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文登风物志——小观蛤

说起文登南海的海鲜,那可真不是本地人自夸,因为并不是任何一个靠海的地方都能有如此美味,这里出产的海鲜,不论是鱼虾参蟹,还是扇贝蛤蜊,无论是野生还是养殖,都以干净无污染、味道鲜美著称。

文登风物志——小观蛤

为什么这里的海鲜干净?这得益于南海独特的地形地貌,南海小观区域的海滩纵深长,海水清浅,没有大型船舶通行,保证了水质的纯净,海沙洁净如玉,绝少淤泥,因此这里出产的海鲜不会遭受自然以及人为的污染,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品。

为什么南海的海鲜味道鲜?据当地渔民讲,南海濒临的五垒岛湾是个半封闭的海湾,文登境内最大的河流母猪河流入其中,带来的大量淡水稀释了海水盐分,同时也带来了充沛的有机物,使得湾内环境非常适合海洋生物生长,海产品多达上百种,称得上是一个天然的水族馆,这其中又以小观的蛤蜊最具代表性。在文登的集市上、商场里,只要吆喝一声"透肥的小观蛤",足可胜过任何天花乱坠的广告语。

文登风物志——小观蛤

说起小观的蛤,还真是一时半会说不完,因为这里的贝类太丰富了,即使常年生活在海边的,也不一定认得全,其他贝类不说,仅常见的蛤蜊就有沙蛤、蚬子蛤、毛蛤、牛眼蛤、黑蛤、刀劈蛤、海虹蛤等,这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沙蛤了,这种海鲜早在宋代的《续墨客挥犀》就有记载:"海傍有蛤,背有花纹者人谓之花蛤,无文者谓之沙蛤" 。虽然沙蛤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浅海沙滩,但文登南海的沙蛤尤为出众,不但个大、皮薄,而且肉满、味道鲜,书名称之为"西施舌"可谓生动形象。每到集市上的海鲜摊位,就可见盛放沙蛤的大盆,盆中盛满海水,中间安放一层小铁丝网,沙蛤就会伸出肥硕的"舌头",不停地向外吐沙,几个小时就会吐净肚里的沙子,之后就可下锅了。文登这里的做法一般都是清水蒸煮,不需任何佐料,把洗净的沙蛤投入锅中,加半瓢清水,一开锅就可享用了。煮熟了的大沙蛤张开贝壳,肥硕的蛤肉娇嫩似一块黄玛瑙,夹一只嘬入口中,那爽滑细腻的肉质,那鲜美醇香的滋味,足以让食者的舌头惊艳于这简单的方法,居然能烹制出如此味美的珍馐。

文登风物志——小观蛤

和沙蛤具有亲缘关系的花蚬子,又称花蛤,是本地宴席上的一道保留菜,也是渔家宴的主要海鲜之一。花蚬子一年四季均可见,外形与沙蛤类似,但有着明显的花纹,体型比沙蛤略小,但味道比沙蛤更鲜,烹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可清水蒸煮、可与尖椒爆炒,也可在屉上清蒸,清蒸的花蚬子,蛤肉饱含原汁,可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汁原味,烹制后的汤汁,可作为鲜味剂,做面条汤卤,足可胜过任何调味品,因此,这花蚬子也被公认为海中"百味之冠"。

其他的如面蛤,因口味欠佳,已经逐渐淡出文登本地的餐桌了,鸭食蛤大小如小指甲盖,名字虽不雅,但也是别具风味,在农村的集市上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的。其实不论何种蛤蜊,都是大海赐予人类的自然精华,贝类生物不但肉味鲜美,而且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最重要的是,野生的蛤蜊不会有任何的添加成分,是真正的"放心食品",也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今天不屑一顾的某些海鲜,也会变成人们趋之若鹜的珍品。

文登风物志——小观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