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單盤月銷百套不足奇 石家莊樓市真火了!

最近不斷有朋友問:石家莊樓市現在挺火?是真賣得好還是在炒作呢?


我回答:市場不錯,好項目是真賣得好

好到什麼程度呢?

很多項目的銷售情況大大超過預期,有的項目表示超過預期4倍。

單盤月銷百套不足奇 石家莊樓市真火了!

銷售對比

2015年,從銷售套數來看,單月銷量100套以上的樓盤,基本可以排到前三名。

2016年3月,項目銷量100套,可能進不了前十名。

不完全統計:

恆大御景半島:銷售套數在300套以上,銷售金額破4億,創下平銷期單月紀錄;

星河盛世城:MINI派開盤銷售278套;

碧桂園:銷售套數約230套,銷售金額1.5億;

綠朗時光:銷售套數近200套,銷售金額1.6億;

銷售達到100套的項目還包括:盛世御城、保利花園、赫石府、華普城、匯君城……

認籌階段的熱點項目:

鉑宮時代,新樓座認籌,25天排卡260餘張;存量房源去化近100套;

博雅盛世,新樓座認籌,半月排卡360餘張;

轉化率對比

轉化率高低,產品本身固然重要,但起決定作用的是客戶心態。

2015年,大部分案場的成交轉化率不到8%,不少甚至低於5%。客戶多次到訪並不急於成交。

2016年3月,很多案場的成交轉化率超過10%,高的甚至接近20%。客戶首訪或二訪就成交比例大幅增加。

這也反映出,這波小陽春出現的主要原因還是政策疊加,導致客戶心態發生變化,前期觀望客戶出現集中成交。

推盤對比

去年市場形勢下,不少開發商擔心蓄客數量,減少或不做集中認籌,而是以平銷為主,儘可能地拿出優質房源來銷售,以減少客戶流失。大多數樓盤價格微漲,全年漲幅基本在5%以內,有的項目通過特價房、一口價等手段實現暗降銷售。

今年年後市場回暖,更多的樓盤採取集中認籌。有的開發商採取“先擠壓再推新”,把前期庫存基本消化完再集中推新貨;有的開發商採取“邊擠壓邊推新”的策略,通過價格槓桿來擠壓庫存房源,同時加推新貨,不斷小幅提價。但認籌期都不超過1個月。

熱銷基因

1、品牌房企開發:客戶還是認品牌,如恆大、保利、碧桂園等;

2、工程進度良好:熱銷項目基本都是封頂準現房,前期已交房;

3、產品具有優勢:熱銷項目多為剛需樓盤,兩室戶型配比較高,有的達7成;或者在地段、品質、配套上具有明顯賣點。

幸福的項目都是一樣的,用一個詞歸納就是:靠譜。

而不幸的項目各有各的不幸。這樣的好時節,還有一些項目銷量是可憐的個位數。這些項目一般都貼著這些標籤:

1、長期不動工:客戶的信心被消磨殆盡;

2、口碑較差:負面問題多,沒有處理好客戶關係;

3、一證皆無:沒有證不是問題,長期拿不到證就是問題;

4、性價比很低:說白了就是客戶覺得不值這個價;

上下半場

石家莊樓市上半年的基調已定:量價齊升。

清明小長假至今,各個售樓處依然人流如潮,購買力在進一步釋放。

而下半年,市場形勢雖然難測,不過我並不樂觀。

個人觀點是,隨著購買力的階段性釋放,莊裡樓市下半年將進入低谷。全年成交量將呈現前高後低走勢,但房價仍然會小幅上漲。

政府不遺餘力地出臺樓市政策刺激是一方面,但現實的客戶購買力則是另一方面。

先說說剛需客戶。無論是外來人口還是本地居民,這是市場的絕對主力。看到莊裡企業目前的生存狀況,多少企業正在艱難掙扎,但我想這還沒到最壞的時候。

再說說城中村村民。市裡出臺石家莊市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實施辦法,但同時又叫停了主城區的城中村改造。就目前的石家莊城中村改造進度而言,大規模改造基本進入尾聲,大量回遷樓已拔地而起,可以說這個政策來得晚了。

另外說說資產配置需求。目前擁有兩套以上房產的市民已不在少數。雖然房產投資仍然是資產配置的重點,但大趨勢正在變化,他們不是在本地增持多少處房產,而是轉向異地置業和海外置業,在資源更優的城市配置房產。

活在當下

馬雲在對2016年經濟形勢研判中提到,今年的經濟形勢很不好,而且會持久的不好。但經濟形勢好與不好其實和你沒什麼關係,好形勢下爛企業有,壞形勢下好企業也多得是。

可惜的是,石家莊稱得上好開發企業的並不多。不少開發商的思維還停留在十年前,仍然只追求利潤最大化,沒有客戶導向思維。在想做老業主的時候,尷尬地發現追隨者寥寥。形勢好的時候,還能苟且活著,形勢壞的時候呢?不誇張的說,石家莊上千家房企,3年後大半將被淘汰。

對於購房者而言,面對的最大風險仍是踏空的風險,這十幾年來你任何時間點買房,現在來看都是對的。買房是一個非常個性化的需求,它關乎你的生活質量或婚姻幸福。雖然房價總有一天會下跌,但你為此付出巨大的時間和幸福為代價,值嗎?千萬別根據宏觀分析來指導買房,我們耗不起。適當運用槓桿,去買適合自己的房子:大的不行,就買小的;小的不行,就買遠的。踏空,其實意味著你財富的縮水。

活在當下,看到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