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唐朝騎兵人數不過三千人,李靖為何能打敗東突厥?原因很簡單

公元583年,隋開皇三年,突厥分裂為東西突厥,東突厥立沙缽略為可汗,東突厥正式建立。

隋末,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東突厥趁隋朝國力衰弱之際大肆掠奪中原。到了公元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唐朝初建,由於隋末的中原內亂,人口大量減少,軍閥割據,而東突厥此時處於統一狀態,十分強大,時常南下侵略。

唐朝騎兵人數不過三千人,李靖為何能打敗東突厥?原因很簡單

公元626年東突厥還襲擊長安,唐太宗李世民在渭水與突厥可汗對峙並定下渭水之盟,但是唐太宗也以此為恥,決心消除東突厥這個大患。

唐太宗即位之後採取以下措施增加唐朝的國力:1,知人善任,用人為賢,廣開言路。比如招用了房玄齡杜如晦這樣的文官以及李績李靖這樣的武將。還有就是不計前嫌重用了原太子的舊部魏徵還有一些降將尉遲恭秦瓊。

2,在經濟上關注農業發展,施行均田制,獎勵開墾,減輕賦稅,節省開支等措施。

唐朝騎兵人數不過三千人,李靖為何能打敗東突厥?原因很簡單

3,文化上,在長安設立國子監,鼓勵學習。還有一些比如修訂法律,完善國家制度,整治吏治,等等措施使唐朝的國力得到長足的發展。

公元629年,代州都督張公瑾提出進攻突厥的六條有利條件,堅定了唐太宗出兵反擊突厥的決心。

唐朝騎兵人數不過三千人,李靖為何能打敗東突厥?原因很簡單

唐朝貞觀四年(630年)正月,李靖率三千騎兵從馬邑趁夜北進,佔領定襄。李靖又利用突厥人恐慌的心理,派間諜至定襄城中游說,說服突厥將領康蘇密歸順唐朝。之後,李靖又趁夜突然襲擊並攻克定襄,頡利於是率軍北撤。李世績率部在白道截擊突厥成功,打敗突厥軍。

頡利率餘眾數萬退駐鐵山。由於受到唐軍打擊,東突厥開始同唐朝修好。二月,唐太宗派遣唐儉、安修身等作為使節前往東突厥安撫。此時,李靖突襲,俘虜了頡利可汗的兒子疊羅施和10萬多突厥人。

頡利可汗在退兵途中又遇到李世勣部隊的截擊,被俘5萬餘人。頡利可汗逃脫,投奔突厥另一個部落可汗鼠尼施,其餘東突厥首領紛紛投降唐朝。

唐朝騎兵人數不過三千人,李靖為何能打敗東突厥?原因很簡單

不久,鼠尼施把頡利可汗交與唐軍,頡利被俘押往長安。自此,東突厥汗國臣服. 唐朝將東突厥領地劃入自己的版圖,在其上設置了順州、裕州、化州、長州、定襄、雲中等都督府。疆域由此擴大至陰山以北600裡,勢力範圍達到漠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