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袁隆平团队又有重大突破!快看

袁隆平团队又有重大突破!快看

10月21日,

衡南县云集镇青竹村一片丰收的景象

当天,

袁隆平团队第三代杂交水稻

新组合试验示范衡南县基地通过测产验收:

平均亩产为1046.3公斤

袁隆平团队又有重大突破!快看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内的试验田

袁隆平团队又有重大突破!快看

袁隆平向专家组介绍第三代杂交水稻的情况

示范区位于衡南县向阳街道办事处筹备组清竹村梓木冲组,面积35亩,东高西低,田大小不一呈梯形排列,土壤肥力中等,属于黏质土,旱涝保收,排灌方便,每丘田都实行独立排灌。在示范区域内,安装了隔离围栏及先进监控系统。周边150米范围内均无水稻种植及其他野生稻生长和其他水稻近缘作物。

项目区被山岭、水塘、居民建筑物、公路等隔离,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重点试验示范的水稻新组合,袁隆平院士对该项目高度重视,多次委派专家实地察看指导。

此次测产由来自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湖南水稻研究所的专家组成测产专家组,进行现场测产。

10月22日,专家组在现场考察的基础上,经过严格的测产程序,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发布了衡南县基地测产结果:分别为亩产1034.4公斤、1058.3公斤,平均亩产为1046.3公斤。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此次测产验收是我国第三代杂交水稻首次专家测产验收,对于评估第三代杂交水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组认为:第三代杂交晚稻新组合表现优势强,产量有重大突破。建议国家及相关单位给予大力支持,加快推动产业化进程。

袁隆平团队又有重大突破!快看

今年的4月11日,在第三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上,袁隆平指出,第一代中国杂交水稻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三系法杂交稻,目前推广面积约1亿亩,但选育到优良组合的难度较大。第二代则是以光温敏核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两系法杂交稻,育性受气温高低决定,若遇异常天气易出现制种和繁殖失败。

“第三代杂交水稻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他说,第三代杂交水稻是以遗传工程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两系法杂交稻,克服了三系杂交稻配组难度大和两系杂交稻育性不稳定的弱点,双季晚稻亩产超1000公斤,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袁隆平团队又有重大突破!快看

在被问到对此次测产结果是否满意时,袁隆平院士表示:“达到预期,很满意。

袁隆平表示,未来他的团队将向一公顷产20吨(即亩产1333公斤)的目标努力。

目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建立了成熟的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体系,选育了一批第三代杂交水稻不育系,并通过籼、粳亚种间优势利用,培育出系列苗头强优组合。

袁隆平:水稻生产

要由“吃饱”向“吃好”努力

据中新网报道,21日,袁隆平在2019年内蒙古兴安盟大米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只是单纯提高水稻产量已经达不到大家的需求。现在,大家不仅要吃饱,而且还要吃好、吃出品质、吃出健康,水稻生产也要向这个方向努力。

向袁隆平及他的团队

致敬!

袁隆平团队又有重大突破!快看袁隆平团队又有重大突破!快看
袁隆平团队又有重大突破!快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