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刮痧美容刮來的禍患

【豫網訊】(豫網-河南門戶 羅小娜 韓鑫穎)“大夫,這幾天我頭痛的像要炸了,白天、晚上都一樣,根本無法睡覺。以前也頭痛過,吃點止痛藥或者睡一覺就沒事了,這次吃止痛藥卻只能管一小會兒”,近期,36歲的劉女士因為頭痛難忍來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就診。

劉女士的描述和大多數頭痛患者一樣,看似也沒什麼大事,但是接診的羅小娜大夫卻不這樣認為,以前從來沒有過的、持續不緩解的、固定部位的劇烈頭疼,高度提醒著該患者顱內可能存在著嚴重而又隱匿的病變。

靜脈竇血栓?蛛網膜下腔出血?動脈夾層?顱內佔位?腦膜炎?她立即安排劉女士進行抽血、化驗、心電圖,CT、彩超等檢查。頭部核磁未見異常、顱內血管未見異常,到了彩超室,檢查大夫卻擰起了眉頭,“左側頸內動脈前壁,後壁可見12.2x3.1mm、15.5x3.1m低迴聲,回聲尚均勻,致內徑變細,殘餘內徑2.0mm,原始內徑7.0mm,CDFI示內血流束明顯變細,呈線狀,流速減低,中遠段顯示不滿意,左側頸內動脈重度狹窄至閉塞”。多普勒結果單上顯示:“左側大腦動脈血流明顯減少,提示左側頸內動脈重度狹窄至閉塞”。進一步給劉女士做了頭頸CTA,頭顱CTA結果顯示,確實是頸內動脈夾層。

這讓她既難以相信又難以理解,陪伴來的父母一直追問大夫,“這麼年輕,怎麼會得“血管狹窄”呢?那不是老年人才會得的病嗎?“血管狹窄”會不會得“腦梗塞”?會不會偏癱啊!”劉女士對於莫名其妙得的“頸內動脈夾層”也是非常疑惑,她平時血壓、血糖、血脂並不高,不吸菸不飲酒,生活規律,並且也不胖,脖子沒有按摩、外傷,怎麼就動脈狹窄了呢!

經驗豐富的王朝剛大夫反覆詢問患者,“任何頸部保健都沒有做過嗎?” 經過反覆詢問,劉女士終於想起了一點跟脖子有關的事,“每次美容,美容院的人說頸部更要保養、防衰老,頸部都刮痧,預防頸紋,這沒事吧?”,當然有事,原來,這就是大家一直在尋找的病因。劉女士的頸動脈夾層就是刮痧刮出來的。遂對症抗凝治療,使掀起的內膜逐漸貼合修復,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劉女士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預後良好。

頸動脈夾層是指頸部動脈內膜撕裂導致血液流入其管壁內形成壁內血腫,繼而引起動脈狹窄、閉塞或動脈瘤樣改變。當血腫聚集在動脈內膜和中膜之間可導致動脈管腔狹窄或閉塞。頸部血管夾層是引起卒中的重要原因,夾層發病的相關危險因素包括先天性因素和後天性因素。後天因素主要有輕微的頭頸部外傷,包括頸部不正規的按摩、理療、過伸運動和頸部旋轉等,尤其是顱外段頸部血管位置表淺且無骨骼保護,更容易遭受創傷。

非專業的按摩,尤其是頸椎按摩很容易導致頸動脈夾層出現。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曾遇到數例這樣的病例,但美容頸部刮痧導致頸動脈夾層還是首例。如今美容按摩風行,愛美女士喜歡去美容院進行面頸部美容保持年輕,但是不正當的頸部按摩、刮痧極容易損傷頸部血管,建議大家儘量減少頸部各種治療,尤其是瘦弱,頸長的天鵝頸美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