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每天跑步为何还是控制不好血糖呢?

寫哯茬


每天坚持锻炼,血糖还是居高不下,不是说运动能够控制血糖的吗?相信很多糖友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惑,其实是有原因的。

首先,如果不控制饮食,哪怕再艰苦锻炼血糖也是控制不住的。很多糖尿病人不忌嘴,什么都吃,想靠着运动把血糖降下来。这时就会发现,运动降糖的作用是比较弱的。要想血糖控制达标,适当的忌嘴是有必要的,含糖含油高的尽量不吃,总热量要控制,在控制饮食的前提下进行运动,控糖效果才比较好。

其次,如果已经达到了用药标准,却固执地不肯吃药,想靠运动来降糖,也是不现实的。因为糖尿病人血糖高到一定程度时,胰岛功能损伤就比较严重了,不使用降糖药或胰岛素,机体就无法降低血糖水平。哪怕天天疯狂运动,血糖也还是居高不下。尤其是过度运动时,身体还很容易出现低血糖,继而出现血糖反跳性升高,得不偿失。

一般情况下,只有血糖轻度升高的人,才可以仅靠控食和运动来降低血糖。大多数糖尿病人都要借助药物才能控制住血糖,光靠控食或运动中的某一条都是行不通的。

运动建议: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每日至少半小时、每周至少坚持4-5天。

希望小糖的回答能帮到大家,更多糖尿病百科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糖人健康网


跑步确实是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并不是能起到治疗的作用,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想要血糖达标,还是需要运动与药物或胰岛素结合起来。过度的依赖跑步或者这些运动来控制血糖,很有可能导致关节软骨的磨损,将会进入血糖升高的恶性循环。

您的这种误区不仅存在于糖尿病患者当中,很多医生也会告诉糖尿病患者运动,一些医生甚至告诉患者每天走2万步,虽然在运动的早期这样比较大的运动量,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但是久而久之,有的时候两年到三年之后,患者的关节就会出现明显的磨损,导致半月板的损伤、关节的积液。



此时患者会有明显的关节疼痛,蹲起都会有明显的受限,由于不能再通过运动去控制血糖,患者的血糖开始出现明显的升高,此时患者只能通过加量注射胰岛素,或者增加口服药物的药量来控制血糖。但患者的关节开始出现了症状,要知道糖尿病患者的关节治疗是比较困难的,由于糖尿病的各种因素会影响治疗的效果,所以患者不仅在忍受着糖尿病的折磨,还增加了关节疼痛,难以治愈的痛苦。



所以如何认识运动对于糖尿病的作用,如何正确的运动是糖尿病患者必须要学习的课题。

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起到的是辅助作用。

谢医生完全是支持糖尿病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的,但是请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运动只是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一种辅助手段,如果真正的想控制血糖,还是得依靠胰岛素和药物。

有一些糖尿病患者,过度的依赖运动,长时间的大量的使用自己的关节,也确实得到了一些良好的控制血糖的效果,但是这种情况是不能持久的,有的人体质比较好,可能三5年到10年出现关节的问题,有一些体重比较大的女性,很有可能因为过度运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甚至几年的时间就会导致关节明显的磨损。

很多人会说我身边有不少糖尿病的患者,每天坚持走,都没有什么事儿,大家就觉得医生说的话是属于危言耸听,但是请您到医院的关节病门诊陪医生出一天门诊,您就会知道有多少糖尿病的患者会导致关节的疼痛,有多少半月板撕裂、关节积液的糖尿病患者了。

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正确的运动呢?

给糖尿病患者运动的一点建议

第一,不要单纯只做长时间的有氧运动,请一定开始无氧运动。什么是无氧运动啊?就比如举哑铃,还有一些抗阻力的运动,这些就都是属于无氧运动。为什么建议糖尿病患者要做无氧运动呢?因为像举哑铃这样的运动,可以强化糖尿病患者的肌肉,当肌肉被强化了以后,糖尿病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就会明显的升高,基础代谢率升高以后,身体自然就会对糖分消耗有所增多。


如果说慢跑或者是快走这些运动能帮助我们迅速的将血管内的血糖消耗掉的话,那么通过无氧运动增强糖尿病患者的肌肉,就是在增加内耗,通过自身的身体就达到消耗血糖的目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在自己的家中,做一个家庭健身房,预备比如哑铃、弹力带这样的比较简单的可以帮助我们做无氧运动的器械。它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及身体状况,坚持做肌肉的锻炼。如果自己锻炼不得法的话,大家可以到健身房咨询专门的健身教练,也可以下载一个专门的健身软件叫keep,对糖尿病患者非常有好处。



在这里请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的是,无氧运动不要每天都同时锻炼一块肌肉,这是错误的。比如对于胸大肌、肩部肌肉、核心肌群以及腰腹部肌肉我们可以规划好周一做哪一个肌肉的锻炼,这样的话一周完成一块肌肉锻炼就可以。

第二,加强核心肌群训练。核心肌群的训练和无氧训练的目的其实都是一样的,很多糖尿病人,过度注重有氧运动,忽略了对于自己机体核心肌群的训练,要知道像卷腹、平板支撑这一类的运动,可以非常好的帮助我们强化身体的核心肌群。所谓的核心肌群就是能使我们的躯体变得更加稳定这一类的肌群,像腰大肌、整个脊柱周边的肌肉都可以列为核心肌群。

核心肌群稳定,强化了以后,会更好的帮助我们进行有氧运动以及无氧运动的锻炼,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处于一个年轻的状态,尽量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第三,伸展运动必须要做。糖尿病患者运动以后,尤其是过度运动以后,非常容易在肌腱与骨骼指点的部位,出现无菌性的炎症,有一些没有糖尿病的患者做同样的运动,可能做很多都不会有症状,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做1~2个月以后就会出现明显的疼痛,这是与糖尿病本身的绝对相关的。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建议所有糖尿病的患者在做完运动以后,一定不要着急休息,而是要做15~20分钟左右的拉伸运动,之所以做伸展运动与拉伸运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运动以后紧张的肌腱,韧带得到松弛,避免无菌性炎症发生的可能。


第四,有氧运动到底做多少合适呢?对于糖尿病患者,如果您的体力允许,跑步和快走之间建议您选择慢跑。慢跑对于关节的伤害比快走要小很多,慢跑的时间建议在4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配速建议每公里8分半左右到9分是完全可以的,速度比快走略快一点点,但是对于关节的损害减轻不是一点点。而且慢跑可以让我们的大脑分泌一种化学物质能使人们产生一种欣快感,能使人更好的坚持这种运动。




在游泳与慢跑之间,建议您选择游泳。游泳最大的优点是在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同时,不会对关节造成损害。而且游泳对于患者的心肺功能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如果糖尿病患者选择骑动感单车来降低血糖也是可以的,但是请注意一定要做得起,尽量不要站得起,因为很多糖尿病患者的体重都是超标的,长时间站着骑动感单车非常容易导致关节的磨损。骑车的时间在45分钟到50分钟左右即可。

总结

世界上并没有哪一种运动可以使糖尿病患者的疾病得到治愈。也没有最有效的运动去帮助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只有根据每个人血糖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注重无氧运动与有氧运动的结合,做好拉伸运动,一定要配合医生适当的服药或注射胰岛素,来科学合理的控制自己的血糖。过度依赖运动,控制血糖很有可能导致运动损伤,而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损伤治疗是相对来讲比较复杂的。

以上就是对您问题的回答,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惑可以私信我或者在下方留言。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或者能从我的回答当中有所收获,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谢谢了。


想好好做医生的胖子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几乎所有的糖尿病人都知道,“管住嘴、迈开腿”是有效控制血糖所要求的,但是在吃上面做起来的有一定的难度,比如每天每餐吃的不一样,吃的多一口少一口也不好把握,但对于运动,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做起来就相对容易多了。然而,有些患者却发现,即便是天天做运动,甚至每餐饭后都做运动,血糖还是控制不好,这是咋回事呢?

其实,对糖尿病所采取的治疗措施,无论是日常生活干预还是降糖药,其机理要么是减少血糖的来源,要么是增加血糖的去路、促进机体对血糖的利用,更多的时候需要从两方面同时入手,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运动即是通过增加血糖的去路起作用的一种方式,道理很简单:运动时全身各组织器官均会参与其中,对血糖这种能量物质的需求增加,血糖自然会有更多的消耗。但是,在组织细胞利用血糖时,必须有胰岛素的参与,只有胰岛素才能将血糖运送进细胞中被利用,否则只能是“干着急没办法”。

但是糖尿病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患者胰岛细胞受损或数目减少而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胰岛细胞发挥出最佳的分泌功能,尽可能多地分泌出胰岛素素来满足需要。然而毕竟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是受损的,受运动刺激后的分泌功能达到一定的极限后便无能为力了,也就是说运动降血糖的结果是有一定限度的。

由此可见,仅仅依靠运动来控制血糖,对病程比较长,自身胰岛细胞受损较重、胰岛功能较差的患者来说是不够的,还需要采取其它措施共同发挥作用,比如尽可能控制饮食、比如服用抑制葡萄吸收的降糖药等等,才能取得更好的降糖效果。

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根据自身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运动只是其中之一,且并不是运动时间越长所起的降糖作用就越大。研究证实:每天只要能坚持30-45分钟有效运动,即运动时能持续出汗,运动的效果即可以有效维持12-20个小时,且在餐后30-60分钟血糖最高时运动效果最佳。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我是咕咚健康咨询师,点击关注,私信:"食谱"。

1,身体正常无不良症状,你还是别吃六味地黄丸和蜂胶。每天摄取足量的营养就行了。

2,要想长期不吃药,就得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经常要监测血糖。及时调整。

3,你的运动量有点大,最好跑一跑休息一会儿,再运动,轻松的有氧运动。

一般饭后1小时后运动为最佳。

轻微强度的运动项目有:散步、站立乘车、简单的家务劳动持续30分钟左右。

步行、洗澡、下楼梯、做广播体操、平地骑自行车等,持续20分钟左右。这种强度的运动和持续时间,相当于消耗80千卡的热量。

中等强度的运动有:慢跑、上楼梯、坡路骑自行车、滑冰、打排球、登山等。持续10分左右。能消耗体内的热能80千卡。

大强度的运动有:长跑、跳绳、打篮球、举重、击剑等能持续5分钟左右,相当于消耗体内热量80千卡。

每天运动至少要消耗160千卡的热量,才能达到控制血糖和降低体重的目的。还要强调持之以恒。

4,二甲双胍片适用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非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可用孚来迪。你是2型糖尿病。

把运动坚持到底!看看下面此文对你有所帮助。

四大基石托起你的免疫力

基石之一:适度运动

运动激活了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中的一员——干扰素,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大量资料证明,机体处在运动状态时,每小时从血液中分泌出的干扰素较平时要增加一倍以上。

2.运动后要勤防感冒

(1)短暂变化规律

升高→下降→恢复至初值。在升高期,即在人在运动时,有利于机体消灭病原微生物;但运动停下时免疫细胞数呈下降趋势时,又让病原体的侵入,有机可乘。一般短时间运动后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需要一小时左右。

(2)呼吸道卫士能力下降

SlgA是由B淋巴细胞产生的,是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SlgA主要出现在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分泌液中,已有研究证明,呼吸道分泌液中SlgA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呼吸道粘膜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3)下降的综合因素

大强度运动可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可能还与运动时的应激反应、运动性贫血、自由基生成增多以及运动时的营养消耗有关。

3有氧运动提升免疫力

(1) 提升免疫力的机理

适度运动的结果,让免疫大军的主力军,如T细胞、B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活性增强了;人处在安静状态下,外周血中的免疫细胞的数量也微弱地提高了。

运动时,机体血液供应充足,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的细胞更新加快,免疫系统,各种免疫球蛋白都时常更新,识别杀伤各种病原体的能力就上升,这样我们的免疫功能也就提高了。码字不易,如果你觉得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吧。欢迎评论、转发;头条关注我或者"咕咚健康",持续为您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和运动饮食干货!

我接下来整理一些正确的减肥食谱,免费送给大家,获取,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咕咚健康小助手"。私信回复:"食谱" 。即可免费领取!


咕咚健康小助手


对于有糖尿病问题的朋友,或者是虽然还没有确诊为糖尿病,但血糖已经开始出现异常的朋友,如果身体条件允许,通过跑步等运动锻炼方式来加强血糖控制,是加强血糖控制很重要的方面,但也会有很多朋友会问:我每天坚持跑步了,为什么血糖还是控制的不好呢?其实对于血糖的控制来说,更要注意全面、综合的调控,单单靠一种手段,比如说坚持跑步,想要完全控制好血糖异常问题,往往效果并不那么理想。

有些情况下,通过加强锻炼,确实能够把升高的血糖控制下来,比如说一些朋友,仅仅出现空腹血糖超过6.1,但还未超过7.0的空腹血糖受损的情况,或者是一些血糖轻度超标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原来有肥胖问题,也没有运动锻炼的习惯,通过合理的加强运动锻炼,是有可能让超标的血糖恢复正常的。

比如一个血糖轻度升高的朋友,其胰岛功能也并没有下降,只是由于体重超标,身体对胰岛素出现了轻微的抵抗问题,从而导致血糖的利用不充分,导致血糖升高,超出了正常范围,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天天进行跑步锻炼,逐渐控制好了体重,体脂率和腰围也都降了下来,血糖升高的问题,往往也会得到较大的改善,运动锻炼能够控制肥胖,改善轻度的胰岛素抵抗的问题,同时也能够加强肌肉对于血糖的代谢利用,对于轻度的血糖升高问题,特别是身体素质较好,胰岛细胞功能正常的朋友,通过运动锻炼,让血糖恢复正常,还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这种情况,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适用,有些糖尿病患者,发病时间较长了,发现糖尿病时,血糖已经升高的比较高了,胰岛素抵抗也已经比较严重,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损伤,在这种情况下,光靠运动,甚至是通过饮食+运动的生活干预方式来调控血糖,都不一定能够把血糖有效的控制下来。

除了加强运动锻炼以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想要控制好血糖还应该注意以下2个方面的事项——

1. 饮食调理,加强运动是加强能量消耗,加强血糖的利用和代谢消耗,而控制饮食则是控制摄入,通过控制能量的摄入来加强血糖控制,这两者一个是控制“来源”,一个是控制“去向”,想要做好血糖的生活控制,缺一不可。只有控制好了能量摄入和身体消耗的平衡,才能够更好的加强血糖的控制,保持血糖的平稳。饮食控制并不等于吃糠咽菜,主要的目的在于合理安排饮食,在保证身体营养均衡摄入的前提下,尽量的控制能量的摄入,避免因为吃的过多,热量摄入过高导致的血糖升高问题。对于一些轻微血糖升高问题的朋友,如果靠坚持跑步,血糖仍然控制不理想,不妨再从饮食控制方面下手,双管齐下,往往效果更好。

2. 合理用药,对于在生活上已经严格控制饮食,也坚持运动锻炼的朋友,如果血糖仍然超标的朋友,就应该考虑通过合理的使用降糖药物来控制高血糖问题了。近年来的糖尿病药物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更新,对于糖尿病人的药物应用和选择,也有了不少的更新,原来糖尿病人首选的降糖药二甲双胍,其临床地位虽然仍然很重要,但更为新型的具有明确心血管和微血管保护作用的SGLT-2抑制剂和GLP-1激动剂类药物,也成了很多糖尿病患者的临床首选药物,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综合选用。糖尿病合理用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做好饮食、运动调理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用药,控制好血糖水平,减少高血糖长期影响带来的心脑血管、肾脏、周围神经、皮肤等方面的健康危害。

总而言之,坚持跑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只要是身体情况允许,没有糖尿病足,急症感染,血糖急剧升高等跑步运动禁忌的情况来说,是非常好的血糖控制手段,对于加强高血糖的生活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值得一直坚持下去,但千万不要认为只要坚持跑步,就一定能够控制好血糖水平,坚持跑步,注意血糖的监测,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同时也要加强饮食控制,或者还需要通过药物来进一步加强血糖调控,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保持血糖水平的平稳达标,减少高血糖的健康危害和并发症风,才是糖尿病控制的真谛。


李药师谈健康


我是中华非药物疗法创始人,用跑步去控制血糖,那就是一个笑话,当然,运动对控制血糖是有益的,但就好比喝绿茶可抗癌一样的,喝绿茶对于癌症有没有效果,有,那喝绿茶就能治好癌症么?哈哈哈,是不是你也笑了。

糖尿病是一个生活方式病,是一个吃出来的病,是一个慢性病,是一个富贵病,与环境、情绪、习惯、饮食、运动、水、药物都息息相关。

要解决糖尿病也不难,必须从改变生活方式着手,药物是解决不了糖尿病的。


非药物系统疗法创始人


糖尿病是我国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发现糖尿病以后,应根据血糖升高的水平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减轻高血糖对心、脑、肾、神经系统等造成的损害,减少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的治疗为综合治疗,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治疗,也可给予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治疗包括运动与饮食治疗,既然运动可改善高血糖,但为什么部分患者每天跑步还是控制不好血糖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糖尿病患者之所以会出现血糖升高,部分患者是因为发生了胰岛素抵抗,部分患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无论是胰岛素抵抗,还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大多数时候它们都会同时存在,只不过早期以胰岛素抵抗为主,后期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所以,针对糖尿病早期的患者,可通过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运动时,应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衡量的标准是运动时最高心率不超过(170-年龄),每次运动时间保持在半小时左右。备受推荐的运动有慢跑、快走、打太极、游泳、骑车等。每周运动5-7次为宜。长期坚持改善胰岛素抵抗,可实现对血糖的有效控制。

所以,如果是通过跑步来控制血糖,应注意跑步的速度与时间,慢跑为主,至少半小时,达不到这些要求,可能血糖控制也达不到我们的预期。

其次,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为综合治疗,不仅需要运动,还应控制饮食。运动以后,往往食欲会有所增加,这时,就要注意了,运动后尽量少加餐,不能大吃大喝,否则反而会使血糖明显升高,抵消运动带来的益处。三餐少吃易升血糖的食物,同时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总量,不超过每日总热量的55%为宜。

此外,如果已经明显出现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情况,这时不能仅仅依靠运动或控制饮食来控制血糖了,应给予必要的药物降血糖。否则血糖的控制只会越来越糟。

综上,通过跑步来控制血糖,若血糖未达预期,应注意跑步的速度与时间,同时,跑步结束以后应避免加餐,三餐严格糖尿病饮食;出现明显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患者,不能仅仅依靠跑步控制血糖,应给予药物控制血糖。

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医学莘


跑多久?吃多少?吃的啥?


e秋水明月


只要坚持每天快走或者慢跑8公里以上就能降下来,请糖友们试一试吧。当然一定要注意饮食,多吃蔬菜控制好面食。


用户58835471516


有时不能单靠一项运动就能控制好

有时需要几个治疗方法一起效果会好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