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 自古至今邓州有那些名人,都还记得吗?

自古至今邓州有那些名人,都还记得吗?

医圣张仲景画像

张仲景(150-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他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写出了不朽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战乱频仍,瘟疫流行,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张仲景的家族本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建安初年以后,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死亡,其中死于伤寒的竟占十分之七。 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在长沙任太守期间,他在料理政事之余,“坐堂行医”,为百姓施医诊病,挽救了许多百姓的生命,后世把施医治病的地方称为“堂”即由此而来。后张仲景辞去长沙太守职位,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认真总结前人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广泛收集民间验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这部医学巨著。它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学实践,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专著,成为后世从医者人人必读的重要医籍。张仲景也因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不仅为国内历代医学家所尊崇,而且为日本、朝鲜、欧美诸国医学家效法,被誉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医门之圣书”。医林后学奉张仲景为“医中之圣”、“万世医宗”。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教授包德默曾感慨地说:“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但张仲景早在1800年前就已把相对论的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去,张仲景是我们人类的骄傲。”1993年国际权威医史研究机构——英国伦敦维尔康医史研究所,把张仲景列入29位世界医史伟人名单,加以弘扬和纪念。

自古至今邓州有那些名人,都还记得吗?

李永茂

明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学者:李永茂

李永茂(1601—1648),字孝源,号约生,今邓州市城郊乡大李宅人。生而倜傥伟异,读书日积一寸。明天启七年(1627年)中河南乡试解元,崇祯十年(1637年)举进士,授大名府浚县知县。因政绩卓著,崇祯帝褒奖他为“豫南国士无双,河北循良第一”。崇祯十五年(1642年),授兵科给事中。所陈:“辩贤奸、审利弊、蠲税徭、治河恤民”等30余事,朝廷均予采纳。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奉使去留都(南京)。不久李自成破北京,崇祯自尽,福王朱由崧逃到淮安,永茂与明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凤阳总督马士英等迎福王入南京称帝,号宏光。次年五月,南京陷落。朱由崧败亡,唐王朱聿键即帝位于福州,号隆武,诏永茂为兵部侍郎,不久又派永茂总督江楚,兼理粮饷。寻进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并特赐蟒玉尚方剑便宜行事。后因父病故,永茂去芜湖奔丧。隆武二年(1646年),朱聿键败走汀州 ,被执遇害。次年,李永茂与瞿式等复拥桂王朱由榔在肇庆即帝位,改元“永历”。加封永茂为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兼礼部尚书,入参机务。永历二年(1648年),羊城失守,永历帝败走桂林。永茂同弟充茂,芒履道服避居廉白山中,历尽辛苦,四月病逝,终年四十八岁。永历帝赠永茂武英殿大学士、少保兼太子太保,谥“文定公”。

自古至今邓州有那些名人,都还记得吗?

王 坚

南宋名将王坚

王坚 (1198—1264)邓州彭桥人。南宋名将,守杏山,后入蜀,升兴元府都统兼知合州,主持钓鱼城防务。王坚负险守城,蒙古军攻城数月不能下。蒙古大汗(宪宗)亲至钓鱼城督战,王坚命人放炮将其击成重伤,不久死于钓鱼城下。蒙古军北还,合州围解。蒙哥大汗纵横欧亚,用兵如神,欧洲人称其为“上帝的神鞭”,最后死在王坚的手里。后来人们就称钓鱼城为“上帝折鞭之处”。

自古至今邓州有那些名人,都还记得吗?

董振堂

国家一级美术师——董振堂

自古至今邓州有那些名人,都还记得吗?

(主要作品)

董振堂,1942年生,河南邓州人。早年毕业于郑州艺术学院美术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到新疆工作至退休。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新疆兵团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擅写意人物,兼山水花鸟。作品以粗犷、大气、雄浑、空灵著称,个性鲜明,风格独特。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美展并获奖,数件作品被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美术馆、博物馆收藏,艺术简历被载入多部艺术辞典。1996年出版《重振堂画集》,2003年出版《边魂—董振堂兵团人水墨系列作品集》。1998年荣获新疆兵团首届“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2000年被评为全国百杰画家。

自古至今邓州有那些名人,都还记得吗?

张巡

邓国公张巡

张巡(709—757),唐代邓州(今邓州市彭桥镇寺北张)人。

自古至今邓州有那些名人,都还记得吗?

张巡画像

张巡博通群书,为文立书而就,精于战阵,用兵不泥古法,是我国唐代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开元末举进士,历官太子通事舍人、清河县令、真源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令。天宝十四年(755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反,张巡起兵讨贼,屡破叛军,扼守雍丘(今河南杞县)。

唐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叛军犯睢阳(今河南商丘),张巡率兵三千增援,与睢阳太守许远合兵一处,共抗叛军。张巡统领全城兵马,以弱兵数千,拒叛军十三万。皇上闻知,乃诏拜张巡为御史中丞、河南节度副使。五月下旬,张巡用“疑兵之计”抢粮获大胜,斩敌万余,还射瞎了叛军将领尹子奇的左眼。张巡数月间屡败贼兵。城中粮尽,乃罗雀掘鼠,煮树皮、纸为食。封死四门,誓与睢阳共存亡。十月九日,城陷落,与部将南霁云等同遭杀害。

睢阳守卫战有力地牵制了叛军南下,使江南沿海人民免遭战火荼毒,为唐王朝平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唐肃宗下诏褒赠张巡为扬州大都督,封邓国公。唐宣宗时画张巡像于凌烟阁,诏睢阳立庙,祀张巡与许远,号“双庙”。邓州建“双忠祠”,祀张巡和明代建文帝兵部尚书铁铉,祠联为“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

自古至今邓州有那些名人,都还记得吗?

彭始抟

彭始抟(1645-1732),字直上,号方洲,清邓州(今邓州市彭桥乡)人,云南左布政使彭而述之第五子。

始抟幼聪颖,读群书,行文驰骤纵横,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检讨、御史等职。风采凛然,人称冰御史。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督学浙江。衡文以经史为本,为学使不受一钱。考核至熟,予夺最精。阅文不下数十万,榜定甲乙,人人叹服。他常常是一灯荧然,夤夜不寐,逾岁须发皆白。康熙四十六年四月,康熙帝南巡至杭州,亲书“公明尽职”四字赐之。始抟返京后,被升为侍讲学士,又任少詹事,不久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经筵讲官、教习庶吉士等职。

传说值经筵时,太子因背书不熟,始抟罚其下跪,太后强拉胤祯要走,并大怒道:“读书为君,不读书也为君。”始抟道:“读书为明君,不读书为昏君。读书为尧舜之君,不读书为桀纣之君。”太后听他言之有理,又命胤祯跪下。康熙为此令儿子绘《御筵课读图》一幅赐始抟。

后始抟因迁葬请假返乡里居。当时南阳相沿承办黑铅(铸钱用)以为贡品,黑铅非南阳地产,至产地购得以为贡,殊感为累。始抟力陈其弊于豫抚徐潮而罢,士人德之。雍正九年(1731年),在故里彭桥建御书亭,将御书“公明尽职”刻石填金,置于亭中。雍正十年卒于家。乾隆年间,在邓州内城东南隅建御书楼一座,将御书“公明尽职”刻匾置楼上。“书楼夜月”为当时邓州一大景观。此街也因此得名御书楼街。

自古至今邓州有那些名人,都还记得吗?

马殿甲

自古至今邓州有那些名人,都还记得吗?

马殿甲画像

马殿甲(1777—1849),字捷三,号肃斋,邓州市穰东人,回族,殿甲十岁时丧父母。幼年有大志,但家贫不能读书。稍长,学弓箭,练习剑戟,未几入武学。嘉庆丁卯(1807年)乡试获捷,辛未(1811年)会试,以第九名武进士,钦点武状元,授头等侍卫。癸酉(1813年)升延安护理,任延绥总兵。时,英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张格尔在新疆叛乱,清廷调马殿甲为乌鲁木齐济木萨营参将,率军赴喀什噶尔平叛。因有军功,经直隶总督琦保奏补保定营参将,升河间副将,再升广东南韶镇统官,摄理广东陆路提督,参加了鸦片战争对英军的作战,全力协助林则徐抗英禁烟。不久,调广西提督,节制各镇,统辖全省水陆军务。

道光二十八(1848年),因病引退归里,次年卒,享年七十三岁。

自古至今邓州有那些名人,都还记得吗?

庞震坤

自古至今邓州有那些名人,都还记得吗?

庞振坤剧照

庞震坤,字应南,清邓州人。原姓齐,幼年承祧于城西顺流里堰口姑家,改姓庞,青年时移家城西湍河南岸柳林村。震坤性行豪迈,文章华赡,乾隆十八年(1753年,癸酉),以品学兼优被选为拔贡,知州蒋光祖赋诗《喜门人庞应南拔萃》,赞其“品似孤骞呈白玉,文如万选出青钱”。时正编纂《乾隆邓州志》,聘其为采访。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壬午),庞震坤考中举人。历任广西浔州府武宣县县令和梧州府岑溪县县令。莅政勤能,兴学爱民,有廉慈声。任武宣县肥令时,有九项政绩受到了加三级的奖励。他致仕回邓时,囊空如洗,仅有衣被一卷,书籍一箱。庞震坤出仕前曾设馆授徒,致仕后仍以舌耕糊口。他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受业弟子多有成材者。病逝后,葬于六门堤旁。

门人冀复礼等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九月勒石墓前志其教诲之恩。称“其攀月桂、仕西广,德举政事,当与名山并寿”、“设教吾乡,几历星霜,坐皋比而解经滚滚不倦,倚寒窗而搦管咄咄逼人;尘氛者沃以风华,猥琐者诱以高骞。虽当宦游而后,犹且眷顾训诲而不可已”,表达了对先生深深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其塾课制义辑为《月池四书讲义》、《卓尔堂文集》,今仅存《文集》残本55篇及五律《泉池》、七律《早春游杏山》各一首。

震坤聪明睿智,语多隽永,其传说故事在邓州民间广为流传,中国民研会河南分会主席张楚北写诗称赞他“智若北疆阿凡提,雅同南国徐文长。”

自古至今邓州有那些名人,都还记得吗?

丁声澍

丁声澍,号梧梓,邓州裴营乡东丁村人,1909年生。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一直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助理员、编辑员、副研究员、专任研究员。1944年至1948年在美国考察,参加过美国语言学会,并兼任美国哈佛大学远东语言部研究员和耶鲁大学研究院语言学部研究员。

建国后,丁声澍一直在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工作,曾任方言研究组组长、《中国语文》杂志主编、词典编辑室主任等职。原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第三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6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丁声澍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1935年发表成名之作《释否定词“弗”、“不”》,引起了语言学界的注意。此后,又陆续发表了不少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建国后,致力于现代汉语的研究,与吕叔湘、李荣等专家、学者合写了不少论文和专著。

丁声澍在古代汉语、汉语音韵、汉语方言、汉语语法等方面有很深造诣。1961年主持《现代汉语词典》的编辑定稿工作,投身于词典事业,在将近二十年中,他一直为改变我国词典事业的落后面貌,为培养新中国年轻一代的词典编纂队伍孜孜不倦地工作。1978年《现代汉语词典》正式出版,他既不要稿费,又谢绝在词典上署名。以后,在他的支持下,又相继出版了《现代汉语小词典》。

自古至今邓州有那些名人,都还记得吗?

周大新

自古至今邓州有那些名人,都还记得吗?

当代作家周大新

周大新,1952年生,邓州市构林镇冯营村前周庄人。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处创作室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全委会委员。在家乡读完小学、初中、高中。1970年12月入伍,历任战士、副班长、排长、副指导员、师政治部宣传科干事、济南军区宣传部干事,1982年初登文坛,1983年考入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学习,毕业后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现已发表和出版长篇小说《走出盆地》、《有梦不觉夜长》、《第二十幕》、《21大厦》等,其中《第二十幕》是作者用近10年时间构思写出的一部长篇小说。其短篇小说《汉家女》、《小诊所》获全国优秀小说奖。一些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朝鲜文,不少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戏剧,其中由其小说《香魂塘畔的香油坊》改编的电影《香魂女》获1993年度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金熊奖”。2002年,他先后获“冯牧文学奖”和“冰心摄影文学奖”。

自古至今邓州有那些名人,都还记得吗?

武文斌

自古至今邓州有那些名人,都还记得吗?

武文斌(1982~2008)是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人,1982年10月出生,2002年12月入伍到“铁军”“叶挺独立团”。2005年7月,他考入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2007年7月回到所在师的炮兵指挥连实习,将于2008年7月毕业,但是在2008年6月18日那一天,他却光荣地牺牲了。

2008年5月13日凌晨,武文斌所在连队接到赴四川抗震救灾的命令后,连队考虑到他6月份要返回学校参加毕业典礼,办理毕业手续,就安排他留守,但他多次给连队写决心书,积极要求参加抗震救灾。到达灾区后,他先后参加了抢救遇险者、进村入户帮困解难、搜寻失事直升机、支援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等任务,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特别是在汶川大峡谷执行搜索任务时,只要看到受困群众,就不顾生命危险设法营救,3次滚下山坡,幸被树木拦住。被他救助的群众称赞他为“不怕死的铁军兵”。 6月17日,武文斌与连队战友一起在都江堰胥家镇灾民安置点卸了8卡车50多吨活动板房建材,一直干到晚上9点多,直到累倒在地上。终因过度劳累引发肺血管畸形破裂出血,于6月18日凌晨4时45分,献出年轻的生命。都江堰市3万余名群众自发到位于胥家镇中心小学操场上的某红军师炮兵指挥连营地吊唁,纷纷写下血书为累倒在抗震救灾一线的英雄战士请功。

2008年6月19日,中央军委领导批示“武文斌同志是为抗震救灾光荣牺牲的,他的事迹非常感人,像李向群式的战士。”6月21日,济南军区某集团军党委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追记一等功,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自古至今邓州有那些名人,都还记得吗?

孙天帅

自古至今邓州有那些名人,都还记得吗?

河南南阳邓州市十林镇人。1995年3月7日珠海市瑞进电子公司韩国老板金珍仙让全体员工下跪事件,当时200多名员工屈从了这一无理要求,惟有一位名叫孙天帅的24岁河南小伙敢于拒绝,因此引来一阵喝彩,也由此引得河南诗人王怀让诗兴大发,奋笔疾书出长诗《中国人,不跪的人》,随后孙天帅被郑州大学破格录取。进入郑州大学现代管理学院(现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际企业管理本科专业学习。

事件详情

1995年3月7日下午3点,头天晚上加班到凌晨两点的珠海市南山工业区瑞进电子公司的工作好不容易到10分钟的工休时间,工人们太累了……当外国女老板走进车间的时候,中国工人们刚刚迷糊几分钟……趴在工作台休息的工人被老板的辱骂声惊醒:“工人排队跪下!”人群中有一个人直直地站着,愤怒地望着这个外国女人,女老板吼叫着:“你为什么不跪?”这个人说:“我是不会给你下跪的!” 老板恶狠狠地说:“不跪就开除!”孙天帅把胸卡往地上一扔:“开除也不跪,我是中国人!”然后愤然离去。

不跪的孙天帅在女老板的辱骂声中离开了月薪1300元的工作岗位。 在市劳动监察大队投诉金老板践踏中国工人的尊严、侮辱中国工人的人格事件时,孙天帅说:“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死也不能下跪!因为我是一个有尊严,有人格和国格的中国工人!”

自古至今邓州有那些名人,都还记得吗?

韩作黎

韩作黎(1918-1998),男,汉族,笔 名,黑黎。河南邓州市桑庄镇韩营村人人。

自古至今邓州有那些名人,都还记得吗?

1918年出生于邓州市桑庄镇尹营村一个中农家庭里,幼年在邓县(今邓州)县立小学,初二时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的激流中。建国后,历任教育部视导司视导员、育英学校第一任校长,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文教书记,(1956年)北京市教育局局长,全国教育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北京市教育学会会长,中国作协北京分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期从事普通教育工作及儿童文学创作,对小学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有较深研究。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二千里行军》、《圣地红烛》、《儿童文学集》、《教育文集》、《拦羊的人》、《保育班长》、《小迷瞪是傻瓜吗?》、《韩作黎作品精选》等。《二千里行军》译有3种外文版本,并在国外发行。《圣地红烛》获优秀读物奖。现存其故居一处,位于邓州市桑庄镇尹营村。

自古至今邓州有那些名人,都还记得吗?

姚雪垠

自古至今邓州有那些名人,都还记得吗?

姚雪垠(1910年10月10日~1999年4月29日),中国现代小说家。现代著名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全国第六届、七届政协委员。

1910年10月10日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九龙镇姚营村一个破落地主家庭。父亲上过开封优级师范。1935年起,姚雪垠陆续在北平《晨报》、天津《大公报》发表短篇小说。1939年,他写的长篇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开始在胡绳主编的重庆《读书月报》上连载。1943年初至重庆,他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1945年初至四川三台任东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同年夏季返成都创作了取材于自身经历的长篇小说《长夜》。抗战胜利后到上海,任私立大夏大学副教务长、代理文学院长。其间出版有报告文学集《四月交响曲》,短篇小说集《M站》、《差半车麦秸》,中篇小说《牛全德和红萝卜》、《重逢》,长篇小说《戎马恋》、《新苗》、《春暖花开的时候》、《长夜》,论文集《小说是怎样写成的》,传记文学《记卢镕轩》等。他研究明代历史,发表了《明初的锦衣卫》、《崇祯皇帝传》等学术论著。1957年创作代表作5卷本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1963年出版了第1卷,译成日文后获日本文部省、外务省颁发的文化奖;1976年出版的第2卷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原名姚冠山。他姓姚,属"冠"字辈,排行老三,于是,家人就给他起名叫姚冠三。他十四、五岁时,改名为"姚雪痕黟"。这是他当年怅惘心情的反映。姚雪垠只上了三年小学,便失学了。后来读中学,读了一学期又失学了。这时他读到一首苏东坡的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雪痕"二字就是取人生如飞鸿踏雪,偶留痕迹之义。后来新文学运动兴起了,在怅惘之中,他看到了光明的前途。于是,便把"痕"字的"广"姚雪垠去掉,换以提土旁,以表示其不再悲观,而要发奋图强了。

自古至今邓州有那些名人,都还记得吗?

铁铉

自古至今邓州有那些名人,都还记得吗?

铁铉(1366年—1402年),字鼎石,邓(今河南邓州)人,元代色目人后裔。明朝初年名臣,洪武年间,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历官山东布政使、兵部尚书,在靖难之变时不肯投降造反夺位的燕王朱棣,并召集溃败的士兵坚守济南,击退燕王朱棣,在朱棣夺位后被施以磔刑,时年37岁。

后人尊敬其忠义不屈,在各地建立铁公祠来纪念他。南明朝廷追赠他为太保、加谥号忠襄,清乾隆时重新谥为忠定。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