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快速減輕體內陰寒氣,激發陽氣,早晚一次揉搓大椎穴;附揉搓方法

很多現代人尤其是年輕女性朋友為了漂亮,喜歡穿沒有衣領的衣服,露出脖子,卻不知道,疾病的種子由此留了下來:頸椎病,頭疼,肩周炎……體質逐漸下滑,請注意保護好你的大椎穴。

快速減輕體內陰寒氣,激發陽氣,早晚一次揉搓大椎穴;附揉搓方法

大椎,它是“手足三陽、督脈之會”。給大椎穴適當刺激,可以通暢諸經,振奮一身之陽氣,讓你快速恢復體力,意氣風發!

快速減輕體內陰寒氣,激發陽氣,早晚一次揉搓大椎穴;附揉搓方法

手足三陽、督脈之會

大椎穴位於頸根後,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簡單的說,將頭稍微往前垂下,不動肩膀只左右動頭頸部,便會發現有的突起會動,有的突起不動,會動的突起就是頸椎,取穴時只要找會動突起的最下方即是。

中醫認為:搓按大椎穴,能激發陽氣,通行全身。陽氣激發,溫煦身體,能剋制體內的陰寒。治療各種虛寒症,比如肩頸僵硬、風寒感冒、鼻炎、咳嗽等等。陽氣者,衛外而為固也。陽氣從這裡發出,形成保護人體的第一道屏障,因此大椎穴也是阻止風寒入體的第一道關口。

大椎穴,是手足三陽經和督脈交會的地方。這裡是陽經大會,是陽氣升發的一個重要站點。

快速減輕體內陰寒氣,激發陽氣,早晚一次揉搓大椎穴;附揉搓方法

人體手三陽經有三對,共六條,足三陽經也有三對,也是六條。這六對十二條陽經運行著人體後天的陽氣,溫養人體周身。

這十二條陽經均與督脈相交於大椎穴,而督脈是人體陽氣之總督,運行著先天之氣。想想看,十三條經氣、先後天經氣在此交匯,此處可謂交通要塞。

如果打仗,此處定為必爭之地,人體如果此處受害,此處不通,十三條經皆不通,自然百病叢生,當我們意識到這點之後,還會將這個要塞處於險地嗎?

中醫認為陽氣一旦足了,就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而且,經常搓按大椎穴,陽氣流通宣發,則不會鬱聚而發生熱毒。還能退熱、消熱毒。也就是說,感冒時的發熱、咽痛、扁桃體紅腫熱痛,都可以按揉大椎,或放血搞定,內熱引起的痊瘡都可以通過大椎穴來調理。

所以冬天寧可不戴帽子,也要圍圍巾,目的就是要保護好大椎。

如何搓按大椎穴呢?

1、用手掌貼著大椎穴上下左右搓即可,也可用中指端輕轉按揉,或者是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無名指等對稱用力,對大椎穴位做捏擠運動。每一次搓按的時間在15分鐘左右即可,一天重複做2次。

2、 畏寒,怕冷的人,用艾條灸大椎穴,讓艾條的熱量在十三條經脈中流動,人很快就暖和起來!

3、 對於長期穿低領衣服、夏天愛背對著空調吹的人,整個背部僵硬難受,這時在大椎穴貼上一小塊風溼膏,解除大椎穴寒邪的封鎖,很快整個背會熱起來,兩毛錢,輕鬆搞定!

4、 出差在外地的人,艾灸和風溼膏都沒有帶也不用著急。拿著電吹風,在大椎穴吹幾分鐘,整個身體如同曬了太陽一般暖烘烘。

5、 最簡單的方法:感覺輕微受寒時,洗澡的時候稍微調高一下水溫,沖洗大椎穴5-6分鐘,或者拿熱毛巾熱敷幾分鐘,也可祛除剛剛入侵的寒邪.也能夠達到提升陽氣的作用。

大椎穴臨床功效

一、溫通諸陽 解表發汗

督脈為諸陽經之海,陽者主衛主表。

凡風寒之邪外束肌表,而現頭痛、惡寒、發熱之表證,可針刺大椎穴,起到振奮陽氣,疏風散寒,解肌發汗,驅邪外出的作用,為治療傷風感冒之有效穴。

二、溫經活絡 通陽散瘀

督脈統督一身之陽,陽主表。

凡風寒溼邪侵襲經絡,致氣血阻滯,經絡不通,發為痺阻,形成疼痛麻木之風寒溼痺諸症。大椎穴有通經絡、和氣血、散瘀滯、止疼痛之作用。對於半身不遂,小兒麻痺,及督脈疾病如脊柱強直、角弓反張、腰背疼痛等症也有一定療效。

三、回陽固脫 散寒救逆

凡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肢冷脈伏等陽虛欲脫的症候,以及寒邪中於肌表,陽氣被寒邪所遏,不能外達,而呈現四肢厥逆,寒戰鼓慄,脈微細或伏,皆可溫灸大椎穴,以收回陽通脈、散寒救逆之功。

四、清熱開竅 鎮驚安神

大椎為手足三陽與督脈之會,主通一身之陽氣,可治邪客於表,致三陽經氣閉遏之發熱,以及熱極生風,驚悸不安等症。小兒為稚陽之體,臟腑嬌嫩,氣血未盛,神氣未充,肌膚薄弱,外感六淫之邪,極易發熱,熱極生風,而致驚風抽搐。

五、增強衛氣 驅邪截瘧

針刺加灸大椎穴,可提補諸陽,增強衛氣,宣陽和陰,為截瘧之有效穴。

六、固衛安營 清熱斂

凡肺氣虛弱,衛陽不固,表虛易感風寒,而致發熱、咳嗽、倦怠、午後潮熱、夜出盜汗之患者,取大椎有益氣固表、濟陰安營、清熱斂汗之效。故常灸大椎穴,對體弱易感風寒之人,有預防感冒的作用。此穴又為強壯穴,故《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雲:大椎“療五勞七傷”“風勞食氣”,他對骨蒸潮熱,盜汗喘促之虛勞證亦有較好的療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