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船檢故事:沿海乙型客貨輪檢驗

船檢故事:沿海乙型客貨輪檢驗

船檢故事:沿海乙型客貨輪檢驗

“民主”系列乙型客貨輪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代沿海客貨船。其中,以“民主十號”知名度最高,它是1955年由江南造船廠建造的國內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艘沿海乙型客貨輪,同類型的船還有“民主十一號”,曾先後登上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雜誌封面和我國發行的軍用糧票的票面。

船检故事:沿海乙型客货轮检验

當時,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沿海客流逐漸增大。1961年,滬東造船廠建造了一艘3000噸級沿海乙型客貨輪,後被命名為“民主十八號”。該船長105.6米、型寬15.8米、型深5.3米,總噸3839噸,載客量774人,載重量868噸,載貨500噸,功率2940千瓦,航速12節,可續航1800海里。同類型船為“民主十九號”。

為保障人命財產的安全,加強對客船的檢驗,是船舶檢驗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據當時曾經負責滬東造船廠乙型客船檢驗的驗船師董博義回憶,1960年冬天,他從蘇聯登記局上海辦事處實習結業後回到上海船檢工作不久,就被派到上海滬東船廠擔任駐廠驗船師,一起擔任該船驗船師的還有沈寶生。

據瞭解,按照1960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規範標準,客船要求設有隔熱防火的耐火艙壁,以保障安全。因為一旦發生事故,可以將失火現場隔至一個小區域,這樣可以使客貨都保住。為此,沈寶生和船廠的技術人員研究了很多種方案。一是關於用硫酸胺浸泡木材的防火處理方法。另一項研究是膨脹蛭石,這是一種新型材料。以水泥作膠結料拌制灰漿,預製成50cmX50cmX2cm的小方塊,陰乾後用膠結劑貼在艙壁上成為防火的耐火艙壁。通過上述研究,解決了問題,在當時來說,是國內首創。

董博義介紹,在擔任輪機部分驗船師期間,他的檢驗工作還包括固定式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的檢驗。有一天,船上要進行實效試驗,二氧化碳瓶內已裝充25公斤氣體,拉了操縱繩,但氣體並未從瓶中釋放出來。廠裡的技術員和工長們都百思不得其解,說之前瓶內裝充空氣做試驗結果是成功的,這是怎麼回事呢?董博義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並連夜看書查找問題所在。他記得在蘇聯船舶登記局上海驗船處實習的時候曾經檢驗過一艘蘇聯籍冷藏船,當時買的“冷藏船”一書中,裡面有二氧化碳莫里爾圖,它是二氧化碳氣相和液相各種溫度和壓力的曲線。當時正值冬天,天氣很冷,他查閱到二氧化碳在零度時壓力為35kg/cm²,較之前瓶內裝充空氣試驗時使用的70kg/cm²壓力低得多。再看瓶頭閥閘刀,一下子就明白了。閘刃是用不鏽鋼管斜切一刀形成的快口,當閘刀下按時,刀刃切破瓶頭閥上的銅膜片,氣體在壓力作用下從鋼瓶排出至釋放管。當時閘刀切破了銅膜片,但膜片卻卡在閘刀內堵住了排出通道。最後改造了閘刀的結構解決了問題。

往事如煙,近六十年的光陰,轉瞬即逝。這期間,中國船檢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採訪中,董博義說,事實上,在多年的工作中,類似的案例其實很多,每一個案例都是一個探索、學習和實踐的過程,讓人難忘。更讓人難忘的是,當時,遇到問題時都是驗船師和船廠同心同德,一起攻克難關,因為中國船舶工業需要這種同心同德、攻堅克難的協作精神,無論何時都不能丟。

船检故事:沿海乙型客货轮检验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