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1 高血壓急症有哪些危險因素?如何預防?

據報道,約50%的高血壓急症因血壓控制不良,發病時未及時治療,在發病1年內死亡!

一,什麼是高血壓急症?

指在各種危險因素的誘發下,血壓突然明顯升高超過180/120mmHg,伴發進行性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現。包括各種嚴重高血壓及併發症,如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高血壓腦病、腦梗死、急性心肌梗死,不穩定型心絞痛、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腎小球腎炎、主動脈夾層、子癇、各種高血壓危象等。一般均需要醫生靜脈給予降壓藥急診降壓治療。

高血壓急症有哪些危險因素?如何預防?

二,高血壓急症有哪些危險因素?如何預防?

1,社會因素

(1),年齡

研究表明,隨著年齡增長,特別是大於55歲以後,高血壓急症的風險增高。所以,老年高血壓患者,監測血壓,及時發現血壓升高,及時治療非常重要。

(2),文化程度

疾病認知水平低的高血壓患者易出現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血壓控制不良,增加高血壓急症的發病風險。研究表明,高血壓患者教育水平越高,其健康行為越好,血壓控制越穩定,發生高血壓急症的風險越低。所以,高血壓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3),社會及家庭支持

研究發現,家庭功能較差的高血壓患者,與家人相處不融洽,常常使血壓控制不良,而增加高血壓急症發病風險。朋友和鄰居等社會支持,在高血壓患者發病或有需要時提供幫助,可使血壓下降,最終提高其幸福感和生活質量,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服藥依從性,從而降低高血壓急症的發生風險。

高血壓急症有哪些危險因素?如何預防?

2,生活方式

(1),吸菸與飲酒

吸菸、被動吸菸與飲酒過度,與高血壓急症發生密切相關。研究顯示,酗酒使收縮壓和舒張壓均升高,吸菸可增加高血壓發病率,這兩種生活方式均是增加患高血壓急症的主要危險因素。

(2),肥胖及缺乏運動

研究發現,肥胖是高血壓患者血壓值居高不下的主要危險因素,肥胖等級越高,發生高血壓急症的風險越大。久坐和缺乏鍛鍊增加了高血壓急症的發病風險。適度運動、堅持鍛鍊可改善高血壓患者動脈功能,減少其心血管病的發生。

(3),睡眠

研究結果表明,睡眠小於6小時的高血壓患者,藥物依從性差。睡眠不足亦可導致心血管疾病,已成為高血壓急症發病的潛在風險。改善患者的睡眠時間,對控制血壓及降低急症發病率有一定幫助作用。

3,高血壓病情因素

研究表明,高血壓患者血壓分級高,病程長,病情難以控制,發生腦出血及死亡風險增加。合併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者也使高血壓急症發病率增加。

高血壓急症有哪些危險因素?如何預防?

4,行為因素

未接受過降壓藥物治療的患者,發生高血壓急症及腎衰竭的比例較高。不按醫囑用藥,血壓值常波動,可在短時間內使血壓升高,從而增加高血壓急症風險,所以,提高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降低急症發病率尤為重要。

(2),心理應對方式

研究表明,高血壓患者易出現抑鬱症狀和焦慮敏感狀態,導致患者消極面對疾病及生活質量下降,血壓控制不良,增加高血壓急症的發病風險。在高血壓疾病管理中,提高高血壓患者面對應激事件時的應對技巧可以減少高血壓急症的發生。

(3),自我管理能力

研究表明,患者通過自我激勵,提高高血壓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藥物治療依從性,生活方式越健康,血壓控制越穩定,越能降低高血壓急症發病風險。高血壓患者增強心理護理,增強自信心,鼓勵對高血壓進行有效控制,減少急症的發生。

高血壓急症有哪些危險因素?如何預防?

5.繼發性高血壓

研究表明,繼發性高血壓除了血壓難以控制外,對心血管及靶器官損害較大,增加急症發病風險。比如,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的高血壓患者更易發生心血管病及靶器官損害,有報道,此病可能是繼發性高血壓的首位原因,從而增加高血壓急症發病風險。

又如腎性高血壓,內泌等疾病引起的繼發性高血(原發性腎疾病,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等)也與高血壓急症發病密切相關。因此,高血壓患者進行繼發性高血壓的排查,明確病因,早治療,控制好血壓,減少靶器官的損害,改善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急症的發病風險,也是非常關鍵的。

高血壓急症有哪些危險因素?如何預防?

高血壓急症預後差,致殘、致死率高,若能提早預防,能使高血壓負擔大大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