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神經外科:發展與探索,技術只為健康

從古至今,人類與疾病的抗爭從未停歇,人人都追求擁有健康、美滿的幸福生活,然而疾病卻是這條通往幸福道路上的絆腳石。古代便有神醫華佗刮骨療傷的美文,但今天的治療發展得更加先進、更加科學、更加衛生,技術與手法的協同並進更是讓醫學光芒四射!

醫療技術隨著時代不斷髮展,人們對於醫學的探索卻從未停止。

神經外科,在醫院中是一個高精尖技術彙總綜合的科室,神經外科疾病往往都有著病因難尋、手術風險大、術後恢復慢的特點,神經的中樞:腦,作為人體意識核心器官,充滿著不確定因素,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為了讓治療、手術過程更加完善、降低風險、加快恢復,神經外科也是探索新的診斷、治療、預防技術的集中地。也正是這種對技術、方法要求高度專業的科室,也推動著一代代神經外科人為之奮鬥。

神經外科:發展與探索,技術只為健康

腦部腫瘤的切除手術一直都是醫學界比較困難的手術,大腦中有著各種不同的分區,對應著人的各類運動及感知,如果沒有精準定位到患者的腦內區域,在切除過程中就有可能會損傷到相應區域造成癱瘓等不可逆的後果。

61歲的劉女士,長期反覆頭痛,前往深圳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就診。學科帶頭人張波主任,是國內著名的神經外科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認真檢查患者後發現,患者右側大腦的運動區域長了一個直徑達4.5釐米的巨大腫瘤。運動區域是管理人體肢體運動的中樞。傳統手術中醫生只能模糊定位切除,因此全球約30%的該類患者手術後都留有短暫性甚至永久性的肢體癱瘓。

為確保手術成功進行,張波帶領團隊制定了周密的手術方案,同時與麻醉科配合,使用了近年來最新技術——“術中喚醒”。該技術在病人全麻時打開頭顱,找到腫瘤位置,再逐漸把病人喚醒,按醫生指令進行語言表達和肢體活動,醫生則密切注意其應答和配合動作,精確定位運動、語言等腦部重要功能區的位置,在保護功能區的前提下,切除腫瘤等致病組織,同時又不損傷運動、語言等功能區。該技術使病人術後運動、語言功能障礙發生率由過去的30%降到4%以內。術後劉女士肢體活動良好,出院時其日常活動和常人沒有任何區別。張波主任表示,“術中喚醒”是神經外科功能區手術中廣泛開展應用的技術。

在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曾有一位特殊的病患,該病患於一個月之前摔傷頭部,半個月後右眼紅腫,右邊眼睛無法睜開,一大塊兒眼結膜組織腫脹外翻裸露,令人不寒而慄。同時,患者還伴有視力下降、腦內轟鳴作響,左眼隨心臟跳動感,晝夜難眠,十分痛苦。

張波主任檢查患者後,判斷為極為少見的“外傷性頸動脈海綿竇瘻”(TCCF)。在確診後馬上對該患者展開了手術的規劃,據張波主任介紹,該患者為頸動脈主幹破裂,血液經由海綿竇直接向“眼上靜脈”及“巖下竇”引流,瘻口小、流量大,屬於難治性混合型TCCF,國際上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為“覆膜支架隔離術”,但患者經濟條件差,難以承受高昂的費用。

無法使用國際慣用的高級治療方法,就只有試試“球囊保護聯合封堵手術”,但該手術操作繁瑣,技術難度較大、對術者要求極高,稍有不慎,就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局面。經過反覆討論,最終張波主任決定採用“鋼筋混凝土技術”(“Hyperform球囊保護+彈簧圈+onyx膠聯合封堵術”),這種手術的風險在於需要對瘻口進行注膠,而注膠過程中注膠不足,會導致症狀無法緩解,注膠位置稍有偏移會導致頸動脈堵塞造成大面積腦梗塞。

神經外科:發展與探索,技術只為健康

張波主任帶領團隊先將海綿竇內小心填入數個大直徑彈簧圈作為“鋼筋骨架”,然後準確地將球囊置於瘻口處的頸內動脈內,緩慢充盈球囊將瘻口暫時與頸內動脈隔離,然後小心翼翼地向瘻口內注入onyx膠封堵,並仔細觀察膠的反流和擴散情況。該方法每次球囊阻斷頸內動脈的時間不能超過6分鐘,否則將可能導致腦缺血。

經過幾個小時手術,當術後的造影圖像顯示在電腦屏幕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瘻口消失,眼上靜脈及巖下竇不顯影,手術獲得成功!患者甦醒後,原本腫脹的眼皮,已經消腫柔軟,術後五天眼睛已經可以睜開,恢復迅速。

神經外科:發展與探索,技術只為健康

張波主任帶領下的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團隊,面對各種複雜疑難的顱腦疾病,堅持“不推不靠,迎難而上”的韌勁兒,和“潛心鑽研,謹慎求實”的工作風格,完全了許多高難度的顱腦手術。張波主任是完美主義者,對技術精益求精,力爭自己高超的醫療水平服務每一位患者,為廣大患者消除病痛,貢獻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