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国本之争:万历皇帝的无奈与妥协

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是一件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大事件,于万历十四年拉开序幕,到万历二十九年落下帷幕,历时十五年,最终以万历的阴谋失败、皇长子朱常洛被册立为太子而告终。

国本之争:万历皇帝的无奈与妥协

一开始,万历确实是想立皇三子为太子的,因为皇三子的生母郑贵妃是他最宠爱的妃子,而皇长子朱常洛的生母王氏只是一名卑微的宫女,是他一时兴起,宠幸了王氏,才生下的朱常洛,对王氏母子并无感情可言。

但是这注定得不到朝廷一干大臣的支持拥护,因为明代储君制度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在皇后没有子嗣也就是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就必须按长幼顺序将皇长子立为太子,因此,无数大臣上书请求册立皇长子为太子,但万历统统置之不理,一直拖而不决,足足拖了有十五年。

国本之争:万历皇帝的无奈与妥协

而万历之所以要拖十五年之久,他也有他自己的小算盘,主要原因就是在等两件事情的发生。

首先是在等皇后。在皇后无子嗣的情况下,唯一能名正言顺册立皇三子的情况就是郑贵妃当皇后,而郑贵妃要当皇后的话,就必须得等到现任皇后自然死亡,那他就可以册封郑贵妃为皇后,皇三子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嫡子。可惜,皇后身体非常硬朗,一直活到了万历四十八年,仅仅比万历早死了几个月,因此,他这个方法就行不通了。

其次是在等大臣。万历在郑贵妃当皇后无望的情况之下,只能寄希望于大臣的支持和拥护,但是,朝中大臣们都坚持“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祖制,万历皇帝软硬兼施都不管用,不怕丢官、不怕掉脑袋,就是坚持要立皇长子。

国本之争:万历皇帝的无奈与妥协

皇后等不死、大臣等不来,再加上李太后的干预,万历在拖了整整十五年国本之争当中,最终只得妥协,于万历二十九年正式册封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立皇三子朱常洵为福王,轰轰烈烈的国本之争才落下帷幕。

其实,从国本之争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明代,至高无上的皇帝也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他还是受到了很多的掣肘,这也是一种皇权被削弱的现象。

国本之争:万历皇帝的无奈与妥协

事实上,在权力上,皇帝(皇权)和大臣(阁权)一直都是处在对立面上的,阁权大了,皇权必定被削弱,反之,皇权大了,阁权也就被削弱了,这在明朝中后期表现的尤为突出。

从嘉靖中后期开始,阁权普遍得到强化,相应地,皇权就被弱化了,这时候,皇帝就受到了很多的限制,只要是认为皇帝做的不对,大臣们什么都可以管。逢年过节,想把排场搞大一点,大臣会劝谏皇帝要勤俭节约,后宫中稍微宠爱某个妃子多一点,大臣们会劝谏皇帝要雨露均沾,有点个人爱好(比如嘉靖沉湎修道),还要小心被大臣(比如海瑞)骂的狗血淋头......每天都要面对这么一大帮什么都要管、都要操心的大臣,想想都头疼。

国本之争:万历皇帝的无奈与妥协

但你还不能把这帮大臣怎么样,小心惹急了大臣们来个集体罢工,到时候一个烂摊子扔给你怎么收拾?明代的官员们骨头还是很有骨气的,稍不如意动不动就来个上书请辞。

万历皇帝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局面,因此,拖了十五年都等不到大臣的支持,反而愈演愈烈,再这样下去,只怕自己都要引火烧身了。

正所谓高处不胜寒,大臣们可以撂挑子不干,回家种地或者当地主都行,但是作为皇帝,他不得不干,这也正是万历皇帝的无奈之处,因此,他最终只得妥协和让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