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孩子不会做的题目拿手机查题,你觉得这样做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江海寄余生ycy


我是心理老师、语文老师、班主任,常常遇到学生拿手机查题做作业的情况。


在我的工作中,孩子查题是弊大于利。 但我认为查题本身是无利弊之说的。

家长对于查题这个事情,要在一开始就加以干预和引导帮助孩子学习正确、合理地使用高科技。

因为一旦开始了错误的使用方法,再想纠正,就比较难了


对于问题,我觉得可以转换角度,不是简单地去看行为的结果(利弊),而是先去看看行为背后的需求,因为“趋利避苦”是最深层的行为动力。然后,再去判断利弊,继而找到合适的办法引导孩子的行为。

拿手机查题的需求是什么?

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查题的需求一般如下:

1.安全需求——完成作业,做对作业,能让他感受到“自己是安全,不会有痛苦”

此时,首先需要应对的“病症”不是查题,而是孩子的安全感问题,他在家里或者学校里感受到了不安全,包括身体和心灵上的不安全感。

2.归属与爱——完成作业,做对作业,能让他感觉“自己是被接纳的,是被爱的”

此时,需要引导孩子学习新的方式对待自己所在乎的关系,比如:高效的学习方法,合适的被个人或团队接纳的方法。

3.尊重需求——完成作业,做对作业,能让他感觉“自己是被尊重的”

此时,需要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去赢得他人的尊重,比如脚踏实地的学习,真正的掌握知识等。

4.认知需求——完成作业,做对作业,让他实现了“对知识的追求”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已经能做到合理利用科技进行学习了,家长不需要担心因为查题而影响他的成绩。


判断利弊

世界万物客观存在,而每个人的认知和行为决定了它的利弊。

在明白了孩子查题的需求之后,再去观察孩子是如何使用答案的。

如果是照抄,那么必定是弊大于利,且依赖性会比较强;如果只是借鉴,那么自然是利大于弊,并且会逐步减少查题。


增言心语


拿手机查题,我觉得弊大于利。

我儿子上高中时,说他们班好多同学都在网上查题。他说网上查题确实有好多优点,遇到不会的题,网上一搜,立刻会出来答案,且有详细的讲解。看讲解就好比有一位随时随地给你辅导的老师在身边。对学生来说,真的非常方便。

但儿子说,他一般不会在网上查题。因为总在网上查题,学生无形中会对网络形成一种依赖。遇到稍微有点难度的题,就不愿再深入思考,而是直接选择查题。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不愿意思考的话,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儿子说他知道自己意志力薄弱,怕自己养成不动脑子的习惯,所以宁肯题不会,第2天问老师,同学也不愿意用手机查题。

我觉得儿子说的有道理。对于自制力强的孩子,网上查题是一种非常积极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对大多数孩子来说,网上查题反而会适得其反。

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


花朵5506


正好今天中午女儿和我提到这个事,她说她们班一同学妈妈不允许她不会做的搜题查答案,同时又要求她全会做,或者第二天去问同学。我女儿说,其实题目当时没搞懂,就想立刻解决,如果到了第二天都没那个兴趣了。然后说她们班一个学霸,不会做的题目都用手机搜查看。我女儿算不上学霸,做题时也是这样,不会的题目,她自己用手机搜,我们也从来没反对过,有答案的话,她也是自己先做,不会的再来看答案求解,我们对于她学习还是比较信任和放心的。所以怎么说呢,还是要培养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才是最重要的。有好的学习习惯的孩子,丢给他一个手机,他都会把学习和玩的时间控制好来。


妮妮宝贝0703


现在初中生知识,三分之二家长辅导不了,我爱人硕士,辅导我儿子的初二附加题都有些吃力。有些家长辅导不了孩子,孩子又不懂,怎么办?查作业帮,我爱人不在家时我都是借助作业帮,自己搞明白了再跟孩子讲解。有时喝了酒,就让孩子自己查或者把题目拍了发在同事群,再发个红包,让同事做,做出来后再通过视频讲解。我把公司年轻高学历的同事拉了一个群,有孩子的同事想加入先发一个不低于一个100的红包[捂脸]。寒暑假再组织聚餐![呲牙]


越野湘子哥


问题是有谁能教?除了在学校老师教以外。今天我才知道,六年级的儿子已经在学恩格尔系数了,我是大学才学的。我现在不检查儿子的数学作业,因为我真的看不懂。很多知识不是我时间长忘记了,而是那时我的中学老师根本没教过。现在有网络软件可以教儿子挺好,虽然儿子有时偷懒直接抄网上答案。但总比我不懂强多了。但我发现网上的解题通常都没有解题思路,直接给答案,那孩子看不懂也只有先抄下来再说了。我觉得这方面需要改进。


孙悟空的棒


你好。闺蜜是当地一所中学的数学老师,在这个暑假后,他发现有很多学生交上来的暑假作业,情况表现完全一样,并且每次作业都能很好的完成,当时朋友特别纳闷,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个时候他就默认为几乎每个学生在这个知识点上已经掌握的很好了,那么在新的学期开始的时候,他就没有再像上学期一样进行一次摸底考试,然后探寻学生知识点的掌握。而是直接进入了再学习新知识的学习。但是在第一次数学测验以后他发现同学们的实际掌握情况特别差,特别是对上学期知识的回顾。

后来经过闺蜜了解,她才发现现在有一种手机上的学习软件叫做作业神器。经过和闺蜜其他老师同事讨论,我们一致发现,在孩子学习当中,用手机查题,还是弊大于利。


学生通过查题回答问题,老师不能掌握孩子真正的学习情况。

在日常的学习当中,无论是老师要求课堂测验或者是家庭作业,老师都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去巩固平时在学校里学的知识点,孩子们是否掌握牢固,是否可以在这个知识点上举一反三。孩子们做了作业,老师在检查作业的时候可以通过学生哪里错了,明白孩子哪一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如果是大多数孩子没有掌握,那么老师就会去反思是不是这个知识点自己讲的不清楚,或者是在教学大纲或者教学目标中这个知识点太难了。

如果孩子通过手机查题的方式,将所有的题目都完全可以做出这个是哪时候老师就不太清楚,学生是哪里不懂或者是哪里懂,同时学生也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哪里做的好或者是不好,他只知道按照手机答案的方式去模仿或者是去完成,只是完成的作业。并没有达到老师需要学生去巩固知识点的作用。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其实都没有太多意义,那还不如让孩子多玩一会儿。

就这样上诉闺蜜一样,他不知道孩子们不懂这个知识点,他一开学就进行了下一个知识点,孩子们根本就跟不上,再学习起来也非常困难。

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完成作业,学习的目的是让孩子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让他们拥有自己的解题思路,在于下一次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他们可以有自己的方法。

学生容易养成依赖心理

我们作为成年人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做一件工作的时候,本来就已经有了答案,那么我们还有可能去寻找其他的方法来去解决这个问题吗?很显然这个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很可能就按照一定的路线去走原本的路了,而不是去创新或者开拓一条新的路。

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同样的,如果孩子知道每次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他们都可以通过手机来完成,那么孩子就不愿意去思考,也就不愿意去将一个题目举一反三反复的磨练,他们觉得只要将手机上的思路完全照搬上去,今天的作业完成了就好了,没有学习的进步性和探索性。

人都是懒惰的动物,孩子也是同样的。在此情景当中孩子就会养成懒惰的习惯。孩子们就不愿意再去思考,也不愿意再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对于孩子来说除了带来学习不好的后果以外,还会带来他们对整个世界的探知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利用手机查题的方式,有可能引导孩子作弊的,可能因为孩子在久而久之的时间当中都在用手机,得到轻而易举的答案,如果在考试当中,孩子不能得到轻而易举的答案,那么孩子就有可能想的是他去看看旁边同学的,或者是偷偷做一个小抄,这是引导孩子向另外一个极端出发。

用手机查题更多的是弊端,但是是不是也是没有一点好处的呢?这个也不能太以偏概全了,所有的东西都有利有弊,对于手机查题的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家长方面做好更好的引导,让孩子可以利用手机查题的优势,去更多的思考。当然这个说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特别难。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豆瓣成长路


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会做的题。今天我的小外甥女就因为不会写的题闹出了一个笑话。

下午外甥女在书房写作业。我和她妈妈为了不打扰她学习,就从书房出来。告诉孩子,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就先动脑筋想想,实在不会了,再出来问大人怎么做。

一个小时后,外甥女出来了。我们就问她题都做完了,她轻松地说:做完了。她妈妈说:有不会的吗?不会就问你姨,她是老师,给你讲讲。孩子摇头说:不用,我全会。

她妈妈说,你拿过来,叫你姨给你检查下。孩子就把作业给拿出来了。

我就认真地给孩子检查作业。看到其中一道数学题的答案。我哭笑不得。原来孩子的答案上写了这么几个字:答案自拟。

这很明显呀。这孩子抄答案了,人家答案上这道题没有给出答案,写了:答案自拟。可是孩子根本就不明白答案自拟的意思,就照抄答案了。

我就问她:你写作业时,有抄答案吗?她迟疑了下,说:都是我自己做的没有抄答案!

我看着她说:你再说一遍,你有没有抄答案!外甥女就低下了头,不再说话了。

孩子显然这道题就不会,以为抄上答案,完成作业就ok了。可见孩子的学习态度非常的不认真。其他答案是不是抄的,也很难鉴定。所以原本答应了她写完作业就可以出去玩,就变了,惩罚她在一些一篇类似的数学试卷,来检验她是不是学会了。

孩子在做题的过程中,遇到难题,在低年级,孩子一般都会依赖自己的家长。并且家长大多也能胜任。可是随着孩子知识的加深。孩子在遇到难题的时候,有的家长就会解决起来很困难。为了给孩子解决难题,很多家长就会选择用手机软件进行查题。一来二去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也就学会了用家长的手机查题。

那么用手机查题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就看孩子怎么使用了。遇到不会的题,又没有在学校,家长也未能解决,这时利用手机查题。想解决这个难题。那么这种学习态度是值得肯定的。遇到困难,积极寻找解决难题的办法,而不是选择逃避、放弃。

但是手机查题后,如果就是直接把题的答案照搬到自己的作业中,不思其解,那么这样的效果和不做也没有太大的差别。那么这种做法就是弊大于利。

如果查到答案,仔细地研究答案,直到真正的弄懂,捋顺思路,不借助手机答案,而是自己把题的正确答案写在作业本上。或者想不明白,就做记号,等着问老师,直到题目搞明白为止,那么这样的就是利大于弊。

而那些就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的孩子。有了手机,直接搜出题来,把答案抄上,不求甚解,企图蒙混过关,那么手机搜题就有百害而无一利。

就像我的外甥女一样,为了赶快把作业完成,好出去玩,就偷偷抄答案,那么像这样想的孩子,并没有认识到写作业是学习的一部分,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和延伸。必须认真对待自己的作业,而不是为了完作业而完作业。

学习没有主动性,不知道是为啥学,为谁学,就会投机取巧,那么像这样的孩子,给他手机查答案,那么就会使他越来越依赖手机,不想在动脑筋,越来越懒惰,学习时就依靠手机,像这样的使用手机查题,就是有弊无利。

我把外甥女的作业后面的答案给撕掉了,斩断了她写作业作弊的可能。那么家长也可以监督孩子使用手机查题。查了可以,你叫他给你讲讲其中的道理,或者在给他在网上搜出类似的题,来检验下孩子,是否真的做到明白了。还可以把这样的题积累到错题、难题本上,过几天就温习下,温故而知新。也许那时对于此题孩子就会有全新的理解也是有可能的。

这是我的一点看法,你怎么看待孩子用手机搜题的问题,你支持孩子用手机搜题吗?


浅浅的教育


绝对是弊大于利,小孩子都是有惰性的。

有一次我给我女儿检查作业,发现数学全对,这倒没什么惊奇的,但是我发现应用题全是用奥数的方法做的,本来她们现在学的解方程,但是她全用的算数方法就做出来了,一开始我还挺高兴的,觉得她比我小时候强,后来仔细一看不对劲呀,有些题不用方程做,太复杂了,她都能用一个综合算式做出来。

我把答案遮住让她再做一遍,发现她完全不会做,后来问着才说,是从手机上查的,我批评了一顿之后,又让用方程重新做了一遍。

只抄答案,不看过程

孩子在用手机查题的过程中,根本不会看这道题的解析,直接把答案一抄就算完成任务了,下次碰到这种题,还是不会做,有一些题不自己亲自做一遍,不把每一个步骤都写一遍,是根本掌握不了的!



不愿动脑,产生依赖

孩子用手机搜过一次之后,下次遇到问题,稍微有一点不懂,第一时间肯定是想着查手机,而不是把题仔细读读,因为查手机太方便了,由于这么费力的做出来,还不如查手机直接把答案一抄。



手机功能多,诱惑大

有一些孩子假借着用手机查作业的名义,在那边打游戏、看视频、看小说、聊天,哪还有心思写作业,一来二去玩手机上了瘾,不光作业做不好,上课也没心思听。



在我看来,如果孩子的自律性不是特别强,最好不要让用手机查题。


阳阳爸说教育


我孩子作文都是在手机里查询的,就比如刚刚老师布置作业写养一只宠物的经历。可是我们家连鸡也没养过。孩子外婆不喜欢养宠物,去年从别人抱回一只狗我妈妈第二天送人了。所以老师布置这作文我只能查手机了。明明知道不对但布置作业必须完成啊。虽然我经常查手机主要是作文其余不查。但我知道这绝对不是好习惯也绝对不能这样。必须改正错误从此以后不查了弊大于利。


手机用户70433563944


有利也有弊哦!看你怎样利用了。

我记得我以前也是一个搜题爱好者,我自己也从中感受出了其中的利弊。

数学和物理不是我的擅长科目,一做数学或物理卷子,就总是有很多不会的题。后来,我发现了几个好用的搜题软件,很便捷,只要用手机摄像头拍下题目,就有成千上万的答案涌现出来,当时真的很开心,也很认真的边看答案边思考,明了了,再把答案通过自己的力量写上去,最后,看着从前不曾写上几个空的卷子如今变得满满的,心里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也更有信心和兴趣去学习自己的弱势科目了。

但是,这样的办法一定要坚持。否则,你可能会依赖这种方式去做题,遇到题,就想拿起手机去搜一搜,久而久之,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越来越弱了。还有,一般的搜题软件的页面都有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有些同学搜题搜着搜着,便点进了那个页面,更有甚者,拿起手机,搜题只是三分钟热血,玩手机确是长久目标。哎~

故其有利有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