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何没人敢翻拍康熙王朝?

银牌下路


历史正剧目前的尴尬处境

不是不敢,而是诸如《康熙王朝》这样的正史剧在中国没有什么市场。也不是只有《康熙王朝》无人翻拍,《雍正王朝》和《汉武大帝》都是一个情况。真实的历史难免会让人觉得枯燥,可是经过艺术加工之后的影视剧又会违背历史,有时候甚至让人觉得无法接受,就连《康熙王朝》中也会有让人贻笑大方的地方。比如剧中从一开始就说到苏麻喇姑从小就服侍康熙,康熙称呼她为姐姐对她也是一往情深,但是真正的历史上苏麻喇姑比康熙皇帝大了40多岁,这样的年龄跨度在中国古代都能隔两辈人,叫奶奶都不过分了。


而且剧中的孝庄太后也是屡次自称孝庄,从这几点来看《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并不是上乘之作,说它是中国古装剧的代表也有些言过其实。所以是剧中的演员把这部剧的整体水平拉到了一个高度,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其实剧作本身漏洞百出。


《还珠格格》

中国古装剧中戏说永远比正史剧受欢迎,那现在就不得不提那部伴随了80、90后整个学生时代的《还珠格格》,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神剧”,相信很难有哪部古装剧可以复制《还珠格格》的神话了,即便是后来火遍全中国的《甄嬛传》。也许有的人不知道年世兰是谁,但是大家一定都知道金锁是谁。就算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部无法逾越的经典还是有人会翻拍,因为无论新版《还珠》拍的好坏与否永远都存在收视率。所以并不是说中国以后不会再有正史剧的出现,只是那些正史剧不会再被翻拍了…


阿狸的荆棘物语


《康熙王朝》上映于2001年,当时《雍正王朝》也正在热播,康熙王朝一出来,也是让观众十分喜欢,有时候真的很羡慕那个时候,这么多经典的电视剧纷纷上映,而反观现在,几乎上映的都是没有什么营养的电视剧,关于为什么没人敢翻拍《康熙王朝》,以下我将用我的观点来说明一下:

2001年上映,到2019年,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可以说二十年的时间,一个人从中年到老年,但是这部电视剧却一直在热播,可以说深的观众喜爱,中央某台,一年之中重播次数也是很多很多,这么热播的电视剧,为什么要翻拍呢?

我们简单的想一下就知道了,如果你想翻拍,第一,演员的选择,现在的演员你能信得过么?那么你该选谁呢?总不能还选道明叔吧?另外,翻拍以后,会不会有人看呢?假如翻拍了以后,可能会轰动一时,人们都纷纷观看,形成一个小热潮,然后纷纷对比新老版本,如果新版本好于老版本,那么就算个成功,如果比不过老版本呢?恐怕一两年后,人们都纷纷忘记了,就像新版西游记一样,现在谁还记得新版西游记呢?另外,新版三国可以说比较成功的了,电视台上一直有播放。另外,康熙皇帝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不管是陈道明的康熙,还是焦晃的康熙,大家已经接受不了其他人饰演的康熙了。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


历史点滴


有人说《康熙王朝》是经典,所以没人敢翻拍。但是类似于《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历史剧也都是经典,却不断被搬上大银幕,所以太过经典不能成为不翻拍的理由。



《康熙王朝》从上映到现在已经将近二十年了,期间也曾有过被翻拍的传闻,但都没有成行,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1、《康熙王朝》电视剧取材自二月河的小说《康熙大帝》,但是和原著又有不小的区别。

电视剧之所以能火,编剧功不可没,如果套搬原剧本,意义不大,重新编剧可能始终没有满意的结果。



2、太难找到合适的演员阵容,整部剧人物众多,除了康熙,孝庄等主要人物,众多配角的表现也非常出彩,比如索尼,魏东亭,苏麻,姚启圣等等,想凑成如此庞大的演员阵容比较难。



3、影视剧翻拍的终极目的是盈利,喜欢《康熙王朝》这种题材的观众人群,不如那种娱乐大众的电视剧受众面广。

而翻拍想要成功就更难了,所以失败风险大于可能收到的效益,翻拍的动力不大。



4、《康熙王朝》毕竟不像《红楼梦》和《三国演义》《水浒传》有经典的名著作为支持。

这些名著经常被翻拍,正是因为他们底蕴深厚。

相对于不断被翻拍的四大名著,和金庸的武侠小说,《康熙王朝》的原著缺少底蕴。

翻拍经典是为了致敬原著,而不是致敬上一部剧。



综合以上原因,《康熙王朝》至今没有被翻拍。


一点点历史


不是没人敢翻拍《康熙王朝》,而是具有一定的难度。

《康熙王朝》是改编二月河的小说作品而来的,但从拍摄质量来说,其实并没有得到二月河本人的认同,真正意义上二月河作品拍成电视剧很成功的只有《雍正王朝》。但是《康熙王朝》又有一些元素是后人再拍无法逾越的,比如陈道明的康熙大帝,斯琴高娃的孝庄太后,以及那一帮老戏骨的配角都非常的给力,如果现在要翻拍《康熙王朝》,从人员配置来说,就无法超越那一帮实力派演员。

再有就是从剧本而言,康熙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征葛尔丹等等都有不同的电视剧进行改编和演绎,如果拍成正剧,那观众一定会和原《康熙王朝》相比较的,如果作为演义,那么耳熟能详的历史事实摆在那里,观众肯定是不买账的。

在现阶段的文化市场上,翻拍原先的电视剧是有相当大的风险的,比如金庸剧的各种翻拍,无论资金、演员如何的强大,几乎都无法达到原剧的观众认知度,而导演、演员反而会被观众吐槽,这对市场化的影视投资者是没有多少回报的。

所以,作为一部经典老剧,一般是没有投资方和剧组愿意来翻拍这部曾经热度很高的电视剧的。


沉墨I方之城


电视剧《康熙王朝》是根据二月河的小说改编而来,多数人的“历史知识”就来源于这部电视剧。电视剧《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和《乾隆王朝》是一个系列,这三部电视剧中,拍得最好的是《雍正王朝》,其次才是《康熙王朝》。陈道明老师饰演的康熙皇帝确实比较好,但是在电视剧里面却把康熙皇帝塑造成了神,下面的大臣都逃不过他的法眼,相反《雍正王朝》里面的康熙由焦晃老师饰演。这里面的康熙就是一个人,是人都会范错误。

翻拍《康熙王朝》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康熙王朝》已经是巅峰之作,如果要翻拍的话,观众们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翻拍出来的电视剧观众是不会买账的,这样干的话估计投资方的钱会打水漂。

《康熙王朝》是一部“历史剧”,怎么翻拍都不会跳出里面的内容,如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等内容。像康熙这种雄才大略的君主,一般的演员还真演不出来。电视剧翻拍最多的是武侠小说,这个本来就是虚无缥缈的东西,编剧怎么瞎编乱造都可以。要是《康熙王朝》瞎编乱造,搞出来“张飞杀岳飞、杀得满天飞”的情节就不对了。


历史军魂



康熙王朝是根据二月河的康乾三部曲其中一部改编而成的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而诸如雍正王朝和乾隆王朝都已经成剧,而且邀请的都是实力派名演来演里面的帝王,比如唐国强演雍正帝可以说深入人心,被广大观众竞相膜拜,而且剧情也是很用心,尽可能还原历史,这一点是无法超越的。


剧情之所以无法超越,肯定没人愿意拍,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演员,正如我们现在所说的康熙王朝一样,还没有谁能承担得起这个康熙角色,尤其是那些历史正剧,帝王戏是主角,拍摄难度更大。陈道明演的康熙帝不超凡脱俗,对外霸气横秋,对内有张有弛,语言方面更是气场很大,把康熙完完全全演成了很有本事的帝王。可还一位演员可以和陈道明版叫板,那就是《雍正王朝》里的康熙扮演者焦晃,他演得相对来说要细腻,富有情感,可是这一代老辈已经老了,后来新演员根本就很难达到这个水准。


像一些康熙配角或者野史倒不必说,他们可以任意发挥,不论怎么把康熙帝演成什么样人物,加些故事情节,比如微服私访,鹿鼎记一段时期对人物限制较少,所以对于康熙帝这个人物就演得比较正义感,爱恨情仇,仁德贤能,甚至把他描绘的富有神话色彩,好像他从小就很有治国本事,譬如出生时有异象,龙绕身,八岁登基,除鳌拜。

事实上的康熙帝却是历史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是站在中国历史末端的十字路口上,涉及一些敏感话题,所以要以他为正剧再继续拍,我想难度很大。比如对各地区历史遗留问题,触及敏感话题,这也是难拍的原因,因为康熙帝玄烨是第一大功臣,剧情方面肯定要积极。



康熙帝所处的时代是十七世纪,西方大航海时代已经结束,工业革命开始萌芽,尤其是西方的科技,军事,政治已经将中国甩到后面。


沙俄在大清北疆蠢蠢欲动,他们乘虚而入,不断骚扰黑龙江地区,以至于后再雄才大略的康熙帝也无法将沙俄势力清除出西伯利亚,恢复北部旧疆,最后雅克萨之战胜利后,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只局限沙俄在外兴安岭以北地区活动。可是在西北准噶尔仍不寂寞,伺机侵犯大清,联合沙俄一起对付大清,后来局势无法控制,噶尔丹从西面杀了过来,康熙帝虽然击败了噶尔丹,可是他们仍对西北边疆安宁构成威胁。在沿海地区,英国窥视着大清,渐渐向南亚和东南亚渗透,就等着大清走向衰落。


大清效仿前朝由于施行闭关锁国政策,虽然扼守住海疆,可是却使大清越来越变得愚昧无知,康熙帝在国内稳定和统一方面做得不错,可并没有像西方同一时期其他二位大帝路易十四,彼得大帝做得那样好,向先进的西方学习。仍抱有对原始游猎式感兴趣,以天下中心自居的传统帝王。而对西方科技,像数学和天文只是种个人爱好而已,并没有意识到对国家影响力的巨大以至于大清实质上已和西方拉开距离。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人不喜欢现实中清朝的原因,可却喜欢像秦,汉,唐,元,明这样真正天下中心的时期,尤其是唐朝,真正的高大上。清粉们却独爱宫廷剧,不爱看干巴巴的正剧,所以像康熙帝再拍难度很大。


龙文说史


不是没有人敢翻拍,而是究竟有没有必要翻拍,有没有本事和能力翻拍。

首先一部千古神剧《雍正王朝》就已经把康熙后半生的事情交代完了,剩下的就是他前半生开疆扩土的功绩了。关于开疆扩土的功绩,无非就是除鳌拜,灭三藩,平台湾,征准噶尔。对于这样的内容,放在今天大肆宣传,并不利于民族团结啊。大家讲的是民族共荣,一起重振丝绸之路,做生意赚钱,连卫青霍去病这些都弱化了,那么强调一个外族的朋友来统治了中华然后带领他们和其它外族PK,这样的内容真的好么?

其次,即便是这样的内容,两个版本的《鹿鼎记》已经非常娱乐化地演绎了,可以说效果非常好。

此外还有《康熙王朝》里面的“我孝庄太后”和“真的好想再活五百年”两位大师的咆哮,也能征服很多看剧不动脑子的非专业观众。这部戏虽然镜头语言和《雍正王朝》差一万倍,剧本改编,连原作者二月河都表态——跟我没关系,史实细节,用语都有问题,连表演都难以反复咀嚼,然而毕竟还是砸了钱,请了大腕,认认真真把历史攒把攒把凑起来叙述了一次。所以再拍,从内容上来说,拍什么呢?让观众再复习一遍历史课本——除鳌拜,收三藩,平台湾,征葛尔丹?

其次,从技术上来说,历史剧,并不是纪录片。戏剧是生活的升华,观众看电视剧不是为了了解我们都已经知道的,而是看编剧给我们营造的氛围,看表演给我们带来的刺激。所以历史,纪录片和影视剧本质上就是不一样的,电视剧必须要话题性、娱乐性、艺术性。

中国目前只有张黎,胡玫两位导演拥有专业的电视剧编导水平和强大的组织能力,号召力,他们的作品《走向共和》、《汉武大帝》、《雍正王朝》既开创了历史剧的先河,也让其达到最高峰。他们在艺术性和史实叙事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就是用今人的三观,讲历史。

此外,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任何靠谱的新人。这个新人不是说你懂艺术就可以当导演的,还有背景,关系,资源,门路,时代,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新人为什么就没有出现?这个得说市场,在今天,资本圈钱,小鲜肉满地的时代,市场已经抛弃了经典艺术,那种一秒一秒推敲,一个微表情一个微表情酝酿的艺术家,艺术,已经不复存在了。你一个很懂镜头语言的电影学院编导系导演,如果没有强大的爸爸,不认识各种要价动不动就上亿的大腕,没有院线的支撑,没有水军的煽动,去拍那种很烧钱,烧脑的大作品,最后大概只有为艺术殉道,而那种拿着爸爸的钱使劲砸的,能够赚人傻钱多速来的快钱,为什么又要去折磨自己,改本子,审查,铺垫,最后观众还说,不行,太烧脑了,我们看不懂。何必自讨苦吃?

哎,所以,不是不敢拍,是望洋兴叹。

还好,先贤给我们留下了这么些可以反复拒绝的经典,比如说老版本的《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汉武大帝》、《雍正王朝》、《走向共和》,那个时候,他们真的是为了几十块钱的工资,为了理想和艺术,创造条件在上,而他们中间好多人,比如王冰老师、李定保老师都已经去世了。

让我们怀念那些永恒的经典,并且向真正的艺术家们致敬。


HannibalLecter


更多是因为文化理念的因素吧!虽然没人否认清朝是大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但是随着近年来的信息逐渐开放与互联网平台的传播,清朝初期干下的很多坏事都被渐渐公开。比如,扬州十日,清朝在十日之内屠杀了扬州八十万无辜人民群众。比如,康熙在征讨台湾的时候下令迁界,把海防五十里以内的人口全部迁往内陆,毁城屠村。虽然从帝王角度来看,成大事不拘小节难说对错,但是对于被其伤害过的人以及后人肯定不会这么想的。我们隔壁村就有在当时被灭族屠村的,当时只有几个孕妇因为回娘家做客才逃过一劫,后来这些孕妇生下孩子后才回到自己的家重建家乡,这些人跟清朝是有国恨家仇的。现在不仅是康熙王朝没有被翻拍,基本所有清宫戏都没有再被翻拍了。

其次,在电视剧里很容易因为主角与反角的问题造成因偏重主角抹黑反角的事。比如,在康熙王朝里,由于康熙是主角,因此就一直在突出康熙的英明,而又因为郑经是反角就把郑经不断丑化,导演自以为安排妥当,可是实际上是非常荒谬的事。从某种意义上看,郑成功是民族英雄,郑经是郑成功之后不该被如此对待,会寒了那些为国而战的战士之心。


优己


康熙王朝是一个很经典的敏陈大陈道明、斯琴高娃都已经演绎出一个非常高的水平。所以我们也看出来了。在这个时候,没人有一个导演。想去拍这样的题材,因为至少他会因为这个而砸了自己的招牌。

事实上其实在清朝的这种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被翻拍的并不多,这个根本的原因我觉得是这类的题材在当下并不算很流行,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去拍,而模仿率最高的却是武侠剧,而武侠剧的之所以会被翻拍,是因为情节化跟比较容易改动。

现在互联网这个时代就是一个舆论时代,很多人,很多导演拍电影,并不是为了获取好的口碑。他们其实是通过一个比较热门的一个题材拍摄出来然后能够制造舆论效应,让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火起来。

《康熙王朝》是一部接近完美的作品,翻拍《康熙王朝》既不太可能成为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又将面临巨大的投资损失,还不如去拍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的剧本,那些时代很乱,题材也多,而且相关剧本也不多,写剧本的编剧也很容易把握,市场风险也不大。




高培枫


“为何没人敢翻拍康熙王朝”?

我们先不谈敢不敢,先谈为何要翻拍。希望翻拍的剧迷们,肯定是觉得这部电视剧太过于经典,重新翻拍一定能再掀起一波浪潮。而导演们为何没有去翻拍,肯定各有各的原因,我也不敢妄加揣测。

《康熙王朝》是取材于二月河的小说《康熙大帝》,放在今天,这算不上什么大ip,影响力远不如金庸的武侠小说,以及《鬼吹灯》这种盗墓题材的小说。前几年翻拍盛行,四大名著,金庸的武侠剧,和各种各样的,曾红极一时,被大家津津乐道的电视剧都被翻拍过。但结果又怎样呢,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受到的是大家的一致吐槽。

前几年的情况是这样的,即使翻拍的再烂,大家吐槽的再凶,依然挡不住他们的火热,因为没得选。但是这几年不一样了,观众对影视制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家再也不想看粗制滥造的电视剧,而且希望题材能够多样化。随着网剧的出现,尤其是一些制作精良的网剧,也迅速吸引到大家的目光,现在大家有的选。如果《康熙王朝》翻拍的质量得不到大家的认可,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现在的观众可没有以前的好伺候,导演们也会深思这个问题吧。

所以呢,总结一下,翻不翻拍《康熙王朝》不重要,有一部经典留存那就足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