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斑馬線禮讓行人,是不是還需要做些什麼

機動車闖紅燈、逆行、超載、超速等等,是典型的違法行為,可以說是違反了自然法,具有天然的可罰性,相信車主也不會有任何不服處罰的心理。

斑馬線禮讓行人,是不是還需要做些什麼

近幾年各地紛紛出臺的斑馬線禮讓行人,就有點道德和文明上的要求,罰款加扣分的雙重處罰,也宣示了急於培養交通禮貌行為的初衷,但是,與闖紅燈等處罰不同,對於斑馬線禮讓行人,一直有爭議和糾紛,這就不是單純的文明禮貌行為了,同時涉及到制度設計的問題。

斑馬線禮讓行人,是不是還需要做些什麼

交警部門也通過法規宣傳、動畫演示等多種形式向駕駛人講解處罰的情形和依據,但除此以外,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工作可以做,讓這項文明法規更能服眾,更能發揮最初設立的美好願望呢?

宣傳的方式

事實上,近些年交通法規的很多方面都發生了較大變化,比如大量的城市取消了紅綠燈等倒計時、檢驗駕照的方式變成手持設備查詢、對酒駕的處罰加重和入刑、攝像頭特別是反向攝像頭的安裝啟用等等。

對於駕駛人來講,肯定會重視法規的變化,積極通過電視、電臺、公眾號、朋友圈等渠道,學習新的規則,保護自己脆弱的12分。

但作為行人,特別是老年人、兒童、以前未到過城市的人等等,他們通過日常生活學習交規的動力不足,沒有主動學習的意願,對於“斑馬線禮讓行人“這種跟行人和駕駛人都息息相關的重要規則,就需要創新宣傳方式。對於兒童,可以委託學校開展專項教育,對於成年人,恐怕就需要在明顯的道路兩側進行宣傳,否則,他不敢過,我也不敢走。這一點很多城市做的不太夠。

標誌的設置

以筆者所在的3、4線城市為例,並不是每個有斑馬線的路口都有攝像頭抓拍是否禮讓行人,當然,這不是駕駛人不禮讓行人的藉口,但是,實事求是的說,很多行人不知道這個法規,他會等待所有的車通過以後,再“安安心心”的通過,即便有機動車停下來等他通過,只要他的視線內有車流,很多人是不會冒險通過的,於是,行人玩兒手機等待車輛通過,車輛因為突然看到斑馬線而造成追尾,這在很多城市已經發生過了。

設想一下,如果在禮讓行人的斑馬線的停止線上,噴塗“禮讓行人”,在路旁設立標牌,都可以達到提醒雙方的效果。同樣,很多城市做的不太夠。

斑馬線禮讓行人,是不是還需要做些什麼

斑馬線禮讓行人,是不是還需要做些什麼

其他輔助手段

在培養所有路人(包括行人和駕駛人)接受斑馬線禮讓行人的過程中,未嘗不可以通過其他手段逐漸適應,避免一刀切的突然變化引起一定時段的亂象。

比如在斑馬線的路邊設立行人可以手動的紅綠燈就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如果能運用智能攝像頭判斷行人的動作,進而自動變換紅綠燈,更是智慧交通的應有之義,還能保證駕駛人集中精力,不至於在左顧右盼中造成事故。

總之,一項新的規定要想取得實際成效,既包括不折不扣的執行,還包括人性化的培養,雙管齊下,才能讓我們的交通越來越順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