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尿潛血就是血尿嗎?尿潛血危害性大嗎?

尿潛血就是血尿嗎?尿潛血危害性大嗎?

首先,我們需要來看一下尿潛血和血尿的定義,才能更好地明白兩者的區別。

一、尿潛血

尿潛血是指尿液樣本中含有血紅蛋白,試驗的原理是尿中血紅蛋白與試紙上的試劑發生反應,產生顏色變化,顏色變化越深,報告中的加號就越多。尿潛血的出現一般提示:腎小球腎炎、腎結石、感染、前列腺疾病、腎功能衰竭等疾病。但我們要知道尿潛血存在假陽性,有報道稱,尿潛血假陽性的概率在10%-50%左右。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到尿潛血假陽性的概率極其大。

那麼,什麼情況下會出現尿潛血的假陽性呢?

1、尿液被汙染造成尿液氧化會導致潛血陽性;

2、某些病人的尿中存在一種特殊的酶類,可影響尿潛血;

3、患者服用的藥物、食物(如過量服用維生素C)對尿液造成的影響;

4、化驗尿液的試紙條不合格造成的結果;

5、陳舊的尿液標本也會對結果產生影響,一般情況下2小時以內的尿液標本可用,超過2小時則為陳舊尿液不可採用;

6、過度運動也會導致尿潛血陽性,稱為運動型血尿,一般休息3-5天覆查潛血會消失。

因此,我們切不可因為潛血的出現而過度憂心忡忡,而是需要就醫明確尿潛血原因,不要影響正常的工作生活。

二、血尿

血尿,則是指尿中帶血,用離心尿沉渣,放在顯微鏡下看,每個高倍視野中,紅細胞數大於3個,就為血尿。只有當尿液中出現完整的、有形態的紅細胞時,才屬於血尿。引起血尿的原因有很多,腎炎、結石、泌尿道腫瘤等等疾病,都可能導致血尿的發生。

1、兒童血尿,首要考慮急性腎炎、結石或胡桃夾現象

2、中年血尿,則多見尿路感染,結石或腎炎

3、血尿伴有腎絞痛,考慮腎結石或輸尿管結石

4、血尿伴腎臟形態改變,多見腎囊腫、腫瘤、積水等

5、排除過其他原因的腎友,一般都是由腎炎引起的血尿,往往同時伴有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等症狀,此時需要積極的配合醫生治療,保護腎功能。

正常人體內的紅細胞,本身就在不斷破壞,釋放出血紅蛋白,並且從尿中排出。當正常或其他疾病情況下,尿液中含有不完整的紅細胞成分時,尿常規檢查也可以出現潛血「+」。所以,尿潛血「+」不能準確反映血尿的嚴重程度,也不能反映腎病的嚴重情況。

三、尿潛血危害大嗎?

對於單純尿潛血,尿沉渣鏡檢陰性的患者來說,我們高度懷疑是檢查的假陽性結果,所以對這類患者來說完全不必要擔心,不會對身體產生危害。

對於血尿,但沒有蛋白尿的單純血尿的患者,就需要鑑別紅細胞的來源,臨床常用尿紅細胞位相來分辨紅細胞來源。如果尿中紅細胞位相提示以畸形紅細胞為主,則為腎小球源性血尿,提示可能患有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徵、IgA腎病、狼瘡性腎炎、紫癜性腎炎等腎小球疾病等腎臟病;如果尿中紅細胞位相提示正常形態紅細胞為主,或者是尿中有肉眼可見的血絲或血凝塊,則提示為非腎小球源性血尿,提示患有腎外疾病,比如泌尿系統的炎症、結石、腫瘤、結核、外傷等。這2大類情況,都需要結合其他的檢查,確認引起血尿的原因,並針對病因展開治療。

臨床多見的單純腎小球源性血尿,沒有蛋白尿,沒有高血壓,也沒有腎功能減退,這種血尿多見於隱匿性腎小球腎炎,或者薄基底膜腎病,通常這2類情況都不會發展為腎衰竭,通常只需要定期檢查,根據檢查結果,決定是否治療。一部分腎臟病經治療後,蛋白尿消失,遺留尿潛血或血尿遷延難愈,對這類病人來說血尿後續可能會慢慢消失,也可能會持續血尿,但並沒有腎臟損害。

臨床腎臟病的治療以控制蛋白尿、控制血壓、治療原發病為主,對於尿潛血、血尿也缺乏有針對性的治療手段,並且通常認為單純血尿對腎臟影響極小,一般不會進展至尿毒症,只需要我們定期複查即可。

不管是體檢出尿潛血「+」的健康人群,還是單純尿潛血「+」的腎病人群,盲目治療給腎臟帶來的副作用都比血尿本身更加嚴重。血尿的存在,並不代表有腎病或腎病沒有「痊癒」,所以實在不必憂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