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暴裂無聲》:忻鈺坤這次走進了自己的“心迷宮”

導演忻鈺坤14年處女座《心迷宮》無疑是在國內電影市場扔出的一顆驚雷。

《暴裂無聲》:忻鈺坤這次走進了自己的“心迷宮”

該片演員片酬20萬、工作人員薪酬30萬、器材設備30萬,零零散散總計170萬製作費。

26天拍完,卻讓這部小成本電影成為了當年的口碑黑馬,令忻鈺坤一躍成為國內炙手可熱的新銳導演。

有了上一部作品的口碑保證,製作方面有了足夠的資金支持。

此次《暴裂無聲》製作規模相比前作提升了一個量級。

《暴裂無聲》:忻鈺坤這次走進了自己的“心迷宮”

演員陣容上有了宋洋、姜武等實力派演員參演,燈光場景音效也全面升級。

本片故事背景發生在荒涼的北方小鎮,因為一個孩子的神秘失蹤而引發一系列事件。

想要深入瞭解本片,從解題開始。(下文有部分劇透)

拆分成兩部分,即為“暴裂”與“無聲”。

這兩種狀態一直存在於影片的始終。

故事以孩子失蹤為線索,引出了三位主要人物。

農民張保民、律師徐文傑、礦主昌萬年。

而這幾人又分別代表不同階級,底層、中層、上層。

底層農民張保民,因以前打架將舌頭咬斷,成了啞巴,是為無聲。

《暴裂無聲》:忻鈺坤這次走進了自己的“心迷宮”

律師為免除牢獄之災,閉口不談殺人案。

《暴裂無聲》:忻鈺坤這次走進了自己的“心迷宮”

礦主昌萬年權勢滔天,他想得到的無需詢問他人同不同意,只管拿來便是,也就不必開口。

《暴裂無聲》:忻鈺坤這次走進了自己的“心迷宮”

這幾位人物的無聲,即是電影的主題之一。

而在眾多人物之中,著墨最濃的即是農民張保民的無聲。

礦主為了金錢利益肆意違法採礦破壞了當地居民的生態環境,村長為了得到採礦賠償金逼迫張保民簽字,兒子失蹤作為父親卻一直無法找回。

這些時間的背後影射了底層人民在利益地位上的缺席失聲。

而片中“暴裂”始終隱忍不發。

結尾的小山暴裂塌陷,父親張保民的尋子之路戛然而止。

《暴裂無聲》:忻鈺坤這次走進了自己的“心迷宮”

山前站立的他就像吃了一記重拳卻沒法呼喊,暴裂的情緒在體內無疾而終。

三個主角的時間線,經由孩子失蹤的後續發展糾纏到一起。

在導演的前作《心迷宮》中,同樣是以一個人的失蹤引發一系列環環相扣的事件組成。

三角形的特性在建築學中以穩定堅固而著稱,而本片中幾位人物的三角關係成了本片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暴裂無聲》:忻鈺坤這次走進了自己的“心迷宮”

導演通過對人物三角關係的劇情把控由此爆發出的戲劇張力,成了故事的最大亮點。

除此之外,畫面的質感與佈景相比前作同樣提升了明顯水準。

礦主奢侈的房間佈置與獵物陳列室,一人幹翻整個辦公室的場景鏡頭調度。

《暴裂無聲》:忻鈺坤這次走進了自己的“心迷宮”

無不體現出用心二字。

這當然是一部尊重觀眾的良心國產電影。

但對於拍出過《心迷宮》的忻鈺坤導演來說是退步的。

本片的缺點與優點同樣明顯。

片中三位主角的人物關係情節基本靠巧合推進。

如果說律師與礦主的關係屬於利益相關,而啞巴張保民與另外兩者建立的聯繫偶然性因素過多。

底層張保民是如何與礦主昌萬年建立聯繫的?

在找兒子的礦上碰到礦主小弟,路上又見到礦主小弟,最後被礦主小弟騙到辦公室。

《暴裂無聲》:忻鈺坤這次走進了自己的“心迷宮”

戲劇性多得有些牽強,少了心迷宮式籠罩在人物關係上的宿命感。

從影片伊始,低沉中帶著懸疑色彩的配樂時而出現。

但相對薄弱的劇情而言,兩者之間並不契合,反而有些故作玄虛之感。

配樂本身沒有太大問題,而是在配樂下的故事內容本身沒能撐起音樂營造的黑色懸疑氣氛,成了紙老虎空有其表。

音效配樂上比較出彩的近期電影如《敦刻爾克》中漢斯·季默使用的沉抑漸進式配樂。

《暴裂無聲》:忻鈺坤這次走進了自己的“心迷宮”

強化了在二戰期間幾十萬英法聯軍被敵軍包圍的恐懼絕望氣氛。

配樂恢宏震撼的《銀翼殺手2049》,蘊含著關於生命與自我的宏大哲學命題,與有著迷幻氣質的未來世界相得益彰。

由此看出,配樂需要與電影的形式內容相切合才能發揮出1+1大於2效果。

否則可能產生音畫不協調的錯亂感。

片中符號運用與隱喻手法生疏,形式感太過明顯。

這些手段是電影的慣用手法,而在本片中卻顯得有些生硬突兀。

戴奧特曼面具的小男孩多次出現,導演自己也在訪談中說過:奧特曼在動畫中是正義化身,講述了一個正義戰勝邪惡的故事。

《暴裂無聲》:忻鈺坤這次走進了自己的“心迷宮”

而現實世界並非如此,導演想表達的是加深了對於現實中對於邪惡的無力感。

而孩子在多個場景中突兀地出現導致符號化意味過濃。

如為了表現弱肉強食的社會現狀,食客昌萬年與羊肉全席的場景出現多次。

《暴裂無聲》:忻鈺坤這次走進了自己的“心迷宮”

以及屠夫屠宰羊肉、大街擺放的羊肉、放養的羊群。

還有礦主與另一位小人物的對話讓喻意再明顯不過,“我信佛,吃素”,“羊也吃素。”

《暴裂無聲》:忻鈺坤這次走進了自己的“心迷宮”

看上去強化了內含的主題,實際對於意象的使用過於重複刻意,令人感覺設計感頗重。

影片前期給了屠夫多個機位的拍攝及特寫,單拎出這個片段的確出彩。

《暴裂無聲》:忻鈺坤這次走進了自己的“心迷宮”

但放到全片中會發現這個人物在後續的劇情中與路人甲的作用無異。

但此前的鏡頭語言將其渲染得用力過猛,有幾分喧賓奪主,讓人物作用在影片的前後部分明顯失衡。

故事有兩條主線。

一是張保民尋找失蹤兒子,二是三位主角之間的糾纏。

但在兩條線上未平衡好,具體到人物的性格心理刻畫不足。

律師的戲份不多,人物形象塑造單薄,礦主也是典型的貪婪商人樣板。

《暴裂無聲》:忻鈺坤這次走進了自己的“心迷宮”

導致影片“暴裂”情緒弱化,三人最終會面後的情感爆發力度不夠。

經常新導演會有的問題就是想要講的東西太多,導致影片的整體被塞得太滿。

對於社會的種種現象都有所點到。

在其中摻雜了關於階層分化、環境問題、父子親情。

《暴裂無聲》:忻鈺坤這次走進了自己的“心迷宮”

(採礦的水質汙染導致妻子臥床不起)

能夠感覺導演想盡力將故事講深刻。但正因為想要探討得更多。

導致深刻不足,內容有餘。

實際呈現出來的效果不盡人意,顯得有些虎頭蛇尾。

複雜不等於深刻,而簡單也不等於膚淺。

出發點應該是如何去講好一個故事,而不是如何去填充故事。

其次電影敘事的遲緩拖沓令片子的節奏大打折扣。觀影沉浸感不足。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始終無法與屏幕中的人物遭遇產生強烈共情,總覺得隔了一些距離。

《暴裂無聲》:忻鈺坤這次走進了自己的“心迷宮”

道德困境中的律師與礦主商人,人物的心路歷程從始至終未有一個變化波動的過程。

這也是前文所講到人物塑造的片面與臉譜化,導致無法與片中人物有所共鳴,缺乏代入感。

如果說是劇本撐起了《心迷宮》,而僅憑升級製作,可無法撐起《暴裂無聲》。

也許在更強勢的資本介入後,讓導演對於全片的掌控力變弱。

又或許上一部作品的成功讓人心變得膨脹浮躁,讓這部作品沒有達到理想預期。

但就大環境來說,瑕不掩瑜,《暴裂無聲》仍是一部在國產水準線之上的作品,完全值得去影院支持。

正因為是一位有能力給觀眾帶來好作品的優秀導演,人們才會提高標準。

《暴裂無聲》:忻鈺坤這次走進了自己的“心迷宮”

也期望導演早日走出自己的心迷宮,讓此次成為前進高峰的起點,拍出更優質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