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书法的最高境界不是技法而是文化?

千千千里马


欧阳中石先生说,书法,书写的是文化。但书法又包括技法。书法技法又包括笔法、字法、章法和墨法。

我认为,说书法的最高境界不是技法而是文化是对的,但不能刻意的把书法的技法与文化割裂开来。



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把文化分为两类:即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 、艺术、政治、经济、伦理 、道德等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

我们厘清了文化这个概念之后,就明白了书法的最高境界不是技法而是文化这个道理了。

学书法,进行书法创作,既是书法人的精神活动,也是在创作精神产品。既然是创作精神产品,那么书法的技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书法人创作的书法作品,显然让自己和他人在欣赏书法作品时得到精神上的享受的。精神活动、精神产品,即文化。如果书法作品中没有没有传统的文化支撑,没有传统的笔法、字法、章法和墨法的表现,这样的书法作品虽然是通过精神活动创作出来的精神产品,但没有艺术观赏性和艺术价值的存在,这样的书法作品能称之为真正的文化吗?




中州耕牛堂主


我认为:书法的最高境界不是技法而是文化。这几天,问题对书法基本讨论,还不是逗圆圈子。好象是赵括在纸上谈兵,毫无实用价值。从改革开放来,说白了一点,我国从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驱动下的变革。在这四十年里涌现出好多人才,各行各业猛步发展,人民生活走向了小康。在技术含量上,提高到农业机械化,工业智能化迈进,信息化程度高。现时冲击下,是不是保留传承,传通文化等等问题使我们思考?就书法问题是不是保留,传承和发展。现在大多数以电子产品替代的危险?汉字已经普及,大家都在用,手写的少,大多都是被电子产品应用很广泛。书法是汉字演化而来的。写书法就把字写好。从七零后参加工作后,以手机,电脑,智能化电子使用广泛。哪有有年轻提笔写字啦!讲说理论和实践相结。要现实,我说,都想法孑,去弄钱啦!谁有心思,去搞文化墨客,文化理论在好,书法搞的再好,又不当饭吃,又不当鞋穿。按题目说的对,书法的最高境界不是技法是文化,这没错。意识到一点几千年来,大书法家曾出不穷,年轻人,谁还管你这问题呢?没有闲情雅智。好多人,提笔忘字。对于电子产品依赖性,先现出来啦!我们语言不妥,敬请谅解!


dggg525杨军科


在我们眼中的,所谓的中国古代艺术门类其实有很多并不是以学科、类别之间的区别作为衡量尺度的,而是以人的身份作为衡量尺度的。“身份”这个词不仅由你的出身、家族、血缘来决定,而且它往往和你所从事的行业相关。

比如以前旧社会,按照旧社会的落后眼光,那些唱戏的和街头卖艺的,比如说相声、杂耍的,都属于三教九流中的末流,是属于社会最底层;与之相反,文人士大夫们的艺术活动,比如吟诗作对、舞文弄墨,就会显得“高”出其他人一等,他们也是那个时代社会中的高层人物。

而以现代社会的眼光来看,那些杂耍、杂技、相声和戏曲京剧,他们与书法、诗词可能是旗鼓相当的,甚至在某些方面要超越诗词书法,他们在艺术上的地位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按照以往旧的眼光来看待这些艺术价值的高低,是非常不公正的事情。

但是,如果我们要想了解古人所具有的价值观、理解古代一些人文现象,就不能不先“屈服”一下,戴起古人的“有色眼镜”,这样才能体会到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理解他们的举动。

所以,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我们真的认为书法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要比“戏曲、相声”高出很多的话,那么他究竟高在哪里?为什么古代人会这样认为?

这两种地位截然不同的艺术活动群分别是由两种人所主导的。所以前现代化社会中,身份作为一个最为重要的区分度,在社会任何一个地方都发挥着它无穷的影响力。因此,以古人眼光度之,基本上我们会形成这样一种非常粗陋的浅显认知:

什么样水平的人,就操持着什么样水平的活动。

所以,一切就顺理成章了。由于古代士大夫是至高无上的社会话语权的掌控者,所以自然他们所掌握的技能(书写、文学创作)、他们所推崇的思想(儒家思想)、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古代帝国的官僚)就理所当然地应该凌驾于一切贫民之上。而其他艺术活动,作为价值观体系的边缘人物,自然是最底层、最没落、最不受人重视的。

但从本质上来说,这两种人之间巨大的区分点就是,士大夫们是自诩拥有当时最先进、最渊博知识的人,而底层往往是目不识丁。这虽然看起来仍然是一种“刻板印象”,但往往确实是当时残酷社会的真实写照,穷人家的孩子自小当然没机会学习文化知识,但是学起京剧来也是不妨碍的。比如,陈凯歌著名的电影《霸王别姬》里面张国荣饰演的角色“程蝶衣”就是自小被父母抛弃、上不起学、认不得字的穷苦孤儿。

掌握了社会文化主动权的士大夫们,自然在他们的书法书写之中融入了很多传统文化在其中,因此传统书法所带给人的“书卷气”美感、文化气息往往来源于此。

只不过在这种极致优雅的美背后,是社会无尽的不平等、不公正所带来的。只有一小撮幸运的人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只有一小撮人是能够接触到当时最高知识层次的文化。

因此,这两种在古代具有截然不同社会地位的艺术群所具有的区别就是受到文化熏染的大小罢了。当然这种文化的熏染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所“挑选”的。

就文学艺术的创作来说,这里面仍然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传统眼光中从事戏曲、小说创作的人是被看作为不务正业之举。即便是我们现在看起来文学艺术地位非常高的《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作品,也被当时的人看作是不入流的东西,尽管在当时他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

所以,中国书法之所以很重视文化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士大夫本身的文化优越感。

然而对于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这个世界早就已经不是当初看重身份地位、存在诸多社会不平等的社会,那么我们还需要在学习书法的时候学习书法所蕴含的文化吗?

答案毫无疑问,是必须的。

任何一种艺术门类,其实都存在着“技法”和“文化”这两种因素。但是现代艺术发展的趋势就是越来越弱化技法、技巧,而越来越重视其中属于文化、思想的内容。

西方艺术史上的“天才”杜尚,用一个小便池就颠覆了整个艺术世界的规则,打通了由“非艺术”通向“艺术”的桥梁。在这里,技法、技巧已经无足轻重了,理念、观点、思想更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

实际上中国古代的书法家们也有类似的认识,比方说“字无百日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写书法,要想把书法功夫练好,其实不用费太大的劲,只要一百天好好练,都可以写好。

但是显然这个写好,只是说技法上的熟练、技法上的成功,在文化层面,文化背景上,仍然需要下功夫去努力。这也是为什么书法重视文化而相对忽略技法的原因。

总之,书法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这根书法所具有的历史特质有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跟我们现代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普及有关。


松风阁书法日讲


为什么书法的最高境界是文化不是技法?

辩证的看待文化性与技术性。书法艺术考量的是巧妙的用笔及结体的艺术性,籍以美妙的笔墨语言展示自己的艺术风格,从风格中可以表现出书者的文化底蕴深厚否。



由此定论文化底蕴的高低决定书法艺术水平的优劣。浅显的文化底蕴,书写的书墨就有差池。高深的文化底蕴,艺术表现力强。具有书卷气,富有情趣无穷。



文化与技法两者有着相统一的关系,

对于技法的学习,文化高,理解能力高,文化偏低则有低,当然人的禀赋才情也是一个因素,在同一个情况下,依然文化的高低决定者对笔画技巧的理解性有区别。同样看待一幅作品好坏,底蕴的高低,多少能够看出来。



书法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思想感情的体现,首先有文化才有艺的表达。汉字学就是一门知识的分类,语言文字尽交流之能,那么创作为书法尽欣赏之效。足以证明书法不仅仅汉字艺术化,主要的是在文化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完美的艺术形式诉诸各种不同的感情流露。



因此在一幅作品中最高的境界具有文化性,没有文化性的书法,称不上完美的艺术,仅仅是一种无生命力的匠气。是为技巧的堆积。



写书法体现一个书者的综合能力及文化的底蕴高低。从而文化性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技法是为文化的表现服务的。从而文化决定者书法技巧的高低。相互统一依存。

浅见


狂喜淡墨a


中华书法,发展到宋代,已是极致了,后人已经很难超越。文字是诗词歌赋的载体,但就是写字,不要称什么书法。字是门楼书是屋,文化,才是最重要的。张九龄,王勃,王昌龄等都没有书法传世,但并不影响他们的诗流芳千古。历史上就那么几个书法家,可称师表。我也天天写,天天练,但绝不屑写那些厚德载物,天道酬勤,和别人的诗词。民国以前读书人首先要把毛笔字写好。你不写好,根本不算读书人,字差应试直接淘汰。你字写得好是基础,但最终考的,还是你的文化。这,就是为什么古代秀才写字能压死现代大师的原因。举个例子,黄金荣,杜月笙,大流氓,是吧?他们不是读书人,但他们写的字也让现在的书法泰斗汗颜。那他俩是否称得上书法家?




鉴水渔翁


有一个在中国书协干过事的朋友说,书法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

我深以为然。

刘智先,曾参与编辑《中国书法》30余期、参与撰写《中国艺术大百科全书·书法卷》。编辑出版有《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卷(副主编)、《中国书法全集·三国两晋南北朝碑刻摩崖》卷(副主编)、《北京大学书法研究生班精品集·刘智先》。《书法导报》、《书法报》、《中国书画》、《时代书法》等曾做专题报道。

刘智先曾经读过书法学院和北大书法研究生,又编辑过这么多书,想来他的话不是无知妄说。

他和贾平凹是书法朋友,甚至说写点画最反对描头画角,主张“下笔就写,写完就收”,所以他们二人的字有些相像。

明代祝允明说:“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

据我的理解,功,基本功,功力。功是书法的技术层面,而要通过书写的技术表达出书写者的“性”来,需要文化的积累。

我认为有了文化积累,对于书法的审美就会到达一个较高端较深入的层次。

其次,书法审美创造的元素之“性”即性灵、情感、文化。

有了功力,掌握了法度,就可以戴着镣铐跳舞了,可以借书法技巧以抒情了。

正如苏东坡所言,可以“点画信手烦推求”了。

所以,技法只是手段,文化越深厚越丰富表达的越深刻越多。

一个书法培训班的优秀学生可能技法娴熟,可是他写出的字能表达多少呢?人生阅历与感悟、文化底蕴在哪里呢?

书法欣赏是所谓“要人喜欢易,要人不喜欢难”,这里面就是审美层次与文化的差距。

有的人“功”可能比较强,可是没文化没高雅情怀,玩杂技一样写字,卖弄的只是技术而已。











大悔忆智冰


要讨论书法的最高境界不是技法而是文化这个问题,个人认为这还要从书法最早期的特征和用途说起,其中,甲骨文的锲刻属性是早期书体的基本特征,商代甲骨文笔画多纤细方直、遒劲有力,文字象形,抽象寓于具象之中,字形大小不一,且变化多样,章法参差错落,整体具有一种雄浑之美,

值得注意了,甲骨文就开始讲究章法了,然而章法和笔法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可以把笔法理解为技法,技法是可以“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技术,但是到了西周前期,甲骨文逐渐走向整饬,字形普遍偏小,且出现了较多的弧形笔画,也就是说书法的技法(笔法)是可以改进的,至少在书法未成为真正的书法艺术之前,



最早期的书法用途,也就是甲骨文的用途,甲骨文的内容主要是对占卜过程的记录,由叙辞、命辞、占辞、验辞四部分组成,很显然这“四辞”都是一种文化,我们都知道文字的诞生,人类文明就开始诞生了,文明必然和文化有关,而最早期的文字甲骨文也是书法,所以书法一开始就是文化的象征,


当书法逐渐摆脱实用性的束缚,形成独立的艺术之后,也就是书法中的“篆、隶、草、行、楷”五体全部产生并成熟之后,书法的笔法(技法)便成型,这也是笔法千年不变的原因,文字中的“点横竖撇捺,一笔一划”该怎么写就怎么写,不可变动了。毕竟文字的结构不是儿戏,可以由着自己的个性来擅自更改,

换句话说,书法的笔法(技法)已经没有上升空间了,任何一个书法家只好继续追求属于书法的最高境界,毋庸置疑,书法的最高境界就是文化,然而文化属性非常广泛以及深远,比如书法可以让人修身养性,这也是书法文化的一种体现,“笔墨”的精髓也是书法文化……,综上所述,书法的最高境界不是技法而是文化。



诗夜城主


中国的文化艺术,不论琴棋书画,都是师法古人。在古人遗存下的作品中去体会真意,进而化用于自身,进行新的体会和创作。而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引导,并非只是临古人如何像,而是要引导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格局,审美有一定的格调。


现在书法的学习,比古人学习书法材料更多,工具也更便利,但是却难以有比肩古人的作品。如果说书法的学习就是临摹的功夫,那显然现在条件要比过去好太多。要知道过去经典碑帖大多在内府,流传出来的碑帖即使有也都是反复的拓本碑刻,能看到最好的清晰版本碑帖的人并不是多数。

而我们现在,书法国画已经不仅仅是爱好,更有许多专门的机构和学府,书法爱好者之人数恐怕比古代善书者和书家加一起都多。但是貌似条件更好,却鲜有独到作品问世,反而乱象丛生,各有炫奇古怪,无法直视。


书法真的学习方法就是临帖背贴,进而打散重组吗?我们,比古人到底少在了哪里?

明代画家李华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话,道出了个中道理:


大都古人不可及处,全在灵明洒脱,不挂一丝,而义理融通,备有万妙,断非尘襟俗韵所能摹肖而得者。以此知吾辈学问,当一意以充拓心胸为主。

明 李华 《云山飞瀑图》

李华说出了关键所在,我们和古人缺少的,其实是思维的格局和审美的格调。“灵明洒脱”决然不是临帖背贴可以达到的。临帖只是一种对材料的熟悉,更关键的是教师的指引,古人的艺术教授者,一定是审美高超而思维超迈之人,艺术毕竟是人传人,技术只是将其外化而已。


人的思维和审美角度,才是更加关键的,教师应该传授的,是如何看待事物,如何思考,如何感受。卫夫人能教出王羲之,决然不是让其记住笔法的旧有模式,而是在掌握技术的同时,感知天地,思考个中道理。看卫夫人的《笔阵图》的比喻,就知道她是以为取法自然而启发学生的教师。

卫夫人《近奉帖》

而传为王羲之所作《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的比喻,更是把书法比作了攻城陷阵的战场,可见王羲之活学活用,理解了书法静态背后的动势之原理。书法本身并非墨迹,而是通过墨迹体现动感,这个动感若能相印,则是由此看这个人的气象。


有的人写字,精美有余,感之则无后续,如同雕饰,虽然一眼美观却耐不住看。有的作品虽然不甚端正,却可以让你的目光留住更多的时间。故而,古人侧重法度之外,更重“风神”


李华所说“不挂一丝”是说真正领悟其精髓后,则无需把形式牵挂在心里,因为"义理融通”明白了道理,知道了观察视角,则应该忘却旧有形式,以己意创建新的模式。这和庄子所谓“得鱼忘筌,得意忘言”是一理。

王羲之《上虞帖》

艺术并非是公式化的,也不是理念和技术的拼凑,艺术的关键在于知性和感性的融合,且要在一定的度中构建动态的富有生机的平衡。这也就是李华所说古人“备有万妙”的道理。艺术是一种感知能力,而感知与理相通,则可以立即达到,且明晓所有可行方法。


这种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衍生是完全不同的。艺术若被逻辑去分析,则是一堆无生气且无法付诸于实践的花瓶。虽然解析的头头是道,但是做起来难免差强人意。审美的格调高低,在于对艺术的本质了解多少,进而才能从一个高格调的感知渠道去感受古人,体会妙处。


而格局则是思维的眼光和观察尺度,古人要读史,所有的事情都是从历史格局中取看待。古代文人若非饱学之士,也懂治国平天下之道理,即使力有不及,心中也是由此格局的。胸有丘壑万千,看人间百态,自然会从规律上入手。

王献之《廿九日帖》

所以古代文人书法,更多的是看趣味和胸襟气象。格局不是一个明晰的指标,但是下笔落墨即见高下。相传曹操考两个儿子,出对句为“风吹马尾千条线”,曹植即对为“雨打羊毛 一片毡”,而曹丕则对“日照龙鳞万点金”。格局立见高下。


什么是格局,一是观测角度,二是宏观程度。曹植虽然工整没有技术问题,而其意象狭小,只为对而对,而曹丕所对则是从天上的角度,视觉感觉宏大而有气魄。若书法或艺术者没有大的胸襟格局,下笔自然会陷入萎靡,即使端正却没有味道。


断非尘襟俗韵所能摹肖而得者。因为俗人只懂临摹端正,却不知背后格调格局,能学其表却难以得其意,古人看到一幅好的书法,感受是:“胸次万象,布置模范。想见神游八表,道冠一时”——赵构《翰墨志》

赵构《洛神赋》

艺术的创作来自内心自发的热爱和灵感,其实任何问题都是系统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技术和艺术其实是不能分开的,因为人是合一的。除却技术之外,更重要的内在系统,则是审美的格调和思维的格局,这就是为什么李华说“以此知吾辈学问,当一意以充拓心胸为主”

岳飞《前出师表》


高天晨书法


这种抛出一种论点当真理,让别人来论证的形式实属无趣。

首先这种题目就未见得会得到书法爱好者的认可。

走极端本身就是一种可笑的行径,最高境界只有一个,那么最美也会只有一个,难不成将来在追求完美的路上,都会长成一个模样?

具象的具体书法怎么个成了文化,从几个字里能看出道德经论语大学中庸思想来?搞笑。

书法只是个人个性审美的表达,每个人都各有特色,如同长相一般。不过是技法全面加运笔控笔能力强的,能充分表达自我而已。能充分表达自性审美的书写中得到众多审美认可的即可称为好书法,而书法的美有各种风格特点,有苍劲的,有焦枯的,有灵动的,有飘逸隽秀,有简洁干净,有锋芒犀利,有圆顿圆满,可以说气象万千百花齐放。追求那个最高本就是一种虚妄,没有最好只有各种好才是真的。放上几个美女图参照一下美是各种各样的。











通彻激光邢工


书法的最高境界不是技法是文化?这个说法大错特错也,书法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技法和文化的合二为一才对,缺一不可。书法中的功夫分为字内功夫和字外功夫,技法就是字内功夫,文化修养属于字外功夫,纵观古今书法大家无一不是二者相结合的高手。

字内功夫-书法的技法

书法的技法我们熟知的无非就是:笔法、结体、章法,如果再扩展一些还有书法的创作技巧,书法的理论知识和书法的鉴赏能力等等。

书法的技法说起来简单,练起来可不容易,举个例子单说笔法,就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起笔又有露锋和藏锋之说,行笔的过程有中锋运笔和侧锋运笔的分别,收笔还有回锋和出锋之说,转折处的用笔有方折和圆转之分,还有折笔和翻笔的讲究。

在结体方面要处理好疏密、松紧、避就、向背、攲正、内擫与外拓、平正与险绝等种种关系。在章法方面要处理款识、字距、行距、字体的大小、笔墨的粗细、布局的疏密、墨色的浓淡等等关系。

字外功夫-个人的文化修养

如果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光有字内功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也就是要加强字外功夫。苏轼就曾经说过:“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清代的书法理论家杨守敬曾经提出书法的“二要”:“一要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二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

书法讲究“书如其人”,书法家的学识和修养直接关系到作品的优劣,所以我们练书法的朋友们,在学习书法技法之外,还需加强字外功夫的修炼,例如唐诗、宋词、古代文学、文字学、美术、篆刻等。

书法的技法是书法创作的基本功,没有这项基本功是成不了书法家的,古今有文化的人多了去了,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书法家。

举个例子:米芾与欧阳修,两个都是北宋的名人,论文化米芾肯定比不了欧阳修的,但论书法欧阳修是比不了米芾的,因此米芾成了“宋四家”之一,后世学米芾的书家众多,但很少有人去学习欧阳修的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