的,與太極拳架的作用不相適應了。而月.編來編去,編去編來,還是在外形上著眼,套路越來越多,不過使後學者眼花繚亂,徒增煩擾而已!對提高太極拳的質量,有什麼關係呢?這決不是我們所應努力的方向。(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看來,今後在普及的基礎上,該如何提高太極拳質量這樣的重要問題,還有待解決。本書即是圍繞這一問題,展開論述的。希望專家們多出謀獻策,使我們早日成為名副其實的太極拳大國,和乒乓球大國一樣,為國爭光。拳理探討臨摹名家拳照

張卓星在他的《太極拳鍛鍊要領》中說,在太極拳得到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帶有普遍性的問題:一是急於求成,二是對太極拳的理論研究和普及不夠,質量上不如人意,太極拳內功的“味道”不濃。這些,和我的看法都很一致,簡單說,就是理論太差,拳味不對,還不是真正的太極拳。普及的數量大了,質量卻不一定合格。

我想補充一點,在大量推廣“簡化太極拳”和“太極拳運動”時,對前輩名家在功夫上的成就重視不夠,或者說對他們高質量的拳架的模範作用認識不足,因而未能採用他們高質量的拳照來做教材。

從60年代起.大量推廣“簡化太極拳”、“太極拳運動”,使太極拳在國內、國外,深入人心,可謂遍地開花,對促進人民健康,起了一定的作用,這無疑是應該稱道。但作為樣板的圖像,則和廣播操差不多,生硬而直挺,並不具有太極拳鬆柔穩靜、神宜內斂的特色,沒有拳味,不像太極拳。可是為了適應推廣之需,這些圖像大量印製成冊,於是“以書為證”,這就給人一種錯覺,以為太極拳就是這個樣子了。

倘若從太極拳的質量方面看,從發展技擊的內容看,“簡化太極拳”和“太極拳運動”的普及,也可以說是不無遺憾。

“功夫吃工夫”,要大量的時間、精力,認真地去鑽研,才能有所得

我們向來有“師高弟子強”的諺語。凡是學習一種高深的技藝,總是特別強調要找明師。所謂明師,也不過是說明他達到了高質量,是明白人,有利於學者模仿,不致引錯路而已。

有志於書法的人,總會以名家的碑、帖為師,長期認真地臨摹,即使未必能超越前人,總可以取得相當的成就。近代不就出了于右任、沈尹默和謝無量等等,大量的書法家麼!從來不見有以中小學生低水平的字為範本而練成了著名書法家的先例。取法乎下,還能從中得到什麼呢?

可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在我們推廣簡化太極拳時,就未能得到重視,也真是遺憾。如果再尋根究底地推論下去,倒是很有意思的。

我曾想,如果當年在發行《簡化太極拳》和《太極拳運動》時,就特別強調一下太極拳的獨特拳味,並採用楊澄甫的拳照作榜樣,那末,今天的太極拳質量,又會是什麼樣子呢?恐怕至少不會像現在這樣吧!

可惜,咸豐年間還沒有攝影,楊露禪未能留下他練拳的風采來。稍晚的楊班侯、楊健侯,僅僅留下了一些軼事和隻言片語,也未能留下他們的拳照。如今只能憑我們的想象、猜測,去捕捉他們練拳時的流風逸韻了。倘從他們功夫上的精純,去推測拳味,無疑該是超絕的。

萬幸的是,楊澄甫、吳鑑泉的拳照留下來了,雅軒老師的拳照留下來了。這就為後輩留下了優良的傳統和拳味純厚濃郁的種子。後學就能從他們身上生牢固的根,發健壯的芽,開繁茂的花,結豐碩的果。正如書法中的二王、歐、顏的字帖一樣,成為後輩學習的楷模。(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作者見聞有限,也許還有很高成就的拳照,未能耳聞目睹,或因種種原因,還一時未能發表出來。但如將已經見到了的,放在拳理的“天平”上,客觀地加以衡量,細加品評.就不能不承認,儘管前人創造了太極拳這樣技擊超絕的拳種,和它獨具的精深細密的理論,從而使它獲得了美好的聲譽,而我們這些後人是不夠爭氣的。很多拳照,實在看不得,不是揚眉怒目、劍拔弩張;就是神情拘滯、硬而不柔。差點太極拳味,比上述前輩差遠了。

太極拳是技術,也是藝術。可惜,一般人或由於師承不高,“先天不足”,或智慧不夠、鑽研不勤、發掘不深,等等原因,只是在技術的漩渦中迴旋了一生,彷徨在練體、練氣的階段,未能向練神的境界轉化深入,沒有能進入藝術的領域。這隻要將各種太極拳書中的拳照,與上述名家一比,就明顯地看出了他們的差距。

名家的拳照,充分體現了拳理,表現了深厚的功力,或者渾厚沉著、氣魄雄偉,或者鬆柔穩靜、神氣飄逸,或者兼而有之。都帶有極為濃厚的藝術趣味。令人百看不厭,愛不釋手。正如欣賞名家書、畫一樣,是一種極為愉快、令人陶醉的藝術美的享受。但這種美,要內行才有欣賞的眼力,外行也不是絕對欣賞不了的,只是情趣迥異罷了。

如果真喜歡武術的話,建議大家站樁,練練樁功。這是現在很多人都驗證過的,比較認可的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無極樁修正身法,混元樁進行換勁,然後三體式或者太極拳套路練勁,經過進一步練勁用勁,效果非常顯著。

想想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內涵豐富,博大精深。這種現代很多人難以理解的深邃,被膚淺的認為落後!由中醫及武術,我心痛哉!很多習武的人,對傳統武術莫名愛好,但卻缺少明師指引,難以客觀正確的認識武術,即便是自己修煉,由於中國傳統武術自帶文化屬性,很多地方很多竅要,非指點無法突破。正因為傳武的誤解氾濫,急需撥亂反正,我師兄應眾人邀請,提筆著書,成《傳統武術答疑解惑錄》一書,廣傳武術思想,點破修煉竅要,為廣大愛好者答疑解惑,幫助廣大愛好者瞭解武術,練習武術,其拳拳之心實為我等欽佩!師兄常說,雖水平有限,但也願做法佈施,以弘武道。知我者為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有緣得見者,望惜緣!

“功夫吃工夫”,要大量的時間、精力,認真地去鑽研,才能有所得

“功夫吃工夫”,要大量的時間、精力,認真地去鑽研,才能有所得

“功夫吃工夫”,要大量的時間、精力,認真地去鑽研,才能有所得

“功夫吃工夫”,要大量的時間、精力,認真地去鑽研,才能有所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