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心迷宮》才是中國式懸疑的典範

這是一部適合對電影真正感興趣的觀眾去看的電影。一大票電影導演為其背書,稱其是一部真正以內容為王的商業佳作。

被稱為“三無電影”(無名導、無明星、無大製作)的《心迷宮》,僅花了170萬元拍攝經費,根據當地新聞事件作為創作原型,打磨劇本數年,最後歷時24天拍攝而成。

從製作成本看,170萬拍攝成本,還抵不上某些大片1/10的後期特效費用。在電影製作動輒幾千萬上億的今天,小成本製作電影往往很容易淪為炮灰,而《心迷宮》卻實現了“國外拿獎拿到手軟、國內口碑爆棚”的高性價比回報。

豆瓣8.7,《心迷宮》才是中國式懸疑的典範

那麼問題來了:《心迷宮》憑什麼這麼好看?因為它尊重觀眾的智商,還帶來了少見的非線性敘事方式。

以一具野外發現的焦屍作為切入點,在確認屍體主人的過程中,把一對假稱懷孕騙婚的年輕戀人、一對青梅竹馬的偷情男女、一個被逼債上門的兄弟、一個清廉的村長聯繫到了一起。正如導演所言:“故事是最廉價的能夠吸引觀眾的方式。”沒有足夠的資本來燒電影,就只能拼命寫出好看緊湊的劇情來燒腦。

整部片子非常考驗觀眾的觀影量,很容易激發資深影迷的優越感。有人從這部電影中看到了敘事方式的創新,即和《撞車》、《無恥混蛋》類似的非線性多交剪輯法。還有人看到了黑澤明導演的《羅生門》的影子,和科恩兄弟處女座《血迷宮》的痕跡。這些類似的敘事方法和剪輯手法,都很容易引起影迷的共嗨。

豆瓣8.7,《心迷宮》才是中國式懸疑的典範

據說,這部電影曾三易其名,最先叫《心事》,後改名《殯棺》,又因為審查原因改為《心迷宮》。整部電影從人性角度來概括的話,第三個片名最能詮釋,幾乎片中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座迷宮,迷失在慾望、謊言和欺騙中。從人物角色刻畫來看,我倒認為《心事》比較能說明每個角色的狀態。

整個故事裡面,每個人都有心事。雲備胎小賣部老闆的心事是那隻金手鐲;假稱懷孕騙婚女孩的心事是那枚勳章;村長父子的心事是那口棺材;寡婦麗琴的心事是那根柺杖遺物。這些人的心事,恰恰折射出眾多社會問題和我們的焦慮。

豆瓣8.7,《心迷宮》才是中國式懸疑的典範

村長父親為子兩次背屍

父親是德高望重的村長,最引以為傲的是家裡那一掛的勳章,保持著傳統父親的權威。武斷決定兒子宗耀的前程,並規定兒子只能取城裡姑娘,休想打同村姑娘的主意。

兒子宗耀和大部分年輕人一樣,讀書見世面以後,不再滿足於小縣城打卡敲鐘式的辦公室閒職。把一腔怨氣全部撒在父親身上,並且悄悄和同村姑娘黃歡談起了戀愛。

宗耀在慌亂間誤殺了小流氓白虎後,連夜和女友逃到了縣城準備籌錢去廣東。而村長恰好在當晚無意中看到了兒子殺人致死的一幕,為了庇護親子,他兩度深夜背起屍體轉移,想製造抽菸點燃山火意外身亡的假象。這大概就是盲目的父愛,一生清明都攢在了孩子身上,操心你的工作你的婚嫁,最後還得為了你的前程,負罪背屍。

類似父子電影,推薦《千里走單騎》、《那人那山那狗》、《失孤》、《父子》。

豆瓣8.7,《心迷宮》才是中國式懸疑的典範

可憐寡婦遭遇家暴卻又偷情

面容姣好的麗琴嫁給了瘸子王自立,開始了被家暴的人生。瘸子去城裡的時候,麗琴就和以前的情人約會。當兩人正在謀劃怎麼借計殺害瘸子丈夫時,卻發現瘸子死了。

瘸子丈夫死了兩次,一次是村委會冒認焦屍,一次是派出所認領墜崖屍體。最開始麗琴以為是情夫所為,再被告知是墜崖身亡,最後卻在她的仰慕者大柱車裡發現了丈夫從不離身的柺杖。她的心裡有疑惑,本來可以詳查,然而她卻什麼都沒說。

畸形婚戀下的悲劇人物,和初戀情人被迫分離,名聲不好只能嫁給瘸子。瘸子花心又家暴,導致妻子出軌重新尋找依靠。對於暗戀者的表白,她既不拒絕也不反抗,只因在這個封閉的村裡無依無靠。

類似家暴題材作品,推薦《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金福南殺人始末》、《殺人回憶》。

豆瓣8.7,《心迷宮》才是中國式懸疑的典範

人性的弱點,清廉村長的第一個汙點

這是一位別人用錢買選票都換不下去的老村長。村子裡的大小事務,幾乎就是靠他和村委會來主持公道和定奪。掛滿牆的勳章說明這曾是一位榮譽和信仰的追隨者。

然而卻被他目睹兒子宗耀失手殺人的一幕。在本性面前,他選擇掩蓋真相,保護涉嫌犯法的兒子。背屍,焚燒,製造假象,一夜之間滄桑十載。

很多人在做人做事方面都很自律,也有信仰。可是在面臨親人遇到危機或威脅時,卻不得已打破自己的原則底線,在人性面前低頭。

對於人性描述的經典作品,推薦《肖申克的救贖》、《七宗罪》、《飛越瘋人院》。

好電影總是層出不窮,《心迷宮》的口碑讚譽恰恰說明了一個道理:好的劇本比什麼都重要。《心迷宮》不僅講了一個好故事,還把這個故事的所有線索都圓完整了。沒有多餘的累贅,所有線索都卡的嚴絲合縫,讓人性在這部電影中一覽無餘,這大概是本片中最值得回味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