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三明姓氏【 張 姓】

張姓出源有三:

三明姓氏【 張 姓】

(一)張氏出自黃帝之後揮。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少昊青陽氏弟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傳說,揮為黃帝軒轅的第五子。蚩尤無道虐害生民,黃帝征伐蚩尤,戰於涿鹿。蚩尤有妖術放出雲霧,潛伏不出。揮夜觀天像,見流星劃過天空,光芒有尾,星座形為半弧,稜弦有勢,於是發明了弓矢彈丸,獻給黃帝,說:“遠以彈、以矢、而射,近以弓代器,而可揮擊。”黃帝用揮發明的弓箭射擊蚩尤,迫使蚩尤逃入海里。黃帝命應龍入海擒殺蚩尤。揮為戰勝蚩尤立了大功,黃帝“以長弓為姓賜之,以弓之用為名贈之,國封青陽。”青陽即河北冀州婺城縣明德鄉歸仁裡,後易名為清河郡。

(二)張氏出自黃帝姬姓的後代。

據《通志·氏族略》載:春秋時,晉國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又載,張氏世仕晉。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後,張姓族人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而遷移,於是有了山西、河北、河南的張氏。西漢著名的太傅留文成侯張良,就是張侯的後裔。據宋代鄧名世的《古今姓氏書辨證》載:“周宣王時有卿士張仲,其後裔事晉為大夫。張侯生老,老生君臣,君臣生趣,趣生路,其孫日抑朔。至三卿分晉,張氏事韓,韓相(張開)地生平、凡相五君。平生良,字子房,漢太傅留文成侯。”

(三)其它姓改姓張。

1、據《讀史方輿紀要》載:三國時,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被諸葛亮賜姓張,其子孫便以張為氏。

2、《三國志.魏志》載:魏國名將張遼,本姓聶,後改為張氏,世居馬邑,後為張姓大族。

3、據《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概況》載:成吉思汗(蒙古族)的後人因戰亂避難於西南而改姓張,始祖姓名張攀桂。其後代現多居住在彭水高谷一帶。

張姓起源於河北清河,奉揮為得姓始祖。其後裔多繁衍於河北一帶。所以,張氏以“清河”、“范陽”作為自己的郡望。春秋時,晉國和韓國有姬姓改為張姓後,繁衍逐步擴大,以河南以北地區至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都為張姓人的主要繁衍生息地,張姓後裔遍佈於陝西、河南、山東、河北一帶。傳說中的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就是生活在河北正寧、甘肅慶陽一帶的張姓後裔。張果老歷史上真有其人的,新舊《唐書》均有《張果傳》。他姓張名果,因年紀大,所以被人稱作張果老。史籍稱他久隱中條山,往來汾晉間,自言生於堯時,唐武則天時已數百歲。武則天遣使召見他。他佯死。後來有見到他仍居恆山中,常倒騎毛驢,邊走邊看書,行走如風。唐玄宗曾召他長安,授予他銀青光祿大夫,賜號通玄先生。當然,這些都是帶有神化似的傳說,不足為信。但據《慶陽縣誌》、《正寧縣誌》載:“張果老墓在縣(羅川)東七十里。”“縣東有洞,相傳果老隱居煉丹處,故有墓在焉。”明代左都御史景清曾遊覽過此地,賦詩《題真寧縣境》曰:“果老昇仙遺墓存,蒙恬賜死故城荒。”距河北邢臺市西部15公里處有座張果老山。山上的唐代古碑記載,此山原名五峰山,是廣宗道人張果在此隱居修行成為八仙之一。這些都足以證明,唐以前這一帶已有張姓人此繁衍生息。

西漢時,春秋晉國大夫解張的後人張良為漢高祖劉邦的太傅留文成侯。因此,張姓家族得到很大的發展。以張良後裔張歆為開開基始祖的清河(今河北清河東南)張氏,繁衍的範圍十分廣大。東漢時,張歆為司徒。他的裔孫張岱三國時為太山太守,自河內移徙清河;後來,張岱的後人張彝為後魏侍中,在隋末時又遷徙至魏州昌樂。張彝的第四世孫張文環唐高宗時任宰相;張文環的弟弟張文琮的兒子張錫武則天及溫王時任宰相。河東張氏也是張良的後裔,出自西晉司空張華一門。據《古今姓氏書辨證》載:西漢留文成侯張良的後裔張華,字茂先,西晉時為司空,被封為壯武公。他們2個兒子:長子張偉,字彥仲,散騎侍郎。他的兩個裔曾孫張安之徙居襄陽。次子張韙,晉散騎常侍,隨元帝南遷,寓居江左。六世孫隆,太常卿,復還河東,後徙洛陽。隋代時,張華的裔孫張吒子為河東(治今山西水濟縣西南浦州鎮)郡丞,自范陽徙居河東張氏。張吒子的第四世孫張嘉貞為唐玄宗時的宰相。張嘉貞的兒子張延賞在唐德宗時為宰相,張延賞的兒子張弘靖在唐憲宗時為宰相,號為“三相張家”,河東張氏因此發揚光大。始興(今廣東韶關市東南蓮花嶺下)張氏是西晉南遷時,張華的後裔張君政居官移徙於韶州曲江,繁衍了始興張氏一族。出自留侯張良的張氏還有馮翊(今陝西大荔縣)張氏,東漢司空張皓少子張綱廣陵太守,繁衍了馮翊張氏一族;吳郡(今江蘇蘇州市)張氏,張嵩第四子張睦東漢時任蜀郡太守,舉家移徙吳郡,繁衍吳郡張氏一族。同時,西漢御史大夫張湯為開基始祖的京兆(今陝西西安市西北)張氏也一樣興旺發達。

西晉“永嘉之亂”後,張姓也同其他士族一起大舉南遷。據《臺灣省通志》記載,晉代有中原張氏遷居福建。泉州《儒林張氏聯宗譜》載:東晉元熙二年(420年)劉裕篡位後,琅琊王郎中令張禕殉國;其子孫入閩,居晉江古陵之張林(今泉南張林村)。

唐高宗時(650-683年),山東鄆州張公藝九代同居,和和睦睦,相安無事。唐高宗親到他家請他介紹和睦相處不分家的經驗。張公藝拿起筆來寫了100個“忍”字呈給高宗。得到高宗的賞譽。因此,張姓大都以“百忍”作為堂號,並把“百忍”精神列為祖訓。

唐總章二年(669年)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率官兵及家眷入閩,征剿泉潮間畲族“嘯亂”。有中原張姓軍校隨軍入閩,後留居閩地。唐鹹通年間870-674年),河南固始人張巖(字可永)為福建都團練兼監察招討處置史舉家入閩。唐中和年間(881-885年)王緒、王審知入閩時,河南固始人張睦隨同前往。張睦(也名仲睦)從王朝、王審知兄弟起事,隨軍南下,於唐景福二年(893)五月踞福州。睦公先是於乾符三年(876年),張睦任光祿大夫。乾寧四年(897年),王審知請後梁授張睦三品官,領榷貨務,官邸建在福城鳳池坊(今福州鼓樓區仙塔街城守前路24號)。張睦輔佐王審知治閩,為福建的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做出很大貢獻。後梁開平三年(909年)王審知受封為閩王后,張睦被封為梁國公。後唐天成元年(926年),張睦逝世,葬閩侯上街鎮上街村赤塘山。張睦後裔以“鳳池”為堂號。張睦有5個兒子,其後裔現已遍及福建、廣東各地,以及海內外。與張睦一起隨王緒、王審知入閩的也有其它張姓軍校。泉州《儒林張氏聯宗譜》載:他們入閩時,“泉人張延魯率耆老迎王潮入泉。時有張姓隨王潮兄弟由河南固始入泉,並居同宗之張林。”後泉之張姓尊延魯公為開閩始祖,張林族裔以鏡齋公為開基儒林始祖。

北宋末年元軍南下,為了躲避戰亂,張姓又一次大舉南遷。南宋高宗時(1127-1162年),宰相張浚因遭奸臣陷害兩度謫居福州。南宋末,中書令張九齡的後裔張化孫、張化龍、張化鳳相攜入閩。張化孫有18個兒子散居福建各地。

明末清初始,閩,奧張氏陸續有人移居臺灣以及海外謀生。臺灣張姓又分金坡派和板橋派等多種。明末,張名振、張煌言掩立魯王抗清,兵敗後子孫逃亡至金門、臺灣。明崇禎六年(1633年),福建惠安人張土椰中副榜,明亡不仕清,率族人逃往金門,後東渡至臺灣,安家於臺灣東安坊。明巡撫張廷拱的2個兒子張灝(字為三)、張瀛(字洽五)在復明無望的情況下,舉家逃亡臺灣,居於臺灣承天府近郊。鄭成功居臺灣時,軍中張姓將領甚多,如定西侯張名振、建安侯張萬禮、五軍都督張英、前鋒鎮張鴻德等。清朝廷設置臺灣府後,更多人流海入臺。福建德化張繼沾東渡入臺,卒葬於臺灣南仔灣;泉州同安人張首芳經商廈門,後遷居臺灣;福建晉江人張仲山隨父入臺,安家彰化等等。張姓在臺灣為客家移民四大姓之一。臺灣有句諺語說:“無張不成鄉”。

張姓在全國的分佈十分廣泛。它的堂號有:“清河”、“金鑑”、“孝友”、“親睦”、“冠英”、“燕貽”、“敦睦”、“宗嶽”、“敬誼”、“源流”、“百忍”等10多個;而且據《元和姓纂》、《廣韻》載,其郡望有:清河、南陽、吳郡、敦煌、武威、范陽、鍵為、沛國、梁國、中山、汲都,河內、高平等26個,《張氏譜圖》卻說其郡望有43個之多。但是,張姓仍為中國北方的主要大姓。它分佈於北方地區的人口多於南方,以山東、河南、河北、四川四省為最多,佔到全國漢族張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六。

二、入明與定居

唐代,張揮的裔孫張壽第十八代孫張伯益在南劍州(今南平市)任官職,解職後擇居將樂縣北鄉黑嶺幹(今大源鄉長甲村鐵嶺幹自然村)。張伯益為這支張姓的將樂開基祖。張伯益的十三代孫張二十郎生有5子:長子張萬一遷居將樂隆興墩上(餘坊鄉隆興村墩上自然村);張萬一的次子張重七遷居將樂白窠(餘坊鄉餘坊村張厝自然村),孫子張子昆遷居將樂黃源(大源鄉肖坊村黃源自然村)。次子張萬二遷居將樂東嶺(大源鄉東嶺村)。三子張萬三遷居將樂張坑(安仁鄉伍宿村張坑自然村)、藤坑漈(安仁鄉伍宿村)。四子張萬四及其後代相繼遷將樂張坑、山坊(萬安鎮福匡村山坊自然村)、磜上(萬安鎮良坊村際上自然村)、石崖頭(萬安鎮寺許村石巖頭自然村)。五子張萬五遷居將樂魯坑(安仁鄉半嶺村魯坑自然村)。張伯益十四代孫張萬興遷居將樂幹厝段後福山坑(今安仁鄉福山村)。張伯益後裔中的另一房六代孫張海遷居將樂張源都塘下、馬西坑(今餘坊鄉張都村轄屬自然村),成為張源張姓始遷祖。他的玄孫張清貴入贅將樂赤坑(餘坊鄉馬嘶村吳元自然村)黃家,成為吳元張姓始遷祖。張清貴的裔孫張泗成遷居將樂光明鄉,張佛緣遷居將樂東邊(餘坊鄉洋源村東邊自然村)。張佛緣後代人數較多,相繼播遷將樂餘坊、餘源、馬嘶等村。

唐貞觀年間(627-649年),郡望清河的張國慶始遷江西省南昌。唐天寶年間(742-756年),張氏後裔張儀龍、張儀鳳兄弟入閩,徙居劍沙牛欄角(今福建永安貢川北郊)。南宋時期,張氏後裔遷入清流縣滄龍、大元。

唐開元二年(714年),張開先卜居南劍州沙邑之牛欄角(即今貢川北郊)定居,子孫繁衍,後裔播遷到永安、三明、沙縣等地。其中,張開先的第二十二世孫張石全移居清流;其第二十四世張伯三移居三明清溪;其第二十五世孫張百八移居三明福溪。張百八的後裔播遷到三元中村清溪等地,張華獅移居三明梅列,張華豹移居三明草洋。關於張開先入閩時間,有不同的說法。如沙縣張氏宗親修譜理事會在“《沙縣張氏族譜》修編緣由”一文說,沙縣張氏始祖為張敬齋;“敬齋公,字子賢,號開先,諱孺公,原籍江西信州,張道陵第十八代孫,後居河南光州固始縣,唐僖宗乾符年間(874-879年)入閩開基沙縣,卒於唐僖宗中和壬寅二年(882年),宋敕贈朝奉郎。” 張開先入閩後,“經建州蛇灘(延平)、沿沙溪上溯至沙縣在興義坊赤珠山南麓(今建國路中部)定居。” 張儒的第六世孫從沙縣城關遷居沙縣高橋新坡。

唐元和年間(806-820年),張禹元從莆田仙遊石壁潭遷居大田監口。

唐開成年間(836-840年)因鬧饑荒,原居永安貢川北郊的張五郎遷居汀州寧化柳楊一都(今明溪蓋洋)。張五的後裔張十三遷居清流永德里石門墩。張十四有9個兒子,其中第三子張十八郎開基明溪御簾馬坑,第四子張十九郎開基清流餘眷坑、長坑,第五子張二十郎開基明溪白頭坑、謝馬坑,第六子張二十一開基明溪蓋竹洋、國母洋,第七子張二十二開基寧化石壁,第八子張二十三郎開基明溪謝地,第九子張二十四開基明溪歸下里七都。(明溪城關餘坊石溪《張氏族譜》)

五代十國天福年間(936-947年),張九齡後裔張雲虎自姑蘇遷居寧化石壁樟樹下。(寧化石壁《張氏族譜》)

五代十國後漢年間(947-950年),張八八由侯官(今福州)遷龍巖十一湖,為張氏第一代。宋嘉泰三年(1203年),張八八郎的第十代孫張十一郎與子從龍巖留田遷居永安洪田上石鄭坑前定居。其子孫支分永安洪田鎮上石村和小陶鎮大陶口、松山、吳地村及永安城關。明代,張十一郎後裔張成宗、張華二移居永安城關;明嘉靖元年(1522年),又有張文翱遷居永安小陶鎮大陶口村為小陶張氏始祖。永安曹遠張坊村張氏的張惟修生有6個兒子,分水、火、金、木、土、谷六房;其中,水房張萬八遷居三元莘口龍安,火房張萬九遷居三明新舍,金房張萬千一先遷三明後遷居永安燕北街道西坑,木房和谷房遷居三明舍下。

北宋乾興元年(1022年),張鹹的第十三世孫張福郎進士出身,入閩為邵武同知,居光澤;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張福郎的第四世孫張試六遷居建寧南鄉隆保。張試六的孫子張九郎有9個兒子:長子張念一遷居建寧均口,次子張念二遷居明溪機能溪官坊、大雅,第三子張念三的後裔遷居江西寧都,第四子張念四遷居明溪機能溪鄧家、熊地,第五子張念五遷居寧化張坊,第六子張念六遷居寧化石壁,第七子張念七遷居遷居沙縣牛欄閣,第八子張念八遷居沙縣茶壺,第九子張念九遷居廣東應州。元至正十七年(1280年),張興伯從沙縣遷回明溪夏陽良村。(明溪楓溪《張氏族譜》)

北宋天聖七年(1029年),原籍南京鐵板橋的張原五從將樂安福口樟樹下遷居泰寧龍湖神下張木坑;其後裔播遷泰寧龍湖湖渠高、朱口音山等地。

北宋元豐八年(1085年)原居福建邵武禾坪張登錄中進士,官至吏部尚書,後遷居建寧黃舟坊。張登錄祖先原居河南光州固始縣,唐乾符二年(875年)為避中州戰亂,遷居邵武禾坪。張登錄的後裔播遷建寧巖上、將軍廟、安寅等地。

北宋時,原籍曲江(廣東)的張惟噊任延平沙縣少伊。張惟噊有3個兒子,其中長子張亮遷居尤溪七口(西城)。張亮有二子:長子張得,次子張養。張得有3個兒子:長子張洪應遷華安(大田),次子張洪鸞遷沙縣八都,第三子張洪廣居七口。張亮次子張養(即張秉儀)進士出身,官任開封判院,晚年辭官告老返鄉,卜居於尤溪後山儒林裡。尤溪城關後山儒林張氏第二十五世孫張春登遷居城關六角井,稱“階兜張”;第二十六世孫張略遷居城關北門,稱“北門張”;第二十七世孫張翼鸞遷居梅仙玉石村洋頭,稱“小門張”;張翼鳳遷梅仙玉石村洋頭,稱“礁頭洋張”;張翼玉遷居侮仙雙峰村,稱“大爐張”,張翼鵬遷居梅仙椒坑,稱“椒坑張”。尤溪城關後山儒林張氏還有一支遷居管前鄉,一支遷居西城貝紅。

北宋時,張睦的第九世孫張効為避亂從永泰月州遷居尤溪二十都騰峰下林。張効之子張儀鳳;張儀鳳有二子:長子張孚先、次子張孚祖。其中張孚祖移居鄭厝(今湯川鄉湯三村鄭厝自然村張厝灣)。張孚祖之子張太二遷居尤溪中仙的長林村(今長門村)。長林張氏張孚祖為長林開基祖。如今,長林張有3600多人,主要分佈在長門村上長林與下長林兩個自然村。南宋紹興十六年(1146年),張睦的(張膺一支)第十二世孫張添保從騰峰下林遷居騰峰(即今赤墓大村);其後裔播遷尤溪中仙以及閩清、永泰等地。約在明弘治年(1500年),尤溪騰峰張氏的張文長從騰峰入贅尤溪的丹厝(現湯三鄭厝),肇基湯三丹厝。湯川張姓主要分佈在湯三、赤墓兩村。

南宋初,張宣誠為大卿中政大夫。據舊譜載:“時值汪黃用事,公忤之,懼恐及遜於荒。卒葬金谿縣玉石山。”張宣誠原有4個兒子,3個兒子不知下落,唯有第四子張玄郎帶著母親自金陵(南京)逃到福建清流縣鐵石磯頭岸山下避居,後因不便,又徙居寧化永豐裡(今中沙)白源張家灣。張玄郎與母親後來又返回至清流鐵石磯頭。張玄郎與母親的墓均在清流聶坊棕樹下。張玄郎的兒子張九秀再從清流遷徙至寧化永豐裡白源張家灣。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張九秀又從白源張家源遷居寧化楓樹下黃家衕(今石壁上市)。

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張鹹的第十七世孫張試六從福建邵武府江澤(今光澤縣)遷居建寧縣南鄉山前(今均口鄉隆下村瓜林)。據建寧均口瓜林《清河張氏族譜》載:張試六這一支出於張揮一族。張揮的第一百零五世孫張成綺的第三子張鹹入仕在河南光州為官。唐僖宗時(874-888年)因黃巢起義,中原戰亂,張鹹從河南光州經武夷山分水關進入福建,居浦城。張鹹的曾孫張雪青又從浦城遷居江西洪州石馬橋寶羅村太平坊。北宋乾興元年(1022年),張鹹的第十三世孫張子福中進士,出任福建邵武府江澤縣同知。遷建寧均口瓜林的張氏始祖張試六為張鹹的第十七世孫。

南宋高宗時(1127-1162年),宰相張浚率家人謫居福州。其長子張栻的第四世孫張明謙遷居汀州寧化石壁堡(今寧化縣石壁)。他有8個兒子,其中第三子張松、第七子張束遷居永福(今永泰縣)。

南宋景炎二年(1237年),張子虔長子一房傳至第二十世張卓立自浙江龍泉遷居千家圍,後傳四世孫名寬,居(寧化)石壁山下。張子虔第三子一房後裔張臧也遷居寧化石壁。(見寧化湖村、禾口(大路)《張氏族譜》)張臧後裔張應誠遷居沙縣。(見江西石城高田《張氏族譜》)

南宋淳熙年間(1237~1240年),大田縣一支張氏遷居尤溪聯合鄉十二都聯南村南山尾。

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張氏第十八世裔孫張天爵授敕牌印信鎮守尤溪。其弟張佛先隨兄遷徙至尤溪。元至元年間(1271~1294年),張佛先的第五子張世悌定居於尤溪坂面的芹洋。張世悌的第五世孫張景明從尤溪縣坂面鄉芹洋村遷居尤溪新陽鎮寶山村前彎坪。

南宋代時,張永順從南平坑柄遷居尤溪聯東的東山頭自然村;張永順的侄孫孫孟德從聯東村東山頭遷居聯合村岐兜自然村。

南宋末,著名理學家張載的第十五世孫張幼厚任南劍州將樂知縣舉家遷居將樂“魚林”(即今明溪縣夏陽鄉御簾村)。“魚林”何以改名“御簾”,這裡有一個故事。德祐二年(1276年)九月,元軍攻入閩粵。文天祥護送端宗從福州轉移至廣東惠州。當路經魚林村時,皇帝的座橋的珠箔被風吹走丟失了。正巧被將樂知縣張幼厚拾到,送還端宗。端宗感臣民忠君愛國之德,遂將魚林村賜名“御簾”村。文天祥為此題詩:“冊村何取御簾名,大宋南征重此行。珠箔忽因風捲去,芳名留與世恩榮。”此事、此詩均被明溪御簾《張氏族譜》所載。張幼厚後裔世居御簾村。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後裔張應烏遷居明溪紫雲張坊,至今已繁衍至70多戶。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又有多支後裔外徙:張康衢遷居南京,至今已繁衍至700多戶;張全遷居沙縣高砂鎮椒畔村,至今已繁衍至100多戶;張康棵遷居三明市三元區巖前忠山村,至今也已繁衍至30多戶。

元延祜元年(1314年),張富(為閩張始祖張睦的第二十世孫)從明溪遷居尤溪洋中官洋,為官洋張氏開基始祖。

元泰定元年(1324年),山東籍的張維清(原名張冠魁,字聯霄)中進士,泰定三年授建陽知縣。張冠魁屢次進諫,因而得罪達官顯貴而遭人誣陷,當著逃官被緝拿。他逃至將樂故交廖佔能家避難。廖佔能帶他躲避到將樂曹地村,並叫他與當地一蕭姓男子結拜為兄弟,改姓蕭。一次,張維清到將樂蕭坊(大源鄉肖坊村)訪問朋友時,一位章姓老人十分欽慕他的人品才學,留他任私塾教師,後又把女兒許配給他。張維清就定居於此,成為肖坊張姓的開基祖。

元天曆年間(1328-1330年),建寧黃天嶺一支張姓遷居泰寧龍湖鄉張地村。

元元統三年(1335年),張睦第十一世孫張泰臣攜子張則高從永泰縣嵩口鎮月洲村遷居尤溪縣湯川鄉珠建村前場;明洪武九年(1376年),張則高又從湯川珠建前場遷移至中仙鄉吉安村友溪象湖。明景泰元年(1450年),張則高的後裔張惟貴再次從吉安友溪分支吉安坑頭,為坑頭張姓開基始祖。張睦的第十三世孫張潘七同其父遷居於尤溪二十一都秦處洋之後山張厝灣,後又移居玉井(今長門村上井門自然村)。張潘七有二子:長子張伯宋,次子張宋茂。張伯宋有三子:長子張永興、次子張永旺、第三子張永兒。張永興遷居尤溪中仙的安寧村田坑自然村。張伯茂的後裔遷居下井門(文井村下井門自然村)。尤溪中仙長門長林張氏的第二十世孫張克溪、張克果、張克丁移居沙縣洋溪(現為三明市梅列區洋溪鄉洋溪村),張克蔭、張克起、張克賢移居沙縣。第二十一世孫張清永、張秉代移居大田縣,張能作移居沙縣梨樹,張清桂、張清品、張清芳移居沙縣南坑子,張清璋、張清瑎、張秉官、張秉夙移居沙縣。

元至正元年(1341年),張孔進遷居將樂餘坊鄉餘坊村梅溪自然村;張孔進為將樂餘坊鄉餘坊村梅溪自然村始遷祖。他的裔孫張壽臨遷居泰寧縣音山;裔孫張康臨、張延臨兩兄弟遷居將樂縣水南。

元代末,上坑一支張氏遷居尤溪梅仙的雙峰村大爐。

元末明初,建寧安寅保荊樹的張壽昌遷居泰寧新橋蓬坑。

明洪武元年(1368年),沙縣城關大北門一支張氏遷居尤溪八字橋鄉龍湖村。

明初,沙縣沙縣高橋新坡的張氏分衍於沙縣的青州、夏茂、富口等地。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其後裔張仲明從沙縣高橋新坡遷居青州的管前村。永樂年間(1403-1424年),又有張天赦從沙縣高橋遷居夏茂;後裔分衍於夏茂的洋元、李窠、木窠、長阜、儒元、巖坑以及沙縣的富口等地。明末清初,沙縣張氏族人又從六都(今高砂鎮)柳源山峰遷徙至沙縣的南陽鄉坡科村、大基口村、大基、鳳坡洋等村。清晚期,湖源張氏遷居南霞鄉的下洋村,泮嶺村等地。

明洪武二年(1369年),張華獅自永安貢川遷居草洋,開基中村草洋張氏一族。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福建惠安的張性佑遷居大田三坊。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張幹三從大田縣三十六都村尾遷居尤溪五都上坑仙兜獅山(今西城上源村上坑自然村)。

明正德六年(1511年),張宜一從江西撫州臨川縣百三都圓石裡(今江西臨川市榮山鎮新安村張家組)遷居尤溪埔頭村三奎頭。正德十六年,張必巽從南平樟湖坂遷居尤溪洋中際深村深渡自然村;張必巽次子張日武從尤溪洋中際深村深渡遷居到古田,第三子張日聘遷居尤溪後樓。另一支深渡張氏後裔遷入康林坂頭。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大田縣湯泉鄉一支張氏遷居尤溪縣坂面鄉京口村臺子。大田縣城關一支張氏遷居尤溪坂面的半嶺山自然村。嘉靖三十四年,張聖魁從福建安溪龜洞地(現名棠棣村)遷居尤溪中仙西華後埔。

明代時,張畢二從延平府南平縣蓋裡遷居德化縣蘇田界盧聚處;張畢二的第七世孫張天賜從德化遷居尤溪廿八都常山洋頭。張天賜有三子:長子張文聰、次子張文慶、第三子張文通。張文慶(1573~1646年)移承尤溪廿四都古蹟村大柏山,為尤溪坂面古蹟村大柏山張氏開基始祖。沙縣一支張氏遷居尤溪聯東村。

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張仕進從福建閩侯縣上街鎮厚美村遷徒至尤溪西城解建。

清乾隆三十九年(1700年),張志廣從安溪縣蓬萊鎮嶺美村遷居沙縣水美村。康熙四十七年,沙縣鄭湖鄉上洋村一支張氏遷居尤溪梅仙入丈際村山後自然村。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張羅某從安溪縣下際(華際)遷居尤溪四都沶頭(今西城鎮文峰沶頭自然村)。

清代,張文從永春二十二都下地遷居尤溪聯東的山坑自然村;張壬傑從閩候縣遷居尤溪的聯合村。

民國7年(1918年),張允孔,張枝堂,張梅等相繼從尤溪縣中仙鄉吉安友溪(今尤溪中仙吉安村址)遷居到洋中下溪壠(今洋中村部附近)。

三、遷移

唐開元二年(714年),張開先奉詔護送閩越王節度建州後卜居南劍州沙邑牛欄角(即今貢川北郊);其孫張志從貢川遷泉州,第二十世孫張順從貢川遷南平,第二十一世張千四從貢川遷漳平,第二十二世孫張石富、石崇倆兄弟和張惟從移居南平夏道水井寨;第二十五世孫張百八的後裔張華虎移居貴州省。

北宋時,張秉義遷居尤溪儒林裡。據尤溪儒林裡(後山)《儒林張氏宗譜》記載:儒林裡張氏自“族以始祖(秉義)為宋判院敕授儒林郎,所居之地裡以儒林名”。

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張衍仕致中憲大夫,由寧化遷福建上杭;宋端宗時(1176-1278年),其七世孫張淑芳為參軍校尉,先移居潮州竹蒿山下,後隨軍入興寧。(見《崇正同人系譜》)

宋代始,寧化石壁張氏陸續的人外遷,遷徙至福建福州、泉州、晉江、德化、惠安、延平、上杭、汀州、建甌、永定等地以及江西寧都、石城,廣東梅縣、海陸豐、潮州等到地。

元末,永安洪田上石村張十一郎的第十六世孫張千一郎、張千八郎遷居廣東潮州;後裔張明聰、張明顯兄弟遷居江西南安,張千四郎遷居浙江金華。

明洪武四年(1371年),尤溪騰峰張氏的張添壽遷閩清十四都雲際後湖;張階才遷居閩清十四都雲際後洋牛厝裡。明弘治年間(1488-1500年),尤溪騰峰張氏的張公享、張聰明遷居閩清十都東洋。

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建寧有部分張姓遷往江西興國、寧都等地。

清代時,尤溪湯三張氏的張階才移居閩清雲際後洋,張毓芹、張大遷居寧德,張大鎔移居延平(現南平),張昭通移居德化。清代時,洋中官洋張氏的第二十一世孫張材(苗峰)遷居閩清縣雲際;第二十二世孫張君美遷居延平府;第二十四世孫張聰旺攜父骸遷居閩清八都際頭。

 民國時,尤溪騰峰張氏的張成銀遷居漳平。

第二節 分佈

張姓為三明市的第二大姓,共有人口195239人,佔全市總人口的7.28%;其中,寧化縣張姓人口最多,有64835人,佔全市張姓總人口的33.21%。張姓人口最少的為清流縣,有4412人,僅佔全市張姓總人口的2.26%。其它依次為:沙縣23174人,尤溪縣22782人,三明市區16586人,將樂縣15252人,大田14117人,永安市13881人,建寧縣8278人,明溪縣7440人,泰寧縣4482人。

一、三明市區

三明市區有張姓人口16586人,佔市區總人口的5.84%。其中,三元區有張姓人口8792人,分佈於城關街道1317人,白沙街道1385人,富興堡街道1047人,荊西街道425人,巖前鎮677人,莘口鎮1288人,中村鄉1710人,城東鄉943人;梅列區有張姓人口7794人,分佈於列東街道3589人,列西街道1907人,徐碧街道1097人,陳大鎮454人,洋溪鄉747人。

二、明溪縣

張姓為明溪縣的第三大姓,有7440人,佔全縣總人口的6.44%。明溪張姓人口主要集中在夏坊鄉和城關(含雪峰鎮);其中夏坊鄉有1897人,佔全縣張姓總人口的25.50%。具體分佈為:城關(含雪峰鎮)1546人,沙溪鄉399人,夏陽鄉1897人,楓溪鄉705人,夏坊鄉610人,蓋洋鎮654人,瀚仙鎮423人,胡坊鎮286人。

三、永安市

永安市有張氏人口13881人,在永安姓氏人口中排第七位,佔全市總人口的4.34%。其主要分佈在貢川鎮集鳳、延爽村,大湖鎮高增、魏坊、新洋村,曹遠鎮上墩、張坊、富溪村,安砂鎮青村、江坊村,洪田鎮上石村,小陶鎮大陶口村,燕西街道益口、飛橋、橋西村,燕南街道吉峰、洛溪村。

四、清流縣

清流縣有張姓人口4412人,佔全縣總人口的2.99%;其主要分佈在賴坊、大元、老寨、洋塅等村。具體分佈為:龍津鎮852人,嵩溪鎮756人,嵩口鎮954人,林畲鄉648人,靈地鎮35人,沙蕪鄉13人,田源鄉131人,溫郊鄉71人,餘朋鄉148人,裡田鄉53人,李家鄉94人,賴坊鄉10人,鄧家鄉24人,長校鎮34人,東華鄉589人。

五、寧化縣

寧化縣有張姓人口64835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8.73%,列全市各縣(市、區)第一位;其分佈遍及全縣十六個鄉鎮。

六、大田縣

大田縣有張姓人口14117人,在縣姓氏人口中列第5位,佔全縣總人口的3.86%;分佈於全縣的11個鄉鎮33個村,其中百人以上的村有22個。張姓人口最多的村為廣平鎮的元沙村,有3550人,佔全縣張姓總人口的25.15%。具體分佈為:縣區1024人,文江鄉118人,梅山鄉332人,湖美鄉608人,前坪鄉605人,均溪鎮1865人,廣平鎮5395人,桃源鎮972人,太華鎮1215人,建設鎮140人,石碑鎮1136人,奇韜鎮707人。

七、尤溪縣

尤溪縣有張姓人口22782人,佔全縣總人口的5.44%;具體分佈為:城關鎮2840人,梅仙鎮1693人,臺溪鄉186人,管前鎮198人,八字橋鄉560人,聯合鄉1412人,新陽鎮956人,洋中鎮1699人,西城鎮2712人,中仙鄉5412人,溪尾鄉177人,湯川鄉772人,坂面鄉3355人,西濱鎮(含尤溪口)865人。

八、沙縣

張姓為沙縣的第一大姓,有23174人,列全市第二位,佔全縣總人口的9.56%;具體分佈在鳳崗街道4342人,虯江街道1387人,夏茂鎮4682人,青州鎮3686人,高砂鎮1945人,高橋鎮1201人,富口鎮643人,大洛鎮605人,南陽鄉1515人,南霞鄉1201人,鄭湖鄉1767人,湖源鄉200人。其中,鳳崗街道的城區、根坑村根竹坑、巖後、水美村水美、西郊村,虯江街道的麥元村、水南村、曹元村、城南社區,夏茂鎮的中街、西街、俞邦村木窠、樂厝、李窠、洋元倪邦仔、梘坑、儒元、上碓村赤嶺幹、巖坑、長阜、長阜村田中央、梨樹,中堡;青州鎮的湧溪村、管前村、後洋村、朱源地、青州村、後洋村、異州村、勝地村東樓、沉坑,高砂鎮的高砂主村、椒畔主村、員墩溪村、嶺兜蓋竹、柳源山峰,高橋鎮的新坡村、官莊村、上坑村,富口鎮的白溪村、白溪口村、富口村、郭墩村、山氽村、姜後村、柳坑村、延溪村,大洛鎮的大洛村、官昌村、文坑村水洋,南陽的西坑村、坡科村、大基村、木科村、華村、大基口村、南陽村,南霞的下洋村下洋厝、泮嶺村、南坑仔村,鄭湖鄉的上洋村、高地村,湖源鄉的錦街村甲山、城前村都是張姓人口主要的居住地。

九、將樂縣

張姓為將樂第一大姓,有15252人,佔全縣總人口9.07%。將樂張姓居住地有58個村和5個社區,即高唐鎮高唐、賴地、鄧坊、樓杉、班州、常源、元坪、常口等村,萬全鄉萬全村,古鏞鎮新路、勝利、解放、玉華、新華等地和百花、華山、龍池等社區,水南鎮乾灘、渡頭、溪南、三班、水南、新興等村和金華、銀華等社區,白蓮鎮白蓮、大王、天許、小王、大里等村,大源鄉肖坊、西田、將王坑、長甲、大源、東嶺等村,餘坊鄉餘坊、餘源、隆興、周厝、馬嘶、洋源等村,光明鄉光明、永吉、葛布、渠許、際下等村,萬安鎮福匡、良坊、寺許、萬安等村,漠源鄉張源、漠源等村,南口鄉南口村,黃潭鎮黃潭、馬帶等村,安仁鄉伍宿、石富、安仁、福山、洞前、元洋、半嶺等村。其具體分佈為:古墉鎮2663人,高唐鎮1214人,光明鄉653人,漠源鄉677人,南口鄉378人,白蓮鎮1544人,黃潭鎮285人,萬全鄉169人,萬安鎮1407人,安仁鄉1065人,大源鄉2290人,水南鎮731人。

十、泰寧縣

泰寧張姓人口有4482人,在全縣姓氏人口中列第10位,佔全縣總人口的3.51%;其主要分佈於龍湖鄉神下張木坑、張地本、龍湖渠高、朱口音山、新橋蓬坑等地。具體分佈為:杉城鎮1522人,朱口鎮1195人,上青鄉51人,新橋鄉197人,大田鄉137人,下渠鄉122人,開善鄉271人,梅口鄉56人,大龍鄉931人。

十一、建寧縣

張姓為建寧縣的第四大姓,有人口4482人,佔全縣總人口的3.51%;其分佈在裡心有1499人,均口有1377人,伊家有1255人,濉城有1034人,黃埠有973人,黃坊有842人,溪口有783人,金溪有356人,溪源有251人,客坊有208人。

第三節 譜牒

一、宋及宋以前

永安貢川《張氏族譜》

永安貢川《張氏族譜》始纂於北宋慶曆年間(1041~1048年),由進士、浙江睦州刺史張文珠以筆記形式記下家譜並作譜序。明永樂三年(1405年),由張伯二仿歐蘇凡例纂修,其內容有新舊譜序、源流、世系、世錄、聖諭、族規、祠堂記、世傳、壽文、年號、歷朝科舉、墳圖、田莊祖業、譜跋、祭文等,共36卷。清康熙七年(1668年),由張富收族重修。清道光三年(1823年)合族重修。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再次合族重修。2001年,由南平夏道裔孫張道唐主持,張志遠等採訪重修,增加了祖像、欽賜等內容。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員張廷發為該譜題寫譜名。

尤溪湯川張氏《騰峰世譜》

尤溪湯川張氏《騰峰世譜》始修於南宋紹興十六年(1146年),由張添保主持編撰。該譜先後四次續修:清嘉慶二年(1797年)敦清蔣聯芳先生執修;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由本族裔孫錦時、春暉、春苑、興關等聯修;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續修;1995年由張鍾霖、張鍾活等續修。

二、元、明、清及民國

寧化石壁上市《張氏族譜》

寧化石壁上市《張氏族譜》始修於元至正十年(1350年),由張宣誠的第七世孫張德盛、張德陳、張德全兄弟首纂修編。該譜以張宣誠為一世祖,從第七世起開始取字派:“德文宗福壽,興延廷萬永;世貴顯成榮,華恩耀啟運;元隆常達遠,肇禮傑名英;俊偉恢前裕,鹹添志道稱;聯科登進士,學會定昌卿。”明洪武九年(1376年),該譜進行二修。但兩屆族譜都在戰亂中毀滅,其間幾經續修均未成功。至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由第十七世孫張世奇等重新編寫族譜。該譜後又經過幾次修訂。

將樂《張氏族譜》

元至清代,將樂大源、隆興、洋源、周厝、馬嘶、餘坊、肖坊等村和白蓮、高唐、安仁、萬安等鄉鎮的部分張氏居住村先後編修本房派的張氏族譜。大源《張氏族譜》最後一次續修是1997年,已續譜三十八代。隆興村墩上自然村《張氏族譜》已錄四十一代名。餘坊鄉張都村上張源等自然村《張氏族譜》多數於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續修。

《沙縣茂溪張氏族譜》

《沙縣茂溪張氏族譜》始修於明嘉靖十年(1531年),共有過六次續修。據1991年第六次續修譜載,其開基始祖為張孺。該譜載:“孺公,字子賢,號開先,別號敬齋,十萬公之子也。原自江西信州,後居河南光州,唐僖宗時由光州固始縣從越王入閩。生唐憲宗元和乙未十年(815年)四月初六日已時,卒中和壬寅二年(882年)或甲寅(894年)八月二十五日辰時,葬沙城北門赤朱山金鎖形。”

尤溪聯合聯東村東山頭《張姓族譜》

尤溪聯合聯東村東山頭《張姓族譜》始修於明崇禎元年(1628年),由第十六代孫張世雋編修。

尤溪聯合山坑《張姓族譜》

尤溪聯合山坑《張姓族譜》始修於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雍正九年(1731年)、1993年重修。

建寧《張氏族譜》

建寧《張氏族譜》始修於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由張成甫作序;乾隆八年(1743年),由進士張應元作序進行二修;嘉慶十三年(1808年),由舉人張弋峰作序三修;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由舉人肖衝作序四修;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由張作霖作序,楊瀚主稿五修;光緒二年(1876年),由張以行、張春華主稿、鍾儼文作序進行六修;宣統二年(1910年),由張氏12世孫張相湯、張覺群撰序七修;民國五年(1916)八修。其內容主要記錄了源流考、祖產、仕宦錄、舊序、貞烈傳、墓誌、祖塋圖、列祖畫像、各房分支情況及各房子孫名錄。在排編分類上也無獨特之處。

永安小陶《張氏族譜》

永安小陶《張氏族譜》始纂於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光緒三年(1877年),由張登申主編。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由張登申、登笏合修。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由張世明、家綸、啟泰合修。1991年,由張泰承、昌家、昌達、太樞、太陽、樹和、太善、克容等人組成修譜小組,由昌達、太樞主編。全譜共16本。新舊譜均按歐蘇體修纂,內容包括譜序、世系圖、族規、譜禁、人文、名人、行達、祖像、墳圖、宗祠圖、契約、祭文和壽文、字派詩等。至今共修譜5次。

尤溪梅仙玉石村《張姓族譜》

尤溪梅仙玉石村《張姓族譜》始修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至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共有過三次修輯。民國9年(1920年),該譜進行續修,20世紀80年代再次續修。現存族譜為民國時的版本,共17卷。

尤溪坂面古蹟村大柏山《張氏族譜》

尤溪坂面古蹟村大柏山《張氏族譜》始修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由張開暹主持編修。該譜共有過六次編修:除第二次修譜時間無考外,其餘時間為清光緒二年(1876年)、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清宣統元年(1909年)、1981年。

尤溪坂面芹洋《張氏族譜》

尤溪坂面芹洋《張氏族譜》始修於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

尤溪城關《張氏族譜》

尤溪城關《張氏族譜》始修年代不詳。該譜屢經風霜兵焚,譜牒殘缺不全,民國9年(1920年)由昌鳳、敬亭、吳洪、佐卿續修。該譜內容有序,源流世系、世傳、墓圖、畫象等。

尤溪坂面後溪《張氏族譜》

尤溪坂面後溪《張氏族譜》始修於民國12年(1923年),1988年續修。

尤溪湯三《張氏宗譜》

尤溪湯三《張氏宗譜》始修年代不詳。現存譜系民國16年(1927年)由裔孫張元活為首重修的;其主要內容有源流、譜序、世系。1993年,由族長張克麗主持重修;在原譜的基礎上增加了族譜序、字派、題名錄、祖祠圖、家法等內容。

寧化石壁《張氏族譜》

寧化石壁《張氏族譜》始修年代不詳。該譜載,五代十國天福年間(936~947年),張九齡後裔張雲虎自姑蘇遷居寧化石壁樟樹下。

建寧均口瓜林《清河張氏族譜》

建寧均口瓜林《清河張氏族譜》始修年代不詳。該譜載,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張鹹的第十七世孫張試六從福建邵武府江澤(今光澤縣)遷居建寧縣南鄉山前(今均口鄉隆下村瓜林)。

大田元沙《張氏族譜》

大田元沙《張氏族譜》始修年代不詳。該譜載,唐元和年間(806~820年),張禹元從莆田仙遊石壁潭遷居大田監口。

大田三坊《張氏族譜》

大田三坊《張氏族譜》始修年代不詳。該譜載,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福建惠安的張性佑遷居大田三坊。

明溪餘坊石溪《張氏族譜》

明溪餘坊石溪《張氏族譜》始修年代不詳。該譜載,唐開成年間(836~840年)因鬧饑荒,原居永安貢川北郊的張五郎遷居汀州寧化柳楊一都(今明溪蓋洋)。

明溪楓溪《張氏族譜》

明溪楓溪《張氏族譜》始修年代不詳。該譜載,

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張福郎的第四世孫張試六遷居建寧南鄉隆保。張試六的孫子張九郎的次子張念二遷居明溪機能溪官坊、大雅。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

尤溪中仙坑頭《張氏族譜》

尤溪中仙坑頭《張氏族譜》始纂於何時無從考證,而且舊譜於1958年遺失。現存族譜修1963年,由三十三世張長堅重修,其內容有源流、譜序、世系、世傳、墳圖等。

尤溪埔頭村《張氏族譜》

尤溪埔頭村《張氏族譜》始修年代不詳。該譜“文革”時期被燒燬。1976年,尤溪埔頭張氏第十三代裔孫張漢江主持重修家譜,2005年繼修,2008全面核修。該譜內容有序,源流世系、世傳、表、圖、畫象、照片、設考源、芳名篇、人物篇等。

尤溪洋中官洋《清河張氏譜系》

尤溪洋中官洋《清河張氏譜系》始修於1991年,內容有源流世系、譜序、小引、追念文、訓言、行實、詩讚等。

尤溪西城文峰《張氏族譜》

尤溪西城文峰《張氏族譜》始修於1991年,由張貞概、張仁祥、張貞明等人編修。該譜共189頁,8700多字。

尤溪西濱過溪《清河張氏家譜》

尤溪西濱過溪《清河張氏家譜》始修於1991年,由張迫建、張道信、張明柳、林宗聲編修。

尤溪中仙《張氏族譜》

尤溪中仙《張氏族譜》始修年代不詳,並且原族牒於康熙十七年(1678年)毀於火災。現存族譜修於1994年。

《張氏九修族譜》(建寧與江西寧都、興國合譜)

1995年,在江西省寧都縣韶坊鄉,由江西人張武主稿,集體作序進行了九修張氏譜。這次修譜雖然是在建寧《張氏族譜》基礎上修訂,但內容上增添了遷往江西寧都、興國後裔的子孫名錄。實際上該譜已成為建寧和江西守都、興國張氏的合譜。該譜定名為《張氏九修族譜》,共12冊計約50萬字。

尤溪梅仙東頭村《張氏族譜》

尤溪梅仙東頭村《張氏族譜》始修時間不詳,而且原譜已在“文革”期間遺失。現存族譜修於2000年,由張士盛、張德淑等主持編制,共78頁,約5萬字。

第四節 文物

一、祠廟

尤溪儒林裡儒林張氏宗祠

尤溪儒林裡儒林張氏宗祠位於城關鎮後山路21 號,為城關張姓始祖秉義公的肇基之地。該祠始建成於北宋政和至宣和年間(1111-1119年)。據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秋日,新城黃賢撰《祠宇記》載:“鼻祖秉義公既為宋判院,則遷於宋無疑。而尤溪開縣在唐開元二十有九年(即741年),至宋已二百載有餘矣。更稽縣治亦創於開元而重修於宋紹興間。當是修理時,欲內署寬廣,張氏乃徙於其後山麓耳。”原祠位於縣衙右側,後因宋紹興間(1131-1163年)縣衙擴建,遷建於縣衙後側。因此,該祠至今已有800多年。明代和清乾隆年間,該祠均有修葺,現存基礎為南宋初之物(有遺留覆盆石柱礎為證),主體建築結構大部為明代中期之物,建築柱礎則為清初之物,故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張氏宗祠建築為二進制單簷歇山頂木結構,坐北朝南,壬兼子,方向348度。七架樑,面闊五間,進深三間,中軸線上由花臺、正堂、廂房(即書院)、山門、大埕和前側孟仲季眾房、右側中和房共置坪等所組成。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42.6平方米。正堂中置一神龕,龕內懸掛“始祖秉義公彩繪像”,前置“福”字香爐,龕前放置一張祭桌,桌立雙耳鼎式爐,銘文曰:“張氏宗祠”。神龕上方懸兩方黃色聖旨牌,覆上懸“輔國重臣”匾。正屏一幅對聯:“輔國有功判院開封傳佳話,齊家以德名垂青史繼箕裘”。後廳邊門上方為雙列弧形木雕,下為月造梁。左右壁上分別立有“舉人”、“武舉”匾。正棟柱上有一筒聯:“本自軒轅創制弓矢平定蚩尤國享清河郡,根由帝胄出將入相輔弼社稷族賜儒林名”。大廳側扇下枋寬大,上枋架設鷹爪柱(俗稱“五爪龍”),邊有雕飾香草龍與之連接,每隻龍雕由雙斗拱撐託,主要起到支撐大梁的作用。前廊月造樑上雕有香草龍,梁為纏枝木雕為替;屋簷由三列斗拱撐託。左右次間,亦俗稱廳門間;在次間與稍間之中置一邊門,再左(右)便是內走廊。宗祠內還保留著宋代柱礎覆盆石和方鬥形礎。大廳廊柱邊各設一巨型石鼓,重達300多斤。最有特色的是,祠堂大廳兩側和梁坊上立有眾多的牌匾,其中有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御賜始祖清河郡張氏為“儒林柱國”(邑人復書)、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張公文顯榮膺“大宣教”、張招穎和張賜(招穎長子)及張鼐(招穎三子)分別於宋宣和(119-1125年)、紹興年間榮膺“大學士”(其匾為“父子大學士”)、又有宋紹興十三年(1143年),張誠榜夔公榮登“進士”、宋嘉定七年(1214年)安公榮登袁甫榜 “進士”、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春月奉直大夫僉判延平府加三級記錄楊毓俊為太學生張翼花甲誕辰立“王國羽儀”和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原空軍司令員(沙縣)張廷發親書的“人傑地靈”以及全國教育工會主席方明為上海外語學院教授張思中題寫的“愛滿天下”等牌匾和福建省副省長張家坤親筆為宗祠題寫的“尤溪後山張氏宗祠·張家坤·癸未秋”鎏金牌匾。

永安貢川張氏宗祠——“景先堂”

“景先堂”座落在貢堡南門頭巫峽坂官道旁,始建於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佔地1500多平方米,毀於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年),該祠重建,恢復原貌。清末,該祠被軍閥焚燬,至今未修復。

建寧均口張氏瓜林祠

建寧均口張氏瓜林祠位於建寧縣均口鄉隆下村黃土嶺瓜林。據《瓜林祠碑》載:該祠建於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後因年久失修,該祠大部分建築已坍塌。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由張鍾篤、張金昌等人召集五房子孫商議重建張氏瓜林祠,經數年努力,於乾隆二十二年告竣。張氏瓜林祠佔地面積400平方米,建築面積280平方米。祠堂坐北朝南,形如開口鰱鯉。宗祠為硬山式建築。屋架為穿鬥式木結構,簷柱之間用矩形斗拱和穿枋聯繫,支撐屋面檁條,形成樑架。木構樑柱,石墩臺基。屋頂為單簷硬山頂,造型為硬山式。屋面雙坡,兩則青磚建築。山牆略高於屋面,隨屋頂的斜坡面呈階梯形。屋頂中直線與曲線巧妙組合,形成向上微翹的飛簷,有龍飛鳳舞之勢,建築藝術較高。宗祠佈局為前廳、正廳、後閣院。正廳一方有一匾,書“敦睦堂”三個大字。正廳設有神龕,供祀“清河張氏子富公牌位”。該祠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遭到破壞,1981-1982年張氏五房子孫籌款對宗祠進行了維修。

尤溪湯川大村張氏祖祠

尤溪湯川大村張氏祖祠始建南宋紹興十六年(1146年);至十五世孫孫張公佑重建,並擴大規模闢為上、中、下亭。

尤溪坂面芹洋張姓(乾房公)宗祠始建於元代,為開基始祖張世悌的長子所建成。該宗祠構築的下厝祖祠,坐乾向巽,共五個單元。

尤溪坂面芹洋張姓(坤房公)宗祠

尤溪坂面芹洋張姓(坤房公)宗祠始建於元代,為開基始祖張世悌的次子所建。該宗祠坐壬向丙,共四個單元。

三元區中村草洋張氏德昌祠

三元區中村草洋張氏德昌祠坐落於三明市三元區中村鄉草洋村。該祠始建成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為張華獅自永安貢川遷居草洋後所建成。該祠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坐南朝北,木質結構,雕樑畫棟,五植九間,左右廂房依傍,中廳祀奉清河堂上祖神位,廳面書金字柱聯三對,中聯為:“從圮上以受書跨信凌何爭烈安劉必勃,起關中而講學接濂媲洛揚鑣吾道其南”。左邊有“福興堂”廟一座,建於明英宗正統四年(1439年),斗拱門屋,宏偉壯觀,內供如來、觀音等佛像,周圍古木成蔭,環境清雅。右邊有“文昌閣”一座,二層,前堂兩層,左右廂樓,飛簷斗拱,四柱出廳,供楊時、羅從彥、李侗、朱熹及張氏祖文昌公張仲等像(現已毀)。清 咸豐七年(1857年),德昌祠遭盜匪焚燬,次年得以重建保存至今。

尤溪中仙吉安坑頭張氏宗祠

尤溪中仙吉安坑頭張氏宗祠位於尤溪中仙吉安坑頭三角埕西北面龍頭歧山下,始建於明景泰元年(1450年),由張惟貴主持興建。民國7年(1918年),德化蘇太和匪徒偷襲吉安村時,坑頭張氏宗祠被焚燬。民國20年,由張本週,張文賢,張容孝,張宗良,張德鳳等為首重修,稱其堂為“珍田坊”。

尤溪坂面京口村臺子祠堂

尤溪坂面京口村臺子祠堂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該祠堂位於溪坂面京口村嶺尾岬後,坐東向西,有大廳、書院橫相、場院等建築。

永安貢川張氏宗祠——“金魚堂”

“金魚堂”原在貢川堡內,始建於明天啟四年(1624年),佔地3.26畝,進士羅明祖為之撰寫《金魚堂記》。1998年舊城改造時,該祠移建在堡南祖墓下。

明溪御簾張氏宗祠

明溪御簾張氏宗祠坐落於明溪夏陽鄉御簾村。至南宋末,張載的第十五世孫張幼厚舉家徙居明溪夏陽御簾村後,張氏後裔先是建風雲寺以祀先祖北宋大儒張載。至明崇禎元年(1628年),張氏後裔才在御簾村大禾坪鼎建宗祠。越數年,該祠被焚燬,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重建成,咸豐八年又毀於戰亂,咸豐十一年重建。重建的宗祠佔地1100平方米,為木質構架,上堂正廳三植五間,正廳上方寫有“兩銘草堂”四字。宗祠外側築有一堵長20米、高6米的白色華表照牆,正上方寫著“秀接關中”四個大字。

寧化石壁下市張茂甫祠堂

寧化石壁下市張茂甫祠堂,又名張氏家廟、追遠堂,坐落於寧化石壁下市井下窠。該祠始建於清順治元年(1644年),由裔孫一策倡導面建。順治三年,該祠被流寇燒燬,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由裔孫陳正立等籌資重建。咸豐八年(1858年),該祠又因戰亂被焚燬,翌年又由裔孫陳朝據為首集資重建。此後,該祠又經過多次修繕。1991年,該祠因電線老化引起火災而補燒燬;次年春,由裔孫陳恩庭為首組織籌資重建。新建祠堂主體為硬山頂磚木結構,由正堂、天井、迴廊、山門牌樓、大埕、圍牆組成,穿鬥式與抬梁式相結合,屋面正脊用通透青磚鑲嵌,兩頭為燕尾式翹角。

尤溪城關張氏宗祠

尤溪城關張氏宗祠在尤溪縣城關後山路21號。該祠始建於清康熙九年(1670年),乾隆九年(1744年)、民國19年(1930年)都進行修葺。“文革”期間,宗祠文物全部被毀。1986年、1991年,該祠進行過兩次小修,2004年張氏裔孫集全族的財力共5.8萬元進行一次大規模重修,使張姓祖祠重現昔日風采。

寧化石壁上市張宣誠公祠

寧化石壁上市張宣誠公祠,又名張氏家廟,坐落於寧化石壁村楓樹下黃家衕(今石壁上市),佔地面積700餘平方米。該祠始建於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祠堂為硬山頂磚木結構,坐西朝東,虎形,門前有兩口池塘被喻為“虎眼”。祠堂由正堂、天井、迴廊、牘樓、大埕、圍牆組成。正堂設神龕,奉一世祖張宣誠、二世祖張玄郎、三世祖張九秀的牌位。左右兩則再按昭穆行次供奉列祖列宗的牌位。神龕上面高懸“敦本堂”的橫匾。該祠至今已290多年,基本保存完好。“文化大革命”期間,祠內牌、匾、楹聯、族譜等其他文物全部被毀,直到1990年第十次修族譜期間,才得以全部修繕刷新,恢復原貌。

寧化全縣共有張氏宗祠45個。

尤溪官洋裡坑張氏總祖祠

尤溪官洋裡坑張氏總祖祠始建於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2000年進行大規模重修。該祠位於尤溪洋中浮洋村苗峰自然村。

永安小陶大陶口張氏祖祠

永安小陶大陶口張氏祖祠始祖文翱祠座落在大陶口村,始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1995年重修。

寧化陂下張氏家廟

寧化陂下張氏家廟位於寧化縣石壁鎮陂下村。該祠始建於明末清初,“文化大革命”時期遭毀,1994年重建。陂下張氏尊張世福為開基始祖。家廟中堂聯曰:“遷江右系本姑蘇遠昭近承百代衣冠濟美,基大丞(注:指陂下)散居各里宗和睦族千秋俎谷維新”。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特賜狀元張顯宗為張世福的後裔。寧化陂下張氏有1500多人,其後裔分佈在寧化的城關、濟村、陂下、小長坊、神壇壩及邵武、光澤、江西瑞金等地。

將樂大里張氏祠堂

將樂大里張氏祠堂位於白蓮鎮大里村圓山地自然村水尾山下。該祠堂為清代建築,佔地面積198平方米,由正廳、後廳、天井組成,單簷穿木結構,風火牆均用磚砌築。祠堂前坪豎有兩根方石柱,高4米,寬30釐米,柱帽呈圓形。

將樂梅溪張氏宗祠

將樂梅溪張氏宗祠位於餘坊鄉餘坊村梅溪自然村,民國20年(1931年)由張永均為首倡建。

尤溪洋中張姓祖祠

尤溪洋中張姓祖祠始修於1999年,與梅峰張姓族人合建。該祠位於尤溪梅峰村寺下(即梅峰張姓祖祠原址),四扇三進,磚木結構,高一層半,祠前有埕,埕沿圍有半牆。

尤溪中仙長門桂林張氏宗祠

尤溪中仙長門桂林張氏宗祠,又稱“桂苑堂”,俗稱大祖廳,始建年代不詳。長門張氏派衍幾支後裔,都建有各自的宗祠,一曰“桂蘭堂”,一曰“桂陽堂”,一曰“桂園堂”。“桂蘭堂”由張孚祖的第五世孫張禮五興建;“桂陽堂”由張孚祖的第八世孫張晟長興建;“桂園堂”由第九世孫張添唐興建。“桂蘭堂”、“桂陽堂”、“桂園堂”在“文革”期間被拆毀,但後來都陸續重建。只有“桂園堂”被拆毀後為生產隊倉庫,後倉庫坍塌,仍留地基至今。“桂苑堂”被載入《中國祠堂大觀》。

尤溪西城解建張氏祖祠

尤溪西城解建張氏祖祠位於尤溪西城解建後則,始修年代不詳。該祠為磚木結構,佔地為2000平方米。

尤溪西城團結張氏祖祠

尤溪西城團結張氏祖祠位於尤溪西城團結英邊洋,始修年代不詳。該祠為土木結構,佔地面積為200多平方米。

尤溪西城七尺張氏祖祠

尤溪西城七尺張氏祖祠位於尤溪西城七尺自然村橫路仔,始修年代不詳。該祠為土木結構,佔地面積505平方米。

尤溪西城文峰張氏祖祠

尤溪西城文峰張氏祖祠始修年代不詳。該祠分一、二組,共佔地600平方米,位於尤溪西城沶頭自然村墟坪,為土木結構。

尤溪西城秀村張氏祠廟

尤溪西城秀村張氏祠廟,又稱“光裕堂”,始修年代不詳。該祠木構型,佔地面積為150 平方米。

尤溪埔頭村張氏宗祠

尤溪埔頭村張氏宗祠始建年代不詳。該祠位於尤溪縣埔頭村三奎頭。

尤溪官洋張姓

尤溪官洋貓坑張氏祖祠

尤溪官洋貓坑張氏祖祠始建時間不詳。該祠位於尤溪洋中浮洋村苗峰自然村,與苗峰陳姓祖祠同厝異堂。

尤溪梅仙東頭村清河郡張氏祠堂

尤溪梅仙東頭村清河郡張氏祠堂位於尤溪梅仙東頭村上村坊,始修年代不詳。

尤溪梅仙丈際村張氏祖祠

尤溪梅仙丈際村張氏祖祠位於尤溪梅仙丈際村山後自然村,佔地面積600多平方米,坐癸兼寅,杉木結構,始修年代不詳。

永安大湖張氏宗祠

永安大湖張氏宗祠位於大湖嶺後,始建年代未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