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小麥種的早,收成就會不太好,適當的晚種真的會高產嗎?

深水藍矜


小麥種植的過早容易旺長,分櫱旺盛,倒伏,容易受到凍害,從而導致減產。種植的過晚,由於天氣冷導致小麥出苗過晚,分櫱期過短,分櫱不多,也會導致小麥減產!

在我們河南平原地區都是講:“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植正當時”,這是老一輩的留下的種植小麥的時間!不過由於天氣原因,寒露這個時節種植也有點早,小麥種植時間晝夜的平均溫度不能高於20度,不能低於10度,這樣的天氣很適合冬小麥的生長。

想要小麥高產第一,要選擇好小麥種子,品種的好壞是小麥產量高於低的絕對因素!市場上小麥品種魚龍混雜,選擇國審,市場上好評,適合自己地方種植的品種。

第二,在給小麥拌種時可以加了生長調節劑。在以往給小麥拌種時,一般都是加治地下害蟲的藥和殺菌劑,無非也就是那幾種藥。我們用的生長調節劑最多的也就是蕓薹素內酯了,在殺蟲劑和殺菌劑的基礎上再加上蕓薹素內酯,可以提高小麥的抗逆性,快去生長。

第三,在整理土地時最好要深翻,深翻後不要著急播種,讓太陽暴曬兩天,這樣紫外線可以土壤中的病菌和蟲卵,有效減輕病蟲害。深翻之後對小麥的根系下扎有很大的幫助,以往都是璇耕土地,適合種植的土壤只要十到十五公分,下層的土壤形成了板結,導致小麥不抗旱和抗寒!深翻之後打破了板結層,雨水或灌溉水得到下滲,從而提高了小麥的抗旱的能力!

第三,適量增加小麥底肥和含有腐殖酸的有機肥,增加肥料用量可以緩解小麥苗期出現的苗弱,苗黃等病狀。由於秸稈還田有很多的秸稈在旋耕機的作用下被璇到地下,導致小麥根系懸空,吸收的水分和養分少出現苗弱苗黃,腐殖酸和氮肥可以加快秸稈的腐蝕轉成養分。

第四,加強田間管理,如果在小麥越冬前,天氣比較乾旱,可以給小麥澆一次越冬水,,不太多,存水結冰容易把小麥給凍死。在立春小麥返青期可以追次肥,也可以噴灑磷酸二氫鉀,鋅肥可以促進楊花,這樣有利於小麥快速生長,在小麥抽穗期注意蚜蟲,紅蜘蛛等蟲害。

總之小麥過早播種或晚播種都對小麥產量有影響,儘量在合適的時期播種,七分種,三分管,對小麥的管理也是提高產量的主要手段。


豫農朱道亮


對於小麥早播晚播的問題,我曾經在微頭條中說過,再次看到這個話題,我本不想回答,怕查重影響推薦,但作為一個農技人員,我實在引不住又想說兩句。以下是我的表演時間。


直奔主題,不說廢,俺也不想得青雲。

直接上答案——-小麥適當晚播可以高產!

原因——

一,千年農諺靠不得

有一句流行千年的農諺,"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說的就是冬小麥的播種期。但現在再按照這個標準來播種冬小麥,就會出現冬前旺長的現象,而麥無二旺,小麥如果在冬前出現旺苗,對高產是十分不利的。

而且冬小麥的冬前旺長,形成旺苗後,春季一定會是弱苗,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冬前的麥苗生長過快,消耗了大量的營養,加上現如今小麥以化肥為主,沒有緩而長效的有機肥做後盾,麥苗因貪長,過冬的營養積累不,到了春季,麥苗返青時,後勁不足,麥苗必然變弱。

這都是因為小麥早播造成的,因過分相信千年流傳的農諺所致。


二,全球變暖最直接

問大家一個問題,您有多少年沒有見過冬季大雪紛飛的場景了?有多少年沒有經歷過北風似刀割臉的感覺了?屋沿下冰溜子搭拉著,密密麻麻,晶瑩剔透,有多少年沒有打幾根含嘴裡體會那凍麻舌頭的感覺?為什麼?

全球氣候變暖,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地球人都知道。千年前的農諺因為當時而發,千年後的今天已不再適合。太陽還是那個太陽,月亮還是那個月亮,節氣還是那個日子,但氣溫已不是千年前的溫度,我們得往下走了,得把適合小麥播種的季節往下攆一攆,得攆到適合小麥播種的溫度季節裡。

這就是冬小麥可以晚播的主要原因。但晚播必須是適當的,就是說,適當晚播冬小麥,過了年再播就是春小麥了。


三,適當晚播的時間

小麥晚播是相較於過去的習慣播期而言,從技術層面上來說,就是調整最佳播期,將過去的習慣播期退後5天左右的時間為宜。

從冬小麥生長生理需求看,小麥播種到出苗需要一定的積溫,這個積溫一般是在120℃左右,出苗後在冬前每長出一片葉子,需要平均積溫75℃左右,那麼按照冬前小麥達到5–6片葉子算是壯苗的標準來計算,得需要積溫495℃—-570℃。而目前因氣候的影響,會比有效積溫高出100℃以上,如果在按過去的老歷史進行播種小麥,麥苗旺長是必然的。

因此,我們可以晚播冬小麥,而且還要樹立晚播可以高產的觀念。

適當晚播冬小麥,不但可以高產,而且還有一個更大的好處,可以節水。


四,又一驚喜

現如今,全球不但變暖,而且水資源缺乏,小麥又是高耗水作物,有的麥田一年都不會見一次灌水,幾乎都是靠天下雨來維持生長,在大旱的年景幾乎顆粒不收。而晚播小麥可節約用水。

在土壤下1–2米的地方,有一些土壤水,為了利用這些水分,可以通過適當晚播小麥來獲得。

小麥的根系有初生根,初生根是由種子形成的,每一粒麥種可發出3–5條的初生根,別小瞧了這幾根初生根,它可了不得,它發生的時間早,生長的時間長,下扎深度大,可深扎2米左右,冬季都耽不著正常生長,那就可以吸收到土壤深層的水分。

再一個是,晚播的小麥下種量大,冬前在植株上會生長出次生根,但比適時播種的小麥次生根數量少,但它有後勁,最終會慢慢趕上來,並且反超,比適時播種的小麥多出1–2倍。這獨特的次生根群,可以有效吸收地表層的水分,又創造了後期充分利用深層水的有利條件。你說厲害不厲害?這難道也是常說的"人要逼,馬要騎",對作物也適應嗎?


總之,小麥適當晚播可以高產,而且還是很可以滴,不騙人,但也得有個度,那就是要比您那裡的習慣播期晚那麼5–10天,我看木問題。


努力就好


小麥播種過早過遲都會嚴重影響小麥產量,這一點,很多人都明白,但是如何掌握合適的播種期,很多人也是迷迷糊糊。這是為什麼呢?




一、早播的危害

小麥播種時間都是按照經驗來確定具體的時間,比如華北地區總結的“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就是長期以來總結的老農經驗,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是各種原因導致每年播種期都會有所不同,比如干旱、雨澇等因素影響。像我們這裡的小麥播種期就是霜降前播種最為合適。如果溫度還在21℃左右就開始播種,勢必就會造成大量的分櫱產生,按理講,冬前分櫱葉片數3個以上都屬於有效分櫱,2個葉片的分櫱有一部分不能成穗,1個葉片的分櫱不能成穗,但是冬前分櫱數太多,過分旺長,極容易遭受凍害,也會造成返青後小麥群體過大,容易產生倒伏和莖杆細弱,穗粒數和千粒重下降,最終產量降低。


二、晚播的缺點

小麥分櫱是一個動態平衡,不但有冬前分櫱,春季也會有大量的分櫱,並不是每一個分櫱都會最終成穗,這些分櫱稱之為無效分櫱。如果溫度降低到12℃以下才播種小麥,冬前分櫱數量下降很嚴重,2個葉片以下的分櫱佔據了很大比例,第二年春季產生大量的無效分櫱,最終導致只有主杆成穗。原來就有“冬抱蛋”小麥,就是每株小麥只有一個穗,雖然穗很大,但是群體過小,產量達不到標準。雖然說遲播可以通過增加播種量、增施底肥、選用品種來補救,也是得不償失的做法。

三、如何確定合適的播期

一般情況下,小麥播種期都是按照當地平均氣溫下降到16~18℃播種為宜。作為農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來判斷適宜播種的最佳時期:


1.老農經驗

我們當地有個諺語:“三年學會生意手,十年才成莊稼漢。”想要真正成為一個標準的農民,就必須要多年的經驗。他們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教訓就知道什麼時間收穫、管理和播種,這是一代又一代人積累起來的,專家都望塵莫及。

2.物候

商洛市有一個種植小麥的物候,那就是“山紅石頭黑,窮人種小麥”,意思就是山上的樹葉變紅,石頭顏色加深,這個季節就是最佳的小麥播種期。有些地方也會根據某些雜草死亡或者出苗等來判斷小麥播種期,也是很符合實際情況的。

3.長期天氣預報

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的氣候變化,都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氣溫變化數據,及時掌握長期天氣預報就是一種很簡單的方法。當溫度下降到18℃,就可以根據降雨量確定合適的種小麥時間。


4.當地農業部門

其實,農業部門提供給農民的種植小麥時間表也是根據氣象部門提供的氣象數據,比對各年度的最佳播種期給每個區域的農民提供參考的數據,具有很可靠的價值。

5.小麥品種

小麥品種也有冬性強的,也有春性強的品種,冬性強的可以適當早播,春性強的品種可以遲播,這也就是為什麼有春小麥的原因。

綜上所述,小麥播種既不能過早,也不能過遲,要根據各種因素來考慮播種期尤為必要。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小麥播種期有逐步推遲的必要。當然,也要充分考慮暖冬和冷冬對於小麥分櫱的影響,如果播期偏遲,就要考慮種植春性強的小麥品種,產量影響就不會太大了。這下該明白了吧?



原創不易,請不要抄襲。可以關注農耕子,經常討論農業方面的經驗哦!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農耕子


你好,我是衛農,很高興回答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



目前,我們這裡的冬小麥已經基本上播種結束了,進入了查苗補漏時期。對於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衛農認為,小麥播種過早不好,過晚了也不好,只有適時進行播種才會獲得高產的。因為農民都知道“麥在種秋在管”,小麥一定要種好才行。

現在之所以有人說小麥種的早了,收成會不好,要適當晚種,在也是農民在不斷的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像我們這裡以前的時候,農民認為播種冬小麥的最佳時間是過了白露十多天,因此有“七月白露八月種,八月白露不敢停”的俗語。後來慢慢的發現有點早,小麥容易旺長,就逐漸推遲到了秋分前後,甚至近兩年推遲到了寒露前後才進行播種。



其實農民的這種做法,以及題主的說法,與這幾年全球氣候不斷變暖相吻合,由於常常出現暖冬現象。所以農民才不斷推遲播種小麥的,如果繼續按照以前的時間播種的話那就早了。小麥一旦播種的過早,由於氣溫比較高,在入冬之前容易出現旺長現象,當進入寒冷的冬季,麥苗就會受凍害無法安全越冬的。

雖然現在農民播種小麥,看起來比原先播種的時間要遲了,可能要延遲半個多月到二十天左右。但是如果按照播種時氣溫來說的話,基本上還是差不多一樣高。也就是說雖然時間推遲了,由原先秋分前後,逐漸推遲到了寒露前後了,但是實際上氣溫卻沒有什麼變化。



這也就是說適當晚種,是在一定的範圍內的。也就是說由於小麥生長週期比較長,對播種時間的要求不太嚴格,農村就有“隔月種同月收”的說法。當然小麥播種也不能過晚的,如果播種過晚,小麥苗勢較弱,積溫不足,會降低越冬能力,影響來年小麥的產量的。

總之,播種冬小麥要記住,當溫度在16°至18°左右時,是冬小麥最適宜的播種時期。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掌握好小麥的最佳播種時間,適時完成小麥播種,才能為來年小麥高產打好基礎。

以上是衛農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衛農老頭


小麥的晩種也是隨著這幾年全球化的氣候變暖而提出來的,也就是我們大家熟知的“暖冬”。面對這樣的氣候條件我們老百姓只能通過合理的推遲小麥的小麥的種植時間才能夠有效的提高小麥的產量。


小麥種植早出現的一些問題

大家應該對於2018年清明節前後的“倒春寒”記憶猶新,對小麥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使大量的小麥不出穗或者少出穗。我們村裡的小麥就有好幾家的沒有出穗,只有選擇用旋耕機直接犁了以後再種植地膜春花生。大部分的小麥的畝產量基本上在600斤左右,往年的小麥的畝產量基本上在1000斤左右。

相對於晚茬小麥即紅薯茬和辣椒茬的小麥基本上沒有受到“倒春寒”的影響!

早種植的小麥在冬季來臨的時候會出現旺長的情況,在溫度下降到零下以後,小麥很容易出現凍害並且還會出現大量的黃葉幹尖的現象。同時也會影響小麥的分櫱。

適當的推遲小麥的播種時間對於小麥的產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小麥最適宜發芽的溫度在15-20度,在這樣的溫度條件下小麥發芽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2019年我們豫東地區小麥播種的適宜的時間在10月15--25號之間。

晩種植的小麥能夠保證其在入冬前能夠長到最能夠抵禦嚴寒的時期,這樣的話小麥就不會受到凍害的影響。在春季的時候也能夠避開“倒春寒”的影響!


豫東小農


話不能說的這麼絕對。早種小麥不太好,晚種同樣也不會有太好的收成,種植小麥要根據各地不同的氣候溫度。比如說我們膠東地區,一般情況下都是在秋分前後種小麥。像今年秋天的溫度一直比較高,等到寒露的時候種植小麥也可以。如果趕上哪年秋天氣候變化大,氣溫降低的快,那再等到霜降種麥子就晚了。那時候種麥子,即使多用一些麥種,出苗率仍然達不到氣溫適宜時候的效果。


或許是由於各地季節的差異,十月中旬的時候,寒露都過去一個多星期了,我們這裡種植小麥早就結束了,而安徽省的小麥卻還沒有開始。當地的水稻都還在地裡沒有收割,遠遠看過去,地裡還是一片金色,路邊的樹葉也是綠色的。大清早聽見村裡的喇叭在說,眼下正是秋種小麥的季節。而那時候離霜降也就只剩下幾天的時間了。按照我們當地的種植時間,實在是已經太晚了。因此,種植小麥的正確時間,應該根據各地的氣候變化而決定。

我們當地的農民們之所以選擇秋分前後種小麥,是因為一輩輩的先人總結出了經驗,白露太早,寒露太晚,只有秋分播種小麥,氣溫地溫都正合適。如果趕在白露的時候種小麥,那時候氣溫尚高,麥苗就會長的過快,還沒等到冬天,麥子就已經長的老高了。北方冬天雪多,一場大雪下來,就會把長的過高的麥苗全部折斷。就算不下雪,北方的冬天也不同於南方的冬天,已經竄出老高的麥苗,會經受不住冬季的嚴寒,反而不適宜麥苗生長。而秋分前後種的小麥,等到冬天的時候,麥苗不會長高自然也不會分櫱,可以輕輕鬆鬆的度過冬天。


雖然說不能早種小麥,但也並非說晚種小麥就一定有好收成。所謂的晚種,也要有一定的時間限制。有的年頭,可以拖到寒露的季節再種小麥,或者寒露過後的三兩天也可以,而有的年頭最晚拖到寒露,最好是不要等到過了寒露。因為寒露前後的氣溫就開始冷了,就不太利於小麥出苗了。即使多撒一些麥種,麥苗出來以後,還是會稀稀朗朗的,而且看上去苗弱,沒有提前種的那些麥苗強壯。等到來年春天麥子返青發芽的時候,這些晚種的小麥分櫱小,直接影響麥子的收成。所以,並不一定說晚種小麥就會高產。


靈子


小麥種植,我們當地有句農諺:“九菜十麥”,意思是農曆十月種小麥,我們當地水稻收割後種小麥,時間大概在農曆十月中下旬。一般農曆十月不遲,最好農曆十月中旬至十月下旬種植。水稻收割後,深翻滅茬,每畝追施氮磷鉀複合肥15公斤——20公斤左右、過磷酸鈣15公斤做底肥。平整土地,精耕細作,土壤不能有大土圪塔。然後,打封閉除草劑,可用丁草胺、丙草胺、苄嘧磺隆、煙嘧磺隆兌水1000倍液對土壤噴霧除草,選擇晴朗無風天氣噴霧除草,不能重噴、漏噴。打除草劑10天后播種,可利用雨後播種,每畝用種12.5公斤——17.5公斤。播種後開溝起壠。

小麥播種早了,或冬季生長旺盛,不抗凍害,後期倒伏,分櫱旺盛,植株濃密,莖稈細長。去年,我們當地一農民,種植小麥過早,底肥下得多,土地又避風向陽,溫暖溼潤,小麥冬季生長旺盛,兩畝小麥長得一片鬱鬱蔥蔥,十分喜人,我們當農民都預言,冬季小麥生長旺盛不是好事,後期肯定會倒伏。果不其然,這小麥在灌漿期過後,全部倒伏,趴在地上。而且小麥生長旺盛,這位農民又不敢下肥料,小麥氮肥倒是不缺,可缺磷鉀和微量元素肥料,後期有效分櫱少,沒多少麥穗,麥穗短小,千粒重、穗粒重都嚴重受到影響,小麥產量下降,品質也下降。種植早,抽穗也早,容易遭遇“倒春寒”天氣影響,小麥秕穀多,不灌漿,籽粒不飽滿。

小麥種植遲了也不好,也會減產。我們當地小麥產量本來就不高,每畝平均800斤左右,如果種植遲了,生長期就縮短了,生長髮育不夠,分櫱不旺盛,難封行,撥節時間短,秸稈比別人家小麥少一節,抽穗期短,小麥穗就短小,不揚花,無花粉,灌漿期短,小麥籽粒不飽滿。種植遲了,氣溫下降冰點以下,小麥有可能不出苗,種子在土壤中胚芽會凍死。小麥種植遲了,或早了,抗逆性、免疫力都會下降。

去年,我們當地一承包大戶,水稻收割後,水稻田積水一時不幹,無法種植小麥,一拖再拖,轉眼到了雨雪天氣,更無法播種,即使在臘月種下去,也要在正月出苗,小麥生長週期不夠了,最後100畝水稻田休耕一季了。強行種下去也要減產一半,恐怕連本也撈不回來的,索性不種了。

小麥種植寧可晚種,不能早種,但不是絕對的,不能在下雪了還去種小麥。尤其是北方冷得早,種遲了,有可能不出苗。南方在立冬前後都可以種植,只要沒有霜凍都可以種植。適當的推遲播種。要根據土壤墒情、氣候變化正確定播種時間,適時播種。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補充留言,互相交流經驗、技術!

長江三農


請點擊關注【鄉村關中】, 分享不一樣的“三農”精彩。

陝西作為麵食王國,種植小麥歷史悠久,經驗豐富。農民在長期的農耕生產中總結出成熟而具有傳承的農耕經驗,並且祖輩一脈相承的總結,並隨著農業耕種條件的發展的而不斷髮展。當然,小麥種植對時令、氣溫、土壤墒情、小麥品種,以及播種深淺、播種條件的要求已根深蒂固。那麼,小麥究竟是早種好,還是晚種好,那何時是最佳播種時間呢?作為“三農”領域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結合祖輩種植經驗,以及現在耕種實踐,和廣大網友交流耕作技術:

第一,種植冬小麥秋分時節最合適。

祖輩們總結出來小麥播種的農諺“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它明確告訴我們“秋分”是冬小麥播種的最佳時間。還有“麥子早下種,十年九收成”、“早黍晚麥不歸家,種麥早字要狠抓”、“早谷晚麥,十年九害”等民間諺語,都說明了小麥播種早點總比晚點好。這是農民在長期農耕生產中總結而成的“真理”,對指導小麥播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小麥播種並不是越早就好,種得越晚就不好,而是要掌握合適的節氣和時令。

第二,把握好秋分種植冬小麥的時間。

我們說秋分時節播種小麥,但也要掌握好時間節點。村上的老年農民常說“秋分前十天不早,秋分後十天不晚”。這說明了小麥在秋分的前十天播種不算早,在秋分後十天播種也不算晚。當然了,農民們在這個期間內,根據土地墒情、農作物換茬情況,以及當時的氣候條件等綜合方面考慮,一般都在秋分前後一週內完成了播種。鄉村關中的爺爺在世時常說“勿過急,勿過遲,秋分種麥正當時”、“適時種麥年年收,種得晚了碰年頭”。他所說的這些農諺,早早就深刻於我們的心中,我們都按照他流傳的經驗種植,有效地提高了小麥的收成。

第三,根據當地地形適時播種小麥。

我國各地農村地形地勢複雜,雖說根據時令秋分播種,但不同地域形態,決定了小麥播種的時間。民間流傳分地域播種冬小麥的經驗:“秋分種高山,寒露種平川,迎霜種夾河灘”。這說明不同地域地形,小麥播種的時間也是有差異的。地勢不同,氣候特徵不同。因為氣候、氣溫、土壤墒情、種子好壞等多重因素,決定了小麥的出苗率狀況,加之受地形影響,地域氣溫也變化多端,差異較大。因此,播種小麥還是要因地制宜,適時播種為好。

第四,播種小麥的犁溝深淺要拿捏適當。

爺爺在世時每年在播種小麥時間,他千叮嚀萬囑咐 “麥種深,谷種淺,蕎麥芝麻蓋半臉”、“二指淺,四指深,三指就是準”。所以,播種小麥要搶抓當地的氣候、節令、土壤墒情等有利因素,還一定要注意播種犁溝的下種深淺程度一定要適當。鄉村關中根據祖輩傳授的經驗,加之自己實踐總結,小麥播種的犁溝深淺為“二指淺,四指悶,下種三指正合適”。這就是說,犁溝下種的深度為成年人二指併攏後的深幅,二指的深度就有點淺了,四指併攏形成的深幅,那就有點深了,而三指併攏後則為正好了。這就是現在農民所說的“兩三釐米淺,六七釐米深,四五釐米是正好”的翻版。

第五,小麥播種前做好拌種準備工作。

因濫用化肥,土壤生態損壞等多重原因引發土壤蟲害加劇,但現代農業科技普及推廣,小麥播種前最好對種子進行藥劑拌種,以有效地防治病蟲害,或購買質量可靠的藥劑拌好成品種子下種;如選用自留種,最好在農資店購買小麥拌種劑,並對種子篩選、剔除破損、秕種、蟲害種子等,或用“麥種用水漂,癟粒就除掉”的經驗剔除後,對篩選的種子進行拌種處理再下種;同時,一定要掌握好下種量,以確保良好的小麥出苗率。

總之,小麥想要高產,播種時間很重要。因為現在整體氣候變暖,日均氣溫升高,如果小麥播種過早,因氣溫高,小麥苗易造成旺長,導致越冬困難,引發生長週期變化,造成減產的危害;如果播種晚了,土壤氣溫低,加之受霜凍傷害,小麥出苗率低,成活率下降,影響小麥產量,甚至造成減產。所以,因為種種原因錯失了小麥的最佳播種時間,原則上較遲播種的時間不能在霜降過後。否則,小麥產量將面臨減產受損的危害。


我是職業農民【鄉村關中】,我們一起關注“三農”動態,解析“三農”熱點,剖析“三農”萬象,探索“三農”規律,推動“三農”發展。你對此有什麼意見,歡迎留言分享。


鄉村關中


我們膠東農村小麥種植,過去的當地農諺是“白露早, 寒露遲,秋分前後正適宜”,後來經過多年的種植實踐證明,小麥在秋分前後播種下地,收成反而會不太好。



原因是過去的農諺並不適合現在的氣候,由於近幾年暖冬現象越來越明顯,秋分前後種植小麥時,氣候還是溫暖適宜,小麥出苗快,分櫱早,甚至於會在寒潮未過來之前,就拔節起身,這時候遇到寒潮驟降,小麥莖節受到凍害枯萎,第二年春化階段後需要重新生長,有限的營養被浪費,小麥是肯定要減產減收的。

小麥越冬前出苗至分櫱旺盛這個階段,是抗寒能力最強的時候,如何把握住這個有利時機,是關鍵性的一步。所以近幾年總結出來的農諺是“秋分早,霜降遲,寒露前後正適宜”。

題主的問題是“小麥種得早,收成就會不太好,適當的晚種真的會高產嗎?”,題主的“適當”二字用得好,適當也必須有度,就我們當地農村來講,如果過了霜降播種的小麥,不光播種量每畝增加10到20斤,出苗後容易形成弱苗。



屋後的王大哥,有一年因為家裡老人生病住院需要照顧,耽誤了種植小麥時機。等老人家出院時己經過了霜降節氣,一早一晚偶見淡霜。王大哥抱著僥倖的心理,一畝地多加了20斤麥種播種下地,麥子出苗後倒是挺齊整,但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分櫱時間,寒冬過後的第二年春天,麥苗拔節起身稀稀拉拉,和旁邊正常時間播種的小麥相比,明顯後勁不足,產量也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二。

綜上所述,如果按照過去的秋分時節來播種小麥,收成就會不太好,適當的晚種真的會高產,但晚種也要有個度,就我們膠東農村而言,霜降前後就不要種植冬小麥了,可以留作春地種植其他農作物了。


我是家在南鄉,願和您嘮嘮關於農村的點點滴滴,記得點贊、關注和轉發,讓我們共同學習一起進步。


家在南鄉


在我們北方農村,人們以麵食為主,所以這邊家家戶戶都種植小麥。這不,明天就到了霜降節氣了,可看這氣溫絲毫不像有霜的樣子,不過那些在怎麼慢性子的人家的小麥也都種上了。這小麥下種早也不好,晚也不好,只有選擇合適的時間種植,才會高產。

其實,人們之所以說小麥種的早了收成會不好,要適當晚種,是相比較於過去人們在種植過程中總結的農諺中而言。像我們膠東半島農村,農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勞作中總結出的種麥子的最適宜的時間是秋分前後,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不過,如今這句農諺已經是老黃曆了,再依據這句農諺種植小麥,鬧不好可真要減產了。

因為這幾年,全球氣溫變暖,暖冬現象十分明顯。而有時候春節過後,又有倒春寒現象發生。所以如果還是依據老一輩子農民總結出來的經驗種植小麥,那就會種的早了。小麥一旦種植過早,在嚴寒來臨之前就會出現麥苗旺長現象,當到了寒冷的季節,麥苗就會受到凍害而減產。

所以人們才會根據現如今的天氣情況,適當延遲小麥的播種時間。基本上比起原來的種植時間能夠延遲半個月至20天左右,用現在的農諺來說,那就是“秋風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所以,人們大多是根據自家情況,以及土壤墒情,選擇在寒露後至霜降前種植小麥。

當然,小麥種植過晚的話,也不是啥好事,並非是種植越晚越能高產。如果種植過晚,因為氣溫過低,小麥分櫱也會受到影響,這樣一來在嚴寒到來之際,麥苗長勢較弱,也會降低越冬能力,造成來年小麥減產現象的發生。

一般來說,在環境溫度在16°至18°左右的時候,最適宜小麥的播種。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種植小麥的時間都不會相同,所以要掌握小麥的合理種植時間,就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最恰當的時間來完成小麥播種,才能保證來年小麥高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