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瘋狂不足以形容 石家莊樓市現恐慌性購房!

瘋狂不足以形容 石家莊樓市現恐慌性購房!

現在的石家莊樓市,不是瘋狂,而成恐慌。

恐慌式的買房與恐慌式的賣房。

市場博弈各方的心態已完全被打亂。

誰也不會想到,年後的節節回暖,會演變成為年中的恐慌搶房。

買!買!買!

6月的週末,人群最密集的不是各大遊樂園商場,而是保利拉菲公館朗菲園、恆大林溪郡、旅投福美十號院等新開項目的售樓處。據說總成交2500套,幾乎相當於石家莊年均成交量1/20啊!

通過微信群和朋友圈,一張張排起長隊、人滿為患的圖片迅速擴散,一張張動輒單價上萬的價格表令人咂舌不已。驚呼和唏噓的背後,是買房者的著急和恐慌。搶到房的人,似乎都成了“全石家莊最幸福的人”。

這種火爆場面,在石家莊樓市中已經多年不見。記得上次,還是在08、09年4萬億刺激政策後的那段房價暴漲期。那時的樓盤開盤場面,同樣是千人攢動。

日光盤、封盤、漲價……摧垮了購房者脆弱的心理防線。而出現在二手房市場的賣家撤下房源,甚至“漲價違約”的現象,則給恐慌的市場再澆上了一把油。

似乎已經沒有什麼可以阻擋石家莊人買房了。

在前些年,著急買房的大多是剛需,或者炒房者,而這次,財富的急劇變化,卻讓人人都擔心自己被時代拋棄,淪為邊緣。

據說有購房者看中了某小區一套120萬元的房子,雙方簽定了買賣合同,但房東看到近期房子大幅漲價,要加價10萬元,否則不惜毀約。

而更大的恐慌表現為,購房者已不再是有目的性去買房,而是哪兒有房就去哪兒買。託關係不為找優惠,而為能買到房。

在哪個區域買?買一居還是兩居?買期房還是現房?在這樣的行情下,對於很多購房者而言,不再是一個艱難的抉擇,他們已顧不上去思考。

還聽說有購房者,本來不缺房,但被近期瘋狂的樓市搞得恐慌了,怕買不到房子,非要投資一套。在某個項目排卡,但沒有選上房子。他的心態是,房源好壞無所謂,只要能買到就行。

這要說到購房者恐慌的另一個表現,敢買“圖紙房”了。一些圖紙房重現江湖,還賣得不錯。要是去年,相信月銷量肯定是個位數,而目前估計10倍都不止。不再淡定的購房者早把風險拋諸腦後,這是市場危險的一面。

賣!賣!賣!

某開發商,談及目前的市場,在喜悅的背後,透露著恐慌。項目價格暴漲了20%以上,購房者依然願意買單,賣得心裡直髮慌。提及後市,他不敢再深想。

不只是小開發商,大房企同樣是在火中取栗,大家都抱著趁市場好,能搶一把是一把的心理。近期某項目開盤價格較意向價格調高了20%,已經說明了問題。

在市場如此火熱,房子如白菜賣的當下,市場低迷期奉為至寶的品質、服務,又被拋到了腦後。

而良莠不齊的大小渠道商們,如雨後春筍般野蠻生長,趁機抓緊撈金,切客、甩單等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誰心裡也清楚,“恐慌性”購房的背後,是人民幣貶值、“資產荒”以及政策刺激的合力,導致樓市需求極度透支的結果。

誰心裡都明白,樓市目前的火爆行情註定不能長久。

恐慌,對誰而言,都是一種“病態”,而“病態”意味著不可持續。

客戶的加速度去化,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市場銷量的大幅下滑。2014年到2015年市場的低迷,我們還記憶猶新。

最後,再友情提示:活在當下,房子何時都可以買,但一定是買優質物業,而不是那些只為圈錢的垃圾建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