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春秋》和《左传》的区别是什么?

苏中山


《春秋》与《左传》的区别,类似于《易经》与《周易》的区别。前者是经,后者是传。

在先秦时期,诸侯皆有国史:楚国史书名曰《梼杌》,晋史名曰《乘》,郑史名曰《郑书》,鲁史名曰《春秋》。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化典籍。其对鲁国国史进行笔削后,中国首部私家史书诞生。经过孔子修订之后的《春秋》不仅是史,还被赋予了儒家思想以及“春秋大义”,成为儒家六经之一。

《春秋》极其简略,这类似于我们历史教科书中的书面文字。而历史老师讲课口述的内容,肯定比教科书更加丰富。与此类似,孔子讲《春秋》时的口头文字,就是传。

正如《史记》所言:七十子之徒口授其传旨。鲁国史官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而失其真。便对孔子讲《春秋》时口述的内容加以编辑整理,成书《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最终完成此书的,是儒家大师吴起。

也就是说,《春秋》是孔子讲学时的书面文字。而《左传》则是其讲学时的口述。由左丘明和吴起,将孔子口述之言整理成书。并做了增益补充。

秦始皇焚书坑儒,各诸侯的官方史书全部焚毁。儒家弟子不顾秦朝的禁书令,私藏《左传》。使这部先秦典籍得以保存。



杨朱学派


简而言之,就是教材和教辅的区别。只不过这个教材现在不能单独看,必须结合教辅一起。


《春秋》是儒家经典,与《诗》、《书》、《礼》、《乐》、《易》并称六经(后《乐》失传,并称五经)。所以《春秋》也叫《春秋经》。是孔子编辑修订的周代鲁国国史。但是由于用语简练,孔子在编撰《春秋》的时候注重价值观的输出,将一些事情的褒贬蕴含在只言片语之中,称之为“春秋笔法”,所谓“孔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所以其中内容就相当值得玩味。一般人很难理解。于是,就诞生了一系列专门解释《春秋》的书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被称为春秋三传。

(谷梁传)

所以说,《左传》就是对《春秋》的解释文本。说的浅一点的话到这儿也就结束了。不过还有很多点值得说一下。现在已经基本看不到单独出版的《春秋》了,要看《春秋》的原文,就要到春秋三传中去找。原文都在春秋三传之前有。但是,三传记载的原文是不同的。首先是时间长度不同,《公羊传》和《谷梁传》里的原文都是从鲁隐公元年记录到鲁哀公十四年,而《左传》记录的是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两者相差了整整十四年。其次是文字写法不同,虽然在鲁哀公十四年之前的事迹都是相同的,写法却有不少差异。原因就是《春秋》也有两个版本流传,《左传》里的是《春秋古经》而《公羊传》、《谷梁传》里的是《春秋经》。因为年代久远,所以流传下来的难免不同。甚至有一种说法,《左传》补充的十三年内容与《春秋》已经无关了,是另一部书。至于春秋三传的作者和成书年代,也是众说纷纭。一般都认为最早成书于汉代。三本书传说都能追溯到战国时代,但都是口传,《公羊传》作者相传为孔子的弟子子夏的弟子公羊高,《谷梁传》作者相传为子夏的弟子谷梁赤,《左传》作者相传为左丘明,当然,其实都不可考。

(左丘明)

历朝历代,由于《春秋》作为儒家经典必读,也是官方主流思想和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所以,不同朝代会根据各自不同喜好选取《公羊传》、《谷梁传》、《左传》作为《春秋》的正统解释。到了唐代,将原本的“五经”扩展为“九经”。即将《礼》一分为三《周礼》、《仪礼》、《礼记》。而《春秋》则也一分为三,春秋三传全部列为“经”,成为儒家经典。


伊耆角木


《春秋》和《左传》的区别?

有人用《易经》和《周易》来比,有人用教材和教辅来比:其实这两个比不足以证明《春秋》和《左传》二者的关系。

《春秋》和《左传》是互为补充不可分割的一体:单独看《春秋》看不明白,单独看《左传》大致能看明白。但有些内容《春秋》上有,《左传》上没有;有些内容《左传》上有,《春秋》上没有。所以它们合称《春秋左氏传》。《春秋》是《经》,多具有“提纲”“目录”的性质;《左传》是对“提纲”的展开,对“目录”的回应。

《春秋左氏传》的来历

《春秋》是鲁国史官对鲁国国务重要事项和其他诸侯国发生的且告诉了鲁国的重要事项的不完全记录。

孔子整理了《春秋》也整理了与之配套的《左传》,合在一起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史记》称《左传》是一个叫左丘明的史官写的。其实《春秋》及原《左传》的原始内容是这个叫左丘明的鲁国史官向孔子提供的。孔子将其抄写下来,并编辑整理出来,形成了鲁史副本。这个副本借助孔子的民间之力得以“留”传下来,而正本随着国家消亡和战乱反而遗失了。孔子在整理《春秋左氏传》过程中添加了一些议论,揉进了思想理念;在原始《左传》基础上也添加了他知道和经历的一些事件。


陈广逵


春秋是经,孔子编的;左传是传,左丘明写的,是用来注解春秋的。

春秋更有三传,其他两传分别是谷梁传和公羊传,这两传差不多,着眼于政治哲学的阐发,对后世影响很大,如,董仲舒学的是公羊传,康有为学的也是公羊传。宋朝讲究夷夏之防时,也流行公羊传,王安石、胡三省等都是公羊大家。谷梁传在东汉流行,左传在西晋,经过杜预注解之后,才流行开来的。

当然,公羊、谷梁两传,虽然也是注解春秋,但是里面有很多的错误和曲解的地方,而左传可为信史。在东汉,谷梁传起来之后,与公羊传有个争论,争论的结果就是东汉明帝开了一个高级会议,把公羊和谷娘两传都作为太学生的必读教材定了下来。

从内容方面看,春秋是断烂朝报,左传才是趣味横生的历史。唐朝历史学家刘知几从小跟着家中的兄弟学习尚书、春秋等书,感到索然无味,后来听父亲讲左传,感慨道每天都听左传,那该有多好。可见,左传在史家心目中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