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長從這3件小事入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很多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

丟三落四,經常回家後少了只襪子或者手套;

玩了玩具以後收拾不好,自己的房間總是亂糟糟的;

不會穿衣服,在幼兒園午睡還要老師幫忙穿;

……

其實,這些都是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體現。現在每個家庭的生活條件都變好了,孩子們也都是嬌生慣養的“小公子”、“小公主”,在家裡什麼事情都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幫著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但是到了外面就容易手足無措。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長從這3件小事入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著名的教育專家、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錢志亮曾說過,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對其日後的生活至關重要,有助於培養他們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處理問題能力。所以,想要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儘早採取措施。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長從這3件小事入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如果現在的您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早點獨立,不妨嘗試從這三件小事入手:

學會放手,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一味地抱著慈悲心腸為子女犧牲一切的父母,可以算得上最壞的教育者。”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獨立問題的時候,總是習慣性的迴避。他們總認為孩子還小,不具備可以自主生活的條件,父母應該多承擔,讓他們少吃點苦。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小大人”,他們懂的事情也遠比你們想象的要多。父母們應該狠下心來,學會放手,多給孩子一些處理生活中小事的機會,比如自己收拾書包、吃完飯自覺收拾碗筷等等,既可以鍛鍊他們的四肢協調能力,也可以培養他們的獨立意識。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長從這3件小事入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放手”不等於“放任”

在孩子學會獨立的過程中,我們倡導父母們去扮演一個“救生員”的角色,而不是做一個單純的“旁觀者”。

適當的放手是對的,但是放任孩子不管是不負責的體現。如果孩子真的遇到了困難,那麼在一旁袖手旁觀的父母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也不會起到什麼作用,甚至還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反感,容易有逆反心理。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長從這3件小事入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們也千萬不能鬆懈,還是要時刻保持警惕。當孩子遇到了問題、或者感到不耐煩的時候,一定要首先安撫孩子波動的情緒,並及時加以開導,這樣才能讓孩子懂得生活自理的本質內涵。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長從這3件小事入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根據實際情況給孩子安排合適的任務

一個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他的身體狀況、四肢協調能力、智力都是不一樣的,這些也都間接影響著他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的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太高,讓孩子做一些不符合自身能力的事情,結果孩子完成不了,難免會產生心理落差,同時也打擊了孩子的情緒。

所以,父母在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給孩子分配任務,而不是急於求成、揠苗助長。只有當任務是孩子力所能及的時候,他們才可以又快又好地完成,同時還有了積極的心理,從而才會有幹勁去面對生活中其他的事情。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長從這3件小事入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最後我推薦給各位粉絲兩套書,第一套《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書》從小幫助孩子養成獨立的好習慣,第二套《陪你長大幼兒早教互動圖畫》幫寶寶學會自己《吃飯》《拉臭臭》《穿衣服》《刷牙》《洗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