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李志林:今年春生行情主要特徵是“搶反彈”!

02.23李志林忠言—周評:今年春生行情主要特徵是“搶反彈”!

由於春節期間美股、歐股、港股一片暖洋洋,A股節後如期開門紅,首日漲幅2.17%,創1年半來最大日漲幅。次日繼續上漲。兩天個股漲跌比:1310:50,1758:120,820:419,1016:801,呈現個股全面反彈之勢。

依照慣例,春節過後,一年一度的春生(春升)行情,就正式拉開了序幕。但春生行情請的性質和操作策略,年年歲歲均不同。

2018年股市的春生行情將會如何?我的觀點是:搶反彈!

1、市場資金嚴重短缺。

央行貨幣政策穩中收緊,M2增長只有8%,是20多年來的最低值。這必然會傳導到房市和股市。

連續兩年的擴容大躍進,發行新股670多家,隨帶新的大小非減持不斷,使市場存量資金嚴重失血。

金融去槓桿和清理信託資管,使本已有限的存量資金更捉襟見肘,並嚇退了增量資金的進入。

元旦後11連陽和7連陽,以及2月上旬飛流瀑布式的持續暴跌,導致大量資金在高位被套。

春節前最後一天成交量只有2368億,比去年春節前還少330億。節後兩天,成交量也只有3252億、3326億,無論與元旦過後至2月7日平均每天5500億相比,還是與2017年的日均4000多億的成交量相比,都有嚴重的萎縮。這麼小的成交量,即使有行情,也只能在個股中搶反彈。

2、機構抱團取暖瓦解,使大盤股失去了領漲能力。

從1月16日公佈的國家隊5只明星基金的倉位,只剩不到20%,尤其是旗下的易方達瑞惠基金,倉位不足1成。表明國家隊在去年年底和元旦後大盤11連陽時,從大盤藍籌股和白馬股中大舉撤退。

2月上旬,在大幅拉高石化雙雄、以掩護銀行股、大盤股、白馬股出逃,主要是公募基金、保險資金的撤退行為。

再從上證50、滬深300和上證綜指連續大跳水、卻沒有機構護盤來看,也反證了國家隊的救市資金,應該已經大部分退出,留下的只是數千億的淨盈利盤。

儘管網傳國家隊5只基金又有抄底動作,那也只是千億資金的級別。缺少了國家隊作中流砥柱,大盤藍籌股和白馬股就失去了主心骨,先前報團取暖的機構,在一段時間裡,不可能再回來。最可悲的是,那些元旦後忍痛下決心割肉中小盤股、到大盤藍籌股的高位去接最後一棒的大戶和中小散戶,一週內就被套25-30%。

在市場沒有比先前國家隊更大的資金的情況下,要想瓦解超級大機構所形成的巨量堆積的頭部,絕非易事!

也許有人會說,大盤藍籌股的估值並不高,只有11--15倍市盈率,應該還能漲。但是,別忘了,經過這一兩年的上漲,它們的估值已由低估到趨於合理,有的已經溢價。何況,四大銀行股、石化雙雄和中企股,在香港H股的股價,只有A股的6-8折。如果仍被低估,那麼外資為什麼不來揀便宜貨,把它們炒上去?

很多人還說,6月份A股將納入MSCI指數,外資會來買大量買進大盤股。當年韓國股市加入MSCI後,3年內股市就漲65%。但是,不能忽視,A股入摩後,能來買A股的資金只有150--200億美元,只相當於940--1250億人民幣,連國家隊、公募基金、保險公司抽走資金的零頭都不到。更何況,A股的規模比韓股大10倍,這點外來資金,實在是杯水車薪。

所以我認為,2018年,大盤股不可能再有去年的輝煌表現,只能是區域震盪整理,跑不贏大盤指數的漲幅。只有在它們跌得快、跌得深的時候,可搶一把反彈而已。二線藍籌股的機會,將大於大盤藍籌股。

3、四大棘手問題,將逼出中小盤成長股反彈行情。

這一兩年,為了維護大盤指數的穩定,解決IPO堰塞湖,更快地發新股,同時為國家隊撤退創造條件,監管層通過行政力量和輿論,反對“炒小、炒新、炒高送轉、炒重組、炒高價、炒概念、抄熱點”,將市場資金引向大盤股、白馬股,因而對中小盤股進行擠壓,使之被邊緣化,跌成一地雞毛。

而今,拉昇大盤股的任務完成了,新股發行也重質不追求數量了,審核也從嚴了。由於大量的中小盤股一跌再跌,跌破了增發價、大股東增持價、股權質押強行平倉線價,便使監管層遇到了一系列的尷尬的問題:

一是,信託資管前兩年買入的股票,大多是股性好、股價高的中小創股票。而今,已大面積地跌破了強行平倉線,監管層規定券商不準強行平倉。

二是,97%的上市公司大股東都用股權質押融資。其中125家公司的質押比例超過50%,許多大股東的股票,早已跌破了強行平倉線,監管層也規定券商不準強行平倉。

三是,央企改革股、地方國資改革股,大量跌成了“白菜價”。國家發改委和國資委樹立的央企混改典型中國聯通,股價跌破了引進的民營股東BATJ參與的增發價,地方國資股的股價普遍只有4--9元,跌破了股災最低點的水準,並已遠低於其真實的淨資產和重置企業的成本,造成了國有資產和股權的大大貶值。這已嚴重地干擾了國務院國資委和地方國資委推進混改和國資改革的進程。

四是,今年以來,從監管層,到兩大交易所,一方面不斷呼籲對新經濟企業的上市,或通過併購重組上市,增加包容性和適應性,希望有更多的象阿里巴巴、騰訊那樣的公司來A股上市。另一方面卻對新興產業的高成長股進行打壓,要求它們的市盈率向大盤藍籌股看齊,否則就是泡沫。一味地引導投資者買週期性低成長的大盤股,是新興產業股普遍灰頭土臉。

試問:A股中小盤成長股股價那麼低,BATJ之類的新經濟企業來A股上市後,怎麼可能維持它們在美國、香港股市那樣每股200多美元、470元港幣那樣的高價?怎麼能實現他們把公司市值做大的願望?

為了解決這四大困境問題,我認為,監管層必然會做政策調整,對中小盤股的活躍網開一面,中小盤股必須啟動一波反彈行情。

4、今年是改革重頭戲的年份,各種重要事件推動,有利於人們對中小盤股搶反彈。

下週“兩會”就將召開。屆時,供給側改革、啟動雄安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上海自貿港 、國資改革、混改、併購重組、推動新經濟企業上市、大上海世界級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環保、綠色能源等,都將成為會議的熱門話題。

下半年,還有改革開放40週年慶祝活動、中國上海進口國際博覽會的舉辦等等。

以上每一項主題,都會為股市帶來結構性的反彈契機。並且,多數都涉及新興產業的中小盤成長股 ,以及通過併購重組轉型為新興產業的中小盤成長股。

5、A股估值處於歷史低位,有利於“雙輪驅動”的反彈行情。

從大盤調整情況看,2016年1月底2638點以來,上證綜指最高漲到3587點,上漲949點,這次下跌最大回撤為625點,已達到最大漲幅的0.59(略超0.5),;上證50從1891點最高漲到3202點,上漲1311點,目前最大回撤478點,已達到最大漲幅的0.365(接近0.382)。2016年1月底上證綜指2638點以來,市場共經歷2016年4-6月、2016年12月-2017年1月、2017年4-5月、2017年11-12月4次調整,上證綜指最大跌幅分別為-10.2%、-7.8%、-8.5%、-5.7%,分別持續31、34、24、33個交易日。2018年1月26日以來,上證綜指最大跌幅-14.9%,調整持續13個交易日。由此可見,市場回撤空間較充分,只是時間還嫌不夠。

從大股東增持行為看,2018年1月底至今,A股產業資本已實現淨增持69億元,較2017年月均淨減持56億元,有明顯改觀。同時2018年1月13日至2月13日,已有404家公司發佈了增持公告,涉及金額210億元。同時,近一個半月,就有10家公司被舉牌。產業資本的增持放量,也顯示市場處於階段性低位。

從市場估值看,上證50市盈率11.6倍,滬深300市盈率14.2倍,上證綜指市盈率15.2倍,深成指市盈率28倍,中證500市盈率26.5倍,中小板31.1倍,創業板39.8倍。不僅低於2008年1664點時的估值,而且比美股三大指數的估值,還低得多。

不僅大盤股構成了堅硬的頭部,會不斷出現反彈。而且,大批中小盤股,股價已跌到了2014年上半年,即牛市啟動前2000--2400點水平,甚至跌到了2011年2000點以下的水平,如以百聯股份(10.76元)、耀皮玻璃(4.40元)、益民百貨(4.00元)為代表的上海國資股。一旦其基本面發生重大變化,那麼,超跌股反彈50--100%的可能性,是相當大的。如江南嘉捷2個月漲741%,ST東數1個月漲135%。就連鉅虧的樂視網,3天內漲了33.4%。對超跌股搶反彈的魅力和財富效應,遠勝於買週期性的大盤股!

6、一系列不確定性因素,也決定了今春只能搶反彈、做波段。

如美聯儲從今年3月10日起,可能有3次以上的加息,中國央行也不得不適度跟進。

又如,國際大宗商品大幅波動,可能會引起輸入型通脹。

再如,美國可能跟中國形成較大程度的貿易摩擦,大幅增加關稅,限制對中國鋼鐵、鋁製品等的進口。

還有,清理信託資管的過渡期,究竟如何安排,至今不透明。

因此,在2018的春生行情中,人們應控制倉位,加強對個股基本面的研究,注重對成交量放大的個股搶反彈和做波段的意識,積小勝為大勝。

節後兩天,最值得欣慰的是,一舉封閉了缺口,站上了兩項3280點。

週末關於註冊制授權決定推遲兩年,至2020年2月29日,這是低迷股市的利好消息,有利於反彈繼續進行。

下週,大盤還需在3250--3230點一線加強整固。若過快上漲,反而會導致二次探低,估計會到3180點一線。

上方的第一攻擊目標是:五週均線(大約在3315點一線)。然後是60天線。

李志林:今年春生行情主要特徵是“搶反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