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炒幣讓大家知道區塊鏈,但區塊鏈絕不就是炒幣!

炒幣讓大家知道區塊鏈,但區塊鏈絕不就是炒幣!

左手深淵 右手未來

一個“碼農”在求婚簡歷中將工作改為“區塊鏈”後,從無人問津到一下子飛來381封求愛信。上週,在阿里巴巴員工的集體婚禮上,證婚人馬雲這樣調侃道。

這真是一個魔幻的世界。比特幣們點亮了區塊鏈這三個字,“去中心化”,“分佈式記賬技術”,加上許多一夜暴富的神話,區塊鏈正在理想與現實、沸騰和茫然中搖曳,有時候,它看上去是套路滿滿的深坑,從某個角度打量,它又似乎能夠鏈接未來。

其實,大多數時候,人們混淆了“幣圈兒”和“鏈圈兒”,前者火熱,後者則很冷靜。

“炒幣讓大家知道區塊鏈,但區塊鏈絕不就是炒幣。”Laikelib區塊鏈系統底層高級架構師許義霖說。專注於區塊鏈技術本身研究的“鏈圈”人士,往往不太看得上那些看似叱吒風雲的只懂得炒幣的“幣圈”人士,在他們看來,區塊鏈技術並非傳說中的那麼神乎其神,真正落地仍有大段路要走。

炒幣讓大家知道區塊鏈,但區塊鏈絕不就是炒幣!

5000元的培訓場場爆滿

“區塊鏈目前最成熟的商業模式是辦會和做培訓”,最成熟的應用就是“造幣”

2013年,一篇署名為“中本聰”關於比特幣的論文流入中國。正是這篇作者身份不明、晦澀難懂的文章,在全球打開了數字貨幣的“潘多拉的盒子”,也帶來了研究區塊鏈技術的風口。

區塊鏈技術,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也一種分佈式記賬技術,具有“去中心化”、無法篡改的可溯源特性,就像人工智能能夠帶給人類巨大改變一樣,人們越來越相信這種技術將顛覆現有的技術格局。

一位在幣圈兒混跡多年的“老江湖”直言,現在區塊鏈項目融資規模往往是1萬到2萬個以太坊,約合人民幣已經上億元,如此大規模的融資正常渠道很難拿到;而對於風投而言,區塊鏈項目往往只需要等其產生的幣上了交易所就能變現,這個過程可能只需要一兩週,比天使投資的回報週期快得太多了。

“幣圈一日,人間十年”。中國央行早在去年就已經將ICO定性為非法集資,並且關閉了國內數字貨幣的人民幣交易平臺。然而海外市場的熱度仍在繼續攀升,區塊鏈的交易始終活躍。

眼下,在國內,區塊鏈的熱,體現在一個實在不過的笑話中:除了炒幣,區塊鏈目前最成熟的商業模式還有辦會和做培訓。

炒幣讓大家知道區塊鏈,但區塊鏈絕不就是炒幣!

“賣水的人”早就賺得盆滿缽滿了。

除了極個別有官方背景的論壇以外,論壇和培訓的演講者大多都是各種幣的創始人,甚至有的論壇直接設置了區塊鏈項目路演環節。據知情人士介紹,這些演講者其實都是花錢上臺的,論壇上一段幾分鐘的演講行業價格普遍在幾十個以太坊左右,相當於10萬元人民幣。

培訓的價格同樣昂貴。區塊鏈行業培訓的價格約在每個人5000元左右,但幾乎場場爆滿。還是以前P2P網貸的那些套路,只不過現在沒有比區塊鏈更讓人願意花錢學習、宣傳的行業了。

借區塊鏈風口賺錢的還有全球的“區塊鏈概念股”。不少上市公司想盡一切辦法蹭上區塊鏈的熱點:發佈一則將進軍區塊鏈技術的公告,抑或是隻發佈一則急需區塊鏈技術人員的招聘信息,然後自我炒作廣而告之,就能夠左右股價蹭蹭上躥。

炒幣讓大家知道區塊鏈,但區塊鏈絕不就是炒幣!

收割韭菜

區塊鏈原本只是個技術,卻變成了賺錢的工具,但能賺錢的人其實仍是少數。

今年3月份,全球ICO市場迎來熊市。曾經“只有賺錢沒有賠錢”的ICO市場神話被打破,沒有實際項目支持的空氣幣不斷破發。據媒體報道,以神話般的SAY數字貨幣為例,該項目曾在6天募資4億5個月吸金10億,卻在一夕間化為烏有。而項目方的“韭菜萬能屠宰法”就是連續發幣、連續收割韭菜。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這場賭局中失利的不只有幣圈兒的小散戶,似懂非懂間,非法集資也借用了區塊鏈的名義。

炒幣讓大家知道區塊鏈,但區塊鏈絕不就是炒幣!

2018將是區塊鏈大力發展的一年

別讓區塊鏈越說越玄乎。拋去幣圈兒的混亂,區塊鏈世界的另一面關乎未來。無論是BAT等互聯網巨頭,還是中農工建等金融巨擘,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抑或是清華大學等名校學府,都開始建立區塊鏈的研究中心,試圖破譯未來密碼,甚至是央行都開始研究區塊鏈技術。

誰也不想錯過這樣的風口,雖然區塊鏈並非如傳言中說的那麼神乎其神,但不可否認的是,區塊鏈技術將帶領人們開啟別樣的世界。上海和數軟件有限公司區塊鏈技術研究員王雅婷直言,但有用的應用落地卻鳳毛麟角。

炒幣讓大家知道區塊鏈,但區塊鏈絕不就是炒幣!

上週,微信推出的首款區塊鏈技術小程序“小協議”,通過這款小程序生成的合同無法被篡改。但是一天之內上線下線往復兩次,最終仍因違規被叫停,沒活過6個小時。

今年以來,全球諸多手機廠商推出了“區塊鏈手機”,打著挖礦、擁有去中心化應用程序等的噱頭,另闢銷售蹊徑。不過“懂行人不會買,不懂行人買了沒用”卻成為行業內外一致的評價。

炒幣讓大家知道區塊鏈,但區塊鏈絕不就是炒幣!

來自鏈圈的分析很冷靜,幣圈的火熱確實讓區塊鏈概念快速地為人所知,但是過熱卻讓區塊鏈陷入等同於炒幣的怪圈。“我們一直在努力讓大眾知道區塊鏈並非只有炒幣,迴歸技術研究本身才能讓技術更好地服務於未來。”王雅婷認為,業內所說2018年是區塊鏈應用落地的元年還為時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一年將是區塊鏈去泡沫和大力發展的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