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职场高管「被离职」,你需要知道的职场真相

职场高管「被离职」,你需要知道的职场真相

职场上的进阶规律,通常花个10-15年,可以成长到总监或副总裁级别。资质聪慧运气上流的,还可以尽可能的缩短年限。于是从此展开:做人比做事重要,带团队比个人成长重要,功劳面前要伸手,天降黑锅绕着走,等一系列的「职场达尔文」演化。

位居高位,自然是收入高风险大,和股市一个道理。徒有理想乃一介书生,徒有行动乃一介武夫,而有了谋略,则是帅才。如果你在野心勃勃成长路上,没有准备好如何应对高管危机,建议你收藏这篇文章,它可能会救你于水火。

- 01 -

高管的剩余价值,只有黄金几年

我在职场上的第一个老板,将整个品牌带进中国,从团队10个人的初创局面到后来的百人规模,从上海的第一家店到覆盖大中华地区,从一个只喝茶的国度到了捧着咖啡走在路上是一种lifestyle。我的这位老板起到了战略性和实操性的重大作用。后来突然有一天,老板乐呵呵的跟我们宣布,他「毕业了」,要被调回总部了。当时我还是职场小白兔,眼见着老板完成了这么多壮举,只懂得傻傻仰慕。这个消息对我简直是惊天霹雷,我愣是没明白,老板如此呕心沥血战绩辉煌,为什么不一路扶持生意的成长呢?

更有趣的现象是,顶替他来的那位新老板,从个人魅力到个人能力,和旧老板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但舒适的住着公司提供的豪宅,准点司机接送上下班,老婆孩子一起乐呵呵的享受着公司福利,和前人战绩。

为此我困惑了很久,在后来渐渐的岁月里才明白,我的旧老板被调回总部,与已经创造的业绩划分界限,接手集团内的新项目,这不过是位居高层的某一种归宿,不好也不坏。

在高管的3-5年黄金期过后,很容易惨遭「被离职」局面。

身处高位,高处不胜寒,整个公司的业绩,甚至有时不仅是中国地区的业绩,远在海外的业绩都会影响高管的下一秒生存;更换了顶头上司,可能马上就会面临整锅端的局面,从上到下的大换血;或许来自资本方,董事会的内部争执,都会让这位高管莫名下课,成为替罪羊背黑锅的主要人选。

- 02 -

「被离职」根本是一种无奈

W小姐伴随品牌从刚进中国的小规模,慢慢成长为中型产业,并且由于整个团队的努力,几件明星产品获得了非常好的市场口碑。这几年,由于一心扑在事业上,W小姐没时间谈恋爱没时间享受生活,出差和开会是生活日常。据说看着一家家店的兴起,顾客口碑的积累,是W小姐最开心的事情,比交往了新男友更让她兴奋倍至!并且整个团队由于同舟共济,也产生了很好的感情,W小姐的每一天可谓如沐春风,坐在淮海路顶级写字楼的窗前,享受着品牌的成就感,简直就是W小姐的Happy Moment。正当W小姐以为凭借着努力与付出,将一天天成就自己的时候,天有不测风云的换了老板。

她的老板和我那位旧老板的遭遇有点相似,作为中国区的CEO, 3-5年的任期是最合适的年限,短于3年做不出成绩,长于5年很容易成为地方一霸总部难以控制。于是W小姐的老板妥妥的被送回了法国总部,调派来了一位新Boss。

W小姐有点不安,纵然身为一位当代高科技小姐,她也不按常理的赶去找了塔罗牌大师占卜未来——询问,是否和这位新老板合拍?没想到,大师看着牌面,又看了看W,悠悠的说出一句:你可能连「合拍」的机会都没有。。。意思是,你将被踢出局!

W小姐的故事并不是一个偶然,很多时候,尤其到了职场高位,「被离职」根本是一个无奈,是一个被动之举,并不是因为你的失误,可能你还做的不错!但是蝴蝶效应里,你大概就是那个受害者。这就是职场,有时也没啥道理可讲。

- 03 -

高高低低是职场本色

我认识Milanda很多年,在我还是小朋友级别,必须省吃俭用才能买一个入门级LV包包的时候,Lady M已经背着当季新款,浑身散发着刚从巴黎回来的曼妙气息。她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销售,总是在让客户买单的时候,对她千恩万谢,好像虽然是付款的一方却也是占了大便宜。瞧瞧,这就是典型的销售心理战术。

如此这般,Lady M可谓是战无不胜,被提拔成了公司总经理,同时也欢愉的躺在了胜利成果上,享受多年付出的丰厚回报,而且,随着势力的扩大,这位姐姐的性格也变得专横跋扈,慢慢引起了集团内很多人的注目及反感。

要知道位居高位,很多时候做人大过于做事。高位的职责,是设定目标,挑战自我,领导团队勇攀高峰;也是为团队获取更多资源与支持,开发与升级产品,为市场开拓空间;同时还需要平衡团队内外的关系,做好外交工作,赢得口碑。所以放在Lady M身上的职责,已经不是个体销售这样单一的要求了,她需要肩负的是团队的成就,是小到30人大到300人的共同成长。

然而,Lady M小姐的title成长了,管理心智与领导的艺术却没有同步。高管们站在金字塔顶端,非常容易引起上上下下的关注,缺点和不足也很容易被不怀好意的放大。被离职是迟早的事。

这样的故事,在每一个灯火通明的office里,都不胜枚举。连贺函与唐晶这样优秀的人才,也在华丽的转身与无奈的被离职里,度过职场生涯的高高低低。

职场多年的经历都告诉我们,比上班更重要的事情,是离职。去与留都同样需要技巧,谋略,和心智。拿到一个心仪的offer通常会很开心,但如果将离职那点事搞明白,会帮助到每一个职业经理人心中的布局,更坚定自己的去路。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居安思危是打工的一个必需品。让我们来看看「被离职」的一些要领:

1.深读劳动法,获得补偿利益最大化。为此,萨默特别邀请了行业内资深公司法和劳动法专业人士,著名互联网O2O平台「河狸家」法务副总裁赵海青先生来解读一下,如果是「被离职」,公司将怎样补偿个人:

这里有个前提,就是你「被离职」,是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可以获得经济补偿的「被离职」;在某些情况下「被离职」,你可能什么补偿都没有。具体哪些情况有补偿,哪些情况没补偿,哪些情况你甚至可以据理力争成功留任,可自行恶补劳动合同法或找专业人士咨询。而且,为了避免你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与公司进行各种没有实质意义的斗争和周旋,建议你在收到「被离职」的消息后,与专业人士探讨出一个有效的战略和打法为自己争取利益最大化。

(1) 你「被离职」的经济补偿额,按你在公司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按1个月工资计算(此处「月工资」,是指你在「被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即1个月工资;不满6个月的,按半年算,即半个月工资;

(2) 如果你的月工资高于公司所在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你是总监以上甚至高管级别,基本属于这种情况),经济补偿额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封顶计算,并且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3) 对于已经签了「无固定期限合同」的人士,好消息是如果你「被离职」,可能可以争取到法律规定补偿标准的两倍补偿额;因为在「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情况下,除非公司能够找到一个合法合理的理由,否则会被视为是在合同期内违法解除合同而需要承担双倍的补偿责任;所以,在一家公司争取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是有意义的。

2.在职场辛苦拼搏的同时,也一定抽些时间耕耘后花园。有一次我和一帮独立职业女性一起吃饭,到了晚上9点,席间一个女孩突然在饭桌上打开了电脑,旁若无人的进行回复Email这样的工作流程,我有点意外的得知,这是她的「第二职业」的上班时间点。也曾经和麦肯锡的朋友在卡拉OK玩耍,这位智商和精力一流的小伙,也是一曲唱罢就开始书写PPT,为着另一份体面的「副业」。当然我们可以认为,这样的行为有点生存焦虑,不过,可以很肯定的是,当他们「被离职」的时候,会多少带着一份安全感。

3.尽早做好长期职业规划。我们在写Business Proposal的时候,都会着眼于眼下,又同时放眼于未来。其实自我的经营也是一样的道理。你真的打算丢了一份工作,带着40岁的体力不济的身躯,无法和90后00后相比的学习能力,去经过层层面试重新获得一份工作,再战战兢兢的为之重复努力吗?财务布局,移民海外,副业当道,转行成为顾问,培训师,天使投资人,可能都是不错的选择,也将自己的人生横轴放宽阔。

Facebook 首席运营官,扎克伯格的左膀右臂,雪丽·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这本书里写到,「职业生涯是方格架,而不是竖梯」。竖梯会限制人的行动——要么往上爬要么跌下来。而方格架能让一个人拥有更多探索的可能。要爬到梯子的顶端只有一种方式,但要爬到方格架的顶端则会有很多方式。此外,方格架可以为更多人提供更宽广的事业,而不是只有那些站在最顶端的人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但是在竖梯上,大多数攀爬者都不得不盯着上面一个人的屁股。

职场生涯,红尘练功。建议所有的职场人,打工而不是死打工。Do right thing, and Do thing Right! 拓展交友,成就自我,接受不确定,也做好储备。至少在那一天,被离职的时候,可以面带微笑,淡定从容的宣布「我毕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