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人间宝刹行:乐山乌尤寺

从凌云山前往乌尤寺要从这濠上大桥过去。

人间宝刹行:乐山乌尤寺

此桥为乌尤寺方丈,已故著名高僧遍能法师发起募资建造,由两段风雨廊连接中间的高拱桥构成,造型独特,似一道彩虹横跨凌云、乌尤二山,黄瓦朱梁装点着青山绿水,更显风光妖娆。

人间宝刹行:乐山乌尤寺

很多游人一般不过桥,直接就走了。其实,过了桥,就是乌尤山,山上有个乌尤寺,非常有名的古刹,都到了门口,不上去随喜一下非常可惜。穿过这个红门,后面就是佛家圣境了。

人间宝刹行:乐山乌尤寺

当然,要想见到宝刹,一段小小的山路,还是必须要爬的,好在山并不是很高,路也不陡,而且都铺设了石阶,周围树木参天,走起路来很是凉快。

人间宝刹行:乐山乌尤寺

山路两边的崖壁上,偶尔可见一二处崖墓。

人间宝刹行:乐山乌尤寺

当然,现在里面都已经空空如也。

人间宝刹行:乐山乌尤寺

转过一片竹林,红色的院墙出现在眼前,那里就是乌尤寺了。

人间宝刹行:乐山乌尤寺

乌尤寺始建于盛唐至德年间(公元756年),原名正觉寺,北宋年间始改今名,是佛教禅宗(曹洞宗)寺庙,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宗教活动场所之一。山门两侧集杜甫和苏轼的诗句而撰成一副对联:“寺门高开洞庭野;苍崖半入云涛堆。”山门上还有“青衣别岛”、“慈云”、“法雨”等题字,使气氛顿然庄严、静穆。

人间宝刹行:乐山乌尤寺

寺建于乌尤山上。乌尤山又称离堆,又名青衣山,位于乐山市东沫水(即大渡河)、若水(即青衣江)、铜河(即岷江)汇流处。绿瓦红墙,掩映其间,景色颇佳。

人间宝刹行:乐山乌尤寺

寺中很有特色的墙檐,让人时刻感到我佛慈悲。

人间宝刹行:乐山乌尤寺

弥勒殿,清末咸丰(1851一1861年)、同治(1862一1874年)年间重修。正中供奉弥勒佛像,两侧分列着四大菩萨。弥勒殿后为韦驮殿,正中塑韦驮像,左右两侧为伽蓝、龙神像。

人间宝刹行:乐山乌尤寺

寺内现在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1913年所建,虽非巨构,但也自有一股庄严气象。

人间宝刹行:乐山乌尤寺

正中“大雄宝殿”三大字为清末名书法家黄云鹄所书。大殿的门窗壁板上雕刻着富有中国古典风味的花卉图案,精美别致,与“壮严引源”、“见道根源”的匾额和堂柱上各式对联相辉映,益发典雅华丽。大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文殊和普贤三尊佛像,每尊都高达4米,系香樟木精雕而成,全身贴金,衣纹潇洒自如,神态慈祥肃穆,具有唐代塑像风格。

人间宝刹行:乐山乌尤寺

寺中人文古迹众多,还有观音殿、乌尤殿、罗汉堂等处古香古色的庄严殿宇。好在,我去的时候,院内并无什么游人。正巧赶上僧人在大雄宝殿做功课,焚香秉烛,高颂梵呗,真是法喜迎会。

人间宝刹行:乐山乌尤寺

大雄宝殿旁有连廊,可以通向后面。

人间宝刹行:乐山乌尤寺

殿上木构很有地方特色。

人间宝刹行:乐山乌尤寺

我去的时候寺里还在大兴土木进行建设,往山下走的时候,看到工人赶着驮有建筑材料的牲口上山。

人间宝刹行:乐山乌尤寺

途中看到山崖之上僧人潜修的山洞,不过被封起来了。

人间宝刹行:乐山乌尤寺

回望过去,满眼青翠。

人间宝刹行:乐山乌尤寺

走到这里就快到山下了。

人间宝刹行:乐山乌尤寺

出门之后,走过一座石桥,回望远处的濠上大桥,不由得再次赞叹遍能法师的无量功德!

人间宝刹行:乐山乌尤寺

注:文中照片皆为作者四库全书拍摄。


相关文章:

《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