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中醫藥走入俄語地區:政府搭平臺,企業來唱戲

文 | 本刊記者 劉馨蔚

中醫藥在俄羅斯及俄語國家的傳播歷史源遠流長,大約在公元10世紀,也就是北宋時代,中醫就傳入了俄羅斯。到了14、15世紀的明朝,針灸已成為俄國人常見的治療方法。而近些年,中醫藥無論在俄羅斯內地還是邊境地區,都發展迅速。

當前,中俄兩國關係日益密切,交流合作也更加廣泛和深入,為中醫藥發展帶來了難得的大好機遇。

“近年來,俄羅斯致力於提升初級衛生保健服務能力。相信在此過程中,中醫藥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朱海東日前在俄語國家中醫藥產品與技術推廣研討會(下稱研討會)上表示。

中醫藥走入俄語地區:政府搭平臺,企業來唱戲

中醫藥在俄語地區發展前景廣闊

商務部服務貿易與商貿服務業司調研員姜義茂在研討會上表示,中醫藥是中國的主流醫學之一,是中華醫療健康和文化的瑰寶。傳承發展了幾千年,在保障人民生活健康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為世界醫療健康領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成為世界醫學領域的重要力量。

姜義茂介紹:“隨著中俄人民之間的交往增多,感情不斷加深,中醫藥在俄羅斯的發展前景愈加廣闊。尤其在中俄邊境地區,大量的邊民主動接受中醫藥治療和養生保健。”據瞭解,僅在五大連池地區,每年就有5萬人次的俄羅斯人到中國邊境地區接受中醫藥的醫療和養生保健。

當前,中國政府十分重視中醫藥的發展及推廣,大力支持國際化的戰略佈局,將境內外中醫藥發展潛力比較大的地區和國家作為基地,聚集人才和資源,打造中醫藥服務貿易基地,為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提供支撐。

姜義茂指出,中國大力培育中醫藥服務貿易市場主體,激發市場活力,打造骨幹力量,加快中醫藥國際化市場化進程。並且,支持產業化發展。以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醫療產業。同時,支持系統化創新。

在推動發展方式的轉變方面,姜義茂指出,建立中醫藥診治的國際服務新鏈條,創建中醫藥服務貿易新模式,形成國際醫療的新業態,加快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方式的轉變。

此外,中國製定了適合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特點與國際醫療接軌的中醫藥服務貿易的標準和認證體系,並且加強了中醫藥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

姜義茂強調,中醫藥發展在俄羅斯有較好的基礎和較大的受眾群體,俄語國家中醫藥產品與技術推廣研討會作為一個平臺,有利於擴大中醫藥在俄羅斯傳播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增強兩國人民的友誼。同時,通過這樣一個平臺,中國也能夠學習俄羅斯先進的醫藥技術,雙方相互促進,更好地造福兩國人民。

中藥企業走出去要善於資源整合

俄羅斯有2億多人口,再加上俄語地區的中亞五國,加上關稅同盟的優勢,意味著只要進入俄羅斯市場,相當於打開了中亞五國市場。

不過,中醫藥走出去面臨著一些問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傳統醫藥國際交流中心常務副主任厲將斌指出,大多數中國企業,尤其是中醫藥企業,仍然不太瞭解海外的市場,不瞭解當地的法律法規,並且在當地沒有知名度,很難尋求到當地有實力、有信譽、有銷售渠道的合作伙伴。

厲將斌以同仁堂為例,同仁堂在加拿大已經註冊了40多個品種的中醫藥,然而這些品種在當地老百姓中的認知度很低。

不過,厲將斌指出:“但對於俄羅斯及中亞市場而言,他們對植物藥的認可程度相對歐美其他國家更加高。”他表示,如果中國企業能夠在當地發展一些有信譽、有實力的合作伙伴,就可以更容易的把產品帶進去,獲得當地老百姓的歡迎,提高認可度。

厲將斌建議,中醫藥企業進入俄羅斯市場,首先還是要從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市場入手,其他地區的情況並不太一樣。厲將斌舉例道,貝加爾以西地區,對於蒙藥、藏藥的認可度更好一些。

“把首選地放在莫斯科、聖彼得堡這種更具影響力的地區,有利於把更好的資源和渠道集中起來,能夠更容易找到當地的大企業進行合作,更利於把他們的銷售渠道同中國的產品和物流渠道結合起來。”厲將斌稱。

目前,在俄羅斯已經註冊的中藥品種有100多個。其中,7個是以藥品形式註冊的,另外90多個都是以保健品的形式註冊。

對於目前中藥品種如何進行整合,厲將斌建議,可以考慮建立一個線上平臺,將這些藥品集中到平臺上,在俄羅斯的搜索引擎中能夠集中搜索到中醫藥產品。還可以考慮建立一箇中醫藥產業方面的園區,中國當前在園區方面的建設經驗也是頗為豐富的。

同時,在信息傳播方面需要各種各樣的形式來提升。除了傳統的電視、紙媒廣告,還可以嘗試網絡平臺和移動平臺的視頻推廣。

此外,打通中醫藥走出去的“一條龍”產業鏈。厲將斌表示,把走出去的中醫藥企業聯繫在一起,從產品信息的諮詢,到通關、產品註冊、銷售、物流、品牌宣傳、金融指出、稅務、法律保護,包括商務上一切相關的流程及服務,將這些集成到一起,實現共同問題共同解決、個性問題專門解決的一個鏈條。

總體而言,還是利用好政府及商協會的職能。厲將斌說:“我們搭平臺,企業來唱戲。”

藥品申請簽發規定需瞭解

中醫藥走進俄羅斯,勢必要了解俄羅斯對於藥品審核的相關規定及流程。根據俄羅斯聯邦法律61號藥品流通法,藥品的生產必須符合良好生產規範要求。俄羅斯工信部GMP研究與質量監管總監巴維利耶夫·尤里·阿列克桑德洛維奇具體介紹了以下流程。

為了簽發鑑定,申請人或者其授權的委託人應向俄羅斯工貿部提交簽發鑑定的申請。申請可提供紙質的或者有回執的掛號郵件,或者帶有電子簽名的電子文件。該服務的成本是7500盧布(約為750元人民幣),但檢查費用是單獨收費的,不包括在內。

申請時,除了申請文件,還應提供申請人授權委託書的複本,生產現場主要檔案文件的複本,至少兩年內有關藥品索賠和召回的信息。在生產現場,還有進行藥物檢驗的藥品清單,國外製造商同意進行檢查的公函。如果藥品生產商的場所分佈在不同地方,則應當提供關於每個生產場地的申請和所需文件,也就是說每個生產場地要進行單獨檢查。

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在收到申請時,不超過10個工作日內,核實申請書寫是否正確。如果在申請時,文件中所包含的信息是不準確的,俄羅斯工貿部會在20個工作日內向申請人提交必須刪除和改變違規信息的通知。如果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刪除違規的信息,工貿部有權拒絕簽發鑑定。如果申請書和申請文件符合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工貿部將對企業進行檢查。

3個工作日內,工貿部會將申請和申請的文件發送給國家藥品和良好生產規範研究所,由國家藥品和良好規範研究所來決定是否簽發鑑定。在國家藥品和良好生產規範所收到工業貿易部發出的申請文件20個工作日內,會將國外製造商列入進行檢查的時間表,這個時間表將在33個工作日內發佈在俄羅斯工貿部的官網上。檢查的費用完全由國外製造商申請人承擔,大概在1000—3000元人民幣之間。

在不晚於檢查前10個工作日內,檢委會向負責人發出檢查計劃。協議當中也確定了檢查委員會的一些權利,他們可以根據檢查計劃,檢查生產現場,詢問負責人,對現場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觀察,對經營文件進行研究。必要時,還可選取藥物樣本。

在檢查完之日內不超過30天,檢委會將形成一份檢查報告。自簽署檢查報告3個工作日內,研究所將鑑定一份發送給申請人,一份發送給工貿部,一份留在研究所內存檔。工貿部在收到國家藥品和良好生產規範所檢驗報告的10個工作日內,決定是否簽發鑑定,或者是拒絕簽發鑑定。

關於簽發鑑定的信息,在作出相關決定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將錄入到製造商符合GMP規範要求的國家登記冊上,併發布到工貿部的官網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