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疫情當前,對於是否現在應該買房,你怎麼看?

融創九熙府小滿


如果我現在手裡有足夠的錢,我一定會買房,但是很遺憾,我沒有這麼多錢。

現在很多人都在勸大家不要買房,因為疫情屬於不可控因素,雖然新房在打折,在降價,但是如果後期出現問題,一句不可控因素,就可以讓甲方不用承擔任何責任,我覺得說的也有道理,但是那是指的一手房。

我們可以買二手房啊,因為疫情,肯定會對經濟有所影響,尤其是小老闆,不知道多少人會因為這幾個月的隔離而現金流斷裂,導致破產,肯定不是少數,那麼,如果你有錢,投資一套房子,出租出去,每個月會給你穩定的現金流,有何不好呢?請注意,我說的是如果你有足夠的錢~

如果你沒有足夠的錢呢?傾家蕩產、砸鍋賣鐵來買房?還是算了吧,沒到時候。學過財商的人,肯定知道“資產”和“負債”,這種情況你買下的房子是你的“資產”還是“負債”呢?可以認真考慮一下。


丟了羽毛的鳳凰


這個話題這幾天剛好我也是比較關注,為什麼呢,因為年前剛好買了一套小戶型的,今天在群裡有人說房子降價了,我突然有點懵,這都還沒有開工,怎麼就有這種消息了,說是中介發的消息,當時買的價格在一萬一,第一批買的好像是八九千。這個小區還有一些房子沒有賣掉。後來我看大家的聊天還有問了我一些房產的朋友,說這些都是假消息。房地產不會因為這點時間就大幅降價,這樣做不進得罪了前面的業主,對後續自己的買房反而更加不利。

對於是否需要買房,還得看你買的地方和你買的房型有一定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呢,可能有些重災區的房產或者那些原本庫存存量本來就比較大的城市,這個時候確實會產生一些衝擊。很多城市都開始推出了“三十天無理由退房”、特價房等政策來吸引購房者。對於那些剛需的朋友來說,這個時候確實會能有一定的划算,當然他們推出的肯定也是那種樓層或者房型不是熱門的。但是我們的選擇就可以多一些,不用太著急,畢竟現在有大量的時間來挑選,網上很多平臺也推出了VR看房。

其實讓我們來細緻的分析這個情況,恐怕沒有人敢拍著胸脯說出肯定的答案,我只能以一個實在的購房者的角度來感受,如果你是一個剛需朋友,你可以在這個時候看看,你之前關注的樓盤跟你之前瞭解的是否有一些變化,如果有而且戶型合適,可以考慮入手,因為房產畢竟是國家的重要產業支撐,這次國家又投入那麼多錢到市場,通貨膨脹肯定會加大,現在下手也挺不錯。

如果是改善型的,可以再看看,因為已經有房子,不要過於糾結現在的一些特價,既然是幹改善,那還是得精挑細選,不然也沒必要去換房子。

總之,疫情當前的房產,在短期應該會有一個兩級分化,大城市肯定依舊是高價,小城市庫存大可能有一些浮動。所以我們要耐心,畢竟買房不是一筆小錢。不然你覺得撿到便宜,等實際看了買的房子,各種不滿意,那就得不償失了



生活樂點滴


26歲結婚生子創業,人生三部曲,27歲那年買了自己人生第一套房子,給了老公的父母去住,當時我們結婚時還住一起,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所有貸款買了小套!28歲又買了套小套,後來把二個小套又賣了,買了店面和一套大套,再後來又買了一套工作室!這幾年不斷的買和賣,沒想著炒房,但是運氣好,都是高價出,低價進,所以賺了點差價,去年底剛把自己住的房子賣了就碰上疫情了,估計買我的房子是的人都後悔死了[流淚]

現在這幾天一直在盯著房子,希望可以買到實惠的房東急賣的!

我覺得如果剛需,可以考慮買,不要急就等等


愛生活的小涵老師


這個看你個人,剛需的話肯定是要買的,漲也好跌也好,感覺自己住的舒服跟那個沒太大關係。

就好比我去年買的房子13000一個平方,現在差不多14000了,房子雖然漲價了,但是利率跌了,幾乎上跟去年買的價格差不多沒漲價,但是你要這樣想,去年我想要的樓層,單元,戶型。今年那個位置還有嗎?

買吧,要買早點住進去。


手機D小呂哥


最近觀察了周邊朋友和待購房者心裡走向,部分人群對疫情之後的房地產行情比較擔憂,結合近期市場觀察,我總結了一下主要在以下三點預估:1、房地產商迫於資金壓力,需要快速回籠資金,線上推出優惠措施,或許會打開房地產價格下行通道,注意這裡說的不是房地產行情下行,是價格可能下行;2、部分大型房企推出各種購房政策吸引消費者,類似無理由退房政策,建議謹慎對待,由於部分房企推出的降價補差措施,時間週期較短,而行情下行是一個緩慢滯後的狀態,不能保證半年或一年期的行情,所以此政策仍然不能避免客戶購房風險;3、針對改善型人群購房,如果有很好的房源選擇(具備足夠稀缺性、唯一性)可以選擇擇時入手,因為一旦疫情之後購買會不一定買得到,而且此類房源價格相對穩定,具備一定的抗風險能力;針對剛需人群購房,此類剛需產品由於產品量大,開發商庫存多,為了快速回籠資金,有可能會採取以價換量措施,所以剛需人群持幣待購,看行情發展,暫不急著出手。

當然還有很多原因沒有分析到,購買因素還跟城市級別很大關係,比如一二線城市抗風險能力較強,三四五線城市可能會略差一點。



EGtalk


不管是剛需還是投資,疫情拐點出現,穩定復工開始,我認為是買房比較好的時刻。

一、現金流壓力導致降價:疫情時期的經營停滯,會導致房企及二手房東庫存壓力大,急於將房產變現釋放流動資金,房子確定一定肯定會有降價,只是降價幅度和買入時機的問題。整體來說在疫情拐點出現的3個月左右的時間裡,應該是降價幅度最大的時候,後期資金週轉正常以後,會逐步修復。

二、銀行不良資產釋放:很多地區的貸款機構已經積累了一定數量的不良資產,這些資產在房產價格下行的情況下,可能出現房子變現的價值已經不足以還清債務的情況,這時候貸款人就乾脆不要房子啦,你銀行愛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在2019年房產下行以來已經積累的風險,很可能在2020-2021年房產進一步下行的階段集中釋放,我們應該把這看做購入房產的機遇,在這個過程中是有一些漏可以撿的。

三、房子的投資偏好被疫情改變:城郊面積較大,單價較便宜的房產有可能會吸引一部分人購買,我有個朋友在武漢,現在住在郊區自己買的獨棟裡,遠離人口集中區域,再加上做的行業可以線上辦公,疫情對他的影響就不是很大。未來在家辦公和自由職業的興起,城郊低密度社區可能會成為更多人的選擇。當然,交通、醫療和教育等資源也是決定房屋使用價值的標準。

四、商業地產審慎介入:疫情會導致人們投資理念的轉變,大量中小微經營困難將導致寫字樓商鋪等空置,房東收租還貸困難,且二手商業地產過戶稅率高達30%-50%,不好脫手,次級地段上的二手商業地產可能會出現拋售現象(包括寫字樓、酒店式公寓等),如果不是足夠便宜(三折左右+稅費)或者有使用剛需,或者現金比較多,需要以此作為資產配置手段的人,不建議購入。

五、小房開的期房審慎介入:在2019年,相信大家都瞭解到一些小房開暴雷的信息,本次疫情將加快這一過程。有的朋友會說沒關係,國家會出臺救市政策,但是我想說國家實際上救的是優質的大部分,不可能所有都救,本來就要倒閉的轉業的,大概率是救不了的。所以買小房開的期房,一定要謹慎,能選現房儘量不要選期房,你想想買現房的話還要多得幾年租賃收益,提前拿了房產證,萬一要用錢,抵押轉賣都好處理。


最後,建議普通老百姓還是以購買具有比較優勢地段的住宅為主。因為每個城市,每個區域具體的情況不同,所以以上答案僅供參考。


吃不完的菜


央行宣佈降息!2月20日,央行公佈新一輪LPR報價。其中1年期市場報價利率為4.05%,此前為4.15%,下調10個基點;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為4.75%,此前為4.80%,下調5個基點。受疫情影響,許多企業無法按時開工,還出現不少公司倒閉和裁員的現象,部分人也因此受波及,待業在家,無收入來源,陷入了一邊是疫情無法復工,一邊是生活養家的兩難境地。這對於剛購房還要還房貸的人來說,更是雪上加霜。而此次央行降息10個基點,專家表示還透漏著四大信號:

第一,降息是實體經濟、股市、樓市的利好,它在意料之中。

第二,央行從2月3日就傳遞了降息的信號,所以降息基本上是“明牌”,顯示中國央行透明度在增加。

第三,降息幅度不算大,只有10個基點,顯示管理層不願意過分刺激資產價格。

第四,這一輪降息之後,2020年還會有降息,至少還有15個基點,甚至更大空間。

降息,對於貸款購房者來說,帶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購房成本減少。

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購房者的還貸壓力。按照基準計算,5年期LPR降低5個基點後,以30年期100萬的房貸來說,每月房貸將減少約30元左右,一年就是約360元,整體算下來可以省不少錢。有自己的房子有多重要?在這次疫情下的租房族群體縮影,給出了最現實的答案。

隨著復工潮的到來,不少人都陸續啟程返回工作地。原想著一路奔波,回到住處以後可以好好休息,沒想到卻遇到尷尬事:租戶不給進小區,不管黑夜白天,一律勸返。有家不能回,只能拿著行李到處找酒店,然而這也少不了碰壁,酒店不開門,跑了好幾家,入住又要走一系列程序,這種遭遇令不少返工的租戶感到寒心與無奈。同時,也更堅定了很多人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的決心。


弘揚國粹小郎君


對於疫情期間是否應該買房我也來說說自己的拙見可分兩點:

1.在這次疫情期間剛需買房的就不用說了,該不該買都得買,但是反觀可以選擇的條件不僅僅只是以前的地段、戶型、樓層,而是多了些房屋通風狀況、小區人口密度、小區物業是否值得信賴。

2.投資購房,相信大家都瞭解,現在絕大部分房產企業屬於停滯狀態,但是企業需要回籠資金怎麼辦,就是加大優惠力度,主要就是刺激投資購房者,使其資金快速回籠。但是這種力度優惠是“真心”還是“套路”這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其實歷史就怕驚人的相似,回看非典時期,房價在03年並沒有太大浮動,房價在04年疫情過去開始上漲!(以上純屬個人見解)



小鬍子說歷史


擔心房子降價的人都是不缺房子的人,或者說是從房價上漲過程中獲得巨大利益的人。房子降到老百姓容易買到,買得起的價格,這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當然不是壞事。

衣食住行、教育、醫療、養老,這是人生一世必須面對的主要消費支出。隨著房價上漲,居住成本越來越高,甚至到了揹負30年房貸,月供要超過家庭月收入一半的程度,這是不合理的。

要知道有些人工作30年就可以退休,退休了也能有與當地平均工資相當的養老金,但是絕大多數人是沒有這種待遇的,工作往往也不夠穩定。可以說普通人一生賺錢的時間不會超過40年,剩餘時間即使有收入,往往只能勉強維持生活。當房價過高時,必然會壓縮其他方面的消費,造成市場萎縮,部分企業的產品銷售困難,無法維持正常生產,裁員或破產,推高失業率,進一步形成惡性循環。

房價下降了,老百姓在房子上花的錢少了,能存下錢了,也有錢消費了,敢於消費了,這樣市場才會活躍起來,信心才能增強,經濟才能可持續發展。可以說未來只有房價大幅下降,降幅達到一半甚至更多時,經濟才能有望保持穩定發展態勢。

之所以有些人擔心房子降價,無非如下原因:

1、這些人手裡有多套房子,想著以高價出售套現,房價一旦下降購房者觀望情緒會增強,接盤俠就不好找了,房子會爛在手裡。

2、買漲不買跌是普遍現象,房子降價後剛需也會選擇持幣觀望,房子賣不動了開發商會著急,土地也會賣不動,過於依賴土地收入的地方就會很著急。

3、房價降幅一旦比較大,部分炒房客就會選擇棄房斷供,寧肯讓銀行收走房子也不再還貸,如此一來銀行壞賬會急劇攀升,個別銀行有破產風險,系統性金融風險不得不防。

4、過去經濟發展過於依賴房地產,房價上漲帶來階段性繁榮,帶動了諸多行業,比如裝修、建材、家電等等,房價下降後這些行業都會大受影響。

5、房地產行業吸納了數以千萬計的農民工,房價下降後開發商建設熱情會迅速降低,用工量會大幅萎縮,失業率會上升。

房價一定會下降,但是慢慢降,鎖定二手房流動性,一年下降10%左右,用五年的時間腰斬,這是穩妥的道路,炒房客選擇棄房斷供的概率也比較低,幾年的時間足以釋放風險,畢竟只要每個月還貸,四年下來即使房價腰斬銀行也沒有什麼風險了。

二手房掛牌量持續上漲,價格明顯下降,房價下降趨勢已經形成,期待早日五折。

醒醒吧,準備買房的人注意了,大家都是被各種廣告、宣傳、銷售人員、炒房客和專家給騙了,團結起來的力量最大,現在是和地廠商高房價對抗的最佳時刻了,大家不買,你看它賣給誰,以前買了房的也沒錢再買,為了保值或賺錢,天天鼓勵別人買房!其實他們真的心慌了!就怕自己高價買的房子一夜間不值錢,好多人的房子想套現卻沒人接手,只能爛在手裡,所以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買!如今開發商也急了,都在忙著出手,大家可不能上了開發商的當,價格不降到一半以上不建議大家購買!這是和地產商高房價作鬥爭的最好時機!不要聽信任何人和有組織的話,只要大家團結起來暫時不去買房,你看它地產奸商破不破產!為了不再當房奴,為了子孫後代不再為房發愁!(住房本就是人們生活基本必須品,不應該被奸商套路到一輩子辛辛苦苦都卻是為了一套房子,甚至一代人或幾代人都是房奴)活著都沒有幸福感可言,一切都是歸咎於地產商的陰謀詭計,大家醒醒吧,別再坑後代了,大家只要團結起來和地產作鬥爭,房價就會下跌,房租也會大跌,大家先租房子住,暫時不要買房,堅持越久房價越便宜!等房價跌到白菜價時,那住房壓力就不會那麼大了,想想十多年前,房子在大家心裡不是那麼難得到,但自從炒房後,房子變成了賺錢的工具!失去了房子本來的性質,時間久了,就導致現在要買房住的人,需要花幾代人的心血或是透支自己的一輩子才勉強能買一套,一輩子大部分都在還房貸,人活的太累了,這能怪誰,怪大家自己沒看清,喜歡盲目跟風和相信虛假宣傳及炒作!我們這一代苦點沒辦法,不能害後代也重蹈覆轍,是時候和地產商作鬥爭了!堅持就一定會勝利!加油吧!各位被地產商迫害的人們!團結起來力量才會大,堅持年把,不降我都不信!


青山綠水易褪色痴心一片難改變


我認為,現在是最好的未來十年內最好的上車機會!

在去年年底房地產因為政策加大力度調控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原則,開發商業績並不理想!本來以為在開年陽春三月打響新年一炮,卻因為疫情嚴重打擊 更加雪上加霜,回款不了開發商壓力巨大,所以等一手樓盤一旦開業勢必有很大力度的打折促銷,價格肯定相當可觀!而對於二手房由於疫情影響更加陷入買方市場!而且很多人因為公司店鋪經營不下或者失業需要資金週轉 ,跳樓價拋售物業、剛需一族這個時候是抄底的好時機!而且未來中國發展會穩健上升!城鎮化率會更高!不會因為這半年影響而長時間影響房價!返回鍵長時間來說還是穩步上升進行!如果不是因為去年自己入手了兩套。今年我一定會入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