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的侉罗腔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的侉罗腔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位于灵丘县城西北部的梭沟峪,距县城13公里,100年前在离村南2公里的桃沟居住,后来搬到兴旺庄居住。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的侉罗腔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的侉罗腔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的侉罗腔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的侉罗腔

兴旺庄是一个藏在山间的小村庄,走进小村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整洁的房屋错落有致,一棵棵高大的杨柳树把整个村庄掩在绿树丛中,村子宽阔的水泥路、精巧的太阳能路灯、摆放有序的绿色的环保垃圾桶以及文化广场、绘画墙、花草景观带等充满了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气息。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的侉罗腔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的侉罗腔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的侉罗腔

村边景观长廊一端的爬墙虎夏日碧绿、秋日火红,远远地望着使人神清气爽。长廊边芳草萋萋 ,波斯菊五颜六色,争芳夺艳,粉的似霞,白的似雪,美不胜收。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的侉罗腔

时光老了,碾盘没老, 碾盘碾着一路风尘,成了村里最有特色的风景。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的侉罗腔

村标造型大气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的侉罗腔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的侉罗腔

兴旺庄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融入村规民约当中,文化墙包含诸多内容,且易记易懂,目的就是为了让广大村民看起来轻松、念起来顺口,便于熟记于心,践之于行。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的侉罗腔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的侉罗腔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的侉罗腔

兴旺庄通过打造别具特色的文化墙,潜移默化地引导群众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用村规民约引领文明和谐新风尚。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的侉罗腔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的侉罗腔

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文化项目,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让人赏心悦目。在兴旺庄村有一种戏曲剧种叫“侉罗腔”,兴旺庄村就是“侉罗腔”的发源地,村里上了年纪的人都能哼上两句。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的侉罗腔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的侉罗腔

侉罗腔古时就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周建荣、张贵叶两人唱得最好,在兴旺庄一带很有名气,传统剧目是《小二姐做梦》《三岔口》。现代剧目是《渡口》《划线》《争出工》《改货单》《荷花嫂》《计划生育宣传到村》《沙家浜》《桑月人家》《医牛记》等,服装装扮上过去是传统戏装,现在是小打扮,伴奏乐器分文场和武场。文场主要有板胡、竹笛等乐器,武场主要有板鼓、大小钗、大小锣、撞铃。唱腔特色是基本不分声,特点是“背宫音”唱法,即在一段唱词的尾句,用一种高出本调八度的假嗓来耍腔。音乐特色是:乐队不托腔伴奏,只在唱腔落尾处进入过门,仅伴奏过门。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的侉罗腔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的侉罗腔

2006年前的20多年间因为种种原因中断演出,2006年在乡政府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又开始重新组织起来,现在剧团大约有十七八个人,一般为中年人,张向洲为团长,主要演职人员有张君、张津等人,剧团农忙种地 农闲排练,过春节时组办大型演出。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的侉罗腔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的侉罗腔

兴旺庄村党支部书记郭恩东说:“希望兴旺庄侉罗腔这个稀有剧种今后能够发扬光大,将老祖宗留下的文化艺术瑰宝传承下去。”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的侉罗腔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的侉罗腔

灵丘县史庄乡兴旺庄村的侉罗腔

撰稿:凝眸/图片提供:郭恩东、刘国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